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

花花花============七夕快樂=================送所有書友鮮花朵朵,祝大家七夕快樂,人長久,共嬋娟。

“孩兒見過義父大人。”狄蕙與狄好同時站起來施禮。

“自家人,不用多禮。”狄仁傑讓她們坐下來,看了看桌子,桌子正放着幾本書,都是關於三禮方面的書,或是註解。坐下來說道:“這些個書,是要看的。”

“孩兒知道,太子最喜讀禮書。”

“那你們就看錯了,這一次太子殿下大病了一場,醒悟過來,爲父倒是親眼看到他,也曾觀《公羊》以及兵法。不然他都不會想出一條妙策,讓劉將軍他們驚詫贊服。不過禮書卻是要必讀的。但不必入了魔,你們本來善長的是彈琴繪畫與文藝,卻是另一條好的途徑。勿用將此長處放下。等爲父回來時,再教你一些宮庭的禮儀。”

“是,義父大人。”

狄仁傑想了一想,又說道:“還有哪,多看一下史書,皇后你們性格是學不來的,而且你們……”出身兩個字終省了,不好開口,又道:“不過以史爲鑑,或者能自保。”

太子是好啊,可就怕將來**又出什麼妖蛾子。象狄蕙與狄好,皇后是休想了,連妃也休想了,但兩個義女的相貌,得到寵幸,是必然的,這是好事,如果遇到一個心狠手辣的主,未必是好事了。

再說,就是**中沒有皇后那樣的主,明爭暗鬥,比朝堂過之而不及。學點史書,以史爲鑑,知識同樣可以自保!

“謝過義父大人,”二人又要彎腰施禮。

“莫用莫用,”狄仁傑將她們虛扶着,道:“怎麼着,我們這也是一場緣份。爲父也想日後,你們有些出息。”

“對了,孩兒爲義父大人搶出來了一件錦袍,義父大人試試看,合不合身。”兩個少女說着,從屋子裡拿出一件長袍。狄仁傑披在身體,剛剛好。他滿意地笑了,不枉了自己操心了一場。

不容易得很,一路將她們帶回來,就象做賊一樣,省怕瘋了的賀蘭敏之聽到了,還擔心另一個人繼續將水攪混,自己這行,也能成爲他的目標。回到家中後,夫人一看,哭了。

收小妾倒也罷了,自己怎麼還是一個正牌夫人,但收了這兩個嬌滴滴,比花還美豔的少女回來,自己怎麼辦?解釋了大半天,纔將事情解釋清楚。可是夫人還是忽信忽疑,嚴加註視。弄得狄仁傑與這個兩個少女很尷尬。

然後還要封鎖消息。

結果呢,次子狄景暉又要他將這兩個少女許配給他。

氣得他家法伺候,兒子也不行,這兩個少女,那是什麼人?說不定以後狄家興旺,她們就會佔了主功。

惹出了一大堆事。

“很好,很好。”狄仁傑誇獎道。又說:“還有,爲父走後,你們要記好了。你們青春年少,又長得美豔。在京城就轟動了,雖然幷州地方不小,然終比不上京城的。如果你們隨便出門,說不定就能惹出麻煩。爲父又不在幷州。”

“孩兒切記於心。”

狄仁傑滿意地點頭,雖然她們美豔,這是好事,以後進入東宮,皇太子纔會喜歡。可美豔也是惹禍根苗。這等於將她們禁固於家中了,雖然殘酷了一點,但也是爲了她們將來着想的。楊家女就是沒有注意這一點,看吧,她的事多着呢!

狄蕙與狄好又說道:“但是義父大人,不遠萬里,要注意身體。”

“放心吧,爲父還有許多事沒有做呢,自當小心,”說到裡,他眼睛放出光彩。太子想要得承大統,道路還十分漫長呢。會有很多很多的麻煩……這一點連太子都沒有察覺。

但這讓狄仁傑產生了鬥志……

這樣嘛,才顯得某有真才實料!

