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心中有善勝讀真經千卷

劉中生是劉忠羣的三弟,也是東方村的村民,靠養雞維持生活,早年妻子王玉萍因病去世,劉忠生獨自一人把兩個兒子拉扯大,爲了讓孩子有出息,他吃盡了人間苦,寒心如苦地把二個兒子都培養成了大學生,大兒子劉輝畢業後考上了公務員,在財政局工作,二兒子畢業後分到社區上班,劉忠生由於勤勞,養雞效益一年比一年好,規模也越來越大,每年都有幾十萬收入,在當地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養雞專業戶,村裡人都很佩服他,而且劉忠生還是一個心慈善良的人,村裡所有人的大事小情他都熱心幫助,隨着年齡增長,有些力不從心,就想讓兒子回來繼承家業,一天他把一百萬元裝在一個編織袋裡,去城裡準備給二個兒子,順便看看兒子,他找到大兒子單位在門外等大兒子下班,不一會大兒子劉輝和三個同事一起下班走了出來,一眼看見自己的父親,但在同事面前,認爲父親寒磣,對同事說是他家一個親戚,讓同事先走了,這時他對他父親吼道:“爸,你怎麼來了,讓同事知道你是我爸,他們會笑話我的,我女朋友看見你,她會不要我的,你編織袋的土特產我也不要,你拿去給你二兒子吧。”劉忠生聽了,氣得不得了,沒想到兒子會變成這樣,無情無義,嫌棄父親,他啥也沒說就走了,劉輝看父親走了,很是高興,便揚長而去。劉忠生去了二兒子劉勇單位,二兒子劉勇一看見父親來了,欣喜若狂非常高興,還說:“爸,你來怎麼不打過電話,我好去接你,咱們先吃飯吧。”

劉勇把父親帶到女朋友王梅所在的飯店,告訴王梅,這是他父親,要領父親吃飯,王梅見到未來的公公,很是高興,要了四個菜,三個人吃的非常高興。吃完飯劉勇讓父親在城裡玩幾天,他父親高興極了,就把剛纔跟劉輝的事說了一遍,劉勇聽了也很生氣,他跟劉勇說:“你哥劉輝不孝呀,我沒他這個兒子。”並告訴劉勇,我也老了,養雞場我就靠你了,說着告訴劉勇,我這一百萬全給你,你哥劉輝一分也別想要,劉勇看到這一百萬一切都明白了,父親一輩子辛辛苦苦,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一百萬來的不易啊,他一下抱住父親:“爸,你這是爲啥!”劉勇明白父親的心思,他答應回東方村繼承父業。劉勇的一切真讓人羨慕,然而劉輝又能怎樣,他想的又是什麼!

父母真情比海深,爲孩花錢不心疼;

早起晚睡賺鈔票,自己不捨花分文。

莫讓孩兒差別人,恨把黃土變金銀;

成家立業兒女安,父母操心仍不斷。

千辛萬苦都受遍,父母恩情有千萬;

父母心繫兒女身,操心操到病滿身。

滿頭

青絲變白髮,臉起皺紋肢變形;

父母年老得病患,誰請醫來藥誰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敬父母。

兄弟如手足,同是父母的血脈,同是父母基因遺傳,同一家庭成長,同是父母的希望,同樣的親情同一個根,但是劉輝、劉勇哥倆對待父親完全不一樣,劉輝對父親的不孝讓人憤怒,不一樣的人品,不一樣的人生。

過去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高僧路過,兄弟二人要拜其爲師,並將家中難處訴說一遍。高僧雙手合十,微閉雙目,喃喃自語:“捨得,捨得,沒有舍哪來得?你二人悟性皆不夠,十年後我會再來。”然後,飄然而去。

