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嫡爭(二)

蘇湄與小蠻走進東苑,看着庭裡滿滿當當的跪着一院子人,小蠻踮着腳,小聲問蘇湄:“我們不是捅了大馬蜂窩?”

蘇湄也有些心慌,走到顧盈袖跟前,輕聲問道:“林縛是不是大發雷霆,他去了哪裡,把這一院子人都丟在這裡?”

“有沒有大發雷霆,我不知道,你自己去問他?”顧盈袖呶呶嘴,示意林縛在左廂房的書室裡。

蘇湄要進去,小蠻拉住她,意指不要進去憑白挨一頓狠訓:立嫡之事林縛只跟她們姊妹倆說過,她們又將這事在這時候捅出來,再大的理由都保不定林縛會遷怒她們?

蘇湄笑了笑,拍了拍小蠻的手,拉着她一起推門進去。

書室頗大,外廂房只是角桌上置着一盞琉璃燈,光線黯淡,但能看到林縛坐在裡廂房裡,背門而坐,背脊繃得直緊,似乎怒氣未消。

“夫君,蘇湄跟小蠻過來請罪了!”蘇湄張口說道。

“哦,進來吧。”林縛轉過身,將手裡的圖紙放下,又示意她們將門掩上,不叫庭院裡的人看到裡間的情形。

“你沒生氣?”小蠻見林縛臉色如常,沒有怒氣猙獰、張牙舞爪要把她們倆吃掉的樣子,再看林縛放在桌上的圖紙,竟然一張構造複雜的機械圖,沒想到他把一羣人丟在院子裡跪着,竟然有閒工夫獨坐在書室裡研究機械圖紙,他當真是沒有什麼怒火。

“怎麼沒生氣,你倆好大的膽子?”林縛扳起臉來,卻又伸手將蘇湄與小蠻拉到身前來,又笑了起來,說道,“本來生氣得很,但看到案頭竟有這張抽水機圖,細看之下,就給分了心,也就沒有那麼生氣了……”

“今日大慶之時,總不能叫外面人還滿庭院的跪着吧!要罵要罰,夫君便罰我們姊妹倆。”蘇湄說道。

“讓他們再多跪一會兒,”林縛說道,又嘆了一口氣,說道,“今日過後,這天下實際已經是我林氏之家天下了:永興帝雖在位,帝黨還有三五爪牙,但已經不足爲患;對消弱淮西、川蜀及北伐,都在計劃之中。實際從今天之後,這天下權勢的爭鬥,實際已經轉到淮東內部了。也就是說,我要行新政的阻力,實際已經不在外部,而是轉到淮東內部的利益分配之上……立嫡之事,我本是打算過了今天再提,倒沒想到你們姊妹倆給我搞這一出;不過也好,氣勢上先壓一壓他們,大不了再坐地還錢就是!”

“只是夫君這漫天要價也太驚世駭俗了一些,也不說二叔他們欺負君薰母女,便是君薰她自己都不敢這麼想,”蘇湄說道,“我與小蠻思來想去,纔想着與盈袖姐商議,這事你也不能怨盈袖姐……”

“回頭往她屁股上抽兩巴掌泄恨。”林縛說道。

蘇湄輕掐了他一下,不叫他胡言亂語。

“滿院子裡都跪着人,你打算怎麼收場,”小蠻問道,“這外院還準備着大慶筵席呢。”

“北伐不成,我便拖延不廢元越,何哉?”林縛說道,“將賞功田折入錢莊一事,你們在江寧也應該有聽聞,那江寧這邊有什麼風議,你們說給我聽聽看……”

“就我所說,普通將臣,分歧不大,好像二叔他們有些其他想法。”蘇湄說道,也刻意沒有將問題說得多嚴重。

“有其他想法不奇怪,”林縛說道,“新朝將立,大封宗室鞏固帝權,本來就是傳統——外姓封公侯、林氏封王藩也;一立新朝,大封宗室則必然要馬上提到日程上來;要是僅僅使他們比普通將臣在錢莊裡多些股金,而沒有其他特權,自然難以滿足。你們再看看今日這事,宋、曹、秦、孫都反對立政君爲嫡,但最後出頭的恰恰是二叔跟續文及夢得三人——這裡面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立嫡不是我一人之私事,也不是淮東諸將臣之公事,而是林氏宗室內部的事情;說明了外面跪着的這一個個人,從今日開始將三千里河山視爲林氏一家之天下了。這與我要的‘廢朝廷而立國家’是背道而馳的。而我要行的新政之根本,就是廢朝廷而立國家,君權需立,但宗室未必要大封;相權要實,但相權不能集於一人,要肢解開來;這背後會有反反覆覆的爭鬥,便是我也不能逆勢而爲,也要丟下臉來跟別人討價還價……”

