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

秋臨長安,滿城的桂花飄香,魏元忠到了狄仁傑府上,落座後立即說道:“不好啊。”

“發生了什麼事?”

“我聽聞皇上在雍王府設宴,邀請來恆、張大安與薛元超作陪。”

來恆就是隋朝大將來護兒的兒子,三個哥哥與父親來護兒在宇文化及謀亂時皆被殺,他還有一個弟弟叫來濟,永徽二年拜中書侍郎,因爲反對武則天爲皇后,坐褚遂良貶爲庭州刺史。是文官,不懂軍旅,沒有穿盔甲與突厥人交戰,沒于軍中。來恆此人沉默寡言,不過年已高,資歷很深。

張大安則是唐朝開國功臣張公謹之子,文名頗著,爲人耿直。這也是一個獨特的現象,唐朝開國功臣多有武將,因爲李世民說過,以文治天下,於是皆讓後代棄武修文,子承父業爲將者很少。

薛元超來頭更大,乃是河東名門薛家弟子,又是李世民心腹謀臣薛收之子。薛收因病去世,只有三十三歲,李世民曾對房玄齡說,薛收若在,朕當以中書令處之。另外還有兩個聞名的堂兄,薛德音,薛元敬,時人謂之河東三鳳,收爲長雛,德音爲鸑鷟,元敬以年最小爲鵷雛。這個薛元敬一直替李世民執掌翰林,很得重用。因此,薛元超雖然早年失父,可在這種環境下,也等於是含着金鑰匙長大的。九歲襲爵汾陰男,及長好學,李世民重之,許以李元吉女和靜縣主。

但不能以爲不重,李世民玄門武政變後,雖擊殺李元吉與其五子,內心同樣自責,讓兒子李明爲李元吉繼子,對李元吉幾個女兒下嫁比對自己女兒下嫁還要看重。所選的皆是一時人傑,壽春縣主嫁楊師道子楊豫之,文安縣主嫁名臣段儼。又讓薛元超爲李治的太子舍人,因此李治一即位,就授給事中的高職,時才二十六歲!五年後遷爲黃門侍郎,三年後又爲東臺侍郎。眼看就要重用時,犯了一個傻,李義府流嶺南,流人禁乘馬,元超奏請給,貶爲簡州刺史。然後又坐與上官儀文章來往密切,配流巂州。遇赦還,又再次立即重用,李治溫泉校獵,諸蕃酋長持弓矢作陪,元超說既非族類,深可爲虞。當然,這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有區別的,不過李治不惱,立納。不僅如此,此人才五十出頭,正是大有作爲的時候,而且曾推薦過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義方、孟利貞等人,這些人現在大多依在朝堂上身爲重臣。

無論與李治的私交,或者家世門第,或者在朝堂上的影響,此人皆非同小可。

眼下朝堂騰出來幾個使相的位子,此時又邀此三人到李賢王府作客,皇上用意意味深長。

狄仁傑說道:“那又如何?”

“你當真不知?”

“來恆已經年老,不想多事。薛元超昔年爲上所流,其實錯矣,此人好名,與上官儀有文辭來往,並不算奇怪。之所以召回,是天后省悟,才召回得以重用。雍王收之不易。倒是張大安,性格耿直,容易蠱惑,要看雍王有沒有本領將此人折於手掌。”狄仁傑頓了頓,道:“魏御史,你不來,我還想到你府上拜訪,正好有一事相商。”

“何事?”

“也是關於薛元超的,其實我早就注意了,此人性格偏軟,又吃了許多苦頭,容易爲強權折倒,其妻和靜縣主又喜斂財。且正好,雍王現在得到一筆鉅款,合計六千金。”

“六千金?他從何處得來的這筆錢?”