哥哥頓悟,手持經書決絕而去。弟弟望望父母,看看病嫂幼妹,終不能捨棄。

十年後,哥哥歸來,口誦佛經,唸唸有詞,仙風道骨,略見一斑。再看弟弟,彎腰弓背,面容蒼老,神情呆滯,反應緩慢。

高僧如期而至,問二人收穫。

哥哥說:十年內遊遍高山大川,走遍寺廟道觀,背誦真經千卷,感悟萬萬千千。

弟弟說:十年內送走老父老母,病嫂身體康復,幼妹成家立業。但因勞累無暇誦讀經書,恐與大師無緣。

高僧微微一笑,決定收弟弟爲徒。

哥哥不解,追問緣由。

高僧道: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大川;心中有善,勝讀真經千卷;父母尚且不愛,談何普度衆生?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屠夫,是專門殺牛的。有一天,他帶回來一頭母牛和一頭小牛,他就去磨刀,頭一天夜裡,他把刀磨好了,然後第二天準備殺這兩頭牛。當他要殺這頭母牛的時候,他卻怎麼找刀也找不着。最後,他就在那個小牛的屁股底下找到了那把刀。無論他怎麼打那個小牛,那個小牛就是無動於衷。最後他看到這樣,他終於覺悟了,也感動了。他爲什麼覺悟呢,就是因爲他感悟到,畜生都知道孝順父母,寧可自己死,不讓母親死。

天下兒子不孝順父母的有很多,拋棄父母,不養父母的有很多,但是父母拋棄兒子的,又有幾個!

現在很多人身上有太多錯誤,太多的忤逆。其實就是缺少了德行,沒有了德行的人生太無情了。缺少德行的人,不會做人,更不會做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順的人,以後還能有誰值得孝順呢!

遠離家鄉,追求自己人生理想是沒有什麼過錯的,但是也不要忘記守在家鄉的老人,就算不能常回家看看,也要記得多

打幾個電話,問問他們的身體狀況。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父母都是我們最重要的人,只要父母還在,我們就還算是個孩子,父母無私的把愛給了我們,我們也要學會回報。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父母養育了我們,即使父母再窮,再寒酸,我們也不能嫌棄父母,更不能不認父母。

當人來到世間,就有很多不公,所經歷的事都是要出現的,是不能預料的,要有平常心對待,孝敬父母是人之常情!不孝敬父母,你的朋友都離你遠之,你的人脈沒了也就沒了財路!你的下一輩也要跟你學!人不管對朋友還是家人,一定要心懷感恩。

善良是好人品的關鍵要素。人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方能使人敬仰。要多存善心,多興善舉。只有這樣,才能坦坦然然做人。種善因,得善果,從花開到結果,隔着的只是一個茂盛的等待,善有善報,永不過期。種下善良,總會有秋收的季節,種下美好,總會有幸福的回報。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大自然的恩賜,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溫暖,感恩花草魚蟲,感恩苦難逆境。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穫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樂,才能擯棄沒有意義的怨天尤人。心存感恩的人,纔會朝氣蓬勃,豁達睿智,好運常在,遠離煩惱。“送人玫瑰,手留餘香。”人生在世,要學會分享給予,養成互愛互助行爲。給予越多,人生就越豐富;奉獻越多,生命才更有意義。

人的一生,無論成敗,都會得到太多人的幫助。父母的養育、老師的教侮、配偶的關愛、朋友的幫助、大自然的恩賜、時代的賦予。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有人指點;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幫助。因爲這樣,我們才度過一個個難關,一步步走向成功,創造並享受着美好生活,尤其對於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應該用一生來報答,我們應該在父母的身邊站成一棵樹,開滿一樹感恩的花,花葉不敗,感恩無終。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平身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知恩報恩天下少,反面無情世間多。榮寵旁邊辱等待,貧賤背後福跟隨。

茫茫宇宙大世界,浩然正氣充天地,善惡自有天作證,人善人欺天不欺。良心是做人的底線,人心向善,丟什麼也不能丟了良心,否則,丟掉了這根“底線”,就必然會把自己送入失敗的人生“黑洞”。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意思就是告訴我們,爲人處世不能愧對天地,愧對自己的良心,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改變命運,永遠是從孝順供養父母開始的,如果你做不到,你根本不可能改變命運,因爲積福沒有損福快。

(本章完)

