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當機不好斷

(加更求票票!我們的目標,是一天一萬兩千票!)

過了八月,江寧悶熱的酷暑就漸漸消退,日子不在那麼難熬,但在陳園裡,嶽冷秋卻跟熱鍋裡的螞蟻一樣,煩躁不安。

嶽冷秋手握着一卷詩書,只是裝作樣子,半天沒有看進去一個字;他的次子嶽篤明站在他的身後,頻頻往門口望去。

老家人嶽安提着燈籠進來,跟着嶽安後面是一個黑色裝束、窄袖綁腿、一身幹練的壯漢。這漢子走到書案前,單膝跪下,說道:“淮東在明州府的兵馬近日來看不出調動的跡象!”

“哦!”嶽冷秋應了一聲,將手裡的書卷丟到一旁,坐直身子,看着跪在書案前的哨探,“你將在明州府看到的詳細都與我仔細說說……”

就淮東軍在浙東的部署,嶽冷秋反反覆覆的詢問,確認沒有疑問之後,才讓從浙東趕回來的哨探離開來,眉頭蹙緊,輕聲自問:“難道魯王沒有給淮東控制住?”

“淮東慣用聲東擊西之計,從燕京傳回消息,皇上投水身亡、晉王、秦王被俘,唯有魯王下落不明。陶春那裡又無半點消息,樑家、青州卻在這裡在內線加強封鎖,形勢還不夠明顯嗎?”嶽篤明說道,“魯王必定給淮東控制在手裡,然而就淮東一家之勢力,根本不足以擁立魯王,遂與梁氏媾和,圖謀大計——爹爹,你要當機立斷啊,要是此時不斷,讓淮東、樑家、顧家搶了先機,我岳家將死無葬身之地!”

“放屁,這些話是誰教你說的?”嶽冷秋厲色盯着的次子嶽篤明,“事情有你想的簡單,那就好辦了!你這幾天,不要跟寧王府的人有往來,也決不可跟外人談論此事……”說到這裡,語氣緩和下來,語重心長的說道,“顧悟塵好歹有個能帶兵的兒子,你大哥死得早,你卻不知長進——人心最不可測,真要鬧出亂子來,這時候又怎麼能斷言陶春、鄧愈二人一定會站在我們這邊?高宗庭如今在津海,若是高宗庭代淮東去遊說董原,你能猜到董原會做什麼選擇?海虞陳家會做什麼選擇,陳西言、餘心源會做什麼選擇,孟義山會做什麼選擇?哪一樁事你能給我一個確數?就知道斷、斷、斷,斷——斷你個屁!”嶽冷秋心煩意亂得連暴粗口,駭得嶽篤明站在一旁不肯吭聲。

“是不是派人去找程兵部?”老家人嶽安在旁邊提醒道。

嶽冷秋搖了搖頭,說道:“程餘謙這個搖頭草,不可靠!他還不曉得魯王失蹤之事,若魯王真給淮東控制在手裡,顧悟塵說不定已經去試探程餘謙的口風了。我們這時候去找程餘謙,豈不是讓淮東曉得我們已經猜疑魯王之事?這時候絕不能打草驚蛇了——即使要立寧王,也要有萬全把握才行。我們可以先假定程餘謙會選擇中立,但是除程餘謙之外,寧王府衛營的兵力還不如江寧水營。淮東、東陽離江寧太近了,淮東在明州府的兵馬沒有動靜,但只要顧悟塵調東陽軍進江寧,事情就很會很麻煩……”

“總不能就任他們擁立魯王吧!”嶽篤明剛纔給訓得張不開口,這時候又犟着脾氣的說道。程餘謙、餘心源、王學善、王添等人都有跟淮東媾和的退路,嶽冷秋要退一步,也許不會淪落到家破族亡的地步,但下場也不會太好。權力資源總是有限的,魯王要酬淮東、樑家、顧家的擁立之功,只能讓其他人做出犧牲了。

再說寧王還掌握着六千衛營軍,真就願意放棄唾手可得的帝位君權而給囚禁起來渡過孤苦一生?

嶽冷秋左想也不是、右想也不是,數日來都個安穩覺都沒有睡好,驟減了好幾斤肉,比燕京被困還要加倍的折磨人。

“是不是找個藉口讓二公子先去徽南軍中,總要防備着江寧亂起來啊?”嶽安說道。

嶽冷秋無奈的點點頭,與次子嶽篤明說道:“你這兩天不要出宅子,要去徽南,我也要找個由頭,總不能真單純就避難,讓人看輕我們岳家……你自己也要爭氣。”

這會兒,門官拿了兩封拜帖進來通報:“鹽鐵使張大人以及寧王府的劉大人過來探病,正在門廳等候呢!”

