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計入魔窟

老腳伕已經食罷,會過帳蹣跚地走了。

村鎮的酒店食堂客棧,設備皆相當簡陋。

悅來客棧是張五爺所開設,張五爺財勢雄霸一方,素稱大手筆,但地非通都大邑,設備仍然不夠氣派,沒有供住客活動的廳堂,膳堂便是旅客活動的中心。

食客們食罷,泡上一杯茶,便可交際或談生意突聊天,並不急於離開。

近櫃檯的一桌有六名行商打扮的食客。

其中一人帶了六七分酒意,向店夥叫道:“店家,聽說從青州來了幾個賣唱的,何不請他們到貴店來賺幾文,讓咱們散散心,可好?”

倚在櫃檯旁的一名店夥咧嘴一笑,說:“不錯,來了幾個賣唱的,客官要聽曲散心?”

“湊合幾文,相信大家不至於反對。”

食客信口答。

“他們可不是上茶樓酒館賣唱的。”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給他他會不唱?”

“行有行規。有錢他們也不能自貶身價。客官如果想聽,可在小店多住三兩天。”

“爲什麼?”

“敝鎮的張五爺,過兩天是四十晉一華誕,在鎮南七真觀建有壽堂,屆時百藝雜陳,與賓客同樂。諸位如果多住三五天,必定大飽眼耳之福。”

“咦!壽堂怎能建在觀中?難道張五爺的大廳小得建不了壽堂不成?”

“五爺府中有壽堂,但閒雜人等是不準隨便出入的。”

“哦!可惜,咱們生意人不能久留。”

“錯過機會,未免可惜。”

店夥微笑着答。

李玉不再逗留,膳罷會帳走了。

他對七真觀頗感興趣,存下私往一探的念頭。

在山東,七真觀可說大名鼎鼎,各地幾乎皆有,建座七真觀湊熱鬧,而以登州府城南的七真觀最爲著名。

七真的第一真是重陽子王嘉。他是陝西人,金朗大定韌年東遊海上,棲息登州城南的修真觀。

收了六名弟子。六名弟子是馬丹陽夫婦、長春真人邱處機、王玉陽、郝廣陵、譚處端,因此號稱爲七真。

六弟子中,長春真人天下聞名,出入大漠。

足跡遠及歐亞異域。

隨元朝的大軍縱橫八極,神蹟驚天動地。

直至本朝中葉,民間仍流傳着邱真人西遊的神怪故事,傳說愈來愈神蹟近荒誕不經。

目下,京師西便門外的長春宮雖已改名爲白雲觀,但長春派已在山東生根,每年真人的聖誕,長春派的弟子仍然在白雲觀的大殿掛起長春宮的大匾。

馬丹陽的弟子任鳳子,比乃師的仙術似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仙逝於萊陽的遊仙觀,但百年後仍有人在京師看到他。

據傳說,早年造反的妖婦康賽兒,是他的徒仙輩云云。

但可疑的是,唐賽兒學佛而不是學仙。

再說,長春真人的侄孫輩,還不至於濫得收一個寡婦做門人。

真人的大弟子尹陽和,訂下的門規嚴得不可再嚴,誰敢胡作非爲?

灰埠的七真觀,是張五爺獨資經建。

規模並不大,但屬於五爺的產業內,形同家廟,已算是相當雄偉巍峨的建築了。

平時,七真觀是不開放的,裡面有十來名老道在內修真,現內的一切,外人皆不知其詳,更摸不清底細。

五爺在四十晉一誕辰開放讓外人蔘觀,這是十分稀罕的事。

次日一早,張府戒備森嚴,張燈結綵極事鋪張。

從各地趕來替五爺拜壽的人不絕於途,登、萊、青三府的官吏。

也派來了祝壽代表,可知五爺的交遊是如何廣闊了。

鎮中開始清查可疑分子,由平度州派來的巡檢主持,張府的打手護院協同辦事。

除了兩家客棧之外,任何人家皆不許收容外客,即使是至親好友光臨,也必須送往客棧投宿,令出如山,雷厲風行。

李玉。早便看出緊張的形勢,忖道:“今天該是暖壽的一晚,壽辰的前夕已經如此緊張。明天必定更爲麻煩,今天我得規規矩矩,以免對方生疑纔是。”

已牌左右,他正在房中出神,一名店夥入室含笑招呼道:“吳爺,外面有人請見,請至大廳一行。”

“是什麼人?”他遲疑地問,心中一跳。

“鎮西的侯五。”

他心中一寬,原來是馬主之一,大概是談買賣來了。他說聲有勞,立即隨店夥外出。到了大廳,不由一怔。一張八仙桌前不但有候五在,而且多了一位師爺打扮的短小精悍中年人,有一雙銳利無比的怪眼。

之外尚有六名腰帶上插了匕首的青衣大漢,共有八人之多。

侯五是一個樸實的人,堆下笑站起點頭招呼,說:“吳爺,早。”

