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城外楊村

司馬懿任命陳羣主持九品定製的大計。除了上品的世家已有定數之外,其餘六品均有可操作性。

長安城外,楊村。

村中的貧困戶楊大頭由於在山中撿回了一個老人,讀了幾天書,認得幾個字。他居然被縣裡莫名其妙的選定爲楊村中正官。一向神出鬼沒的劉正,恰好帶着賈詡在楊村做客。

“老神仙,這就是中正官的具體的職責。”楊大頭說完,拿出一本制式的小冊子。

劉正接過一看,裡面簡明扼要的指出了中正官的業務流程:

首重家世,即受評人的家庭出身和背景。具體的就是指父祖輩的資歷仕宦情況和爵位高低等。這些材料被稱爲簿世或簿閥,是中正官必須詳細掌握的知識。

特別是有外來人員落籍村中的時候,需要進行相關的報備。畢竟家世擺在第一位,也是免於村民欺生的有效途徑。

兼顧行狀,即個人品行才能的總評,相當於品德評語。縣裡提供的總評一般都很簡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羣”、“德優能少”等。

反正一個村子就那麼幾家人,大家的祖宗十八代都不陌生。除了生人落籍之外,都是看着長大的孩子。在行狀方面的品評一般不會出現重大的失誤。至於其中會有多少水分,那可就不好說了。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定品。即確定品級是中正官最重要的職責,同時也是一項得罪人的工作。定品的丫原則上依據的是行狀,家世只作參考。只是那些家世好的人,門生故吏無數。中正官也是人,也不好過於得罪。

隨着門閥世家完成內部的梳理之後,爲了堵塞寒門的晉階道路,完全以家世來定品級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也就是說七品是最高品級。出身門閥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與家世匹配的品級。久而久之就行成了世間“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楊村作爲三無村莊,有百姓一百二十七口,其中適齡青年二十八人。楊大頭作爲中正官,僅擁有兩張九品行狀。

當然了,最後定品得由縣裡的中正官一言而決。楊大頭只有向縣裡遞行狀的資格。畢竟楊村太小,要不是爲了照顧天子腳下的子民,楊村村民入九品的資格都沒有。

二十八個受評人,只有兩個入九品行狀。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給誰不給誰都是大麻煩。

“大頭,你打算怎麼做?”劉正饒有興趣的問道。

“老神仙,這事好辦,您就瞧好吧!”楊大頭信心十足的說道。

當天晚上,楊大頭在院壩裡召集村裡開會。提出九品行狀授予的辦法。

由於村子接近山林,時常有毒蟲猛獸的侵擾。村裡武力最厲害的楊三寶父子三代爲村子流血,積極與毒蟲猛獸做鬥爭。這第一張九品行狀給了保衛村子的勇士,算是實至名歸。

至於第二張九品行狀,當然不能給武力第二的那個人,而是授予了村裡最有智慧的那個人。

村民都很服氣。只是事後賈詡逗那楊大頭,爲什麼不明碼標價,至少可以改善生活。反正又不是什麼壞事,利人利己有何不可?

“老人家,一個村子的風氣,學壞容易學好難!”楊大頭說道:“大家都是鄉里鄉親,守望相助!更何況那兩個孩子有了九品行狀,就可以從軍或者是謀職。楊村雖小,也要把最優秀的人才送出去!”

正在這個時候,獲得九品行狀青年的家長拿着醃製的山貨前往楊大頭家謝評。楊大頭堅持不肯收。楊村當前只有兩張九品行狀,至於能不能保住份額,就得看送出去的兩位人才所取得的成就了。

楊大頭不是不想改善生活,而是怕吃拿卡要慣了,會讓楊村的人才失去水準。要是拿了九品行狀的人出了問題,就會禍及全村。本着負責任的態度,當然持身要正。

“文和,你怎麼看?”劉正看着義正辭嚴的楊大頭,突然問身邊的賈詡。

“九品中正制,挺好的!”賈詡回答說。他覺得楊大頭的做法很不錯,把最優秀的人才送出楊村。一旦人才獲得了成功,就會反哺整個村子。

劉正搖了搖頭。楊大頭做爲楊村中正官,這第一次寫行狀倒是公平公正,廉潔自律。可是作爲楊村的村民,鄰里矛盾不可避免。到時候可以給鬧矛盾的人公平公正嗎?

