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鐵橋營

安墟(今廊坊)位於燕京東南,爲京畿直隸十二縣之一,與西北、東北方向上的山地縣不同,安墟一馬平川,良田萬頃。

燕胡南侵之後,差不多將安墟縣近半的田地圈佔去,分給南遷的軍戶。

在過去七八年時間裡,在這片土地上有如雨後春筍一般的立起數以百計的田莊。

田莊的新主人多爲胡人軍戶,亦有小部分得軍功受賞的新附漢軍軍戶。而給強捋去土地的民衆,迫於淫威,無力掙扎,迫於生存的壓力,不得已寄身這些田莊爲生。名爲佃農,實爲農奴。

小田百餘畝、數百畝,大田邊片成千上萬畝,稍有勢力或有軍功在身的胡人軍戶,築宅院堅如城壘,分散於鳳河兩岸。

渦水河、潮白河、衛河從安墟縣邊緣流淌而過,鳳河是從安墟縣境當中橫穿的一條主河,兩頭與渦水河、潮白河相接。雖說水勢盛時,鳳河也有一百五六十米寬,三四米深,但給扒開河堤、河堤土大片的給推入河道之中後,鳳河只是割裂戰場的長壕,無法容易大型戰船進入。

三十餘騎戰馬在黑夜裡小步快跑,趟着鳳河東岸的水窪地,馬蹄子帶着水聲譁嚓嚓的響;在鳳河兩岸,雙方的騎兵前哨已經密集到在夜間都不需要刻意的掩藏形跡。

胡狗子在入夜時縱火燒燬鳳河上的兩座浮橋,此時火勢未滅,遠遠的看去,就像兩條火龍蹲踞在夜色裡。

虜騎大量的在鳳河以西區域集結,意圖以鳳河爲攔截淮東軍中路兵馬西進的外壕,但有許多軍戶家小沒能及時撤出去,淪爲當地農戶泄憤的對象,在夜裡起了無數的火頭,奸、淫、事也時有發生。

前哨兵馬無法禁止這種種亂象,由於燕冀遷入大量忠於北燕的遼東漢戶,淮東軍短時間裡甚至無法區別遼東漢戶與當地的漢戶,只能一刀切的將民衆從戰場的核心區域暫時驅逐出去。

隱約能聽到河對岸的戰馬在嘶鳴,第一騎師的哨騎渾不顧對岸的威脅,耐心的從給河水淹沒的淺淤地裡一寸寸的摸過去,確保胡狗子沒有在鳳河上做其他的手腳。

回首看,掩藏在夜裡的鳳河粼粼閃光,前騎從馬鞍旁取下噴焰筒,擡手舉高點燃,焰火嗤嗤作響的噴射到半空中綻開,有如千樹銀花,以此向後方傳遞鳳離東岸安全的消息。

焰火傳訊後大約過了大半個時辰,則有數股馬步軍彷彿從夜色裡鑽出來似的,出現在鳳河東岸的土地上。

扒開的河口子,使鳳河東段有大片的土地淹在淺水裡,變成窪地,確實給淮東軍西進造成很大的問題,但還不至於叫淮東軍寸步難行。

陳漬陪同楊一航親自到鳳河東岸來視察地形,脫下臭氣燻人的馬靴,將褲腳管捲起來,趟過一片積水塘,站到鳳河東岸的殘堤上。爲了不叫對岸敵騎引起不必要的警覺,陳漬、楊一航身邊只有七八名扈兵,其他扈騎則藏在遠處的夜色裡。

楊一航蹲下,伸手摸了一把堤上的溼土,與陳漬說道:“胡狗子試圖在渦水河上游築壩蓄水,雖說他們短時間裡築成大壩的可能性不高,但我們還是需要在暴雨季來臨之前解決掉戰事,不然幾場暴雨下來,將進一步摧毀燕東的堤壩,積淤問題也將變得更嚴重……”

“狗日子的胡狗子,他們將騎兵都撤到鳳河以西,但盤距在燕京以東,大概就是想趁我們渡鳳河時打我們一個半截子!”陳漬啐了一口,又問楊一航,“工輜營搭橋的速度有多快?要是夠快,我們可以在鳳河東而耐心的等上兩天。等棧橋材料都運上來,找一夜工夫,前半夜搭橋,後半夜步旅強突過去……”