蘇湄若有所思,小蠻則聽得迷糊。

林縛又說道:“至於今天也好收拾,你們去外面告訴諸人,便說我已曉得立嫡非我一人之私事,這事我也不管了,讓他們召集公府會議議論立嫡之制。公府會議以二叔爲長、主持之,林氏出八人、從樞密院擇文武官員二十五人蔘與議決立嫡之事,所議之結論若得三分之二人數贊同,可立爲定製;若要更改,需另召集公府會議再議……”

“公府會議?”蘇湄疑惑的說道。

林縛點點頭,輕嘆一聲,觀數朝內爭,無外乎君權與相權之爭。而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之間,又充塞着宗室、外戚、侍臣以及外臣之間錯綜複雜的明爭暗鬥,血腥無比,便是漢代,以漢高祖之能,也免不了其子孫差點叫呂后誅殺一個乾淨。

他要使整個社會進入初級工業化的新格局,“家天下”就必須要放棄掉,不然只能往舊路走,虛君實相也是必然的趨勢。但相權過度集中於數人之手,即使能立制限制相位的任期,也難保以後不給種種特殊情況所突破,難保後世不出權臣,然而在實相之餘,更需要將相權分散開,在民智未開之前,則不能簡單的去照抄後世的君主立憲制來設計政體。

想到這裡,林縛對蘇湄說道:“我如此讓步,想來他們不會再有意見——你要他們都先去前院,我把這圖紙研究完,便會過跟他們同飲相慶。哦,他們要問之我心情如何,你們便說我暴躁如雷,”看了看左右,說道,“算了,這室裡東西都蠻精貴的,便不砸東西搞聲勢了,”說到這裡,才刻意提高聲音,“你去叫他們都起來,滾到前院,不要留在這裡煩人!”

小蠻吐吐舌頭,蘇湄說道:“讓小蠻留在這裡陪你,她這樣子作不得假,必瞞不過院子裡那些人的眼睛……”

林縛點點頭,讓蘇湄出去應付滿院子跪着的人。

蘇湄出來將林縛設立公府會議議立嫡的一番話轉敘給林庭立、林續文、宋浮、秦承祖等人聽。蘇湄將話說完,也轉身走開將君薰攙起走開。

“公府會議?”宋浮等人站起來,有人忍不住去揉跪得發麻的膝蓋,面面相覷,有人一時間疑惑不解,宋浮還是忍不住跟秦承祖、曹子昂等人對望了一眼。

曹子昂就站在宋浮的身邊,輕聲說道:“主公的用意便是這個?”

宋浮又打眼去看林續文、林庭立、林夢得三人,見他們三人都有些發矇,輕輕的點了點頭,認同曹子昂的看法。

立儲之制歷來帝權傳續之根本,立儲當然不會完全是林縛一個人說得算的事情,但自古以來,這歷來給看作宗室內部的事情。即使具體到立某子爲嫡之時,或許會召三五親信大臣依立嫡之制討論,而不會在確定立儲之制就讓外臣參與進來。

宋浮他們自然歡迎這樣的結果。

林庭立、林續文、林夢得也面面相覷,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林氏才八人有資格參與公府會議議決立嫡之制。

只是林縛已經退讓到這一步,他們想再爭,宋浮等人也不會支持;而且林縛盛怒之下,他們三人也不想再去撩林縛的火頭,便是林縛硬着頭皮立政君爲儲,他們眼下又能奈何之?林庭立輕嘆一口氣,說道:“我看就這麼着吧,前院的宴席就要開始,總不能叫外人看笑話……”

衆人心情各異的走出去,林夢得拖在後面,問同樣拖在後面的秦承祖:“是不是以後不能決定的事情,都會召公府會議議決?”

秦承祖思慮片刻,說道:“主公大概不會有什麼難決之事,定此例或許是爲免以後有權臣欺主吧?”

