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聞信驚雷

十九日夜,曹子昂、周同率柴山兵馬主力進入禮山境內,禮山守將羅文虎降附,使部將周狗剩夜奔隨州詐援……

是夜,孫壯率騎營第三旅主力,從隨縣南境白雲山南麓奔行而過。

五六千人、七八千匹馬奔援樊城,刻不容緩,如流水西泄,如此聲勢浩大的急行軍,自然驚得白雲山南麓的大堰坡、均川諸寨雞飛狗跳。

孫壯也無時間派出探馬、斥候封鎖白雲山之間的信道,再者白雲山北坡就緊貼着隨州城,又是隨州軍控制的中心區域,山南諸寨,很多都是受隨州軍直接控制的軍寨、屯寨,騎營從白雲山南麓西進的路線,最近離隨州不過十數裡,怎可能完全封鎖住消息?

是夜,有關大股騎兵從白雲山通過的消息,由山南諸寨的信騎紛紛傳入隨州城裡,然而諸寨都不敢派人靠近探看,只言騎隊規模甚大,但究竟有多少兵馬過境,則說法天差地別,沒有一寨能具體說清楚。

有言數萬騎兵過境,有言一兩千騎兵過境,叫受羅獻成指派留守隨州城的馬臻、羅獻義等文武頭領,難以分辨。

留守隨州的馬臻、羅獻義等人,雖說對王相起了疑心,但怎麼也無法想象會有數萬來歷不明的兵馬突然出現在隨州腹地,一方面派人去淮山北麓柳林塞給羅獻成報信,一方面派人前往鐵門山、黃陂、石城及樊城問信,問有沒有大股兵馬未通知隨州而從隨州過境,一方面派人探馬往西追出,靠近去偵察這股來歷不明的騎兵規模到底是多大,一方面往禮山報信,要禮山羅文虎往柴山派兵馬偵察、警惕柴山的動靜,卻沒有想到羅文虎此時已降淮東,更沒想到羅文虎派部將來請援實是要詐他們出城……

**************

十九日夜,襄陽信使渡漢水進入石城。

其時夜色還淺,蘇庭瞻還未就寢,而是與葉濟羅榮派駐石城的騎兵驍將索成棟在宅中私宴飲酒,還從妓營找來幾個貌美的女人陪宴。

索成棟爲燕東胡人,出身索綽羅氏,天命帝改索綽羅氏漢姓爲索氏。

石城作爲鄂東防線之後最重要的支撐點,不僅承擔往黃陂、漢津、鐵門山轉輸糧草的重任,還是黃陂、漢津、鐵門山之後的第二道防線,防備有淮東軍從鄂東防線的空隙裡滲透進來長驅直入而無攔擋。

使胡漢將領同駐城池要隘,是葉濟羅榮約束投附兵馬的一個手段,在石城,蘇庭瞻爲主將,將八千步卒、兩千水軍;索成棟爲副將,所部有五千騎兵同駐石城。

襄陽信使進城,稱樊城遇襲,蘇庭瞻驚得一身冷汗,手裡的酒杯滑落在地,“匡鐺”一聲,叫陪宴的官員將領都嚇了一跳。

索成棟鬚髮皆卷,臉上橫肉間夾着好幾道傷疤,是戰場廝殺出來的勇將——蘇庭瞻如此驚失措,叫索成棟看在眼裡生出不宵,暗道:穆親王稱蘇庭瞻乃智將,叫三五千襲兵嚇得方寸大亂,哪有資格當此讚譽?

索成棟說道:“早說流賊不可以靠,穆親王倒也沒有防備,這節骨眼上生出這亂子……”

燕胡征戰立國,尚武勇,本族將臣之間還沒有形成森嚴的等級,故而索成棟這些將領要是對葉濟羅榮等親王級的王公大臣有什麼不滿,也會頗爲隨意的說出口,沒有太多的忌諱。

索成棟顯然是認同阿濟格、沈浩波等人在襄陽的判斷,認爲羅獻成手下有人暗投淮東,叫淮東有機會派三五千精兵潛入荊襄腹地來偷襲他們的糧道。

在漢水西岸佔領的南漳、鍾宜、荊門、長林、當陽以及夷陵等城,這些年來耕作農事相對完好,沒有受到太嚴重的摧殘,而胡文穆在戰前對荊州外圍地區的清野工作也談不上有多徹底,靠着就地徵繳搶掠以及荊門、襄陽的存糧,圍打荊州的十數萬兵馬,還能支撐一段時間,不會立即因爲樊城的失陷而陷入斷糧的絕境。

