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興漢商會

劉正見興漢軍初立,百廢待興,雖然高層人才濟濟,但是基層卻是差強人意。

爲了穩固根基,劉正決定分三步走,具體事務由魯肅負責。

第一步,設立論道館,招賢納士,獲得已經成型的人才,充實興漢軍。

論道館分文館和武館。

文館由劉正親自坐鎮,魯肅負責具體事務。

武館由典韋牽頭,黃忠等人輪流坐鎮。

第二步,先試崗,把基層的架子先搭起來,再從其中挑選有培養價值的人才,作爲人才儲備加以培訓。

第三步,開展全民教育,蒙學掃盲,晉學取士,官學分科細務,儲備人才。

蒙學以村爲單位,讓人人都有機會讀書認字。

晉學是把蒙學中表現優秀的學員集中起來,統一教授基礎學科,制定招生標準,規範招生考覈。

官學是把優秀的晉學學員,分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替興漢軍儲備有用的人才。

劉正告訴魯肅,以上的安排便是近段時間吏部工作的重點。

劉正安排好之後,便到了南山深處的第一軍駐地。

趙雲、方悅、張繡、周泰等人列隊迎了出來。

幾人寒暄完畢之後,便提起了正事。

劉正問:“子龍,大軍都準備得怎麼樣?”

趙雲說:“已經完成編制,各團正在集訓。”

劉正隨後檢閱了第一軍的基本訓練。

發現了黑甲騎兵團在訓練過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問題。

劉正說:“幼平,這黑甲騎兵團的戰馬還沒有到位嗎?”

周泰回答說:“已經就位了,只是丹陽團的戰士到了馬背上,連拿刀的力氣都沒有,我也不敢搞馬上集訓,怕出事!”

劉正說:“幼平,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丹陽團是步戰精銳,也得成爲馬上雄師,大膽去做,有什麼不懂的,多與子龍等人商量,他們都是帶騎兵的好手,可以給你提供參考意見。”

周泰說:“司令放心,給我三個月,丹陽團一定可以: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

劉正說:“好,三個月之後,興漢軍將會在南山城中舉行會武演練,第一軍就指定由丹陽團參加。具體是哪支隊伍,到時候會臨時通知。”

劉正離開了丹陽團,又讓趙雲陪着去看了那一千白馬親衛的訓練。

趙子龍親自訓練的隊伍,就是不一樣。

營長叫夏侯蘭,是趙雲的同鄉,槍神的記名弟子。

白馬親衛的風格,與趙雲大同小異,一身白馬銀甲,手中銀槍,進退如同一人。

看來趙雲已經領悟了紀效新綱的精髓。

看到這裡,劉正對趙雲的統兵能力纔算徹底的放心了。

劉正回到正在施工的南山城中司令部的時候,發現張世平已經等候在那裡了。

劉正大喜:“世平大哥,終於把你給盼來了,怎麼樣,想好了嗎?”

張世平面露愧色,對劉正說:“司令,對不起,世平不想放棄經商,無法勝任商部的工作。我向司令舉薦一個人,他的名字叫蘇雙,其人頗有學識,還有過一段從商的經歷,對於生財之道可是門清,勝過世平千萬倍。”

劉正本來想讓張世平任商部主事,可是他無意仕途,只好說:“我想見見那蘇雙,世平大哥儘快安排吧。”

張世平領命之後,就離開了南山城。

十天以後,蘇雙走進了司令部的議事廳。

蘇雙大禮叩拜說:“無極蘇雙,拜見劉司令。”

劉正問:“蘇雙,你可有字?”