“五哥,有事麼?”李玉含笑上前,警覺地問。

七個傢伙的怪眼,全部飽含敵意地向他打量。

侯五不住搓手,遲遲地說:“本來,午間小可該來迎接吳爺到牧場小住的,只是,這幾天恐怕不便,只好前來請吳爺在客棧委屈三天,大後天午間,再來請吳爺動身到牧場小住。”

李玉略一沉吟,苦笑道:“五哥,兄弟已經拾掇好了,這一來……”

“事非得已,吳爺千萬包涵些兒。”侯五強笑着說。

“五哥,生意人怎能久留?多留一天,便多一天開銷哪!三天……”

貴牧場只有五十六匹可售的馬,與兄弟欲購之數相差一半,兄弟還要到別的地方收購呢!”

“吳爺,不瞞你說,這也是不得已的事。如果吳爺不能等,小可也不敢勉強,這筆買賣恐怕只好擱下了。”

“也好。”李玉無奈地說,又道:“那麼,咱們下次再談,兄弟先到登州走一趟,如果貴牧場確有不便,兄弟也不好勉強。生意不成仁義在,兄弟的定銀,五哥清交還好了,兄弟午後便動身走一趟登州。”

“這個……”

師爺打扮的中年人推椅而起,搖手阻止候五發話,向李玉淡淡一笑,說:“閣下,你到底需要多少牲口?

李玉瞥了他一眼,冷冷地說:“在下這一趟需要的不是牲口,而是馬匹。”

“好,就算是馬匹好了。你要多少匹?”

“這一趟要一百匹,兩百匹也不嫌多。”

師爺冷冷地瞪着他,久久方冷笑道:“閣下,你並不是買馬來的。”

李玉早有打算,臉色一沉,傲然地說:“京師鎮邊牧場與太僕寺每年交易兩次,每次皆在三千匹以上。趕場主派至各地買馬的人,居然被人看成不是買馬的騙子,恐怕是太陽從西山升起來了,邪門!”

師爺臉色一變,哼了一聲問:“你是鎮邊牧場的人?”

“山東道上,敝牧場派了三位總管,一走兗州,一走定登、萊,一走沂州。區區在下就是走登榮的吳總管。”

“這條路你走過多少次了?”

“第一次光臨貴地,但並非人地生疏。”

“你爲何不到姆礫島買馬,卻在敝地這種窮鄉收購?”

李玉哈哈大笑,笑完說:“閣下說的是外行話,請教高名上姓,出面干涉有何用意?”

“區區崔如峰。你說,在下怎見得是外行?”

“登州的姆礫島,在本朝初年確是直屬大僕寺的養馬場之一,但那兒水草變質,已經荒廢了數十年,閣下叫區區前往買馬,豈不是開玩笑?

再說,即使草場仍在,烙了印的官馬,草場也賣,鎮邊牧場雖有廷臣撐腰,也不敢買,你的話算不算外行?”

“你……”

“如果草場有馬賣,在下爲何不到平度州草場,而來貴處的熟地零星收購?難道在下瘋了不成?”

“你知道敝地有多少熟地?”

“有三處。”

“閣下該知道哪一處地有馬出售了。”

“當然。”

“但閣下並未到過另兩處熟地。”

李玉嘿嘿一笑,說:“老兄,張五爺的生意難做。俗語說:生意人千做萬做,賠本生意不做,太僕寺收購馬匹,官價是三齡上駟十兩紋銀,外加由順天府津貼草料銀二兩。在貴地交貨是每匹八兩,算上沿途草料與損耗等等費用,每匹總價已接近十兩,甚至十兩出頭,敝牧場只賺一兩二千文左右。而張五爺的馬,衆所周知每匹索價十兩以上,難道敝牧場甘願賠老本,讓弟兄們喝西北風不成?”

崔如峰嘿嘿一笑,陰森森地說:“咱們緩談馬價……”

“不談馬價,便沒有可談的了。民間用馬不多,張五爺認爲奇貨可居,不想出手,那就養着好了。人老珠黃不值錢,馬齒稍長還不是一樣!”

“咱們先談談閣下。你一個人能趕得了一百匹馬?”

“在下的夥計在濟南府待命,半月內可以趕來,如不能成交,他們便不來了。”

“閣下衣着襤褸,馬販子自己沒有坐騎,住的是客棧統鋪,身上沒帶金銀。閣下,你騙誰?”