但對石城以及石城支撐的鄂東防線來說,就十分的要命——石城負責往黃陂、漢津輸糧,而石城的糧草都是直接從樊城走漢水運來。

特別是奢文莊率石城援軍在黃陂、漢津之間構築白塔河防線,與淮東軍對抗,加強鄂東防線的糧草消耗,使得石城往黃陂、漢津輸運的糧草,是輸多少吃多少。如今黃陂、漢津之間有十一萬兵馬,儲糧僅夠支撐十天,而石城這邊也就剩下三萬餘石糧草沒運過去,從黃陂、漢津到石城的糧草儲備從整體上來說,僅夠用半個月……

這種情況下,對石城諸將來說,要做的決斷很明確:一是派人去跟葉濟羅榮請援,使漢水西岸能臨時調一批糧草經長林運往漢津、黃陂,以免鄂東防線斷糧,還有一個就是立即派援兵增援襄樊,奪回樊城,恢復糧道。

要僅僅是淮東三五千奇兵潛進來想斷糧道,問題還不嚴重。

由於沈瀾主持之下的分段運糧法,使得糧秣存於糧道之間的多座城池,而不是集中存於樊城,樊城大意失陷,只要及時奪回,就不會造成大的問題。

此外,葉濟羅榮在漢水西岸再加把勁就能拿下荊州,胡文穆在戰前荊州外圍進行清野,但荊州城裡糧草充足,只要拿下荊州城,漢水兩岸二三十萬兵馬就還能再支撐二三個月——索成棟對樊城大意失陷一事,倒沒有特別的緊張。

蘇庭瞻想得比索成棟要深,他想到奢文莊渡漢水進石城時曾懷疑林縛親率淮東軍主力猛打黃陂意在誘石城兵馬南下,想到這裡,蘇庭瞻背脊一股股寒意從尾脊骨直串上來:事情絕不會僅僅三五千伏兵這麼簡單。

蘇庭瞻嚇得驚慌失措,但他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片刻之後也恢復鎮靜,見索成棟眼裡有着不宵跟輕視,知道他想得沒那麼深——蘇庭瞻本欲將心裡的疑惑說出來,但轉念一想,不再跟索成棟詳細解釋,只說道:“穆親王在荊州必有決斷,但等穆親王軍令傳來石城,必然會耽擱一天,等天一亮,索將軍率三千騎兵先行援樊城,我在石城等待穆親王進一步的指令,索將軍以爲如此安排可好?”

石城有一萬五千水步軍加騎兵,但石城是鄂東防線之後最重要的支撐點,還附帶有封鎖第二道防線的作用,不可能襄陽一請援就擅作主張將石城所有的兵馬都率去相援。

蘇庭瞻派索成棟率三千騎兵先行,他留在石城等候進一步的指示,這個處置毫無問題,索成棟也沒有意見,心想:蘇庭瞻雖說剛纔有些失態,處置倒還不差,說道:“成棟領命……”

“索將軍,你率援軍到樊城後,不要急於逼近城下,”蘇庭瞻說道,“襄陽請援,不會只往石城一處,荊門、南陽、舞陽都會派援兵過去。此時雖不知道他們所派援兵多少,但多半爲數千不等,若分而進擊樊城,易給襲敵分而擊之,所以請索將軍進入樊城外圍之後,一定要與其他諸路援軍及阿濟格將軍在襄陽的兵馬匯合後,再進擊樊城……”

蘇庭瞻此言老成持重,索成棟想了一想,點頭應道:“老索我聽蘇將軍的便是!你若不放心,可派個監軍給我。”

“這倒未必,”蘇庭瞻說道,“是關糧道安危,急着不利,我也是嘴碎忍不住要多說幾句。”與索成棟簡略議過援兵之事,蘇庭瞻又緊急派親信騎快馬連夜往黃陂給奢文莊報信。

**************

快馬在夜色籠罩的荊襄原野之上奔趹,爲了快速傳遞消息,誰也沒有吝惜路上跑死幾匹馬,無論北面的新野、南陽、舞陽,還是南面的荊門、石城還是荊州城外的大營,在十九日夜得到的消息還是五千淮東軍偷襲樊城、樊城大意失陷……

