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建設錦州

徐譽帶着扶黎軍作爲先導部隊,負責與馬超進行協調,安排興漢軍進城的相關事宜。

張繡在遼東屬國奮鬥了十幾年,槍騎軍獲得了第一支入城隊伍的殊榮。

劉正和趙雲,龐統一起,帶着一萬白馬軍隨後入城。

至於剩下的將士,留守昌黎大營。

鑑於遼東屬國三面環敵,劉正決定保留昌黎大營,保護昌黎城的安全。

徐榮已經在昌黎城中佈置好了興漢王的臨時行宮。

劉正順利的入主臨時行宮之後,立即召開了軍政會議。

龐統主持了會議,並且把劉正處置昌黎城中十萬漢人奴隸的辦法公諸於衆。

張繡和徐榮一致同意了劉正的辦法。

畢竟昌黎城外的良田已經廢棄多年了,很多地方都已經改造成了烏桓人的放牧場。

想要退牧還耕,難度倒是不大。

然而遠水救不了近火,十萬漢人奴隸都得吃飯,靠興漢軍養着,那也不太現實。

必須要實現自給自足。

關於遼東屬國,劉正已經讓總執政官魯肅頒佈了法令:

興漢國中無二國。

所有的封國一律改爲郡縣。

劉正決定:

改遼東屬國爲昌黎郡。

在賓河渡口建立內河港口城市錦州城,作爲昌黎郡的治所。

周倉爲臨時太守,帶領兩萬興漢軍,指揮七萬烏桓俘虜,按照馬鈞提供的圖紙進行建設。

在錦西一帶擇地建設海港城市,甘瑰帶領一支艦隊進駐錦西,建立環渤海海軍訓練基地。

至於建築工人,等到錦州城的主體建築完工之後,將抽調五萬烏桓俘虜供甘瑰使喚。

接下來就來昌黎郡的防禦問題。

徐榮帶領五萬興漢軍,作爲大軍統帥,坐鎮昌黎城。

徐譽帶領一萬興漢軍,進駐險瀆城。

至於扶黎城,由興漢國警察部隊接手。

至此,徐榮成了昌黎郡的最高軍事長官。

至於昌黎郡的正式太守,就由北山大學的優秀畢業生田豫擔任。

田豫抵達錦州之後,將接替周倉的職務,並且主持錦州城的建設。

爲了加強上谷郡的力量。

劉正命令:

徵東將軍趙雲,帶領兩萬白馬軍,進駐上谷郡。

徵西將軍馬超,帶領兩萬神威軍進駐安平郡。

張繡帶着槍騎軍,隨劉正回中山城休整。

興漢二年冬,興漢王劉正平定遼東屬國的烏桓人叛亂。

改遼東屬國爲昌黎郡,興建錦州城作爲昌黎郡的治所。

以田豫爲昌黎郡太守,徐榮爲昌黎郡駐軍統帥。

昌黎郡的設立,標誌着烏桓人的主導地位消失。

樓班帶着二十萬青壯烏桓人,在赤峰建立了新的烏桓王帳。

興漢軍順利的佔據了昌黎郡全境。

史稱:遼東屬國改制。

一個月之後,劉正帶着龐統,張繡和槍騎軍,回到了中山城梅園。

郭嘉忙把整理出來的情報交給了劉正。

劉正只得逐一審閱。

興漢二年八月,魏王曹操陳留誓師,北伐趙王張揚。

雙方在平丘一帶展開了激戰。

……

平丘城中,曹操軍大營。

在戲志才的謀劃之下,以夏侯惇和夏侯淵爲先鋒,曹洪和曹純爲中軍大將。

史渙和許褚親自保護曹操作爲後軍,共出動八萬魏軍步騎,正式拉開了伐趙之戰。

看着文盛武衰的中軍大帳,魏王曹操忍不住的嘆了一口氣。

曹操忍不住的羨慕起興漢王劉正來——那麼多的文臣武將,團結在以劉正爲核心的興漢國四周。

再看看魏國,地不過陳留一郡,將不過曹、夏侯兩家。

想要打一下趙王張揚,都得先攢足了力氣。

曹操定了定心神,不再胡思亂想了。

這形勢比人強,一步慢步步慢呀!

曹操問:“志才,你說我真的不如七郎嗎?”