李玉仰天狂笑,笑完說:“山東地面不靖,在下這般打扮,極爲安全。

閣下認爲區區是個窮鬼嗎?”說完開始從懷中往外掏,共有六疊京師常厚銀樓訂造的金葉子,上面更擺滿了五張享譽兩京的京華錢莊銀票。

每票的面額是憑票即付紋銀百兩的高額莊票。

一兩黃金可兌銀四兩,銀一兩兌錢千文。本來,民間禁用金銀,但大明寶鈔已經成爲僅可作納稅抽分之用,而所出的制錢愈來愈薄愈小,通貨膨脹,錢和鈔幾乎成了廢物。目下朝廷所發的官俸。是錢一銀九。

因此,無形中金銀已成爲通貨了。目前錢與銀的比值是三分之一,三千文方兌銀一兩。

北錢一千五百文兌一兩,南錢甚至已貶至銀一兩兌錢四千文以上,而且有些地方根本不用南錢,南錢薄劣,私鑄錢更是無人收受,錢法大亂,禁不勝禁。唯一可通行而且兌換率相抵的錢、是洪武二十年所發行的洪武錢,一斤銅鑄小錢六十文,份量足而美觀,天下通行。

他向崔如蜂嘿嘿一笑,傲然地問:“閣下,你有馬賣嗎?寸金爲斤,閣下看看這些金子和五百兩莊票。能買多少匹好馬?你說好。”

崔如峰兩眼發直。接着發射出貪婪陰森的光芒,沉聲問:“你說每匹上駒,出價紋銀八兩?”

“不錯。”李玉傲然地說。

“你要多少匹?”

“一百至兩百,多了在下的夥計照顧不來。”

“一句話,賣給你兩百匹。”

“在下須看貨色。”

“隨我來!”

李玉心中暗笑,收起針盒瑞人懷中間:“崔兄有牧場嗎?”

“在下是五爺的牧場總管。”崔如峰拍着胸膛傲然地說。

“哦!原來是崔總管,失敬了。但是……但不知總管是不是作得主。”

“在下自然作得了主,先帶你到牧場看看駒羣,再帶你去見敝東主。““好,崔總管請。侯五哥……”

“別管候五的事,他的馬不賣了。侯五,你走。”

侯五的臉色鐵青,但不敢回話,倉惶出店而去。

李玉在崔如峰和六名青衣大漢的扶持下,出店撲奔鎮東。

要到張五爺的牧場,該走鎮南而非鎮東。李玉心中雪亮,心說:“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這些假金假莊票,竟能令這位牧場總管動了貪念。

看來,張五爺馭下並不嚴,養了一羣烏合之衆而已。”

他們剛離開客棧五六座店面,鎮西來的八名行商打扮的人,踏入了客棧的大門,直趨膳堂落坐,一名行商直着嗓子向前來張羅的店夥夥計,替咱們來十斤好酒,五六味下酒菜,然後替咱們弄一間上房,要在貴店歇腳。也許得過夜呢。”

八名行商各帶了一個大包裹,年紀約在二十出頭至四十上下。其中一人,赫然就是雲騎尉嶽琳。

嶽琳風塵僕僕,將大包裹擱在腳旁。在條凳上落坐。用衣袖拭掉臉上的塵埃,接口道:

“是否過夜還不一定,請夥計先替咱們留房間。”

店夥一面應喏,一面用目光在各人的大包裹上打量,奉上茶,亮開大嗓門向後面的廚下大聲吩咐備酒菜。

酒菜送上,坐在上首的中年行商遺走店夥,不許店夥在附近打擾。

酒至半酣,他向嶽琳低聲說:“嶽兄與李、趙兩兄如不急於趕路,何不在此小留一兩天?”

嶽琳喝了半杯酒,低聲笑問:“孫兄是不是想要咱們助一臂之力?”

孫兄含笑點頭道:”兄弟確有此意,五個人辦這件重大案件,兄弟確感吃力。如能獲得三俠鼎力相助,感激不盡。至於嶽兄要追緝的人,雖說已查出線索,證實他已從京師潛赴山東,但山東偌大的地面,一個人何處不可藏身?這不是短期間便可查獲的事,急也不在一時,反正嶽兄已先期派人在各地任眼線,耽擱三兩天並不礙事。再說,此地既然有不法之徒暗中聚集滋事,或許嶽兄所要的人也混跡其中哩!”

“兄弟所要追緝的人,詭異莫測,神通廣大。他所要做的事,極爲難測,但可斷言的是,他不會與那些主霸散匪交往或尋仇,在此地逗留,是無法獲得線索的。”

“依兄弟推測,張五固然在灰埠無法無天,但決不是土霸散匪。據兄弟在各地所獲的消息,他在七真觀建了復空秘道,牧場中養馬千匹,借壽辰大會黨羽,結交三府官吏,橫任不法,顯然有不軌之謀,潛勢力深布東海各府州。嶽兄所找的人,極可能混跡其間,三位以爲然否?”