“……”嶽冷秋一驚,將張晏、劉直的拜帖接過來,他疑心寧王府已經知道了什麼風聲,但張晏、劉直進來,他能跟他們說什麼?但是拒之門外不見面,也怕引起寧王府的疑心,說道,“請他們過來……”他這邊立即躺到牀上去,眨眼間的工夫,由一個煩躁不安的老人變成一個病容滿面、憔悴不堪的病夫。

張晏、劉直過來,也是爲擁立新帝之事而來。

燕京失陷都有一個月了,燕胡僞詔也稱皇上投水而亡,不管燕胡是不是假傳消息,在江寧擁立寧王爲新帝也是當然之舉,即便將來皇上逃到江寧來,大不了封爲太上皇就是,這纔是當務之急。

然而張協獻城投降,張希同便給奪去寧王府長史一職,給軟禁起來。江寧的言官猶不滿意,衆情洶洶,要追責到嶽冷秋的頭上;顧悟塵等人自然是在背後推波助瀾。

寧王就藩江寧之後,多方受張希同的制肘,對張希同本沒有好感,將要登位,將張希同當成落水狗一腳踢開正合他的心意;寧王卻無法將嶽冷秋一腳踢開。

嶽冷秋便稱病躲在宅子不出來,又指使人放言稱即使皇上在北地不幸遇難,江寧也要過了孝期才能議擁立之事,更何況皇上生死不明?便硬生生的將議立事給拖下來。

嶽冷秋也是想着以退爲進,從張協投敵的干係裡脫身出來,沒想到魯王竟有給淮東控制的可能,拖到這時也是騎虎難下,更不敢輕舉妄動了。

張晏、劉直走進來臥室裡來,看到嶽冷秋臉焦黃、臉頰也瘦陷下去,不像是裝病,只當他是惶恐給張協投敵事牽累所致。

雖然嶽冷秋不想談什麼,但也要做做樣子,讓老家人嶽安與次子嶽篤明先退出去。

張晏坐到嶽冷秋的榻前,說道:“嶽公啊,殿下對你的忠心是清楚的,也是受張協那狗賊牽累。我在別人面前,也捱到殿下訓斥——這都是做做樣子啊,可不能當真聽到心裡去。這北地一糟糊塗,三五年內是無法收拾了,但兩湖、江西、兩浙也不安穩啊,比起別人,嶽公纔是中流砥柱,你可要撐住啊!”

“老臣對朝廷、對殿下忠心耿耿,但也沒臉再留在江寧,張大人、劉大人,你們代我去跟寧王請求,讓我去徽南,寧可死在奢家的刀下,讓天下人曉得我的忠心,也比坐在江寧受這冤枉氣強!”嶽冷秋撐着身子,胸口就難免悶氣,這段話說得斷斷續續,倒是平添的幾份可憐。

嶽冷秋要去徽南?張晏心裡一凜,不管嶽冷秋是不是以退爲進,這時候自然不能讓他離開江寧去徽南。再說了,鄧愈已經是徽南制置使了,讓嶽冷秋去徽南,拿什麼官位安慰他?即使鄧愈願意,這一切也不合規矩。

“嶽公就不要說氣話了,”張晏勸道,“江寧這局面,怎麼離得了你這個中流砥柱呢?”

這會兒工夫,老家人嶽安走進來,稟道:“陳西言陳閣老過來探望老爺……”

嶽冷秋、張晏、劉直三人皆是不解:陳西言這深更半夜的跑到嶽府來做什麼?

陳西言這段時間雖然也很活躍,但都是聯絡吳黨內部人士,擁立之事,向來都是由余心源出面。餘心源不過來拜訪,偏偏到江寧後不大在外人面前露臉的陳西言這麼晚跑過來探訪,怎麼叫嶽冷秋不多想?

不管怎麼說,嶽冷秋還沒有架子將陳西言擋在門外不見,假裝掙扎着坐起來,讓次子代他親自到門口去迎接陳西言進來。

陳西言倒是早知道張晏、劉直也在這裡,他鬚髮皆白,但身子還硬朗,看到嶽冷秋坐在病榻前,說道:“張大人、劉大人在這裡再好不過——嶽公這場病一病近月,我帶了一劑良方過來給你……”

嶽冷秋心裡一驚,他詐病一事自然瞞不過陳西言這隻老狐狸——但聽陳西言的話,似乎對魯王之事有所察覺。嶽冷秋心裡想:難道淮東已經做通吳黨的工作了?