………

“太子這段時間與四個人走得很近。第一個是幷州的法曹,名叫狄仁傑。”

“哦,幷州,倒是一個好地方,”武則天答道。她自小是在四川長大的,所以後世的人很懷疑,這一方水土難道真容易出美女,武則天不提了,楊玉環,後來宋真宗身邊的劉娥,等等。不過她父親武士彠倒是幷州人,算起來,是半個老鄉。

“哼,”李治冷哼一聲。

不是氣兒子開始搞小動作。狄仁傑算什麼,就是拋媚眼的劉仁軌,他沒有生氣。比起自己當初的班底,長孫無忌,于志寧等人,兒子弄的這個小班底,簡直目不忍睹。

主要是氣兒子這一次沒有讓自己下臺,而多半就是這幾個人出的餿主意。

“陛下,幷州可是祖宗的龍興之地,”武則天笑了起來,然後附在李治耳朵邊說道:“再說,老百姓罵的也是妾身,並沒有罵陛下啊。”

“皇后,這一次讓你委屈了,”李治摸着武則天的手道。然後對這個太監道:“繼續往下說。”

“是,他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他走上仕途卻是通過明經科及第,正當地踏入仕途的。”

“也算不錯了,”武則天說道。

“哼!”李治再次冷哼一聲。

唐朝科舉錄取的人很少,但開始時比較科學的,有明經、進士、俊士、明字、明算、三史、一史、道舉、童子,甚至雜藝科。其中明經與進士最貴。不過明經科錄取率較高,每次錄取額在一兩百人,錄取率是投試率的百分之十強。這也不容易了,參加投試的,又是從兩監與各地選撥出來的。因此,武則天說了一句,也算不錯了。

但比起進士,則是毛毛雨了,唐朝的進士可不象後世,名額很少嘀。在李治手上最少的一次是麟德元年,只錄取了三名!去年還可以,錄取了五十四人。但正常也不過十幾人。並且有的年份還停了下來。所以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三十歲考中明經,老了。五十歲考中進士,歲數還小!

當然,科考是一回事,進入仕途是一回事,政事的能力,權謀的能力,以及人脈的關係,再加上學問,學問只是一點。看到有幾名狀頭(狀元)做上宰輔的?可是有了進士在身與沒有進士在身,總是有區別的。因此薛元超說過一句話:“吾不才(謙虛的一句話,爲官爲人都是不錯的,學問也可),富貴過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進士及第,娶五姓女,不得修國史。”將沒有考中進士之恨放在沒有迎娶崔盧趙李王五姓女之上!

所以呢,李治又冷哼了一聲。

爲了此事,李威還鬧過烏龍,看過電視的,說狄仁傑考中狀元,於是傻呼呼地問了出來,狄君那一年名中狀頭?

狄仁傑……

“陛下,進士太少,還要運氣啊。未必考不中進士,就不是人才。”老武這一點不錯,所以後來她主政時,進士名額多了起來。以現在的進士錄取率,將唐宋八大家,外加杜甫李白,十人聚集起來,任他們考,考一輩子,能有一半人考中,就算幸運了。

不但運氣,還要交遊,讓人捧你,否則考官有可能看都不看一眼。所以唐朝遊學的學子特多,曲江池哪裡,每天總有人幾十撥學子,在哪兒談論詩詞歌賦。

然後武則天又道:“繼續往下說吧。”

“喏,然後狄仁傑擔任了汴州判佐,因爲執法剛正,爲同僚所忌誣告,幸得閻相公時任河南道黜陟使,察覺出來,不僅弄清真相,與之交談,對其人十分推崇,曰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在他推薦下,做了幷州的法曹。這一次是押運糧食進京,因而遇到太子的。但此人回幷州後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同事鄭崇質因爲公幹,出使萬里之外的險地,此人聽聞鄭崇質母親年老又有病在身,說道,他母親情況如此,怎麼能讓她有萬里離別的憂愁?於是找到長史藺仁基,請求代替鄭崇質承擔此次出使的任務。聞聽此事後,長史藺仁基與司馬李孝廉一向不和,此時皆慚愧而視道,我們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哦,此人當得太子親信!”李治不由地坐正了身體。

雖然不高興,總是自己的兒子,總是要繼承自己的基業!這一點李治還能分得清的。

“那麼魏元忠呢?”