坐在下首的一位中年人接口道:“據兄弟所獲手下所呈報的消息,證實艾文慈已孤身進入山東地境,他的行蹤從東昌入境。兄弟的手下半月前在濟南發現一個相貌相符的人,但被他扔脫了釘梢的眼線,從此失蹤。接着是接獲寧海州傳來的消息,大崑崙山逃賊百毒元君藏身處的長春洞附近,曾發現一個相貌與艾照相同的人出沒。百毒元君是二十八宿之一,艾賊前往投奔賊老道極有可能,因此嶽兄必須趕往大崑崙山追緝,不能久耽。”

嶽琳也接口道:“其實,對付一個土霸和百十名痞棍,孫兄何所得哉?兄弟留此……”

“嶽兄,請多等一天,如何?今晚咱們乘他們壽期聚會,一舉擒捕首惡,嶽兄能否相助一二?”孫兄滿懷希冀地問。

“好吧,兄弟與李、趙兩兄耽擱一宵便了。孫兄的事,兄弟自不能袖手旁觀。”嶽琳慨然地說。

孫兄趕忙道謝,八個人開懷暢飲,不再提公事。

李玉跟着崔如峰出了鎮東,沿一條向東南行的小徑急走,不久便到了一座陰森森的古松林,小徑一分爲二。崔如峰領先而行,走上了左面的小徑。

李玉突然止步,叫道:“崔總管,張五爺的牧場不是在南面嗎?”

“不錯。”崔如峰止步轉身信口答。

“但總管所走的方向,是不是錯了?”

“不錯。”

“但方向分明是東北。”

崔如峰陰森森地一笑,說:“既然閣下懷疑,咱們不走了。”

“不走了?總管之意……”

“閣下先交馬價。”

“笑話!你老兄……”

“在本鎮做買賣,依例須先交銀後看貨。”

“天下間沒有這種規矩。”李玉不悅地說。

“山東灰埠就有這種規矩,閣下不知,證明你閣下沒見過世面,少見多怪。廢話少說,把金匣子掏出來。”

“哈哈!”李玉大笑,笑完說:“你老兄把吳某看成什麼人了?”

“交出金匣。”崔如峰沉叱,露出了猙獰面目。

李玉警覺地向側遲,冷冷地問:“閣下真是張五爺的牧場總管?”

“不錯。”崔如峰傲然地答。

“不是攔路打劫的強盜?”

崔如峰大怒,向六名青衣大漢渴道:“把他放倒,快。”

兩名青衣大漢應聲撲上,四條鐵胳膊左右伸到,人如狂風,聲勢洶洶。

李玉早有準備。向左一閃。對付左面的人。雙手一崩,架開了抓來的雙手,起腳兇狠地挑出捷逾電光石火,“噗”一聲響,靴尖挑在左面大漢的小腹上。

“哎……”大漢狂叫一聲,仰面飛躍文外。

李玉人如瘋虎,迅速轉身接住右面的大漢。大漢跟蹤一拳搗出,反應不謂不快。可是仍比李玉慢得多。李玉伸手一抄,搭住了大漢的大拳頭,一記“帶馬歸槽”,左掌如開山巨斧,“噗”一聲劈在大漢的後頸枕骨。

“嗯……”大漢悶聲叫,向下爬,“砰”一聲跌他個狗吃屎,起不來了。

一照面間,兩名大漢先後倒地,快得令人目眩。

同一瞬間,第三名大漢已以泰山壓卵的聲勢,撲去李玉的身後,掌臨天靈蓋,力道發如山洪潛勁及體。

李玉如同腦後長了眼睛,稍向左閃。“噗”一聲響,大漢一掌走偏,落在李玉的右肩上。李玉渾如未覺,甚至連眼皮也未眨動一下,疾退半步,有肘後撞。“噗”一聲悶響,正中大漢的有胸。

“嗯……”大漢悶叫着向後握退,“哇”一聲噴出一口鮮血,“砰”一聲跌了個手腳朝天,厲聲呻吟着在地下滾動。

第三名大漢剛被撞中,李玉已撲向右面的第四名大漢。大漢剛拔出匕首,向前踏出一步,李玉人影已到,便不假思索地一匕扎出,併發出一聲大喝:“着!”

李玉左掌來一記“劃地爲牢”,削中大漢的右腕,匕首外蕩,他乘勢切入,右拳指出“霸王敬酒”,“砰”一聲擊中大漢的下頷。

大漢感到手腕如被虎劈,整條膀子發麻,匕首脫手而飛,接着鐵拳中頷。只覺眼前星斗滿天,巨大的撞擊力把他的身軀打得向後仰退。

第五名大漢又搶到了李玉身後,匕首刺向李玉的後心。

李玉不理會身後的人,俯身向前,一把抓住了第四名仰身後跌的大漢一條右腿,大喝一聲,扭身掄起大漢的身軀,向後猛掃。

“砰”一聲大震,兩名大漢的身軀兇猛地相撞,從後面遞出匕首的大漢,被掃倒在丈外。匕首反倒刺入第四名大漢的左肩。

李玉並未鬆手,乘勢將第四名大漢向拔匕首撲來的崔如峰砸去,並大喝道:“老兄,接人!”

