父母給予了我們最寶貴的生命,含辛茹苦把我們扶養成人,寧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把最好的吃的用的給予我們,寧願委屈了自己也不願委屈了孩子,多麼無私的愛啊!
慈母萬滴血,生我一條命,還送千行淚,陪我一路行,愛恨百般濃,都是一樣情,即便十分孝,難報一世恩。
還有這樣一篇文章:《母親是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也感動無數人!文章這樣寫道;
母親真的老了,變得孩子般纏人,每次打電話來,總是滿懷熱忱地問:你什麼時候回家?
且不說相隔一千多里路,要轉三次車,光是工作、孩子已經讓我分身無術,哪裡還抽得出時間回家。母親的耳朵不好,我解釋了半天,她仍舊熱切地問:你什麼時候能回來?幾次三番,我終於沒有了耐心,在電話裡大聲嚷嚷,她終於聽明白,默默掛了電話。隔幾天,母親又問同樣的問題,只是那語調怯怯地,沒有了底氣。像個不甘心的孩子,明知問了也是白問,可就是忍不住。我心一軟,沉吟了一下。母親見我沒有煩,立刻開心起來。她欣喜地向我描述:後院的石榴都開花了,西瓜快熟了,你回來吧。我爲難地說:那麼忙,怎麼能請得上假呢!她急急地說:你就說媽媽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頭了!我立刻責怪她胡說,她呵呵地笑了。
小時候,每逢颳風下雨,我不想去上學,便裝肚子疼,被母親識破,捱了一頓好罵。現在老了,她反而教着女兒說謊了,我又好氣又好笑。這樣的問答不停地重複着,我終於不忍心,告訴她下個月一定回去,母親竟高興得哽咽起來。可不知怎麼了,永遠都有忙不完的事,每件事都比回家重要,最後,到底沒能回去。
電話那頭的母親,彷彿沒有力氣再說一個字,我滿懷內疚:媽,生氣了吧?母親這一回聽真了,她連忙說:孩子,我沒有生你的氣,我知道你忙。可是沒幾天,母親的電話催得越發緊了。她說,葡萄熟了,梨熟了,快回來吃吧。我說,有什麼稀罕,這裡滿街都是,花個十元八元就能吃個夠。母親不高興了,我又耐下性子來哄她:不過,那些東西都是化肥和農藥喂大的,哪有你種的好呢。母親得意地笑起來。
星期六那天,氣溫特別高,我不敢出門,開了空調在家裡待着。孩子嚷嚷雪糕沒了,我只好下樓去買。在暑氣蒸薰的街頭,我忽然就看見了母親的身影。看樣子她剛下車,胳膊上挎着個籃子,背上揹着沉甸甸的袋子,她彎着腰,左躲右閃着,怕別人碰了她的東西。在擁擠的人流裡,母親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大聲地叫她,她急急擡起滿是熱汗的臉,四處尋找,看見我走過來,竟驚喜地說不出話來。一回到家,母親就喜滋滋地往外捧那些東西。她的手青筋暴露,十指上都裹着膠布,手背上有結了痂的血口子。
母親笑着對我說:吃呀,你快吃呀,這全是我挑出來的,我這沒有出過遠門的母親,只爲着我的一句話,便千里迢迢地趕了來。她坐的是最便宜、沒有空調的客車,車上又熱又擠,但那些水靈靈的葡萄和梨子都完好無損。我想象不出,她一路上是如何過來的,我只知道,在這世上,凡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母親只住了三天,她說我太辛苦,起早貪黑地上班,還要照顧孩子,她乾着急卻
幫不上忙。廚房設施,她一樣也不敢碰,生怕弄壞了。她自己悄悄去訂了票,又悄悄地一個人走。
纔回去一星期,母親又說想我了,不住地催我回家。我苦笑:媽,你再耐心一些吧!第二天,我接到姨媽的電話:你媽媽病了,你快回來吧。我急得眼前發黑,淚眼婆娑地奔到車站,趕上了末班車。一路上,我心裡默默祈禱。我希望這是母親騙我的,我希望她好好的。
我願意聽她的嘮叨,願意吃光她給我做的所有飯菜,願意經常抽空來看她。此時,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歲也是需要母親的。車子終於到了村口,母親小跑着過來,滿臉的笑。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責怪道:你說什麼不好,說自己有病,虧你想得出!受了責備的母親,仍然無限地歡喜,她只是想看到我。母親樂呵呵地忙進忙出,擺了一桌子好吃的東西,等着我的誇獎。
我毫不留情地批評:紅豆粥煮糊了;水煎包子的皮太厚;滷肉味道太鹹。母親的笑容頓時變得尷尬,她無奈地搔着頭。我心裡暗暗地笑,我知道,一旦我說什麼東西好吃,母親非得逼我吃一大堆,走的時候還要帶上。就這樣,我被她喂得肥肥白白,怎麼都瘦不下去。而且,不貶低她,我怎麼有機會佔領竈臺呢?