由於從襄陽往荊州的信騎不用渡漢水,葉濟羅榮差不多是在與蘇庭瞻同時知道樊城大意失陷的消息。

葉濟羅榮對淮東、對林縛的警惕性,自然沒有這些年來接連不斷吃夠淮東苦頭的奢文莊、蘇庭瞻高,樊城遇襲、大意失陷。他爲了安定軍心,在將周繁、田常等將召來議事時,甚至刻意弱化樊城當前的惡劣局面,除了派信使馳往荊門、石城等地調派援兵支援襄樊外,他同時限期叫周繁、田常三天內攻陷荊州——在他看來,只要拿下荊州,樊城一時大意失陷,對全局沒有太多的影響,又名韓立在長林多備船隻,以便能從漢水西岸長林縣直接運糧以補漢津、黃陂的糧草不足。

然而樊城失陷的消息於二十日清晨傳到奢文莊在黃陂北面所立的熊家崗大營時,奢文莊渾身癱軟,臉如死灰,要不是其孫韓淵攙扶,奢文莊當場就要給這一悶棍打倒在地……

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30章 沒有良機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97章 利害關係第12章 津海號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97章 聯兵拒寇第49章 東行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二十章 大牢司獄第20章 猛虎搏兔第47章 新帝之謀第43章 欺君第36章 捉虜賞刀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84章 牽鼻子第72章 遠交近伐第6章 去燕南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133章 耐心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49章 逆而取之第82章 大敗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27章 鐵山船場第30章 美人心計第81章 渡河第21章 子嗣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65章 大堤築成第52章 江寧行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155章 風起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38章 入冬第62章 林族利益第64章 入土爲安第19章 大風迷眼第97章 利害關係第119章 禮山第26章 島城鎖海第62章 七月流火息兵事第八章 江寧有豪宅第43章 如困籠中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38章 三個摺子第114章 逃離第七章 官兵來攪局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11章 嫡爭(二)第65章 雪中送炭第28章 話別離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68章 攻守之謀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14章 永嘉第二十二章 定策下海(三)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49章 逆而取之第67章 國策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46章 點天燈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64章 殘城廢土第64章 心結第十七章 流馬寇第55章 戰事稍息第41章 軍需第78章 密議出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63章 分合之道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61章 特旨之危第112章 謠言第89章 決斷第25章 後患無窮第1章 兒女情長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74章 大戰將臨第37章 爭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108章 交易第96章 軍食第62章 嶽冷秋第56章 遷族第88章 故人相見第92章 出戰第15章 裂痕第94章 關門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
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30章 沒有良機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97章 利害關係第12章 津海號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97章 聯兵拒寇第49章 東行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二十章 大牢司獄第20章 猛虎搏兔第47章 新帝之謀第43章 欺君第36章 捉虜賞刀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84章 牽鼻子第72章 遠交近伐第6章 去燕南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133章 耐心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49章 逆而取之第82章 大敗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27章 鐵山船場第30章 美人心計第81章 渡河第21章 子嗣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65章 大堤築成第52章 江寧行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155章 風起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38章 入冬第62章 林族利益第64章 入土爲安第19章 大風迷眼第97章 利害關係第119章 禮山第26章 島城鎖海第62章 七月流火息兵事第八章 江寧有豪宅第43章 如困籠中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38章 三個摺子第114章 逃離第七章 官兵來攪局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11章 嫡爭(二)第65章 雪中送炭第28章 話別離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68章 攻守之謀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14章 永嘉第二十二章 定策下海(三)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49章 逆而取之第67章 國策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46章 點天燈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64章 殘城廢土第64章 心結第十七章 流馬寇第55章 戰事稍息第41章 軍需第78章 密議出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63章 分合之道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61章 特旨之危第112章 謠言第89章 決斷第25章 後患無窮第1章 兒女情長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74章 大戰將臨第37章 爭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108章 交易第96章 軍食第62章 嶽冷秋第56章 遷族第88章 故人相見第92章 出戰第15章 裂痕第94章 關門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