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

想了一會兒,想不出來,問道:“那麼王內侍,大雩祭怎麼辦?”

“殿下,你還想着大雩祭作什麼?難道你還要出籍田祭的風頭?”

“不是,孤只是奇怪,聖旨裡並沒有宣奏此事。”

“大約是陛下也疏忽了。”說到這裡,王彩年有些苦笑,不但皇上有可能氣得疏忽了,就是大殿中的羣臣那一個詢問過的?在此案動盪中,誰又來騷這個黴頭?

“其實不主持大雩祭,倒也好。”

“這就是了,這段時間陛下龍體稍稍好轉,如果舉行大雩祭,也能在東都舉辦。成與不成,與殿下並無關係,這對殿下現在來說,有益無害。”

“嗯。”這也是他裝病的最大原因,但沒有必要全盤對王彩年說出來。

“殿下,奴婢那就告退了,其實殿下只要記好一個字,孝,自會逢凶化吉。”

送走了王彩年,但再三叮囑他要小心。

以前看史書一笑而過,只有身臨其境,才知道其中的滋味。自己的父親可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母親更是如何的妖異。王彩年爲了自己,在他們二位老人家眼皮底下耍了一些小花招,可大不易。

又撥出了一千緡錢,這是讓他繼續活動的。

李治與武則天身邊的宮女與太監替自己說好話,可比自己表達忠心效果還要更好。

立即將姚元崇與西門翀喊來商議,哥德巴赫猜想雖然不解,但總歸有一些牛人,能解開其中的一部分,只是對於他來說,是一個不解之題。

原原本本地將事情說了,姚元崇與西門翀二人沉思。

姚元崇過了一會兒說道:“殿下,陛下是暴怒了。”

“姚君,豈止是暴怒。”

“但殿下此行東都,倒也不用擔心。賀蘭敏之逆上一案,總是不對的,雖然爵位尊貴,但不是朝中重要官員。事情一過,煙消雲散。如果殿下擔心,可增加一個砝碼,帶上小公主到東都即可。”

“小公主學業怎麼辦?”

“殿下,你是國家未來,小公主學業,以後可以慢慢來的,再如,東都也有大儒,兼之有陛下皇后監督,未必比在弘文館學習差。”李令月沒有出事之前,在弘文館的頑劣,那可是有名的,至少成了低年級的真正大姐大。如果天氣再熱下去,弘文館內甚至有可能派出一名學士授課,一名學士站在小公主身邊替她扇扇子。還不如帶到東都,做太子的盾牌。

不過接下來就有些頭痛了。

對皇后,一個個想不到她以後會當女皇,但有多厲害,作爲他們這層面,都是很清楚的。從宮內的皇后妃子,到宮外的大臣宰相,想踩死她的人有多少?廢皇后的詔書都寫好了,就差一夜,第二天早朝宣讀了,結果呢?沒有踩死皇后,一個個自己卻被皇后反過乾淨利落地踩死。

再說呢,女人未必是壞,可女人心眼總是比男人小一些。皇上還是一個不錯的皇帝,他心胸比皇后肯定會大,讓太子監國,就已經在考慮國家的將來了。

但不敢說,你還是與皇后站在一條線上吧。

摸不清,如果皇上不高興了,怎麼辦?別忘記了李賢也長大成人,文才好,讀書過目不忘,交遊甚廣,比太子還要廣,身體更健康。這與當年魏王李泰很類似。可是他又不象李泰那樣抹大哥的面子,對太子很尊敬。單論長相,李泰肚大腰圓,可是李賢卻是儒雅俊秀。也就是說,集合了李泰所有的優點,卻無他的缺點。

讓他擔任太子,亦無不可。

休說太子是長子,在武則天活下來的子女中是長子,可在皇上子女中他也不是長子,再說了,皇上本來就不是長子勝出的。

正因爲這個優秀的“後備軍”存在,倒讓姚元崇與西門翀二人不敢做決定。

還有,許敬宗,太子也小視了,那怕許敬宗只能活一兩年,這一兩年內如果一門心思對付太子,不大好辦的。但二人相視一眼,會意,沒有揭開,本來太子就有了壓力,不能再讓他拖着包被袱去東都。

想了一會兒,姚元崇說道:“殿下,你還是安心替兩位公主主辦婚禮吧。這些謀略交給臣等來謀劃,真不行,臣寫一封信到幷州,順便請教一下狄法曹。再說了,陛下也沒有指定你何時去東都,沒有謀劃好,殿下病嘛……”

幾個人皆是呵呵一笑。

這個病好啊,成了一張百搭牌,有很多用場的。

………

賀蘭敏之被衙役押走了,李威沒有必要裝那麼悽慘,至少臉上不用擦什麼黃粉上去。

開始替兩位同父異母姐姐操辦婚禮。

來到這時代很久了,四十多天了,最熟悉的是東宮,大明宮也去過不少,可太極宮還真沒有去過什麼,要麼送李令月到弘文館,但那也不屬於真正太極宮範疇。過了太極殿、兩儀門,纔是真正太極宮的所在。

還有一個宮,更沒有去過,那就是面積僅比東宮小一點,位於太極宮西邊的掖庭宮。主要是宮女居住的地方,還有犯罪官員家屬婦女配沒入宮勞動之處,在北部有太倉,西南有內侍省,東北角還有一個衆藝臺。