我給母親做飯,跟她聊天,母親長時間地凝視着我,眼露無比的疼愛。無論我說什麼,她都虔誠地半張着嘴,側着耳朵凝神地聽,就連午睡,她也坐在牀邊,笑眯眯地看着我。我說:既然這麼疼我,爲什麼不跟着我住呢?她說住不慣城裡。沒待幾天,我就急着要回去,母親苦苦央求我再住一天。她說,今早已託人到城裡去買菜了,一會兒準能回來,她一定要好好給我做頓飯。縣城離這兒九十多里路,母親要把所有她認爲好吃的東西都弄回來,讓我吃下去,她才能心安。
從姨媽家回來的時候,母親精心準備的菜餚,終於端上了桌,我不禁驚異—魚鱗沒有刮淨、雞塊上是細密的雞毛、香油金針菇竟然有頭髮絲。無論是葷的還是素的,都讓人無法下筷。母親年輕時那麼愛乾淨,如今老了竟變得這樣。母親見我挑來挑去就是不吃,她心疼地妥協了,送我去坐夜班車。天很黑,母親挽着我的胳膊。她說,你走不慣鄉下的路。她陪我上了車,不住地囑咐東囑咐西,車子都開了,才急着下去,衣角卻被車門夾住,險些摔倒。我哽咽着,趴在車窗上大叫:媽,媽,你小心些!她沒聽清楚,邊追着車跑邊喊:孩子,我沒有生你的氣,我知道你忙!這一回,母親彷彿滿足了,她竟沒有再催過我回家,只是不斷地對我說些開心的事:家裡添了只很乖的小牛犢;明年開春,她要在院子裡種好多的花。聽着聽着,我心得到一片溫暖。
到年底,我又接到姨媽的電話。她說:你媽媽病了,快回來吧。我哪裡相信,我們前天才通的話,母親說自己很好,叫我不要掛念。姨媽只是不住地催我,半信半疑的我還是回去了,並且買了一大袋母親愛吃的油糕。車到村頭的時候,我伸長脖子張望着,母親沒來接我,我心裡顫顫地就有了種不祥的預感。姨媽告訴我,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母親就已經不在了,她走得很安詳。半年前,母親就被診斷出了癌症,只是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仍和平常一樣樂呵呵地忙到閉上眼睛。並且把自己的後事都安排妥當了。姨媽還告訴我,母親老
早就患了眼疾,看東西很費勁。我緊緊地把那袋油糕抱在胸前,一顆心彷彿被人挖走。原來,母親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纔不住地打電話叫我回家,她想再多看我幾眼,再和我多說幾句話。
原來,我挑剔着不肯下筷的飯菜,是她在視力模糊的情況下做的,我是多麼的粗心!我走的那個晚上,她一個人是如何摸索到家,她跌倒了沒有,我永遠都無從知道了。母親,在生命最後的時刻還快樂地告訴我,牽牛花爬滿了舊煙囪,扁豆花開得像我小時候穿的紫衣裳。你留下所有的愛,所有的溫暖,然後安靜地離開。
我知道,你是這世上唯一不會生我氣的人,唯一肯永遠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這份寵愛,我纔敢讓你等了那麼久。可是,母親啊,我真的有那麼忙嗎?
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纔會有耐心、纔不會有怨言,當父母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爲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髒或嫌他臭,爲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
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因爲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乾淨。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請替他們準備一份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爲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
從我們出生開始,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了,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
爲人子女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一個胸懷善心的人,即使缺乏金錢、房屋、汽車和存款等物質財富,只要善念在心,就會有一份坦然和寧靜,知足之心也油然而生,就不會有任何不滿足。
播種善良,才能收穫希望。一個人可以沒有讓別人羨慕的姿容,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銀”的日子,但離開了善良卻足以讓人生擱淺和褪色——因爲善良是生命的黃金。
善良的心,像黃金一樣閃光,像甘露一樣純潔、晶瑩。善良的心胸是博大、寬宏的,能包容宇宙萬物,造福人類蒼生。行善而不求回報的人經常能夠得到意料之外的回饋,這是因果循環的自然規律。善良之人經常造福於他人,實質上也在造福於自己。
漫長的人生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需要別人給予幫助。在別人遇到困難時,如果我們付出自己的愛心,助人一把,有時恰恰也是在爲自己鋪路。
心中雅量便得內心寧靜,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涼風秋有月,順其自然,不畏將來,不執着於過去,真正的富是胸懷、氣度,智慧沒有煩惱,慈悲沒有敵人。
有德之人命繫於天,在危難之時總是有驚無險,因禍得福,遇難成祥。冥冥之中,天佑善良人。狡猾奸詐之徒,雖然自以爲聰明,最終卻無法以狡猾和姦詐來改變他們可恥的下場。
讓善良的心與生命同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