鳳河比渦水河、潮白河都要小,最窄處不過三五十米寬,不是沒有在敵前搶建棧橋的可能。只要過了鳳河,中路兵馬再往西,一直到燕京城,都沒有大的地形障礙。

陳漬、楊一航親自摸過地形,工輜營也派工造官過來對鳳河進行詳細的勘測,連夜擬定建棧橋強突破進入鳳河西岸作戰的方案,派快馬送往津海向林縛請示。

****************

敵兵利用鳳河打安墟攔截會戰的用意是明顯的,淮東軍自然也不能給小小的鳳河截住進攻的勢頭。

“敵軍不退的話,會戰就應該在鳳河西岸展開吧?”林縛看過高宗庭他們送來的作戰方案,拿起炭筆,認真的將地圖上鳳河西岸的幾處要點圈出來,安墟除鳳河外,沒有其他可守險的地形,對敵軍來說,就是胡人軍戶圈佔安墟糧田後所建造的幾處大寨可以駐防,說道,“敵軍顯然不會叫我們痛痛快快的渡過鳳河再決戰,我看我部渡河之際,就是會戰揭開序幕之時……”

“那就叫宗庭他們,將方案做得再細一些,準備工作再充足一些。”宋浮說道。

吳齊說道:“孫淮派人來請援了。雖說我們給重炮車組配備六匹輜馬,但敵軍大肆扒堤,使得西青、河橋等地積淤嚴重,炮車難以通過,落後步旅一大截,要是兩天內就強突鳳河西岸,炮兵旅很可能趕不上趟!是不是臨時從騎師抽調一千匹戰馬出來?”

“這時候從騎師抽調一千匹戰馬,周普能跟我翻臉,”林縛說道,“輜馬不足,那就用人拉,調一個後備旅上去給孫淮指揮。告訴孫淮,要是三天內不能將火炮拖到鳳河東岸,叫他這個旅帥不要乾了!”想了想,又補充道:“通告前指,火炮前期只能部署在東岸,前期進入西岸的兵馬,要有防線給虜兵打透的心理準備。核心棧橋一定要用鐵橋,不用忽視敵軍強突進來毀橋的決心……鐵橋營前進到哪裡了?”

鐵橋營是工輜營的一部,隨營攜帶大量的鐵橋構建,極其沉重,雖有大批的輜馬及重載馬車隨營而行,但推進的速度很慢。唯一的優勢,就是將鑄鐵構件分散到更多的重載馬車上,比重炮車組的推進速度要略快一些。

宋浮聽得林縛詢問,探過身子來,將鐵橋營此時準確的位置在地圖上標出來。

林縛點點頭,對鐵橋營的推進速度還算滿意,說道:“那就讓前指再改方案,將渡河拖延到三天之後實施……”

***************

三天的時間轉眼即逝,佟化成冒險到鳳河西岸大堤上眺望淮東軍在東岸的部署,沒有天命帝的支持,范文瀾這些漢臣受到嚴重的排擠,特別是范文瀾在防禦戰略上跟那赫烏孤衝突太深,也無意留在大營受氣,不顧鳳河兩岸有隨時接戰的兇險,還是與佟化成到前壘來。

隨着越來越多的淮東軍進入鳳河東岸,所有胡人相貌的民衆都給作爲戰俘羈押起來,而其他民衆都給暫時驅逐出鳳河東岸,使得北燕兵馬對東岸瞎了眼,完全摸不清楚淮東軍中路兵馬具體的行進情況。

“範大人以爲淮東軍會怎麼渡河?”佟化成問范文瀾。

范文瀾與佟化成所站在這處河面足有一百五六十米,但依舊是在淮東軍強弩的射程之中,更不要說那些個能射三四里遠物的伏火弩了,范文瀾提心吊膽,聽佟化成問及,才認真的想這個問題。

鳳河給毀成這樣子,淮東軍即使控制兩側的河口,其大型戰船也無法進來,而淮東軍是跨海而來,不可能有大量的小型渡舟小船隨行,故而淮東軍短時間裡要渡過鳳河,進入西岸,繼續往燕京逼近,要麼強建棧橋,要麼直接運土填出幾條壩道來。

范文瀾說道:“鳳河東側的河堤給扒開好幾十處缺口,淮東軍要是派人運土填壩道過河,只會加劇東岸的的淤淹程度。要是有幸降一場大暴雨,鳳河以東地區很可能會因爲水泄不通,而變成淹水更深的澤國……淮東軍最爲重視工造,不會考慮不到這種情況,應該是建棧橋強攻過來吧!”