第二十七章 低谷意味着壓到最低處的彈簧第十二章 妻賢夫“禍”少第十五章 逆境是成長的必經過程第十章 人類最強悍的情感就是母愛第三十二章 即便十分孝,難報一世恩第一章 苦盡甜來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七章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第三十七章 母親是情感世界的玉皇大帝第三十章 播種善良才能收穫希望第四十二章 爲人低調是一種絕學第十一章 善有善報善是鮮花第十三章不遠將來城市人嚮往農村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四十九章 閱盡生活坎坷還是真誠最美第十八章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四十四章 善待別人是境界幫助別人是快第五章 心存善念幸福一生第三十四章營造安逸的愛就是營造人生陷阱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二十三章 做人不能耍聰明第二十九章 患難與共才能領悟感情冷暖第二十七章 低谷意味着壓到最低處的彈簧第三十八章世上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十三章不遠將來城市人嚮往農村第二十一章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四十九章 閱盡生活坎坷還是真誠最美第四十章 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第一章 苦盡甜來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五十六章 放下執著享受人生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二十章寬容別人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第五十三章 人生苦短來日並不方長第四十二章 爲人低調是一種絕學第三十章 播種善良才能收穫希望第五十一章 懂得退讓方顯大氣第二十一章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第五十六章 放下執著享受人生第二十六章 講良心是做人底線第三十九章 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五十四章 當代中國農村人的“中國夢”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四十五章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卻難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三十六章回報不一定在付出後立即出現第二十八章 人生戰勝逆境和挫折就是精彩第四十九章 閱盡生活坎坷還是真誠最美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三十八章世上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第五十三章 人生苦短來日並不方長第二十六章 講良心是做人底線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二十七章 低谷意味着壓到最低處的彈簧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十三章不遠將來城市人嚮往農村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三十八章世上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第二十八章 人生戰勝逆境和挫折就是精彩第三十五章 做人不能太算計第三十二章 即便十分孝,難報一世恩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九章 即使家世不好,一樣可以高貴第三十九章 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七章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三十四章營造安逸的愛就是營造人生陷阱第二十章寬容別人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第二十一章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第十二章 妻賢夫“禍”少第五十六章 放下執著享受人生第十三章不遠將來城市人嚮往農村第三十二章 即便十分孝,難報一世恩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十八章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二十章寬容別人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十八章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二十八章 人生戰勝逆境和挫折就是精彩第五章 心存善念幸福一生第二十八章 人生戰勝逆境和挫折就是精彩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三章 軍人情懷
第二十七章 低谷意味着壓到最低處的彈簧第十二章 妻賢夫“禍”少第十五章 逆境是成長的必經過程第十章 人類最強悍的情感就是母愛第三十二章 即便十分孝,難報一世恩第一章 苦盡甜來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七章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第三十七章 母親是情感世界的玉皇大帝第三十章 播種善良才能收穫希望第四十二章 爲人低調是一種絕學第十一章 善有善報善是鮮花第十三章不遠將來城市人嚮往農村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四十九章 閱盡生活坎坷還是真誠最美第十八章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四十四章 善待別人是境界幫助別人是快第五章 心存善念幸福一生第三十四章營造安逸的愛就是營造人生陷阱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二十三章 做人不能耍聰明第二十九章 患難與共才能領悟感情冷暖第二十七章 低谷意味着壓到最低處的彈簧第三十八章世上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十三章不遠將來城市人嚮往農村第二十一章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四十九章 閱盡生活坎坷還是真誠最美第四十章 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第一章 苦盡甜來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五十六章 放下執著享受人生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二十章寬容別人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第五十三章 人生苦短來日並不方長第四十二章 爲人低調是一種絕學第三十章 播種善良才能收穫希望第五十一章 懂得退讓方顯大氣第二十一章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第五十六章 放下執著享受人生第二十六章 講良心是做人底線第三十九章 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五十四章 當代中國農村人的“中國夢”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四十五章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卻難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三十六章回報不一定在付出後立即出現第二十八章 人生戰勝逆境和挫折就是精彩第四十九章 閱盡生活坎坷還是真誠最美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三十八章世上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第五十三章 人生苦短來日並不方長第二十六章 講良心是做人底線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二十七章 低谷意味着壓到最低處的彈簧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十三章不遠將來城市人嚮往農村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三十八章世上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第二十八章 人生戰勝逆境和挫折就是精彩第三十五章 做人不能太算計第三十二章 即便十分孝,難報一世恩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九章 即使家世不好,一樣可以高貴第三十九章 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七章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三十四章營造安逸的愛就是營造人生陷阱第二十章寬容別人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第二十一章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第十二章 妻賢夫“禍”少第五十六章 放下執著享受人生第十三章不遠將來城市人嚮往農村第三十二章 即便十分孝,難報一世恩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十八章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二十章寬容別人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十八章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二十八章 人生戰勝逆境和挫折就是精彩第五章 心存善念幸福一生第二十八章 人生戰勝逆境和挫折就是精彩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三章 軍人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