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王爾被這事煩的不行,直接將這個麻煩的事情甩給了正在給替他給老皇帝守靈的楚湘王王永手裡,王永定下兩個人家之後,王爾當即下旨,將兩家人的閨女賜給了王肆王錄。接着,王爾想着既然結婚,那不如所有的讓你一起接了得了。
所以,王瑩和孫斌,葉瞳和單子妍的婚事都被王爾一言而定,王爾這是打算來個喜上加喜在加喜。
等到草原的事情都定下之後,王爾變帶大軍回長安,到達長安之後,一邊撫卹戰死的大新將士,一邊開始論功行賞,凡是這次出征的將領王爾都有所提升,方大成城市賜予國姓,顧天樂和樓青雲被擢升爲中將,同時王爾下令他們在定北軍和安西軍的基礎上設置軍團,定北軍和安西軍成爲定北軍團和安西軍團。這兩個軍團滿編二十五萬,作爲大新西北兩個方向的機動兵團。等到鎮東軍和平南軍都組建好之後,王爾也下令讓武彥祖和鄭子丹將這兩軍擴建成兵團。
周侗這次立功甚大,王爾直接將他從親衛之中提出來,讓他組建大新皇家軍事學院,王爾擔任大新皇家軍事學院的院長,周侗爲副院長。雖然周侗爲副,但是皇家軍事學院的一應事物都是周侗負責,王爾不過是掛名而已。
王爾再一次的把孟逢春調回長安,讓孟逢春組建近衛軍兵團,蔣歡組建皇家海軍。
同時,各地守備軍開始裁軍,府城守備軍最多爲一個軍,也就是五萬人,郡城爲三個團,一萬五千人,縣城爲一個團,五千人,一個行省最大的兵臨不得超過十五萬。整個大新的守備軍兵力一定要控制在兩百萬之內。兩百萬守備軍,加上一百萬的震動,定北,安西,平南四軍以及中央的二十五萬近衛軍團和大新皇家第一軍到第六軍,大新的固有陸軍兵力就達到了三百五十五萬。朝鮮還有五十萬的助朝軍。再加上各地的海軍。大新的兵力四百五十萬之巨。
四百五十萬的兵力,王爾還是覺得多。不過,現在也只能這麼着了,若是一下子裁的太多,大新的軍體倒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地方卻被這些裁下來的軍隊充斥,這對地方的發展不好。
各地相繼裁軍總數達到兩百多萬,裁軍的時候,王爾先讓周侗帶人去挑選可造之才,接着胡飛和鄧晁的中統軍統變出馬,然後近衛軍,定北軍,安西軍,平南軍,鎮東軍五軍去給地挑選,接着便是讓海軍選,再接着讓各地守備軍看,好的留下,不好的全都退伍回家去。回家的退伍軍人在被警察局,稅務局篩選,之後的人猛虎建築隊和鐵達建築隊還等着呢,還沒有選上的,劉元寶就將這些人徵兆爲軍屯民夫,劉元寶選過之後,葉瞳的物流公司又來選人,接着便是其他的私人企業,私人船隊選取。
等到所有的人都選完之後,還剩下沒有飯吃的人就那麼幾萬人了。這些人大多是些兵痞,油頭,王爾到最後直接將這剩下的人劃出來一半甩給黃小睡,讓黃小錘帶着這些人到燕國或者是西域以西的地方去劫掠。還有一部分王爾直接放到了威海,教這些人航海知識,等到學成之後,王爾給這些人沒人一條小船,然後給一張私掠許可證,讓他們去當海盜,只要不劫掠掛着大新國旗的商船民船,剩下的王爾就不管了。
大新的軍制到這會,纔算是完完全全的定下來,接着王爾就開始籌辦皇室衆人的婚事,王爾特別下令讓楚湘王在這段時間可以從軟禁他的王府出來。然後,王爾把籌辦婚禮的事情交給了楚湘王。王爾現在不知道楚湘王還沒有爭王位的心思,就算是有王爾也不怕了,經過三年的時間,王爾已經牢牢的掌握了軍政大權,在民間,王爾的聲譽更好,雖然江湖組織的餘孽,尤其是之前的法師和柳月娥幾人還不所蹤,王爾也不怕,他們不住來則罷,要是出來鬧事的話,王爾定叫他們出得來回不去。
大新已經不是之前的大新了。
三年的時間,王錄已經將馬六甲及其周邊的海域全部拿下,大新到中東的所有的航路全然開闢出來,臺灣島所有的地方都已經勘察出來,王爾劃下的幾個重點發展的港口已經達到了大陸港口的標準,澳洲已經被發現了,王爾正在安排人去移民。
