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遼西大捷

“也欺人太甚了!”回到縣衙後宅,胡大海替劉庭州憤慨不已,捶心擊肺,言辭激烈,看情形,要是林縛站在他面前,他能衝上去咬兩口。

唐恩叔看到過胡大海剛纔在林縛面前跟着巴兒狗似嚇得不敢吭聲的樣子,所以對他此時的言態,也是淡然而視之。

肖魁安坐着,默然不語,心情也不好受。劉庭州對他有知遇之恩,雖說劉庭州有些做法,他未必都贊同,但他對劉庭州忠心耿耿、矢志不逾——劉庭州給林縛如此訓斥,他能有什麼好心情?

劉庭州臉色很不好看,胡大海的話是他讓心裡好受些,但也沒有無能到真靠胡大海的這兩句就排遣掉心裡的幽憤。

比起林縛惡劣的態度,更讓劉庭州難受的,林縛每一句訓斥,他都無力反駁。

相比較府縣這次受到的衝擊,淮東軍司主持捍海堤修築這麼大的工事,卻絲毫沒受到衝擊。

除了輜兵外,淮東軍司還從周邊屯寨的安置浮戶召募力工,如今直接堆在鹽瀆、建陵、皋城三縣捍海堤修築工地上的青年丁壯,沒有十萬之數,也相差無幾。

淮東軍司開給勞工的力錢是一個工兩升半粳米,輜兵用度情況不堪清楚,想來不會比力工更差,也就意味着,淮東軍司在修捍海堤一事上每個月的米糧支出至少在八萬石以上。

他劉庭州憑什麼跑到淮東軍司面前去叫苦?

至於林縛大規模組織人手在淮東沿海墾荒屯種,有侵佔鹽區土地之嫌,張晏開始還三番數次的派人過來阻止、扯皮,這兩個月就完全收斂、不再聲張了。

爲何?無他,津海糧道完全是從糧商那裡吸糧。

如今江東米價大漲,與山東糧價相比,利潤已經很低。

糧商雖然也不斷的要求漲價,但淮東軍司在這事上保持沉默,差不多壟斷津海糧道約五分之二供應的黑水洋船社、集雲社、林記都保持沉默,所以中小糧商只要能勉強維持下去,都不會鬧出什麼事情來。

但是事情也很明顯,誰沒事都不要惹淮東,不要林縛在幕後支持糧商集體要求漲價三成,戶部官員跳崖的心思都會有。

津海糧道承擔着京畿及燕北防線每年兩百五十萬石米糧的供應,津海結算米價爲每石一兩八錢銀,在此基礎上再漲三成,戶部每年就要多籌一百三四十萬兩銀子出來——還不如跳崖更乾脆些。

劉庭州懷疑林縛真要下決心將他踢出淮安府,江寧或朝廷會不會反對?

****************

“軍領司事關淮東軍給養,事關淮東安穩,而今軍領司職事並不讓人滿意,實是劉庭州劉大人心有旁騖之故,此時應使劉大人專司軍領司之事,”樑文展說道,“想來朝廷跟江寧方面都會認真考慮此事……”

樑文展話說得客氣,其實是建議軍司直接將劉庭州從淮安知府的位子上踢掉。

林縛蹙眉思慮,問道:“淮安知府的位子,你以爲誰合適做?”要是淮安知府的位子給安上更不對眼的人,還不如讓劉庭州留着。

“劉師度劉大人,”樑文展說道,“劉師度大人治理海陵有政聲,能來淮安,將是淮安鄉紳士民之福……”

淮安府歷來比海陵府要重要一些,劉師度調到淮安頂替劉庭州,也算是一小步的升遷。

只不過知府官爲五品起階的要職,大約是朝廷控制地方最重要的中樞要害——林縛以制置使之位妄圖干涉知府級官員的任命,算是極大的逾越本分。

樑文展沒有說誰來接替劉師度擔任海陵知府更合適;林縛也沒有吭聲問——兩人彼此都心思相通:當前除了林縛兼領海陵知府職事外,沒有哪樁事情比這個更讓淮東渴望了。

樑文展繼續說道:“津海糧道受江東糧價增漲所困,也許朝廷已經看到其中的艱難,也指不定還沒有看到,大人怎麼也應該呈文訴說一番,要是連苦勞都沾不上邊,也太枉屈了……”

林縛蹙眉思忖:不管是不是由他直接呈文,想來朝廷跟江寧方面都不可能誤解他們的意思。以津海糧道相要挾,以謀海陵知府一職,怎麼看都有些赤/裸裸了!

