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

李治一逃,安靜多了。

很有些無賴,但也有可能是因爲開始鍛鍊了,身體好了一些,所以興致也高了。不但他去了許汝二州,連同武則天、李令月一道帶了前去。李令月想了很久的,主要故事現在講得少了,最後耐不住,於是跟了過去。

其實這樣朝堂上就有了些亂了。長安一塊兒,洛陽一塊兒,李治與武則天一走,又帶了一部分官員,生生將朝堂折成了三個班子。好在幾位相公十分盡力,也沒有大事發生,將職責自動劃分了一下,各自管理。

李威卻是很自覺的,別以爲老子讓自己監國了,又是成人了,於是讓自己開始正式處理三省的一些事務。但別當真。

天就冷了,洛陽迎來了第一場小雪,水雪,鵝毛一般落下來,不過很稀,落在地上,一會兒晶瑩起來,一會兒再次成爲了水,汪汪流向各個旮旯裡,也將寒氣涔進各個角落,再次流向各個方向。

監國嘛,穿着“皮大衣”,跑到皇城,天雖然冷,總得巡視一下。

郝處俊遞來一份奏摺,道:“殿下,你看看。”

李威略略有些奇怪,平時他只是看一看奏摺,然後陪公子讀書,看着這些人處理政務,如何批示。沒有很用心,可也看了看。道路還是很遠的,也不是學習處理政務爲要,倒是保住性命,不但是現在,也是將來若干年的首事。但心中總有一些夢想的,因此,也看看。

其實也不敢批,現在的批奏,大多數也用駢文。能寫寫,卻是很笨拙的。

將奏摺拿了過來,打開一看,是劉仁軌寫來的。

吐蕃人得到吐谷渾後,沒有大的動靜,卻時不時的騷擾涼州。這一次唐朝很沒有臉面的,可輸得慘了,邊境各州縣官員僅是自保。姜恪到了涼州後,更不用說了。但做了一些好事兒,開始開屯田。現在的河西走廊,不象後世,有許多河流的,從河西走廊,一直到河州、廓州、鄯州,基本還在唐朝控制當中。水草豐美,不但有衆多河流,還有祁連山上融化下來的雪水,又可以作灌溉。

也僅於此了!

卻不敢反擊。有些弱,但姜恪的軍事天賦使然,就是這樣,呆在涼州,也是如覆薄冰,省怕吐蕃糾集了大軍,從吐谷渾北上……

涼州前線的吃緊,後面的供給也就緊張了。劉仁軌亦是無奈,其實薛仁貴之敗,文臣噪瓜個不停,不懂的!武將們心都寒了,與論欽陵大約不好比較的,可與薛仁貴比較,自個兒心裡還是有數的。劉仁軌就上書了,說道勤備兵源。不僅是將領的問題,士兵的戰鬥力,也在下降。當年唐朝開國之初,李世民曾經傲然地說過一句話,我大唐士兵,與蕃胡交戰,足以一當十。

別以爲蕃人胡人吃肉長大的,體格雄壯,可是吃粟米長大的唐朝士兵,卻能以一當十。誇獎了些,但當時唐朝開國之初,將士都是久經沙場的,磨練過來。再加上田地不緊張,府兵手中有大量的田地,還是免稅的,又重武功,積極性高。因此作戰士兵勇猛。

這時候,唐朝士兵還是很勇敢,但士兵的素質,卻在逐年下降。可這個問題,牽扯的方面很多,特別是土地!作爲一員將領,劉仁軌能征善戰。可做爲一個大臣,劉仁軌,嗯哼,比起戴至德來,稍稍不及,卻是一個很狡猾的大臣。府兵制無法解決,不提,於是上書提了一個建議。

讓邊境培訓蕃胡人,作爲士兵,以胡對胡。唐朝的立國政策之一嘛。不算很違背的。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很難。士兵的裝備,以及作爲了士兵了,多少也要減免一些稅務與徭役,牽連的很多。上報了西京,李敬玄看到後,寫了一句批語,說了,國家大災之後,務以靜爲本,糧價依是高昂,何來興事,沸騰天下洶洶。

不果!

李威看到這裡,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劉仁軌這條建議,說到底,還是治標,不是治本。可也是一個方法,有騷動,不會很大。畢竟吐蕃這陣子不會有大的戰事,一旦將吐谷渾消化了,還會大舉入侵。沒有了悍卒,再論名將,也未必是對論欽陵的對手。有了一些強兵在邊境駐守,總會比沒有的好。卻不知道李敬玄何故如此?