蘇雙回答說:“我等商人,地位卑賤,不敢有字。”

劉正說:“興漢軍中,人不分貴賤,只有分工的不同,士農工商,地位平等。我現在就給你賜字和珅,取其字表的意思,和氣生財。”

蘇雙感動,熱淚盈眶的說:“無極蘇雙蘇和珅,拜見主公。”

收了蘇雙的心以後,劉正便開始考校蘇雙的專業知識,發現這個人確實有撈錢的本事。

當即拍板決定,蘇雙爲商部主事,負責制定各項預算,以及興漢軍控制區域內的稅收標準。

劉正依舊賜下紀效新綱和長孫安唐記事。

蘇雙有了參考經驗,辦起事情來雷厲風行。

他先是讓張世平準備商會,把商人組織起來,爲興漢軍所用。

又傳信軍長黃忠,挑選精通種田的人組成農會,專門研究優良品種和新型農具。

蘇雙的到來,讓興漢軍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蘇和珅的財神之名,更是在南山城中家喻戶曉。

爲了避免刺激到鄒靖,劉正在規劃南山城的時候,並沒有把樓桑村納入新城範圍之內。

樓桑村距離南山城兩裡,算是離城最近的一個村子。

望着這一片生機勃勃的南山城,劉正發現士農工商各行其事,地位平等。

劉正終於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無士不明,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四位一體,缺一不可。

士存在的意義在於教化和管理,是規則的化身。

農的存在,是百姓安居樂業的根本所在。

工的存在,讓人們在學習中進步。

商的出現,讓分工更爲明確,勞動效率的提升,帶動了個人價值的增漲。

商人作爲土農工之間的紐帶,既是互通有無的關鍵,也是社會生態的調節器。

價格的波動,牽連的是各種不同的需求之間,此消彼長的變化。

光和六年十月,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籌備,張世平在南山城中召開了第一屆興漢商會代表大會。

參加大會的代表分別是:

幽州范陽郡盧家,盧氏米行的掌櫃。

冀州中山國張家,張家當代家主張世平。

冀州中山國甄家,甄逸三子甄堯,專門負責幽州北部商路。

陳留衛家,北平衛氏馬匹貿易行的掌櫃。

廬江陸家,泉州海船製造行的掌櫃。

襄陽黃家,涿縣百工農具行的掌櫃。

江州李家,涿縣李氏米行的掌櫃。

徐州糜家,糜氏商棧的掌櫃。

江東顧家,顧家書店的掌櫃。

本來河內司馬家也想派人蔘加會議,更是暗中遊說與會的各大商家,想要控制興漢商會,把張世平當成傀儡,然後逐步架空,最終一舉奪權,甚至與興漢軍分庭抗禮。

司馬家還喊出了一個口號:商人的事情,商人說了算,興漢軍的人,都得靠邊站,想要加稅,我司馬家不答應,天下商人不答應。

不僅如此,還試圖聯絡九大豪商,甚至是張家和甄家內部,都出現了司馬家的人的身影,妄圖憑藉着影響天下大勢的實力,迫使興漢軍做出讓步,最終徹底的取消商業稅。

負責幽州事務的司馬朗,代表着司馬家宣佈:興漢軍不得與民爭利,否則就是與天下商人爲敵,必將招致天下商人的聯手反撲。

劉正得報之後,冷笑了一聲,令南山守備團出動兩個營,查封了司馬家的商鋪,並且在司馬朗前往張氏山貨行的途中,強行逮捕,驅逐出了南山城。

劉正還讓魯肅發佈通告,將司馬家列爲最不受歡迎的商家,但凡是興漢軍的控制區域內,凡是帶有司馬標誌的商業機構,一律查封並驅逐。

劉正就是用這招殺雞儆猴,向興漢商會的其他成員表達了興漢軍的立場。

劉正說:“我給你們提供商機,提升地位,投之以桃。作爲天下大商的你們,總得報之以李,按照我的規矩行商,大家好好合作,有錢大家賺,想要憑藉着實力割我的肉,要看興漢軍手中的刀槍答不答應。”

解決了商會內部的不同聲音之後,興漢商會的總部落成剪綵照常進行。

蘇雙作爲興漢軍的代表,與張世平並肩站立,拔出佩劍,十人同心,一起斬向了綵帶。

隨後,九大豪商代表雲集南山城,在南山城南的集市中心的張氏山貨行幽州總部,向天下人宣告了興漢商會的正式成立。

第一屆商人代表大會的順利召開,標誌着商業聯盟正式登上了興漢軍的歷史舞臺。

大會一致通過了以下幾項決議:

第一項:興漢商會是興漢軍領導下的商人組織,一切以興漢軍馬首是瞻,準確的說,是以興漢軍司令劉正馬首是瞻。

第二項:與會代表一致推舉張世平爲第一任興漢商會的會長,會長的權利與義務,會寫在興漢商會試行辦法之中。主要負責協調商會成員之間的競爭,建立新的貨易秩序,協調各成員之間的合作。對外則是與興漢軍的溝通,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準確來說,是讓興漢軍上下認可興漢商會的行爲,並且爲商會的成員提供必要的保護。

第三項:興漢商會成立三個堂:一爲興漢堂,堂主由會長張世平兼領,專門負責興漢軍與商會之間的貿易;二爲天下堂,堂主爲徐州糜竺遙領,並籌建天下堂徐州分堂,召開天下商人會議,劃分各商家的勢力範圍,爭取做到內部損耗爲零,獲得更大的利益;三爲仁善堂,劉正在漢中陽平關天師道義舍捐獻錢糧,爲天下人祈福的壯舉,令天下的商人奉行。

甄堯代表中山國甄家宣佈:爲了給新出生的小妹甄宓祈福,甄家每年會拿出總收益的三成,捐獻給仁善堂,專款用於賑濟流民,以及興建仁善學館,爲南山百姓提供義學。

學館奉行有教無類,只會在每年十一月份,按照興漢軍的晉學考覈標準進行入學考試,學員食宿全免,優秀的學員將會優先推薦就學興漢官學。

鑑於甄家的壯舉,仁善堂堂主毫無爭議的落入了甄家人手中。

甄堯自忖威望不足,便讓母親張氏學徐州糜家的糜竺,遙領仁善堂堂主。

甄堯負責仁善學館的日常管理工作,是第一任館長。

劉正對於興漢商會的成立非常重視,派蘇雙作爲興漢軍的代表列席了會議。

蘇雙在會上代表興漢軍司令劉正,向興漢商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並且隆重的向張世平頒發了會長的印鑑和任命書。

張世平代表興漢商會的所有成員,向興漢軍司令劉正,宣誓效忠,並奉上了擁軍禮單。

緊接着,蘇雙又向三位堂主頒發了印鑑和任命書。

張世平再一次接受了任命,成功的履職興漢堂堂主。

天下堂堂主的印鑑和任命書由徐州糜家的代表代領,並且在興漢軍護送下交到堂主糜竺的手中。

仁善堂堂主的印鑑和任命書,由甄堯代領,同樣派一隊人馬,專人護送到中山國無極甄家甄夫人的手中。

宣佈完四份重要的任命之後,蘇雙再一次代表興漢軍向張世平等主要商會的負責人,表達了熱烈的祝賀。

隨後,蘇雙代表着南山城與興漢商會的代表討論了南山城商業貿易稅務標準暫行管理辦法。

雙方一致討論認定了按交易額收稅的可行性,以及由商會代收稅金的相關備忘錄。

最後,雙方還簽署了嚴厲打擊偷稅漏稅的備忘錄,一致同意對破壞商會和平發展的個人和勢力,堅決予以打擊。

在必要的時候,興漢商會可以出資邀請興漢軍出兵,向商會指定的目標發起攻擊。

蘇雙代表興漢軍做出承諾,興漢商會成員的地位,與士農工的傑出代表同等。

並且在即將到來的年會中,商人會出席第一界南山城士農工商軍代表大會,獲得與興漢商會實力對等的席位,正式認可商人在興漢軍中的地位。

興漢商會的成立,標誌着興漢軍的後勤保障體系成功建立,爲未來的南征北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着興漢商會的成熟,商人形象的重新樹立,南山城百姓對商人的偏見完全消失了。

劉正接到蘇雙的報告之後,大聲的在議事廳裡吶喊:“老子再也不缺錢了!”