彭慶作爲大新的使節帶着人通過絲綢之路向着歐洲進發,意圖同歐洲各國進行接觸,細算下來彭慶已經走了兩年了,應該已經到了歐洲,大新的歐洲商船已經到達埃及,見到了金字塔,不過要想從海陸上繞道歐洲,就必須繞過非洲大陸,好望角變成了一個難以逾越的天塹,現在擺在王爾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了,一個是派軍攻打埃及,然後通過埃及進軍突尼斯,通過突尼斯在想歐洲大陸輻射。再有一個就是加大航船的堅固度和耐久度,以圖憑着穿着硬繞過好望角。現在可沒有什麼蘇伊士運河,可以通過紅海進入地中海。
這兩個方法,在王爾看來都是千難萬難,不過細想下來還是研發優良的船隻來的靠譜,大軍要是真的到了埃及,人生地不熟,加上長途跋涉,過去多少人絕對死多少人。
所以,王爾再一次的加大了海船的研究力度。什麼時候大新的航船能過好望角然後到達歐洲,那大新的海上便在百年之內不會被人超越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王爾登基一來,整個大新,不管是軍事,政治,還是民生都一片欣欣向榮。所有的一切都按照王爾的規劃在按部就班的發展。
下一步,王爾就打算給大新各個方面來一個跨越性的發展了。不過,就在這個當口,東瀛天皇的使者突然來到長安,向王爾求援,想讓王爾發兵東瀛,將所有不安分的大名都消滅掉,幫助天皇控制整個東瀛。
這倒是個出兵東瀛的好機會,不過,王爾還沒有賺夠東瀛人的錢,現在東瀛的幾個大明,包括天皇都在同大新貿易,當然這個貿易是及其不和諧的。大新只負責賣,東瀛只負責買。說實話,現在的東瀛除了金銀還真的沒有什麼東西能讓大新人看的上眼。東瀛最出名的東瀛刀在大新的高超的冶鐵和鍛造基礎下,屁都不是。至於,其他那就更不用提了。不過,王爾還是不辭勞苦,在東瀛大量的用大新紙鈔購進樹木,石材。然後賣大新兵刃,鎧甲,糧食,奢侈品的時候只用金銀交易。
紙鈔盡然在東瀛之內成爲了默認的貨幣,還有很多的東瀛商人跑到大新銀行,要求用金銀兌換紙鈔,當然這是要折扣的。負責大新銀行的孫斌二話不說,直接點頭同意,這導致更多的東瀛人跑來大新換紙鈔,然後在用製造買上大量的大新貨物,裝船會東瀛,再換金銀,拿着金銀在回大新。
而且,還有不少的大新東瀛的商人,坐起了人口販賣的活計,倭奴倭女在大新的富貴人家很受歡迎,尤其是倭女,那個權貴要是沒有幾個倭女做侍女,都不好意思讓可人留在家裡過夜。對於此,王爾雖然知道,但是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大新不嫌人口多。
現在王爾還愁着沒有人往西域,往澳洲,往臺灣遷徙呢。爲此,王爾還下法令鼓勵百姓多生育,若是生的多了,大新還給獎勵,要是一下子生了十幾二十多個,王爾還要給頒發爵位和獎金呢。人口過剩的事情,現在根本不用考慮,就算是以後都不用考慮,反正現在空白的地方多了去了,只要大新的人去那裡生活,那裡就算是大新的地界,所以,王爾還嫌大新的人不夠呢,大新現在的人口不過五千萬,要是現在大新的人口有後世那麼多,王爾早就把西伯利亞,美洲,澳洲,中東全都佔領了,說不定還能橫跨歐亞大陸,把歐洲變成大新人的呢。
以後,要是大新的人口過剩,也不用操心,人多雖然消耗大,但是創造的也大啊!當年中國能在三十年重返世界先進的線列龐大的人口是絕對的基礎。那中國,印度,巴西能成爲金磚四國,人口絕對是關鍵中的關鍵。人多好辦事,聽說過,可是人少好辦事王爾就算來沒有聽說過了。只要政治賢明,市場透明,人多隻會是優勢,不會是劣勢的!
大新的人哪能想到生孩子還能給獎勵啊!紛紛都說王爾聖明,把王爾誇成了賢明比的堯舜禹湯的大帝。
不過,外界的事情和王爾倒是沒有關係,王爾現在在愁,到底是是接着東瀛天皇請求出兵幫忙的機會一舉拿下東瀛,還是這麼慢慢的耗死東瀛。一舉拿下東瀛絕對一勞永逸,可是要慢慢的耗死東瀛也沒有什麼不對,這樣的跟東瀛玩,不但會搞垮東瀛的經濟體系,還能讓東瀛永遠處於這種混沌的時代。王爾思前想後也沒有決定下來到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