劉仁軌心中自是不服,於是繞過了西京,直接上書到了洛陽。偏偏李治不在洛陽,跑到許汝二州散心去了,連武則天都不在。郝處俊看着奏摺,略略有些皺眉。李敬玄有些過份了,可是劉仁軌同樣小題大作了。

說來說去,將相失和了。

但這兩個人皆不同,他們寬鬆一些說,皆是東宮體系,李敬玄密切一些,可是劉仁軌對太子,那個曖昧,那個殷勤,連郝處俊都看不下去。所以將這篇奏摺遞給了李威。

已經不止這一次了。

終南山回來,劉仁軌與李敬玄,已經衝突了一次。

拱手說道:“郝相公,讓孤來處理吧。”

郝處俊微笑欣然應允,李威吩咐人拿來《史記》,然後將《廉頗藺相如列傳》單獨摘了下來,一人一本,又寫了一封信,給劉仁軌,其實沒有幾個字,說了,予猶記袁異式。

這是以前的一段歷史。李績兵發高麗,劉仁軌統領水軍,負責後勤,當時海上風浪高大,不適宜出海,李義府不顧,一再催促出兵。於是劉仁軌不得不出,遇到颶風,折損嚴重。朝廷就派了袁異式審訊劉仁軌,臨出發前,李義府對袁異式說了一句,君能辦事,不憂無官。袁異式心領神會,決定對劉仁軌不利。幸得舍人源直心替劉仁軌說情,才僥倖保住一命,以白衣出征高麗。

龍倒底是龍的,虎倒底是虎的,只是風雲沒有到,看上去似貓似蟲。幾年後劉仁軌,開始大放光彩。因功爲大司憲,成爲舉足輕重的朝臣。但回京後,劉仁軌宴請袁異式,酒席之上,將自己酒杯倒光,告訴袁異式,說仁軌若念過去的事,有如此酒。又提升袁異式爲詹事丞,司元大夫,不管是不是做秀,時人皆以劉仁軌以德報怨爲美之。

郝處俊看到這一行字後,臉上笑容更甚。心中卻是在嘆息,當然,這個嘆息不是憂愁,而是喜歡的。

又下了一場雪,這場雪倒有些大,洛陽一眨眼就一片雪白,皇宮裡亦是如此。

東宮裡的人倒是很開心,一個個在堆雪人。

婉兒與韋月有些小,加入其中。

李威從皇城回來,看到了,手招了招,說道:“孤教你們一個好玩的東西。”

拿來了一個篩盤,一根棍子,一根長繩,一把高梁,捕小鳥兒,這時候鳥雀還是很多的。天又冷些,食物少。於是繩子一拉,篩盤下面罩了十幾只小鳥。

金內侍嘻嘻笑道:“殿下,多着幾次,倒是野味兒。”

碧兒出來了,氣呼呼地說道:“將大黃小黃也燒了。”

大黃小黃,是金內侍那一對寶貝黃鸝兒的名字,仿照大黑小黑取的。

“呃,那個不能燒的。”

“那爲什麼吃這些小鳥?”

“江小娘子,奴婢錯了。”金內侍陪着笑說道。對江碧兒一直很遷讓的,這是太子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碰她。否則,有可能江碧兒能爲皇家生下第一個皇太孫,而且似乎陛下與皇后都有些意的。別以爲她地位有些賤,如果那樣想,卻是不知世務了。

李威亦是無奈,只好道:“放了,放了。”

一大羣嚇傻的小鳥又放走了,拼命地飛,眨眼就消失在層層宮闕之中。估計這一回,就是往地面撒它們最喜歡吃的冬蛹,也未必會進入羅網。

聽清楚是太子指使的,碧兒捏着衣角,說道:“太子,奴婢,妾身不知。”

捏了她的小鼻子,道:“你心是好的,孤沒有怪罪。”

捕雀兒不行了,李威只好回到寢宮,宮中並沒有他想的那樣寒冷。生着一些火盆子,不能說溫暖如春,但房間裡的溫度大約也在十攝氏度,穿上幾件厚實一些的衣服,都不會怎麼冷。只是去了一下宮外,看了看百姓的生活。對此很好奇的,畢竟沒有棉花,現在的人如何過冬的。

看了看,卻是很失望,好一些人家,也會燒炭的,不是煤炭的炭,是木柴烤成的柴炭,也有獸皮做的衣服,或者獸毛做的織品。倒能湊合着過去。可現在畏商如虎,來到唐朝十個月了,聽到的更多。比如更北方的結骨,吃肉與馬酪,唯有阿熱才能吃餅。與唐朝難得食肉,恰好相反。一是遠了,就是糧食運到了結骨,也變成了肉價錢。二也是輕商禁商,流通是發達,可總會有影響的。

百姓的情況不是很好,穿的果如他所想,厚實的麻衣,僅於此,然後一家人圍在一個火坑上取暖。卻是很辛苦。就是東宮巡邏的士兵,在鐵製的盔甲下面,家境好的士兵能穿些一些皮革禦寒,家境不好的,只能穿一些麻衣,外面披着盔甲,倒是越發冷了。只好不停地走動,用來保着體溫。不然武則天都不會這麼快,與李威“冰釋前嫌”。

碧兒還是擔心,說道:“妾身不知。”

“長孫皇后還正服進諫呢,母后對裴家小娘子有些不滿意的地方,就是性子偏軟,擔心她以後不能對孤進勸。”

“可是妾身那麼笨……”