六千金近五萬緡錢。李治節儉,就是晚年開始有些鋪張浪費了,用度也有限,武則天修龍門大佛還願,也不過拿出兩萬緡“脂粉錢”。作爲雍王幾百緡錢用度很正常的,可是五萬緡錢,同樣是一筆巨資。

“這正是我要同你說的。這幾年我向太子討了一些錢,佈置了人手,在暗中監視明崇儼以及裴炎的動向,怕他們對太子不利。裴炎如太子所說,此人高深莫測,沒有看出什麼。倒是明崇儼那邊得到一些消息,除了他的試藥外,還有其他的事。你可知道許敬宗昔日有一句忠實的僕役,叫許忠的?”

“這個不知,”魏元忠搖了搖頭。

“此人是許敬宗手下幾個最可信任的僕役之一,當年我派人雷厲風行地查許敬宗一案,此人正好到洛陽,大約是找明崇儼,或者其他什麼人,逃脫出去。因爲當年牽扯到天家的臉面,於是從急處理,使此人放過。後來派人監督明崇儼,因爲多用的是長安人氏,無意中碰到此人。然後看到他出沒明崇儼府上,隨後又到了揚州。”

“揚州?”

“嗯,許敬宗在揚州倒不是爲了狡兔三窟,而是爲了斂財,在哪裡置辦了一個產業。許敬宗倒後,這處產業沒有查獲。不但揚州,就是洛陽,還有一些秘密的產業,包括那處農莊,但不是許家的人在打理,洛陽的是一個叫蕭雲的商人打點。揚州的是一個叫張阿蘇的人在打點。不知許敬宗是如何想的,將這些產業與人手,全部交給了明崇儼。”

這樣一解釋就合理了,不然明崇儼自己出身很薄的,到了申州等於一無是處,也不敢興風作浪。

“後來不知怎麼,許敬宗收攏的遊俠權虎,得到了我兩位義女的身份,將此事散佈京城。明崇儼立即判斷出這樣做很不好,殺人滅口,試圖斷掉線索。”說到這裡,傲然一笑。皇上因爲自己是太子的心腹,一直打壓不遷,其實未必是壞事,自己一遷,置於劍尖刀口之上,反而不妙。又身爲大理寺丞,有查案的專權,諸方羣小,十分忌憚,無形中化解了太子許多麻煩。不然這幾年下來,生的事更多。

“然後,盯梢的人去了揚州,查到一件事,樑金柱與陸馬經營鹽場,你知道的,是太子授意。此人無幾人知道。然而不久,張阿蘇就立即成了第二個經營鹽場的人,這幾年賺了不少錢。前段時間,聽到裴炎擔任黃門侍郎,大約明崇儼知道皇上有可能重新分配朝堂權利,讓張阿蘇用錢帛換金,計達六千兩,用車秘密調到東都,獻給雍王。雍王遲疑了很久,才收了下來。”

五萬緡錢,散作銅錢,是很重的,可化成了黃金,卻沒有多少。

“爲什麼……”魏元忠切了一下手。

意思是將它吃下來,反正是黑錢,比放在李賢手中好。

“不用,此事我思考了良久,太子擁有的是名,實權很小。就是這名也只是好名聲,名份卻不及陛下。此次陛下有意捧擡雍王,就是擔心天后爭議聲會大,讓天后與雍王兩方勢力掣肘太子。可是天后會怎麼想?”

這個比較好理解的,李治給武則天權利是掣肘兒子,不是真想將這個江山給武則天。可武則天幾個兒子當中,太子雖然時有頂撞,總體來說,還是十分孝敬的。李賢一直卻與以前的太子一樣,對母親十分反對。李顯因爲王妃慘死,更沒有好感,李旭倫年幼。

這樣做,武則天同樣不樂,可李治目標達到了,多方平衡。其實讓三人付雍王之宴,意思很明瞭,你們支持雍王,維護平衡,立即讓你們遷爲宰相。這種支持不是讓三人做幕僚,只要明面上表示支持,就象戴至德、郝處俊他們那樣支持太子即可。不算很爲難的,就是將來太子登基,也不以爲意。當然,二兒子有本事,將三人收服,李治樂於其成。一直對太子容忍,也就是後面沒有好的人選,這也如同開丹水渠,在培養一個後備軍。如果李賢成氣,太子再不孝順,就可以立即罷廢太子,扶立李賢。