“都勞陳閣老費心了,我這病哪有良方可醫啊?”嶽冷秋打趣的苦笑道。

“我帶了一個人過來,嶽公見過就知能不能醫!”陳西言說道。

“……”嶽冷秋越發肯定陳西言給淮東收買了,但是也無計可施,總不能這時候就撕破臉,只能硬着頭皮見淮東派來的人。

張晏、劉直心裡疑惑不解,不知道陳西言帶了誰來見嶽冷秋還不避開他們。

林續文大熱天裹在布氅裡,進了嶽府才解下來,身上就悶出一身臭汗,走進嶽冷秋的臥室。

“林大人!”劉直駭得瞠木結舌!張晏、嶽冷秋與林續文沒怎麼見過面,印象不深,但劉直在津海跟林續文處了一段時間,自然是一眼就將他認了出來。林續文選擇這個時機秘密抵達江寧,劉直當即就將嚇出一身冷汗來!結結巴巴的說道,“林…林…林大人,怎麼就回江寧了?”

所謂的林大人,有三人最出名,而且這三人都出自一族,權勢薰天!

第一個是崇州伯、淮東制置使林縛,眼前這人自然不是林縛。

第二人是東陽知府兼督兵備事林庭立,林庭立快有六十歲了,眼前這人才四十歲出頭,自然不會是林庭立。

第三人就是都津海漕運使兼知河間府兼督兵備事林續文。

張晏認出林續文來,也是陡然嚇了一身冷汗。

嶽冷秋心想果然是淮東來人,但看到林續文不避劉直、張晏的站出來,暗道:難道淮東軍已經護送魯王到江寧城外了嗎?

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風第23章 南洋擴張第15章 聯姻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4章 少女情懷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82章 血戰韓村渡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57章 收復江西第24章 潘家舊部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36章 受降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8章 寢殿密議第124章 北線第92章 雜魚第121章 勇戰第141章 北風第二十一章 移禍之計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64章 殘城廢土第68章 鄉兵自雄第70章 覆滅第八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21章 奇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18章 兵亂難止第15章 財大氣粗第69章 羣龍無首第24章 禁絕第83章 帝心第45章 叛將降兵第94章 關門第83章 引蛇出洞第1章 王侯家事第26章 糧食第45章 叛將降兵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8章 決勝東線第68章 攻守之謀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60章 分贓擴軍第18章 長亭相迎第4章 海塘問策第42章 再勤王第58章 銀契嫁妝第48章 殘寇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66章 大動作第44章 哀兵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147章 崇國公第31章 風向變了第12章 拖延第98章 意在鶴城第80章 風往南吹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8章 決勝東線第46章 柳暗花明第50章 暗門之謀第96章 傳捷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15章 借名清匪第4章 少女情懷第二十一章 移禍之計第25章 割土權謀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38章 勤王之議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62章 七月流火息兵事第2章 相認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32章 放逐第11章 匪禍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44章 陷阱第73章 西逃路斷第26章 糧食第83章 南歸第90章 封河之計第41章 海東行營第2章 夜觀軍營第43章 欺君第58章 還鄉第106章 驚疑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91章 大喜之日第88章 不堪一擊第87章 勸誘第7章 曬鹽第63章 子嗣第87章 風捲殘雲第19章 大風迷眼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66章 東風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書第145章 壽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勢不可擋(二)
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風第23章 南洋擴張第15章 聯姻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4章 少女情懷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82章 血戰韓村渡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57章 收復江西第24章 潘家舊部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36章 受降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8章 寢殿密議第124章 北線第92章 雜魚第121章 勇戰第141章 北風第二十一章 移禍之計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64章 殘城廢土第68章 鄉兵自雄第70章 覆滅第八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21章 奇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18章 兵亂難止第15章 財大氣粗第69章 羣龍無首第24章 禁絕第83章 帝心第45章 叛將降兵第94章 關門第83章 引蛇出洞第1章 王侯家事第26章 糧食第45章 叛將降兵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8章 決勝東線第68章 攻守之謀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60章 分贓擴軍第18章 長亭相迎第4章 海塘問策第42章 再勤王第58章 銀契嫁妝第48章 殘寇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66章 大動作第44章 哀兵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147章 崇國公第31章 風向變了第12章 拖延第98章 意在鶴城第80章 風往南吹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8章 決勝東線第46章 柳暗花明第50章 暗門之謀第96章 傳捷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15章 借名清匪第4章 少女情懷第二十一章 移禍之計第25章 割土權謀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38章 勤王之議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62章 七月流火息兵事第2章 相認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32章 放逐第11章 匪禍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44章 陷阱第73章 西逃路斷第26章 糧食第83章 南歸第90章 封河之計第41章 海東行營第2章 夜觀軍營第43章 欺君第58章 還鄉第106章 驚疑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91章 大喜之日第88章 不堪一擊第87章 勸誘第7章 曬鹽第63章 子嗣第87章 風捲殘雲第19章 大風迷眼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66章 東風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書第145章 壽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勢不可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