崔如峰怎敢接人?大漢鬼叫連天地凌空砸到,力道奇重,怎接得住?嚇得臉色大變,向在急閃,眼看人影撲到,本能地大喝一聲一匕扎出。

這一閃,正在李玉計算之中,恰好這時搶到,人向下一撲,躲過扎來的匕首,手觸地腳已掃出,“噗”一聲掃中崔如降踏出的右腿。

“哎呀!”崔如峰狂叫,扭身便倒。

剛近身的第六名大漢嚇了個膽裂魂飛,握住匕首扭頭撒腿狂奔,像是受驚的鹿,逃出松林沒命地飛奔而去。李玉趕上一步,再次一腳踢出,“噗”一聲踢中崔如峰的右手肘,崔如峰的匕首拋出三丈外去了。

“起來,老兄。”李玉站在一分點手叫。

崔如峰魄落魂飛,剛站起,雙頰便捱了兩拳,力道出奇地沉重,只打得他眼前發黑,大牙脫落,口中鮮血外溢,雙手本能地護住頭面踉蹌後退,一面含糊地狂叫:“住……住手!

住……”

李玉用拳頭作爲答覆,“砰砰砰”一連三記重拳,拳拳落實,全在對方的胸腹間開花,勢如狂風暴雨。

“蓬”一聲大震,崔如峰跌了個仰面朝天,“哎唷唷”不住狂叫,最後狂亂地叫:“饒命!饒……命!在……在下認栽……”

“認栽便算了不成?”李玉站在一旁冷冷地問。

先前倒地的五名大漢中,有一名已逃出十丈外。另一名傷勢稍重的大漢,正抓在樹根下吃力地站起。

崔如峰已沒有後援,沒有人再幫助他了,絕望地呻吟着說:“我……

我給你陪……陪不是,我……”

“如果在下落在你老兄手中,向你陪不是後果如何?”李玉陰森森地問。

“這……這……”

“老兄,你爲何計算在下?”

“在……在下不……不該見……見財起……意。”

“你老兄真是張五爺的牧場總管?”

“是……是的。”

“那好辦……”

“我願將馬匹減……減價賣給你。”崔如峰搶着說。

李玉冷笑一聲,不再多說,擒住崔如峰的手,解對方的腰帶將人熟練地捆上,抗上肩,冷笑道:“張五爺只買馬,沒聽說過他賣馬。你老兄油蒙了心,居然在吳某面前弄鬼,豈不是瞎了你的狗眼?官司你打定,老兄。”

“你……你要將我送……送官?”催如峰屏息着問。

“見財起義,謀財害命,罪名如何?”

崔如峰心中暗喜,送官等於是放他一條活路,附近三府的官吏,大都與張五爺有交情,張五爺的總管犯了案,誰不買張五爺的賬?他心中狂喜,接着問:“你……你要將我送交哪一處衙……衙門?”

“你反正認命,不必多問,屆時自知。”

崔如峰被打得內腑已經受損,再經走動時的震動,李玉的肩頭頂在地的肚腹上,哪還會好受呢?只痛得他渾身發虛,冷汗遍體,腦門發炸,昏昏沉沉,不知人間何世。

不知經過多久,他感到渾身一震,身軀落地。神志逐漸清明。第。

眼他看到了上面雄偉的三座大門,第二眼便看到石階兩側的七對小看門石獅。他感到魂飛天外,腦門“嗡嗡”發響,情不自禁地狂叫:“你……

你爲何不……不將我送……送官?”

這兒是張五爺的府第,大廳中張燈結綵,廳外擺設了六座精巧的壽山,壽堂金碧輝煌,整座宅院漾溢着喜氣,階上兩廊有不少賀客活動,人聲隱隱。四名青衣佩劍的警衛在階上一字排開,監視並辨別前來致賀的客人。所有賓客的目光,全訝然注視着光臨的不速之客。

李玉將崔如峰放倒在階下,大踏步升階。

四名警衛有兩名降階相迎,其中之一按劍把喝問:“站住!你是幹什麼的?”

李玉在第三級石階止步,抱拳行禮道:“小可姓吳,名用,京師鎮邊牧場……”

“咱們認識你。”警衛搶着說,冷笑一聲又道:“你是前來買馬的總管。”

“在下深感榮幸。”

“你明知家主人今天是暖壽吉慶之期,竟敢捆一個人上門生事?”警衛厲聲問。

李玉不怕嚇唬,從容地說:“不是在下不知忌諱,而是有關五爺聲譽的大事,因此不得不趨府請示一二。”

“到底是怎麼回事?”另一名警衛大聲問。

“在下已在貴地停留三日,本來與鎮南的侯五哥說好了,買他的健馬五十六匹,言明半月後在下的趕馬師父到達時成交。沒想到今早候五哥帶了這位仁兄與六名帶匕首的大漢,前來客棧諸多盤問,自認是五爺的牧場總管崔如峰,慨然答應賣給在下良駒二百匹,帶在下至鎮東松林,見財起義下手劫在在下的金匣,被在下擒住。五爺府上如果真有這位總管,那麼,在下請五爺主持公道。如果這人是浪人痞棍,借名訛騙搶劫故意損毀五爺的名譽聲望,在下將人交與五爺治罪。”

廳內大踏步出來了一個華服中年人,氣昂昂地下階,一把提起崔如峰,“啪啪”兩聲就是兩耳光,怒吼道:“崔如峰,你好大的狗膽,竟敢在五爺的壽涎吉日爲非作歹。說,這人的話是否屬實?說!”