不過夏初之事剛結束,怕惹起民議,動作也不敢大。

這是事情壞的一面,好的一面,現在太子與皇后有了很深的矛盾,李治扶立李賢,會將矛盾轉移。

“只怕是以後朝堂……”魏元忠苦笑。

可以想像的,這樣一來,上到朝堂,下到地方,以後必然會不停地洗牌。

“是……所以雍王考慮良久,最終將明崇儼送來的款子收下,主要是力量薄。有了這筆錢,可以賄賂和靜縣主,又是皇上授意,有可能他能將薛元超收在門下。薛元超在朝中關係莫逆的重臣又有許多,加上聽聞陛下風向,一些急功近利的臣子會立即前來投奔。可是魏御史,雍王還是不及殿下,如果殿下這一關都過不去,將來爲君,很難超越陛下。”

對李治,狄仁傑看法還是很公平的,若不是病,陛下也是一位有作爲的君王,不亞於文景二帝。

“薛元超終是軟弱,畏懼強權。若是天后強迫,必然倒戈。此人不可畏,畏懼的倒有一人,裴炎。此人機深莫測,不過也非是雍王所能拉攏的。即使拉攏,終不會爲雍王所用。沒有朝中重臣支持,其他人不足惜。即使雍王收攏了象你我這樣的臣屬,只能謀劃,重要的時候派不上用場。”這不是自傲,是清醒。比如四月之爭,狄仁傑與魏元忠就幫不上忙。

“可是我感到還是不大妙。”

“是不妙,朝堂一羣重臣清直,所以太子地位才得鞏固不變。但戴相公張相公他們皆已年高,因爲掣肘,陛下所進之人,恐有一些急功近利之徒。幾位相公在位,大廈還能穩固。幾位相公一去,朝堂混亂。而且天后智謀,你也看出的……”

“正是如此。”

“不過也不是不能破解,明崇儼送金給雍王,說明他在申州耐不住了。陛下現在龍體稍康,可病根已深,一旦病倒,無疑又會加重。明崇儼也想走出來了。”

“你是說……”

“亂好啊,就看你我有沒有本事,替太子佈下一個乾坤局。乘着幾位相公在世之時,一舉將乾坤定奪下來!”李世民登基,正是因爲幾王之爭,起了亂變,發動玄武門之變一舉登基的。否則李淵在世,有大義所壓,李世民最後能不能成爲皇帝,還未必可知。可這個佈局就非常大了,所以狄仁傑說乾坤局。

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75章 合(三)第97章 等(上)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426章 甚輦路(一)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191章 節奏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215章 烏龜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166章 探(四)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71章 沒得救了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142章 定(四)第136章 春雷(八)第268章 人選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135章 春雷(七)第140章 定(二)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271章 江談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189章 一年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420章 約綵鸞歸去(一)第158章 啓航(四)第256章 圈地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154章 問鼎(六)第241章 誤會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270章 大手筆第117章 問琴(上)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282章 背棘去第277章 十萬貫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73章 刺激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149章 問鼎(一)第46章 輕重第84章 前夕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154章 問鼎(六)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118章 問琴(中)第249章 亮劍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86章 前夕(三)第190章 象墓(上)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253章 背水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86章 前夕(三)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
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75章 合(三)第97章 等(上)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426章 甚輦路(一)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191章 節奏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215章 烏龜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166章 探(四)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71章 沒得救了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142章 定(四)第136章 春雷(八)第268章 人選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135章 春雷(七)第140章 定(二)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271章 江談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189章 一年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420章 約綵鸞歸去(一)第158章 啓航(四)第256章 圈地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154章 問鼎(六)第241章 誤會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270章 大手筆第117章 問琴(上)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282章 背棘去第277章 十萬貫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73章 刺激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149章 問鼎(一)第46章 輕重第84章 前夕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154章 問鼎(六)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118章 問琴(中)第249章 亮劍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86章 前夕(三)第190章 象墓(上)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253章 背水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86章 前夕(三)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