林夢得想想也是,公府會議只給林氏八人名額參與議決立嫡、立儲之制,只能說林縛改變“家天下”之舊格局的決心不會改變。而不行“家天下”舊制,就不能用外戚、侍臣或宗室的勢力去制衡外臣,林縛在,外臣沒人能威脅到他的權勢,但到後代繼位,外臣勢力缺乏有限的制約就會過度膨脹,很容易使這些權力集中到少數人身上形成將害君權的權宦——公府會議實際是要去分散、支解並制約相權,不至於使相權長期的或過度集中少數人身上。

雖說這次議立嫡,林氏只能有八人蔘與,但公府會議真能成定製,也就意味着以後皇族宗室以後就有一個直接參議政事的途徑:四分之一的人數比例,已經不算低了。

第41章 軍需第42章 山頂對策第九十三章 月夜田頭第92章 雜魚第18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54章 真假虛實第24章 魂歸何處第71章 俘將第88章 不堪一擊第43章 多慮有失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36章 舊瓶新酒第70章 意外相逢第27章 算計深沉第65章 買路錢第九章 隨扈第25章 後患無窮第十七章 救人性命不敢忘第29章 飛來一城第55章 殘勝第69章 信陽第154章 歸心第三十九章 黨爭避嫌第2章 新學第68章 天下未雨第39章 特使駕臨第52章 嵊州第40章 變局第125章 起霧第32章 父子相認第三十章 拔刀救人(二)第56章 態度第29章 山間禪院第170章 疥癬之患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99章 大勢第35章 落花流水第15章 財大氣粗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11章 抵抗軍第14章 合圍第12章 濟州第51章 散彈殺人馬第8章 郊迎(一)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76章 擔憂第145章 惡奴第101章 死地第95章 觀戰臺第1章 王侯家事第96章 傳捷第42章 伏火弩第30章 堵口第76章 戰地數故人第28章 廢除匠戶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16章 滄南大捷第33章 危局第16章 滄南大捷第10章 血書第73章 籌劃第21章 子嗣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116章 亂兵第5章 困獸無計第5章 挖牆腳第126章 後手第28章 雙面第22章 刺客第112章 浙東危局第九章 殺雞駭猴第49章 轉攻爲守第七十七章 如狼似虎第24章 戰後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50章 還有一戰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8章 決勝東線第160章 燕京雪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10章 入甕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11章 求死之道第95章 危機未解第9章 問政殺心楔子第57章 收復江西第19章 邸報第25章 金箭傳令第94章 不容拒絕第24章 潘家舊部第31章 江島佈局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44章 哀兵
第41章 軍需第42章 山頂對策第九十三章 月夜田頭第92章 雜魚第18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54章 真假虛實第24章 魂歸何處第71章 俘將第88章 不堪一擊第43章 多慮有失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36章 舊瓶新酒第70章 意外相逢第27章 算計深沉第65章 買路錢第九章 隨扈第25章 後患無窮第十七章 救人性命不敢忘第29章 飛來一城第55章 殘勝第69章 信陽第154章 歸心第三十九章 黨爭避嫌第2章 新學第68章 天下未雨第39章 特使駕臨第52章 嵊州第40章 變局第125章 起霧第32章 父子相認第三十章 拔刀救人(二)第56章 態度第29章 山間禪院第170章 疥癬之患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99章 大勢第35章 落花流水第15章 財大氣粗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11章 抵抗軍第14章 合圍第12章 濟州第51章 散彈殺人馬第8章 郊迎(一)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76章 擔憂第145章 惡奴第101章 死地第95章 觀戰臺第1章 王侯家事第96章 傳捷第42章 伏火弩第30章 堵口第76章 戰地數故人第28章 廢除匠戶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16章 滄南大捷第33章 危局第16章 滄南大捷第10章 血書第73章 籌劃第21章 子嗣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116章 亂兵第5章 困獸無計第5章 挖牆腳第126章 後手第28章 雙面第22章 刺客第112章 浙東危局第九章 殺雞駭猴第49章 轉攻爲守第七十七章 如狼似虎第24章 戰後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50章 還有一戰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8章 決勝東線第160章 燕京雪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10章 入甕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11章 求死之道第95章 危機未解第9章 問政殺心楔子第57章 收復江西第19章 邸報第25章 金箭傳令第94章 不容拒絕第24章 潘家舊部第31章 江島佈局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44章 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