崔如峰明知賴不掉,只好硬着頭皮說:“大管家,小的只想和他開開玩笑而已,誰知他……”

大管家拉斷捆手的腰帶,一腳端在崔如峰的後臀上,把崔如峰踹得爬倒在丈外,怒叫道:“你這浪費糧食的雜種,你給我滾!如不是五爺壽慶,我不活剝了你纔怪。過兩天再跟你算帳,你給我小心了。”接着向一名警衛叫:“把他擱在偏屋裡好好派人看管,不許出門半步。”

李玉淡淡一笑,抱拳道:“原來確是府上的人,在下得罪了,抱歉。

在下告辭,大管家包涵一二。”說完,扭頭便走。

“且慢。”大管家叫。

“大管家有何吩咐?”李玉轉身問,態度相當友好。

“相見也是有緣,請裡面坐。”大管家也態度友好地說。

“府上正在忙,在下不打擾大管家了,過兩天再來向五爺和大管家請安,可好?”李玉含笑問。

“兄臺別見外,咱們到裡面談談,兄弟還有事請教呢,請升階。”大管家笑容可掬地說,神情十分開朗。

李玉略一遲疑,笑道:“小可恭敬不如從命,只是未備壽禮,未免……”

大管家親熱地挽住他的右臂,笑道:“兄臺即使是客人,門房也不敢收你的禮。家主人財甲一方,早已通知所有的朋友,前來捧場無不歡迎,送禮一概拒收。兄臺是京師大名鼎鼎的鎮邊牧場總管,光臨敝地,也算是家主人的光彩,不必客氣,請。”

在表面上看,大管家在盛情邀客,暗中卻展開了較量的把戲,挽李玉的手用上了真力,像是一把大鐵鉗,力道逐步增加。

這一年來,李玉的進境相當驚人,正是年輕力壯朗氣蓬勃的青年大好歲月。根基深厚,而且肯下苦功。大管家勁道一發,他便已運功相抗了。兩人的手臂在登上階頂時,發生顫動的現象。大管家的三絡黑髮無風自搖,呼吸似已停止,李玉則額角略規汗影,但神態依然從容,在衆賓客的訝然注視下,兩人肩並肩踏入了門廳。

大管家並未在大廳逗留,出了東廂,直奔東跨院。張五爺的住宅重樓崇閣,堂廣奧深,內部不知到底有多少廳堂院房。俗語說,侯門深似海,張五爺的府第雖沒有候門一般深廣,但進入其間確是不辨東西南北,不知身在何處。

李玉的目光並不向各處探索,但暗中已留了神,對房舍的格局和型式,已有了相當瞭解的概念。不知經過了多少房舍,最後踏入一間佈置得倒還雅緻的小客廳。說是小,但已有二文見方。前端開了兩座明窗,上有承塵,下是徑尺的磨光花磚,壁上掛着名家字畫,几上擺着花卉盆景。兩列交椅放了錦墊,中間的上首長案有一座金鼎,檀香木正在點燃,一縷青煙裊裊上升,滿室生香。

“請小座片刻,兄弟替你引見家主人。”大管家含笑讓客,然後出室而去。

李玉身在虎穴,少不了心中有些緊張,但也相當欣慰,想不到機緣巧合,終於被他進了張府,興奮的情緒他隱藏得很巧妙,臉上始終現着平靜安詳的微笑。

廳中只剩下他一個人,寂靜得可怕。內廳門洞開着,可以看到室內的擺設,像是一問寶藏室,有各種大小不同的雕花木櫃,漆金木架上陳列着以金銀珠寶精製的玩飾,百巧雜陳,珠光寶氣動人心絃。

他連看也不看一眼,正襟危坐靜待其變。但略一轉念,付道:“我如果裝得道貌岸然,恐怕反而引起對方的懷疑哩!自古道財帛動人心,我豈能免俗?”

心念一轉,便開始向室內的珍寶打量。

身後傳來了輕微的腳步聲,像貓一般輕靈。他直待來人近身,方若無其事地說:“庫藏之豐無與倫比。大管家,五爺這些珍藏……”

“吳總管請用茶。”身後的人搶着說。

他徐徐轉身,原來身後站着一個端着茶盤的僕人。他淡淡一笑道:“多謝了。小可還以爲是大管家來了呢。”

一面說,一面接過茶杯,毫無心機地喝掉半杯茶,將杯放回盤中笑道:“謝謝。但不知大管家現在何處?”