關鍵的是行狀年年有,點評行狀得看中正官的心情。倘若前幾屆九品行狀的人獲得了成就,甚至是爲楊村爭得了八品的行狀。那行狀應該給誰,還可以公平公正嗎?

劉正不敢想象,楊大頭堅持清貧的結果會怎麼樣?楊三寶是以勇力著稱的直腸子,再加上親爹親孃早喪,也沒有兄弟姐妹。即便是有所成也不會索要行狀名額。

楊四孬可是楊村最有智慧的人了,家中兄弟姐妹十來口子人。這要是爲村子爭得了榮譽,那行狀的名額該如何分配,還能由楊大頭說了算嗎?

九品中正製品人,只怕是難以堅持百年。中正官也很無奈。他送出村的人才混差了就會成爲縣裡的笑柄,混好了就更頭痛了,對於人才的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是照顧還是不照顧?

更何況送出村的人才有了大成就之後,村裡的中正官還有資格在村民之間一言九鼎嗎?劉正很不看好楊村的公平公正。

“三寶,四孬!你們是楊村的臉面,拿了行狀,就去縣裡報到!記住:你們是楊村的希望,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楊大頭站在村口,語重心長的叮囑兩個年輕人。

“楊叔放心好了,誰要是敢欺負四孬,得問我楊三寶的拳頭答應還是不答應!”楊三寶揮舞着拳頭大聲說。

“楊叔,我會看好三寶的!”楊四孬輕聲說。

劉正站在不遠之處,看着兩個精神煥發的年輕人,忍不住的在想一件事情——文武矛盾自古存在,走出村子的楊三寶和楊四孬,還能保持初心守望相助嗎?

“子義!”劉正低聲呼喚。他似乎回到了當年的青州,那個風雪交加的日子和那間瑟瑟發抖的草屋。

“莊主,您沒有錯!”賈詡想要說什麼,卻沒有辦法開導劉正。

“算了,人總是會變的。就讓咱們見證兩個年輕人的成長吧!”劉正說道。他的情緒很低落。也許站得高的人,會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走在離開楊村的路上,楊三寶和楊四孬興致勃勃的交談着。

“三寶,你拿到品級之後想要幹什麼?”楊四孬問道。

“加入軍隊!”楊三寶回答說。

“爲什麼要加入軍隊?”楊四孬再問。

“爲了吃飽飯?”楊三寶的話嚇跑了路邊草叢裡的兔子。

“吃飽飯之後呢?”楊四孬不死心的問題。

“不知道!”楊三寶撓了撓頭,表示找不到答案。在他的印象中,生命中唯一的大事就是吃飽飯。他覺得應該問楊四孬一個問題,於是就開了口:“四孬,你呢?”