戲志纔回答說:“主公,興漢王只是起步比較早而已。”

曹操不服氣,想當初討伐黃巾軍的時候。

興漢軍兵不過萬數,將不滿十員。

然而興漢軍陽城斬張寶,卻把功勞讓給了大軍主帥皇甫嵩,落下了仗義疏財的好名聲。

千里援東郡,倉亭平卜巳。

興漢軍的大名才傳遍了天下。

後來冀州數戰,興漢軍撈足了名聲。

討伐黃巾軍結束之後,朝廷論功行賞,十常侍和大將軍府,居然放任先帝封賞平賊校尉部。

這其中恩師盧植的偏愛,朱雋和皇甫嵩大人又是拿人手短。

到後來河東衛家自尋死路,興漢軍替先帝掙了一大筆錢。

興漢軍纔算是在洛陽城中站穩腳跟了。

西涼平叛之戰,悔不聽七郎所言,導致了典軍校尉部戰死沙場。

曹家積累了幾十年的精銳部隊,居然損失得一乾二淨。

大將軍府的落井下石,直接導致了典軍校尉部煙消雲散。

從那一刻開始,曹家就在走下坡路了。

直到後來矯詔討董,曹家和夏侯家,集結一衆親朋好友的力量,這才東山再起,混了個聯軍副盟主的位置。

當時都怪我太沖動了,明知道諸侯聯軍一盤散沙,還要自告奮勇的去追國賊董卓。

原以爲可以撈取大量的人望。

我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撞到了徐榮的槍口上。

割須棄袍,真的是奇恥大辱哪?

其實個人榮辱,我是真的不在乎。

我在乎的是——一戰敗光了所有的本錢。

以至於匹夫邊讓,也敢借機要挾。

這種下了惡因,就得收穫惡果。

曹家的最後一份家底,居然成了袁術崛起的助力。

好在七郎沒有落井下石,魏軍這才獲得了喘息之機。

曹操的這一番回憶,說出來的都是淚呀。

戲志才說:“主公,是我等無能。”

夏侯惇也說:“主公放心。”

魏軍是打不垮的。

區區趙王張揚,敢趁火打劫奪了東郡,簡直就是找死。

程昱說:“主公,如今拿下了平丘,伐趙之役正式開打了。”

魏軍兵少,後勁不足。

咱們必須要速戰速決,以最快的速度消滅趙國,收攏軍心民心。

興漢軍拿下中山郡之後,已經揮師東進,正在攻略遼東屬國。

要是興漢軍解決了後院危機,咱們還是沒有辦法走出兗州的話,只怕到時候就得面臨興漢軍的三面合圍。

徐州是肯定擋不住興漢軍的。

面對定陶城中的賈詡,魏軍也有些底氣不足。

東郡在徵西將軍馬超的虎視眈眈之下瑟瑟發抖。

這樣的的局勢下,魏軍的處境將會越來越艱難的。

曹操說:“仲德,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如今趙王張揚坐鎮白馬城,與濮陽城田家互相呼應,咱們必須要分清楚主次才行呀!

戲志才說:“主公放心。”

魏軍主力進駐平丘,田家十三英之首的田光,一向驕傲自大,肯定會帶領田家軍南下阻擊。

不如讓史渙帶領三萬魏軍,去燕縣牽制趙軍楊醜部,咱們的五萬大軍北上長垣,優先擊破田家軍。

曹操說:“志才,就這麼辦吧!”

魏軍主力的調動,很快就傳到了韋鄉的田家軍大營。

田光立即帶着五萬大軍南下抗魏。

雙方在長垣西面的野外相遇。

夏侯惇名聲在外,不宜出戰,以免嚇跑了田家十三英的將士,到時候就進退兩難了。

曹操說:“安民,你去會一會田家的人,看看我曹家兒郎的本事。”

曹安民身高八尺,面若黑棗,手拿一把長柄大砍刀,是魏軍名將曹洪的嫡傳弟子。

如今曹洪在平丘坐鎮,曹安民才得以出人頭地。

曹安民座下的戰馬,是花重金從世家商會手中購得的五花馬,耐力和負重都是一流的。

長柄大刀重五十四斤,曹安民直接拖刀而走。

田光見曹安民只不過是無名小輩,就想着鍛鍊一下自己的兄弟。

田光轉身大吼一聲:“老九,你去出戰,砍了對面的大將,揚我軍威!”