“此人是宋州人氏,很有才華,只是持才狂傲,雖然志氣倜償,得罪的人卻很多,因此累年不遷。不過此人也不以爲意。京城中還有他一個傳說。他在東都時,購買了一處鬼宅,剛居住時,怪事連連。家中女僕看到一個老猿在幫着燒火做飯,女僕嚇得連忙稟報他,他不慌不忙地說,看來老猿也可憐我缺少人手,替我做飯,這是好事啊。有一次讀書感到口渴,喚家人上茶,許久沒有迴應,這時,他家中養的一隻狗卻一路小跑的,將家人尋到後,連叫帶咬地將家人帶回家中。魏元忠大喜道,這真是一隻孝順的狗啊,還能替我辦事呢。還有一次,他在書房,一羣老鼠向他排隊拱手行禮,魏元忠道,你們是餓着,向某討食吧?老鼠點頭,於是他將家中食品拿出來讓老鼠飽餐一頓。每到夜晚,就有夜梟(貓頭鷹)在他屋頂上悽叫,家人非常忌憚,要用彈弓射殺他。讓魏元忠制止了,說,夜梟白天看不到東西,所以夜晚出來覓食,它也是天地養的生命,怎麼能不讓它們生存呢?於是一段時間後,魏宅再沒有怪事發生了。”

此事一大半倒是真的,只不過一傳言,就變得妖異了。

李治聽得津津有味,聽完了,道:“此人膽大!”

回了回神,越有興趣了,問:“那麼剩下這兩人呢?”

“這兩人也有意思。姚元崇父親姚懿,在任硤石縣令時,曾與魏元忠有過來往。但此人少年時,卻喜武厭文。父親多次讓他到京城遊學,又寫信囑咐魏元忠。然而姚元崇不聽。後來姚懿任嶲州都督,去年病故,其人隨母遷回汝州母親孃家居住。然而此人整天卻在汝州廣成澤,與一羣少年廝混。但說來卻與周處十分相似,大儒張憬藏遊學路過廣成,落腳姚家,看到姚元崇,見他氣宇軒昂,眼神靈氣,可交談時卻發現姚元崇知識貧乏,文理欠缺。於是苦勸了一回,竟然勸通了。自此發奮讀書。今年又持着昔日父親的信函,來到京城,找到了魏元忠。不成想,卻成了太子的對話。”

“哦,是有意思了。再說後面一個人。”

“西門翀出身倒是寒酸,父母還是一個佃農,可是此人自幼就喜歡讀書。主家十分喜歡,將女兒訂親於他,可是主母卻不樂意。於是此人一氣之下,跑到京城遊學,以圖一個好功名,光明正大的將主家女迎娶回去。唉,也是機緣好。”

如果不是遇到了姚元崇,那麼縱然有才學,一個佃農弟子,也難出人頭地。

李治卻低頭笑了起來,說道:“這樣說來,此四人倒是不錯了,下旨,傳此四人進京,讓朕看一看。”

很有興趣,可這樣算起來,是不是在敲兒子的人馬?

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286章 哭好啊第268章 人選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256章 圈地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274章 無人聽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212章 渡(中)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60章 風向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271章 江談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98章 等(下)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137章 春雷(九)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49章 攤牌(一)第46章 輕重第36章 東園岑寂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166章 甜(下)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264章 曲江第146章 定(八)第119章 問琴(下)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110章 會殺人第271章 江談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131章 春雷(三)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69章 煙塵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474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一)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158章 啓航(四)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
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286章 哭好啊第268章 人選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256章 圈地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274章 無人聽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212章 渡(中)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60章 風向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271章 江談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98章 等(下)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137章 春雷(九)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49章 攤牌(一)第46章 輕重第36章 東園岑寂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166章 甜(下)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264章 曲江第146章 定(八)第119章 問琴(下)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110章 會殺人第271章 江談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131章 春雷(三)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69章 煙塵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474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一)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158章 啓航(四)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