“聽說縣裡是夢想起航的地方,我想去實現我的夢想!”楊四孬的雙眼光芒四射。

兩人走了一路,聊了一天。

“四孬,什麼是夢想呀?”楊三寶打着哈欠問道。

“不知道,睡吧!明天還要趕路呢?”楊四孬閉着眼睛說道。靠在大石頭上睡着了。

楊三寶強打起精神,在周圍佈置了幾個小陷阱。

第300章 軒轅無雙第1258章 雙語體系第925章 過河拆橋第1251章 立體打擊第511章 黃悅之心第1311章 隔熱油箱第286章 小兵龔都第1474章 打草驚蛇第2196章 恢復鎮東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567章 李牧之死第1475章 前往靈山第644章 帶軍潰敗第298章 微服私訪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2217章 岳陽詩會第1706章 嚴厲處置第1267章 制定規則第217章 火燒曹仁第1108章 情比紙薄第800章 爲了告身第1480章 四號戰死第1394章 挾棺自重第409章 真假印璽第1440章 兵主羽翼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504章 裝病託辭第331章 呂布退役第1883章 楊賈合謀第60章 火燒博望第188章 青州大學第326章 彈汗山城第2088章 蛋糕思想第973章 吳家自立第254章 鮮卑來襲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553章 守軍甲乙第2139章 人微言輕第1968章 王門出手第1212章 傳統無價第220章 兗州大亂第898章 蜀軍來襲第1743章 貼補銷售第244章 義縣之戰第2134章 齊銳周翎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179章 袁門野望第416章 童子海軍第383章 智鬥左校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1643章 馬城戰役第948章 邀民觀陣第390章 興漢提案第1980章 清河郡王第30章 對抗演練第444章 撤守之爭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559章 子睹父刑第907章 戰爭智慧第815章 身體優勢第1417章 岳飛斬虎第302章 深入交流第657章 騎兵威武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862章 文鴛出擊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1862章 鄧艾掌軍第327章 驍騎王林第338章 旗鼓相當第1375章 將星璀璨第805章 罷免徐庶第1483章 再戰加拉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711章 有緣無分第1147章 南宮清水第357章 諸葛之憂第995章 星武初戰第77章 再戰宛城第3章 讀書習武第633章 花樣作死第1540章 修訂規則第1845章 沙海行動第591章 遠走高原第1006章 善須有度第42章 典韋揚名第410章 大智司馬第449章 麒麟初征第225章 劉袁大戰第1311章 隔熱油箱第1936章 鄭遠之死第829章 治政艱辛【謝謝(一人1978)書友的月票】第885章 長安風雲第2058章 唐八退兵第632章 田豐上書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2098章 風起玉門第915章 尖兵策略
第300章 軒轅無雙第1258章 雙語體系第925章 過河拆橋第1251章 立體打擊第511章 黃悅之心第1311章 隔熱油箱第286章 小兵龔都第1474章 打草驚蛇第2196章 恢復鎮東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567章 李牧之死第1475章 前往靈山第644章 帶軍潰敗第298章 微服私訪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2217章 岳陽詩會第1706章 嚴厲處置第1267章 制定規則第217章 火燒曹仁第1108章 情比紙薄第800章 爲了告身第1480章 四號戰死第1394章 挾棺自重第409章 真假印璽第1440章 兵主羽翼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504章 裝病託辭第331章 呂布退役第1883章 楊賈合謀第60章 火燒博望第188章 青州大學第326章 彈汗山城第2088章 蛋糕思想第973章 吳家自立第254章 鮮卑來襲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553章 守軍甲乙第2139章 人微言輕第1968章 王門出手第1212章 傳統無價第220章 兗州大亂第898章 蜀軍來襲第1743章 貼補銷售第244章 義縣之戰第2134章 齊銳周翎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179章 袁門野望第416章 童子海軍第383章 智鬥左校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1643章 馬城戰役第948章 邀民觀陣第390章 興漢提案第1980章 清河郡王第30章 對抗演練第444章 撤守之爭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559章 子睹父刑第907章 戰爭智慧第815章 身體優勢第1417章 岳飛斬虎第302章 深入交流第657章 騎兵威武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862章 文鴛出擊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1862章 鄧艾掌軍第327章 驍騎王林第338章 旗鼓相當第1375章 將星璀璨第805章 罷免徐庶第1483章 再戰加拉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711章 有緣無分第1147章 南宮清水第357章 諸葛之憂第995章 星武初戰第77章 再戰宛城第3章 讀書習武第633章 花樣作死第1540章 修訂規則第1845章 沙海行動第591章 遠走高原第1006章 善須有度第42章 典韋揚名第410章 大智司馬第449章 麒麟初征第225章 劉袁大戰第1311章 隔熱油箱第1936章 鄭遠之死第829章 治政艱辛【謝謝(一人1978)書友的月票】第885章 長安風雲第2058章 唐八退兵第632章 田豐上書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2098章 風起玉門第915章 尖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