田家十三英排行第九的,名字叫做田樹。

田樹身高七尺七寸,手中一把玄鐵大槍,剿滅山賊水寇的時候,倒也殺過不少人,算是見過血的沙場悍將。

田樹來到了兩軍陣前,提槍直指曹安民。

田樹問:“小娃娃,魏軍沒有人了嗎?”

怎麼派你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出來送死呀?

難道你不是你爹的親生兒子嗎?

曹安民一想起慘死在碭山的父親,眼睛就紅了。

男兒想到傷心事,眼淚就止不住的往外流。

曹安民大怒說:“賊將匹夫,你這是找死!”

然而掛滿了淚珠的臉,讓他說出來的話顯得格外的滑稽。

田樹說:“小朋友,我不殺你。”

你回家找媽媽去吧!

曹安民生氣了,不再說什麼廢話,揮動大刀,直接往田樹的要害上招呼。

田樹見曹安民的刀氣勢驚人,也不敢再調侃對手。

畢竟小河溝裡翻船的事情,也是司空見慣了的。

田樹可不想明年的今天吃上冷豬肉。

玄鐵大槍架開了曹安民的刀,兩人交錯而過。

曹安民終於進入了戰鬥的狀態。

田樹調轉馬頭,直面曹安民。

兩人交錯而過的時候,曹安民說:“你的功夫不錯嘛!”

田樹問:“你可比你爹高出了一個頭,你們真的是父子嗎?”

曹安民手中的刀沒有停頓,兩人換了三招,才錯身而過。

第三回合的時候,曹安民一見面就解釋說:“魏王是我叔!”

田樹笑着說:“小子,人家都是拼爹的,你居然拼叔。”

難道就不怕別人笑話嗎?

曹安民不以爲然——有得拼就不錯了。

拼哥拼姐的人,早就已經傳遍天下了。

甚至還有人拼舅,不照樣成了名揚天下的紈絝子弟嗎?

拼叔而已,這關係還能近一些吧!

田樹不再理會曹安民的想法,管你拼什麼,到了戰場之上,都得憑本事說話。

就算是曹安民拼爺爺,該死的時候,還是會死無葬身之地的。

田樹啥都不拼,想要建功立業,就得靠手中的玄鐵大槍。

曹安民的刀法越來越熟練了,使出來的時候,居然有幾分大家風範了。

田樹這才收起了輕視之心。

專心致志的鬥了起來。

曹安民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畢竟武將身上的煞氣,對於初哥來說是很致命的。

田樹一開始並沒有仗勢欺人,只不過是覺得曹安民好打。

然而鬥了十幾個回合之後,兩人居然旗鼓相當。

這讓田樹情何以堪哪?

必須要仗勢欺人,收拾不了曹安民,都沒有臉見其他十二位兄弟了。

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田樹全力以赴的對戰曹安民。

直接導致了曹安民的發揮失常。

田樹是越打越痛快了,曹安民卻是險象環生。

正在魏軍大陣中觀戰的曹操,身邊出現了一位身高八尺三寸的青年。

這位面若冠玉的青年,正是曹操的大兒子曹昂字子脩。

曹昂上前兩步,拱手施禮說:“父王!”

曹操看着氣宇軒昂的兒子,滿意的捊了捊頜下的短髯。

說來也奇怪,自從割須棄袍之後,曹操的鬍子居然不長了。

曹操問:“子脩,你有什麼事情嗎?”

曹昂回答說:“安民哥哥好像敵不過敵將田樹,我得去幫幫他。”

曹操見兒子第一次上戰場,居然敢主動請纓,這讓他不由自主的感慨萬分——有子如此,夫復何求哪?