“正與家主人會客,不久即至,請吳總管稍候片刻。”僕人欠身回答。

緩緩退去。

李玉的目光,又回到藏珍室。心說:“一個僕人也夠機警,武藝不差,我得小心了。”

他正在胡思亂想,突然鼻中嗅到一陣幽香,正待有所反應,卻聽到身後微風颯然。他本能地大旋身右轉,右掌已出“雲封霧鎖”自衛。身後不足五尺,俏生生站着一個穿團花紫緞外襖、下着同色長裙、珠翠滿頭薄施脂粉的年輕女郎,身段很豐盈,臉蛋秀麗動人,正以她那雙可勾魂攝魄的水汪汪明眸,訝然向他注視。

“你是誰?”女郎問。

“在下姓吳名用,剛纔跟隨大管家前來拜會張五爺。

“呸!”女郎變色叫,欺進一步又道:“這兒是密室,大管家豈會帶人前來?你好大的膽子竟敢乘人不備混入密室,居心叵測,先擒下你再說。”

聲落人迫進,右手五指突從袖口伸出,捷逾電光石火,幻化爲無數虛實難以捉摸與分辨的指影,點向李玉的胸前,似乎已完全控制了李玉胸前的各大穴,一照面便用上了點穴術,看指勢,分明是“亂灑星羅制穴術”的招路,這是長春派門人的點穴奇術之一,在武林中頗負盛譽。五個指尖兩屈兩伸一彎,令人無法捉摸或預料她到底使用哪一個指頭,又攻的是哪一處要穴。單指點穴,內力火候不夠便難辦到,沒有其他手指助力,力道不夠,不但制不住對方的穴道,而且可能自斷手指哩!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李玉心中一震,遇上勁敵了。他大喝一聲,斜身退步一掌斜劈,以攻還攻,劈向女郎的碗背,反應之快,無與倫比。女郎冷笑一聲,左手突然反拂李玉的掌背。

對付點穴術,決不可和對方的指尖正面硬碰硬接觸,指尖可能比刀尖還要堅硬霸道,必須從斜方向反擊。李玉運氣護身,一沾即走,收招出腿來一記“撥浪楊波”,輕拔女郎的脛骨。

女郎果然上當,玉手下沉,點向李玉的膝蓋尖。

李玉突然向前一撲,疾逾電閃,一雙巨掌挾住了女郎的咽喉,一雙大拇指扣實了氣管兩側。雙時外張,頂住了女郎的雙肩臂,女郎便無法收手反擊了。

巨大的衝力像泰山下坍,將女郎衝得仰面跌倒李玉也隨着倒下,把女郎壓倒在下面,一男一女一上一下,面面相對,精采絕倫。

男女雙方交手,女的最忌諱的事,便是被對方迫近用死纏扭打術纏住。除非這位女郎認爲對方是外行,或者存心下毒手讓對方近身,以膝或肘攻擊要害,不然決不肯讓男的貼身行兇。女郎不是不知道利害,而是李玉反應太快,出招詭異難測,而她則棋差一着,縛手縛腳,做夢也沒料到李玉在攻下盤時突然冒險撲近攻上盤,自然上當着了道兒。

“不許動!不然有我無你。”李玉沉叱。

事實上女郎已完全失去抵抗力,想動也保不住自己咽喉要害被制,動手腳也無法解圍脫困的,乖乖地停止無望的掙扎。

嘎聲叫:“放手!你……你好不要臉。”

李玉放手一躍而起,臉紅耳赤地笑道:“姑娘的點穴術高明,在下不得不用村夫頑童的近身搏鬥術,多有得罪,姑娘包涵一二。有話好說。

先不必傷了和氣,在下確是府上的大管家引來的,決非存心不良擅闖密室。姑娘如果不信,請費神查問一二,便知小可所言不虛。”

女郎狼狽地整理衫裙,也臉涌朝霞地說:“我自然會查問,你最好不必打逃走的主意。”