據說院子裡的大樹上有一隻烏鴉被當場嚇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以訛傳訛。

總之,興漢軍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天下風雲。

第1753章 預賽選拔第288章 雙傑破敵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527章 強勢突破第1553章 獨戰八帝第792章 新的對抗第1124章 吃肉喝酒第1173章 忠心難全第1080章 第九太子第456軍 孫權稱王第2042章 時過境遷第1761章 龍馬待命第1332章 四象之威第1003章 希望之名第1595章 爭奪天樞第1868章 築臺點將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734章 思想問題第1911章 矯詔勸降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739章 倍受煎熬第200章 雙謀對決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1384章 張勁出擊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981章 駐村觀察第2066章 魏氏投趙第1279章 瓦蘭投誠第1907章 扒皮抽筋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1420章 內外兼修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245章 烏桓內亂第48章 請命出征第2120章 百姓監斬第1141章 戰前動員第1824章 發現目標第307章 獻帝殺臣第1931章 孫權自立第80章 戰裴元紹第666章 世家野望第2091章 西村阻擊第142章 兩宮之爭第587章 奪十里鋪第2140章 弄巧成拙第711章 有緣無分第375章 思想衝擊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318章 人貴自知第1989章 關羽兵敗第1581章 認知極限第101章 頓丘之戰第243章 帥才徐榮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1333章 作繭自縛第1006章 善須有度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144章 千里送詔第662章 沙羨之戰第1001章 金牛出世第469章 裝備唯一第1716章 馳援新羅第1316章 沐猴而冠第1708章 事故調查第1791章 治療呂布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963章 成績公佈第1097章 窮奇戰隊第2119章 靖武揚威第802章 鄧艾出兵第1000章 力量鍛鍊第1257章 獅城會議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1138章 勾踐復活第2170章 大帝之心第1160章 吳越合流第1666章 商君恆法第57章 東海糜竺第513章 死中得活第516章 攻克陽城第516章 攻克陽城第1973章 營救呂布第1772章 趙雲屠龍第752章 張任伏誅第851章 公平競爭第481章 徐庶中計第848章 嫡庶之爭第2107章 逐出門牆第1200章 師德投資第92章 張寶來襲第267章 忠義關羽第1362章 一吻之禍第122章 桃花詩會第1531章 小兵舒田第1866章 戰爭需求第1642章 飛盧歸順
第1753章 預賽選拔第288章 雙傑破敵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527章 強勢突破第1553章 獨戰八帝第792章 新的對抗第1124章 吃肉喝酒第1173章 忠心難全第1080章 第九太子第456軍 孫權稱王第2042章 時過境遷第1761章 龍馬待命第1332章 四象之威第1003章 希望之名第1595章 爭奪天樞第1868章 築臺點將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734章 思想問題第1911章 矯詔勸降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739章 倍受煎熬第200章 雙謀對決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1384章 張勁出擊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981章 駐村觀察第2066章 魏氏投趙第1279章 瓦蘭投誠第1907章 扒皮抽筋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1420章 內外兼修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245章 烏桓內亂第48章 請命出征第2120章 百姓監斬第1141章 戰前動員第1824章 發現目標第307章 獻帝殺臣第1931章 孫權自立第80章 戰裴元紹第666章 世家野望第2091章 西村阻擊第142章 兩宮之爭第587章 奪十里鋪第2140章 弄巧成拙第711章 有緣無分第375章 思想衝擊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318章 人貴自知第1989章 關羽兵敗第1581章 認知極限第101章 頓丘之戰第243章 帥才徐榮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1333章 作繭自縛第1006章 善須有度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144章 千里送詔第662章 沙羨之戰第1001章 金牛出世第469章 裝備唯一第1716章 馳援新羅第1316章 沐猴而冠第1708章 事故調查第1791章 治療呂布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963章 成績公佈第1097章 窮奇戰隊第2119章 靖武揚威第802章 鄧艾出兵第1000章 力量鍛鍊第1257章 獅城會議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1138章 勾踐復活第2170章 大帝之心第1160章 吳越合流第1666章 商君恆法第57章 東海糜竺第513章 死中得活第516章 攻克陽城第516章 攻克陽城第1973章 營救呂布第1772章 趙雲屠龍第752章 張任伏誅第851章 公平競爭第481章 徐庶中計第848章 嫡庶之爭第2107章 逐出門牆第1200章 師德投資第92章 張寶來襲第267章 忠義關羽第1362章 一吻之禍第122章 桃花詩會第1531章 小兵舒田第1866章 戰爭需求第1642章 飛盧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