兩位公主就呆在掖庭宮裡,如果不是原太子看到侍衛吃得不好,於是慈悲心發作了,順便來到掖庭宮,看看這些宮女內侍的生活狀況,恐怕義陽宣城公主,還不知得關多少年。

既然武則天高調主辦兩位公主婚禮,不可能待在掖庭宮了,要搬到太極宮去。還要在長安城中騰中宅第裝修駙馬府。於是李威便經常在掖庭宮與太極宮兩邊跑。

實際上也好奇,正好有了這一條光明正大的理由。

婚禮的日期臨近了。

兩位公主老大難,大齡出嫁,百姓聽了又是感慨又是唏噓,於是長安城中愁雲漸漸散去,加上大法事臨近,兩大喜事交織在一起,便有了一些喜慶的氣氛。

春天到深處了,便莫明地增加了一些傷感,比如桃花開始凋落,早上起來,一地的繽紛殘紅,葉子碧得更深了,卻失去了起初鵝黃半勻欣喜。踏着一地碎英,李威又去了掖庭宮,今天是最後一次,太極宮相關宮殿收拾停當了,來請兩位公主入住太極宮。

走過了一間小殿,李威停了下來,看到一個小宮女,面容看不清,但背影來看,歲數不大,在抹着桌子,手裡還拿着一本書在讀:

“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克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虡業維樅,賁鼓維鏞,於論鐘鼓,於樂闢……這是什麼字?”

嗯,這個小蘿莉倒是很勤奮好學的。

進入皇宮中的宮女,不一定是所有宮女都識字的。第一等就是從官員家中選出來的宮女,她們侍候皇上與皇子,這些宮女是最有機會成爲側妃的,比如唐肅宗那個皇后張良娣,就是這樣宮女出身的。這些宮女文化素質最好,出身又好,進入皇宮中還能繼續學習。以後就是不是側妃,也多半成爲女宮,再比如劉禕之的姐姐。

第二類就是象碧兒這樣良家女,有可能識幾個字,如果得到主子寵愛,倒是可以繼續學習的,得不到,也就如此了。

第三類是罪犯的家屬,大多數在掖庭宮中勞動,學習機會很少的。甚至連摸書本的機會都沒有。

小蘿莉與小妹歲數相彷彿,居然在讀《靈臺》,李威就有了幾份歡喜,站在邊上,看着她。讀得聚精會神,手中的抹布就在抹那一塊地方,都抹得鋥亮的,但其他地方依然沒有抹到,並且幾人走來,都沒有發覺。

“倒底是什麼字呢?好熟悉,在哪兒看到過的,”嘴中在嘟嚨着,這一回李威看到面孔了,長得很秀麗,一對蛾眉濃密烏亮,小巧的瓜子臉兒,眼睛大而有神,小鼻子瓊瑤有致,倒是一個十成十的小美人胎子。只是歲數尚小。

看着她沒有想出來,李威答道:“此廱念雍,雍州的雍,也與雍字相通。你熟悉,是因爲《禮記·王制》上有一句,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候曰頖宮,辟雍正是指西周的大學。”

“可如果是大學,放在這裡,詩意極似不通。”小蘿莉不解地問道。

“用辟雍爲協韻,未必是大學。這首詩講文王鼓鍾魚樂,與民同樂的,如果是大學,看不到鳥魚兒野趣的。再與靈臺、靈沼、靈囿相連,可意會是指野外一處風景段美的,君王遊憩賞樂的離宮。”

“此解尚可,”小蘿莉心中釋疑了,這纔看到眼前這個青年人衣着華麗,身邊帶着宮女、太監與侍衛,忽然驚恐地伏在地上說道:“奴婢這本書是撿到的,可不是偷來的。”

李威並沒有怪罪,敢情好,她都開始不打自招了。

PS:後世對上官婉兒有種種的看法,但細細琢磨着她幼年時學習的環境,只能喟然長嘆。

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56章 啓航(二)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274章 無人聽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49章 問鼎(一)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44章 脫變第420章 約綵鸞歸去(一)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65章 甜(上)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257章 論菊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68章 圖窮(下)第110章 會殺人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175章 合(三)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191章 象墓(下)第86章 前夕(三)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278章 種惡因第73章 刺激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138章 春雷(十)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172章 探(十)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145章 定(七)第170章 探(八)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172章 探(十)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141章 定(三)第58章 封禪的耳光(中)第165章 探(三)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269章 竹籠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149章 問鼎(一)第166章 甜(下)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268章 人選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85章 前夕(二)
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56章 啓航(二)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274章 無人聽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49章 問鼎(一)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44章 脫變第420章 約綵鸞歸去(一)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65章 甜(上)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257章 論菊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68章 圖窮(下)第110章 會殺人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175章 合(三)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191章 象墓(下)第86章 前夕(三)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278章 種惡因第73章 刺激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138章 春雷(十)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172章 探(十)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145章 定(七)第170章 探(八)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172章 探(十)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141章 定(三)第58章 封禪的耳光(中)第165章 探(三)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269章 竹籠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149章 問鼎(一)第166章 甜(下)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268章 人選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85章 前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