門外突傳來粗豪的大笑聲,有人叫:“丫頭,他不會逃走的,是大管家請來的貴賓哩!”——

掃描,xmwjwOCR

第三十八章 衣黑怪人第二章 又救逃官沈仲賢第六十一章 懷璧其罪第六十五章 荒山野魅第二十四章 南郎中討債第二十六章 險入羅網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第四十九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十六章 困境中的野戰第二十三章 雲騎尉碰壁第六十章 同命相惜第十二章 計入魔窟第五十五章 天外有天第二十二章 寶相莊嚴的孝和尚第十九章 亂世人心第四章 京師活神仙第三十一章 大漠孤煙第二十八章 冤鬼似的糾纏第三十三章 走向死亡陷阱第十九章 亂世人心第五十九章 天不滅曹第四十四章 把酒論英雄第四十一章 大風莊迷霧第二十一章 英雄末路第四十四章 把酒論英雄第五十二章 仙觀淫女第五十一章 知人知面第五十八章 一個男人和兩個少女第四十一章 大風莊迷霧第三十九章 日精劍第五十七章 大計訂於帷幄之中第四十五章 人能不在年歲第二章 又救逃官沈仲賢第二章 又救逃官沈仲賢第四十九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第六十八章 三蕩三決第六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五十一章 知人知面第二十六章 險入羅網第三十六章 天涯得助第六十七章 黑白羣雄大火併第七章 餘生如縷第十六章 困境中的野戰第十四章 七真觀混戰第四十三章 誤上賊船第三十章 俞宅夜襲第三十三章 走向死亡陷阱第十五章 綠衣女郎第三十六章 天涯得助第五十七章 大計訂於帷幄之中第四十四章 把酒論英雄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第二十章 走不完的麥城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三十六章 天涯得助第四十七章 乍遇雙嬌第八章 枝節橫生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十八章 恩將仇報第十五章 綠衣女郎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三章 五淫女暴屍荒野第五十六章 夜赴鴻門宴第二十一章 英雄末路第六十章 同命相惜第五十九章 天不滅曹第八章 枝節橫生第二十七章 風流嬌豔一枝花第五十章 買藥風波第二十八章 冤鬼似的糾纏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七章 餘生如縷第五十一章 知人知面第四十章 好官杜大人第五十四章 俠女柔情第十三章 鳳來閣香風第十七章 手刃賊首第九章 網中探物第六十七章 黑白羣雄大火併第五十八章 一個男人和兩個少女第五十六章 夜赴鴻門宴第四十五章 人能不在年歲第七章 餘生如縷第三十五章 宇內雙仙第十七章 手刃賊首第五十二章 仙觀淫女第六十二章 大德不言謝第三十四章 人去樓空第三十一章 大漠孤煙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十九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六章 鬼域淫風第三十一章 大漠孤煙第二十三章 雲騎尉碰壁第四十四章 把酒論英雄第十三章 鳳來閣香風第六十四章 太樸村奇遏
第三十八章 衣黑怪人第二章 又救逃官沈仲賢第六十一章 懷璧其罪第六十五章 荒山野魅第二十四章 南郎中討債第二十六章 險入羅網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第四十九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十六章 困境中的野戰第二十三章 雲騎尉碰壁第六十章 同命相惜第十二章 計入魔窟第五十五章 天外有天第二十二章 寶相莊嚴的孝和尚第十九章 亂世人心第四章 京師活神仙第三十一章 大漠孤煙第二十八章 冤鬼似的糾纏第三十三章 走向死亡陷阱第十九章 亂世人心第五十九章 天不滅曹第四十四章 把酒論英雄第四十一章 大風莊迷霧第二十一章 英雄末路第四十四章 把酒論英雄第五十二章 仙觀淫女第五十一章 知人知面第五十八章 一個男人和兩個少女第四十一章 大風莊迷霧第三十九章 日精劍第五十七章 大計訂於帷幄之中第四十五章 人能不在年歲第二章 又救逃官沈仲賢第二章 又救逃官沈仲賢第四十九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第六十八章 三蕩三決第六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五十一章 知人知面第二十六章 險入羅網第三十六章 天涯得助第六十七章 黑白羣雄大火併第七章 餘生如縷第十六章 困境中的野戰第十四章 七真觀混戰第四十三章 誤上賊船第三十章 俞宅夜襲第三十三章 走向死亡陷阱第十五章 綠衣女郎第三十六章 天涯得助第五十七章 大計訂於帷幄之中第四十四章 把酒論英雄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第二十章 走不完的麥城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三十六章 天涯得助第四十七章 乍遇雙嬌第八章 枝節橫生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十八章 恩將仇報第十五章 綠衣女郎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三章 五淫女暴屍荒野第五十六章 夜赴鴻門宴第二十一章 英雄末路第六十章 同命相惜第五十九章 天不滅曹第八章 枝節橫生第二十七章 風流嬌豔一枝花第五十章 買藥風波第二十八章 冤鬼似的糾纏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七章 餘生如縷第五十一章 知人知面第四十章 好官杜大人第五十四章 俠女柔情第十三章 鳳來閣香風第十七章 手刃賊首第九章 網中探物第六十七章 黑白羣雄大火併第五十八章 一個男人和兩個少女第五十六章 夜赴鴻門宴第四十五章 人能不在年歲第七章 餘生如縷第三十五章 宇內雙仙第十七章 手刃賊首第五十二章 仙觀淫女第六十二章 大德不言謝第三十四章 人去樓空第三十一章 大漠孤煙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十九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六章 鬼域淫風第三十一章 大漠孤煙第二十三章 雲騎尉碰壁第四十四章 把酒論英雄第十三章 鳳來閣香風第六十四章 太樸村奇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