“沒有做錯。”

說着,拿起一本書來讀,要學的很多,記起一些詩詞終是不夠的,杜甫與李白,並沒有告訴人們寫如何寫批奏。這要學習駢文。經義又有些方面不精。只是成人了,學起來易,又有很好的底子,說不定,還能發表一些從來沒有的看法。能拿出手,沒有兩三年是不行的。但不會很急,他兩三年,絕對是做不成皇帝的。

或者差了,逼得逃跑的地步,連駢文學了都沒有用。只能說是沒有其他事做,有備無患。

碧兒將火盆挪到李威身邊,火盆放出一些紅紅的火光,倒是很暖和。李威語氣很柔和地說:“坐過來,我們一道讀書。”

“妾身不敢。”

“聽孤的,你的家境不好,如果孤對你不重些,就是婉兒韋月她們長大了,怕她們看得輕,反而不大好。看得重了,又是你爲長,又懂些事,帶着她們,東宮卻會平和。”

“嗯。”碧兒大眼睛閃啊閃的,終於坐近。摟着碧兒讀書,卻是很愜意,可沒有多久,太監過來,說道:“幾位相公有請殿下過去議事。”

入冬了,國家反而太平了。只是邊境有事,吐蕃時不時騷擾,規模不大,但有些欺侮人的味道。作爲唐朝,這幾十年,武功赫赫,有些難以忍受。其實造成的危害倒不是很大。要麼就是南詔,也時不時地騷擾。北方的突厥倒是很安份。

國內的事,除了冬月來了一次日食讓諫官上了一些進諫警戒的奏摺,其他倒也太平。關中糧價沒有再跌了,但也沒有再漲。朝廷又有許多救濟,餓死人的情況有,但不是很多。至於幾千百姓死亡,能算什麼?

因此,李威一直只是觀看,除了劉仁軌與李敬玄的不和外,再也沒有插言。

卻有什麼事,要請自己?

踏着一路沙沙的靴子踩在雪地的細響,到了皇城。幾位宰相,也在圍着大火爐辦公,知道的越多,才知道自己見解多麼淺陋。做宰相也是不易的,比如閻立本,就是無爲而治,在朝堂上幾乎不發一言,時人恥之,然而不是什麼事都不做的。光是批閱各地的奏摺,就是大不易。

太子是天品,可對宰相卻不能倨傲的,客氣的打了招呼,說道:“幾位相公,特地又請孤請來,有何公幹?”

“事情不大,只是有些難處理,殿下,你看看,”閻立本道。

奏摺遞過來,上面是沒有寫着大事。是陸馬與樑金柱寫來的,新糖出來了。在沒有銷售之前,有感於兩位聖上,因此,進獻了一些,到京城,給兩位聖上嘗一嘗。同時又給大臣送了一些。

果然,放了幾十個陶製的罈子。

李威將壇口打開,拿了一些糖出來。郝處俊道:“好糖。”

但臉上的神情倒是古怪。

可李威不是這樣想,這就是黃泥水淋糖色法的結晶。很白,比唐朝的蔗糖肯定好了,可與後世的依然不能相比。主要顆粒不均勻,又嚐了嚐。味道卻是很滿意,江南的甘蔗,糖份欠缺,可不象後世的無良商家,沒有摻假,糖份足了,甜卻是很甜的,入口即化。冰糖更是喜人。

這讓李威看到不僅是糖,而是無數的金錢……

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275章 小重山第87章 前夕(五)第169章 探(七)第111章 馮太后第142章 定(四)第175章 合(三)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61章 和親(上)第109章 越權第269章 竹籠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176章 合(四)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42章 成嘆息(一)第9章 她是誰?第248章 親事(下)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189章 一年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170章 探(八)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402章 踏月影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248章 親事(下)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155章 啓航(一)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157章 啓航(三)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133章 春雷(五)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164章 探(二)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51章 問鼎(三)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76章 試驗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129章 春雷(一)第165章 探(三)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263章 中了第191章 節奏第154章 問鼎(六)第71章 沒得救了第4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二)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160章 啓航(六)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178章 合(六)第260章 大婚(中)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266章 爭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44章 脫變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87章 前夕(五)第224章 羣臣諫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
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275章 小重山第87章 前夕(五)第169章 探(七)第111章 馮太后第142章 定(四)第175章 合(三)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61章 和親(上)第109章 越權第269章 竹籠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176章 合(四)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42章 成嘆息(一)第9章 她是誰?第248章 親事(下)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189章 一年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170章 探(八)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402章 踏月影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248章 親事(下)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155章 啓航(一)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157章 啓航(三)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133章 春雷(五)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164章 探(二)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51章 問鼎(三)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76章 試驗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129章 春雷(一)第165章 探(三)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263章 中了第191章 節奏第154章 問鼎(六)第71章 沒得救了第4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二)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160章 啓航(六)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178章 合(六)第260章 大婚(中)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266章 爭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44章 脫變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87章 前夕(五)第224章 羣臣諫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