林縛沒有立即就確認採納樑文展的建議,只是點點頭,說道:“我會認真考慮此事……”

又說了一些其他事情,樑文展才告辭離去。

“局勢如此,倒容不得瞻前顧後了,”宋佳在他人面前,倒不急於開口說話,這時候將手裡的筆管放下,說道,“即使要保津海糧道,也勢必該你來領海陵府一職——崇州雖有些儲糧,但供應津海糧道也僅夠到明年春夏。”

“這話不假……”林縛點點頭。

淮東儲糧從七月就秘密進行,九月大張旗鼓,分官儲跟民儲兩部分。

官儲以淮東軍司爲主,從淮東錢莊支借一百萬兩銀,共儲糧一百五十萬石。民儲以黑水洋船社、集雲社、林記爲主,儲糧約一百八十萬石。

淮東軍司的儲糧,主要還是用來滿足淮東軍需及各項工造以及屯寨所需——民儲纔是滿足津海糧道的供應。

在明年夏季之前,是海運的適航期,只要北方不出現大的變故,一百六十萬石糧,都會在明年夏秋季之前運往津海。

眼下淮東軍司以大局爲重,壓着不讓糧商漲價,也僅僅能支撐到明年春夏——也因爲包括黑水洋船社在內的諸多糧商,由於儲糧及時,按照原價供應津海糧道,也有相當的厚利可取,甚至可以向中小糧商供應米糧,所以軍司壓着不漲價,也能承受,沒有什麼問題。

但等儲糧運完,林縛再大顏面,也不可能讓糧商心甘情願的虧本供應津海糧道,屆時就必須保證能有大量的廉價米糧來供應津海糧道。除了從海東運糧來之外,最好的辦法,就是指望海陵府、淮安府明年的夏稅秋糧能有相當數量的增漲。

於公於私,都要將海陵知府的位子搶過來。

林縛從筆筒裡將炭筆拿起,鋪開一張紙,心裡想着怎麼用詞才合適。

宋佳侍立一旁,也不言語,知道林縛是準備給顧悟塵寫信。

要用劉師度頂替劉庭州出任淮安知府,林縛自領海陵知府一職,總不能一點不加掩飾,要給朝廷、給江寧留些顏面。如何操作此事,林縛自然要跟顧悟塵好好商議。

讓別人幫着進言捅開此事,讓顧悟塵在江寧跟嶽冷秋、寧王府討價還價,讓事情有個商量跟緩衝的餘地——得防備一下子鬧僵了,彼此沒有下臺階的餘地,反而壞了大事。

林縛寫完信,要宋佳幫他看過一遍,沒有什麼問題,才裝入封函,加蓋印戳,正打算將侍衛喚來,派從快馬奔赴江寧送信——周普急衝衝拿了一封塘抄進來:

“薊北軍攻克松山,這是京師傳捷塘抄……”

如今騎營承擔起宿衛之職,林縛北上巡視,周普親率五百騎衛隨同侍衛。要是普通塘抄,周普也不會親自拿了跑來。

林縛不喜反驚,將塘抄接過來,拆開細閱,越看眉頭皺得越緊。

“聽說李兵部在遼西獲得大捷!”劉庭州興奮的直接闖進來,門外侍衛阻攔不及,只能尷尬的跟進來。

從劉庭州臉上看不出他之前給訓斥的晦氣樣,想來是給大捷消息鼓舞。

林縛揮了揮手,讓侍衛退出去,不計較劉庭州等人直闖他的軍帳。

京師傳捷,驛騎會沿途吆喝,以鼓舞士氣。所以好些人沒有看到塘抄,倒也能知道遼西獲大捷之事。

樑文展也隨後趕來,他一時看不透遼西大捷對淮東形勢的影響,神色有些困惑。

“劉大人,你看……”林縛將塘抄遞給劉庭州,傳閱諸人,他卻坐回位置一聲不吭。

“好啊,長樂匪南進蘄春,江東局勢爲滯,當有此大捷來鼓舞士氣!”劉庭州一手拿住塘抄,一手用手指在紙上比讀,眉飛色舞,胡大海也顧不上規矩,將頭湊到劉庭州的身上,也興奮喝道:“好哉、妙哉!松山一役擊斃、獲俘逾萬,而虜兵主力此時滯留大同,看來遼地指日可下了!”

林縛沒有理會劉庭州、胡大海等人的興奮,他將剛纔寫完的信件交給周普,說道:“速派人送往江寧!”