第5章 九原逐胡第1356章 佛門惠風第1614章 秦夢突破第483章 曹丕出劍第1508章 慘烈攻防第278章 初哥龐統第129章 平亂西涼第1319章 狼城血契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1957章 爲了孩子第1218章 天真海蘭第2037章 連破七城第1079章 突破階層第2145章 真假赤霄第1458章 神蛇叩關第52章 大破開陽【恭喜書友(lyb2200)成爲第一位追更的書友】第896章 武侯訓子第192章 司徒獻女第1491章 血的教訓第23章 泰山之行【熱烈祝賀風過無墨成爲本書第一位打賞的書友,首位粉絲】第2017章 十大英傑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900章 學生遇刺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1239章 鑽石永恆第798章 伏鳳之戰第1540章 修訂規則第1922章 寒門之殤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74章 迫退韓忠第2047章 陳八出山第1567章 李牧之死第454章 牛金之死第692章 十大英才第1806章 同權繼承第680章 陳周博弈第2035章 商行賣旗第1270章 劉正上學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1490章 魔王商紂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1784章 周安來投第437章 議定對策第819章 模塊防線第16章 神醫華佗第1466章 情關兇險第2000章 奔襲壺關第1656章 水城出兵第940章 蜀軍四虎第2210章 刺激秦山第722章 角色轉變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795章 迎難而上第549章 俘虜成濟第1577章 聞道4班第1909章 孤膽擒龍第1751章 龍魂新軍第2186章 哭着揍人第218章 水煮曹洪第830章 打着倒退第739章 倍受煎熬第414章 自食其力第303章 龐統大婚第1420章 內外兼修第139章 盧門沐雨第2045章 鄭林審案第1925章 霍濤之死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1673章 西山不智第1321章 肉仙鍛魂第765章 六出祁山第1830章 上庸會戰第637章 樊城大戰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280章 香山夜話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2041章 絕境練兵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62章 秦頡用武第1312章 歌聲嘹亮第979章 黑風突襲第793章 老將的心第724章 遺留問題第1315章 削弱聯繫第1336章 新秀大會第1490章 魔王商紂第805章 罷免徐庶第555章 抓小放大第466章 周瑜中箭第1251章 立體打擊第715章 逆臣授首第1408章 活間之威第1394章 挾棺自重第1702章 嘯地篡位第443章 袁術稱帝第1810章 金城大戰第586章 戰磐石軍第577章 劉義壽終第2126章 孔義之危第257章 白馬雄風
第5章 九原逐胡第1356章 佛門惠風第1614章 秦夢突破第483章 曹丕出劍第1508章 慘烈攻防第278章 初哥龐統第129章 平亂西涼第1319章 狼城血契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1957章 爲了孩子第1218章 天真海蘭第2037章 連破七城第1079章 突破階層第2145章 真假赤霄第1458章 神蛇叩關第52章 大破開陽【恭喜書友(lyb2200)成爲第一位追更的書友】第896章 武侯訓子第192章 司徒獻女第1491章 血的教訓第23章 泰山之行【熱烈祝賀風過無墨成爲本書第一位打賞的書友,首位粉絲】第2017章 十大英傑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900章 學生遇刺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1239章 鑽石永恆第798章 伏鳳之戰第1540章 修訂規則第1922章 寒門之殤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74章 迫退韓忠第2047章 陳八出山第1567章 李牧之死第454章 牛金之死第692章 十大英才第1806章 同權繼承第680章 陳周博弈第2035章 商行賣旗第1270章 劉正上學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1490章 魔王商紂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1784章 周安來投第437章 議定對策第819章 模塊防線第16章 神醫華佗第1466章 情關兇險第2000章 奔襲壺關第1656章 水城出兵第940章 蜀軍四虎第2210章 刺激秦山第722章 角色轉變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795章 迎難而上第549章 俘虜成濟第1577章 聞道4班第1909章 孤膽擒龍第1751章 龍魂新軍第2186章 哭着揍人第218章 水煮曹洪第830章 打着倒退第739章 倍受煎熬第414章 自食其力第303章 龐統大婚第1420章 內外兼修第139章 盧門沐雨第2045章 鄭林審案第1925章 霍濤之死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1673章 西山不智第1321章 肉仙鍛魂第765章 六出祁山第1830章 上庸會戰第637章 樊城大戰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280章 香山夜話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2041章 絕境練兵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62章 秦頡用武第1312章 歌聲嘹亮第979章 黑風突襲第793章 老將的心第724章 遺留問題第1315章 削弱聯繫第1336章 新秀大會第1490章 魔王商紂第805章 罷免徐庶第555章 抓小放大第466章 周瑜中箭第1251章 立體打擊第715章 逆臣授首第1408章 活間之威第1394章 挾棺自重第1702章 嘯地篡位第443章 袁術稱帝第1810章 金城大戰第586章 戰磐石軍第577章 劉義壽終第2126章 孔義之危第257章 白馬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