佟化成知道範文瀾是一個在兵事、治政上皆有大見識的人,遂能得皇上重用,只可惜皇上昏死不醒,燕京城一干王公大臣就迫不及待的流露出對漢臣的不信任,范文瀾再有能耐,這時候也沒有辦法發揮作用。就算是出身佟氏的他,由於策見不同,也叫那赫烏孤連着三四天沒給好臉色看。

聽范文瀾判斷淮東軍會建棧橋渡河,佟化成點點頭,淮東軍最強的地方倒不是戰卒有多少強悍,而且其工造之術天下無雙。

淮東軍只利用一兩天時間在鳳河之上快速搭設十數座棧橋來,以便其馬步兵強突到西岸來——這七八年來一直都成近距離研究淮東的佟化成,對此並沒有太大的疑問。

鳳河最寬處不過一二百步,最窄處不過二三十步,雖說大燕兵馬控制着鳳河西岸,但淮東軍在東岸,用牀弩就能封鎖出兩三百步的空間來,伏火弩封鎖範圍更遠到驚人的地步。

大燕兵馬要阻止淮東軍的工輜兵在鳳河上搭設棧橋,將卒只能頂着淮東軍弩陣的密集射殺,接近西岸河堤破壞建橋——或許不攔淮東軍建橋,叫淮東軍有少許兵馬渡河過來,再利用精銳騎兵衝殺其陣,借淮東軍兵卒的掩護接近棧橋毀之;如此反覆,必能消耗淮東軍進攻銳氣!

佟化成心裡這麼想。

第一章 江寧途中(一)第33章 宗族第18章 兵亂難止第67章 洪澤舊事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81章 藩樓依舊第143章 分肥第60章 賜婚傳言第60章 梟臣第25章 海陵知府第17章 以偏師打偏師第24章 戰後第38章 三個摺子第54章 河西第59章 父女論策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53章 襲東陽第110章 疑蹤說叛第72章 遠交近伐第148章 制衡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十五章 貨棧擇址第4章 內府第136章 選擇第95章 左右爲難第35章 落花流水第79章 戰前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20章 拉攏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95章 左右爲難第27章 西線告急第40章 浙西大旱第32章 官職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九章 殺雞駭猴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十五章 威風凜凜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46章 搶灘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70章 攻守第94章 不容拒絕第45章 相臣人選第41章 冰裂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122章 滯敵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168章 太湖盜第51章 識時務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114章 逃離第112章 荊州攻防第148章 制衡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36章 捉虜賞刀第20章 數銀第八章 鄉情濃淡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96章 合議第一章 碎濤如雪第86章 戰爭陰雲第43章 潰不成軍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風第15章 借名清匪第142章 血濺五尺第5章 黑水洋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29章 白石領兵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四十三章 劈擊實習錄第17章 密會第64章 說刀第4章 宋家子弟第53章 獄島去留第九十二章 分贓(三)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5章 初襲第59章 援圍第25章 回崇州第20章 豬鼠之輩第72章 防線四不像第87章 兵聚鶴城西第106章 叔侄夜話第74章 顧慮第九章 荒島殺戮(一)第99章 江寧形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52章 下聘禮第4章 備戰糧荒第十章 夜驚情
第一章 江寧途中(一)第33章 宗族第18章 兵亂難止第67章 洪澤舊事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81章 藩樓依舊第143章 分肥第60章 賜婚傳言第60章 梟臣第25章 海陵知府第17章 以偏師打偏師第24章 戰後第38章 三個摺子第54章 河西第59章 父女論策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53章 襲東陽第110章 疑蹤說叛第72章 遠交近伐第148章 制衡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十五章 貨棧擇址第4章 內府第136章 選擇第95章 左右爲難第35章 落花流水第79章 戰前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20章 拉攏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95章 左右爲難第27章 西線告急第40章 浙西大旱第32章 官職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九章 殺雞駭猴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十五章 威風凜凜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46章 搶灘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70章 攻守第94章 不容拒絕第45章 相臣人選第41章 冰裂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122章 滯敵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168章 太湖盜第51章 識時務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114章 逃離第112章 荊州攻防第148章 制衡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36章 捉虜賞刀第20章 數銀第八章 鄉情濃淡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96章 合議第一章 碎濤如雪第86章 戰爭陰雲第43章 潰不成軍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風第15章 借名清匪第142章 血濺五尺第5章 黑水洋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29章 白石領兵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四十三章 劈擊實習錄第17章 密會第64章 說刀第4章 宋家子弟第53章 獄島去留第九十二章 分贓(三)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5章 初襲第59章 援圍第25章 回崇州第20章 豬鼠之輩第72章 防線四不像第87章 兵聚鶴城西第106章 叔侄夜話第74章 顧慮第九章 荒島殺戮(一)第99章 江寧形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52章 下聘禮第4章 備戰糧荒第十章 夜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