劉庭州一時不知道林縛有什麼緊急信件要送到江寧去;樑文展倒能猜到,但他心裡疑惑,難道遼西大捷對整個局勢毫無意義?

劉庭州也算是有見識的能吏,看他爲遼西大捷如此興奮,心裡連說一句話的欲/望都沒有,只是神色冰冷的坐在那裡。

傳捷塘抄是從京中傳來,戰況給修飾得太多,讓人無法從中窺得松山一役的詳情。

即使塘抄如實轉抄從北地傳回的戰報,松山城作爲東胡王都遼陽的外圍,城裡兵民加起來才一萬人出頭些,也未免太少了一些,林縛是清楚知道東胡人動員能力的。

林縛更期待薊北軍北征能受挫而歸,沒有決定性意義的小勝,即使不是東胡人的陷阱,也只會使朝廷諸公的心思更加冒進,也才使徵北軍及燕冀置入更兇險的境地之中……

第37章 體用之議第41章 海東行營第51章 識時務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11章 巢東第135章 遺計第13章 將田種好第12章 津海號第41章 冰裂第16章 公府治政(三)第62章 遷島第106章 驚疑第14章 永嘉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41章 勤王北上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106章 渡河第22章 暨陽堅壁第26章 得與失第52章 江寧行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84章 廷爭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122章 滯敵第86章 纏殺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60章 梟心難測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十四章 海島生存(二)第77章 孤臣忠烈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一百一十章 冰釋(二)第34章 鐵流第102章 犄角長山島第7章 相逢一笑第22章 海東勢力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94章 不容拒絕第50章 血戰第37章 遷族第27章 聯兵接觸第二十一章 移禍之計第46章 錢莊第37章 困獸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23章 三月潼原第48章 營破第74章 津海登陸第77章 吳黨裂痕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八十章 巷道夜行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59章 負荊請罪第77章 吳黨裂痕第26章 搶灘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16章 棋盤落子第72章 隨州不決第76章 淮陽鎮第76章 藥材貿易第80章 雲崖小鎮第30章 美人心計第49章 人心惶惶第34章 步步驚心第72章 山河倒旋第59章 負荊請罪第52章 列裝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61章 爭銀第53章 北伐猜想第二十三章 宋五嫂羊瞼子肉第95章 左右爲難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9章 郊迎(二)第14章 永嘉第33章 滲透第55章 閨房秘語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25章 雲梯關第八十三章 延醫上島第12章 三月之謀第60章 宮廷陰影第160章 燕京雪第81章 暗子第45章 相臣人選第74章 津海登陸第65章 大堤築成第107章 海攻第53章 夜雨第50章 驅狼吞虎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12章 濟州第29章 兒女之議第16章 誰能知心
第37章 體用之議第41章 海東行營第51章 識時務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11章 巢東第135章 遺計第13章 將田種好第12章 津海號第41章 冰裂第16章 公府治政(三)第62章 遷島第106章 驚疑第14章 永嘉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41章 勤王北上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106章 渡河第22章 暨陽堅壁第26章 得與失第52章 江寧行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84章 廷爭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122章 滯敵第86章 纏殺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60章 梟心難測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十四章 海島生存(二)第77章 孤臣忠烈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一百一十章 冰釋(二)第34章 鐵流第102章 犄角長山島第7章 相逢一笑第22章 海東勢力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94章 不容拒絕第50章 血戰第37章 遷族第27章 聯兵接觸第二十一章 移禍之計第46章 錢莊第37章 困獸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23章 三月潼原第48章 營破第74章 津海登陸第77章 吳黨裂痕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八十章 巷道夜行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59章 負荊請罪第77章 吳黨裂痕第26章 搶灘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16章 棋盤落子第72章 隨州不決第76章 淮陽鎮第76章 藥材貿易第80章 雲崖小鎮第30章 美人心計第49章 人心惶惶第34章 步步驚心第72章 山河倒旋第59章 負荊請罪第52章 列裝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61章 爭銀第53章 北伐猜想第二十三章 宋五嫂羊瞼子肉第95章 左右爲難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9章 郊迎(二)第14章 永嘉第33章 滲透第55章 閨房秘語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25章 雲梯關第八十三章 延醫上島第12章 三月之謀第60章 宮廷陰影第160章 燕京雪第81章 暗子第45章 相臣人選第74章 津海登陸第65章 大堤築成第107章 海攻第53章 夜雨第50章 驅狼吞虎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12章 濟州第29章 兒女之議第16章 誰能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