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

沉悶的雷聲從天邊滾來,然後在行宮的上空落下。一場暴雨就到來了,只可惜與往常一樣,擠了幾滴,迅速雨就住了。

雨後的景色倒是動人,竹葉上、樹葉上掛滿了一些雨珠,太陽一露臉,便出現五顏六色的光芒。

坐在行宮中,狄仁傑失望地說道:“雨啊,又沒有落下來。”

其實落下來了,至少地面溼了,窪地裡還有一些水花,就是不大。也比不落好,關中景情亦是如此,人喝的水總歸有的,就是莊稼成長的水,很成問題。

魏元忠也道:“河南各州尚行,就是關中啊。”

“孤在離開東都時,曾經出了一個主意,”李威將他那個給幾個爵位刺激商人的事說了出來。

狄仁傑道:“陛下一定沒有同意。”

“是。”

“殿下,以後這樣的話還是少說不妙,雖說是賞賜了幾個無干緊要的子男爵,說不定會救了無數關中百姓。可是楚王好細腰的掌故你有沒有聽過?”

“聽過了。”

“聖上一動,天下效仿。今天是賞賜了幾個商人爵位,可天下人認爲陛下會替商人正名了。乾旱只是一時的,即使今年難熬,明年卻不會如此。熬過去了,也就過去了。可此風一開,卻是動搖國家的道德之本。這纔是萬世的基業。”

會這麼嚴重?李威心中不置與否。

不重商業,所以國家稅務只好在農民身體剝削,農民本來就可憐,國家變過來變過去,還是那些農民。當然重視商業,以現在的工商業規模,也不會讓國家做到不收農民的稅務。可多少分擔了一些農民的壓力。

但看到狄仁傑都如此,其他人更不用說。

本來李威還想說一件來,來開解狄仁傑的。那就是大食,大食認爲商人與工人是好的,是鼓勵的行業。於是商業發達,有了錢,就有了南征北戰的底子。工匠技術發達,就能造出更好的武器,更多的船舶,於是又有武器與運輸工具,讓他們進行擴張。

可就是說出大食,現在唐人眼中,它只是一個化外的落後之國,根本證明不了什麼。

狄仁傑又看着窗外,說道:“但這樣旱下去,陛下與皇后肯定心情焦急,就怕他們最後也向殿下這個主意屈從……”

屈從好啊,未必能將關中數百萬災民解救,可能解救許多人,還能將糧價壓下來。否則這樣不溫不火的求援,都聽聞長安米價漲了每斗六十多文。再漲下去,就是普通的市民都未必能買起米。

其實想一想,真的很艱難,父母兩位老人家,讓他如履薄冰,就是想做出什麼事,還要受這些落後思想制約。

狄仁傑又說道:“殿下,竹紙要到了出來的時候吧?”

“大約差不多吧,”李威無所謂地答道。

竹紙焦掛的人很多,可他這個始作俑者,甚至都沒有注意時間。

“殿下,會不會成功?”

“狄卿,孤說很多遍了,相信孤。”

“成功就好。”狄仁傑嘆道。但有一些話,他沒有說出來。隨着竹紙時間到來,氣氛越發不對。東都有無數謠傳,這已經不是民間的力量在推動了。其實細細琢磨了一下,終於明白皇后的想法。

成功固然是好,當然旱情還是旱情,有了這個大義遮一遮,多少會改觀一下。況且那個皇后的手段,又豈止是這些,如果成功了,再利用一些手腕,將它的效應擴大。於是大家相安無事。

狄仁傑也歡迎。反正太子一時半會登不了基。不能變動。

可是失敗了,這種渲染之下,許多人也將注意力集中在竹紙身上,會有人說太子荒唐。她也可以從旱情中抽一些身體出來。不能皇后不好,皇太子又不好。難道皇后皇太子一下子換?

不要說各個宰相,就是皇上本人,也不可能這樣做的。

皇后啊皇后,好手段。偏偏這個手段使出來,能察覺的人肯定不會有多少的。皇后慎重了,病重在亂投醫。其實呢,這一步棋下出,可進可退。

想到這裡,又說道:“殿下,恐怕這一次竹紙風波過後,陛下皇后對你都會內疚,有可能召你回東都。”

“在這裡很好啊,孤都不想回去。”

就是不能狩獵,但風景很好,山林茂盛,倒是一個避暑納涼的好地方。又沒有了人監督制約。

“召你回去還是要回去的,否則就有了憤怨之心。略略不滿倒可,可憤怨之心卻不能有的。不但如此,臣在此地久留也不大妙,還要回去,想一想對付許少師的法子。這就得要回到大理寺。”

“許少師,狄卿,能對付就對付,不能對付也無妨。不可強來。”

那可是許敬宗,倒在他手中的大臣宰相,不計其數。儘管多少有母親,或者父親的意思。

“臣不是上官儀!”他指着外面與李令月嬉戲的上官婉兒道。

已經有幾個低級官員拿出筆,在紙上記錄。

這是李威對劉羣的吩咐,劉羣又對戴至德說了。有一個調試的過程。比如不同的嫩竹,具體的漚爛時間,石灰的比例,還有後面的,培幹溫度與火候。別看這一次試驗的規模很大。想得出最佳的比例,還得需要好幾次,最少得多次不停的試驗,才能找出來。

推廣到全國後,又要試驗,不同的竹子,不同的石灰與水質,對紙張都有影響的。

但大方案定下來,那都是其次的事了。

工匠緩緩將竹簾提了起來,上面果然有一層薄薄的東西,很薄很均勻,因爲還是紙漿,晶瑩剔透,是能看到後面的事物,而且能看得很清楚。圍觀的百姓騷動起來,紛紛忍不住向前擠去,以便能看得更清楚一點。幸好侍衛不少,否則秩序有可能會混亂一片。

真的成功了?

戴至德與姜恪等人對視了一眼。

這幾個大佬表情也不大好,百姓看不到,但他們有權利看,一個個全部走近,看着這個薄層。

果然很薄,其實也未必有那麼薄,真正後世的宣紙,那才叫薄,而且韌性也比竹紙好。當然了,成本也好。

但現在的紙能做衣服穿,可以想像紙張的厚度。與竹紙相比,至少在厚度上,一個是天,一個是地。其實竹紙的出現,可以說是紙張的第二次革命,這種工藝後來唐朝也有了,很粗糙的,到了宋朝才成熟起來,但還有許多缺陷,一直到明朝,才完全成熟。即使是後世工業革命時代,竹紙也沒有退出舞臺。不過工藝更復雜,質量也遠勝於這種天工開物的竹紙。

這不算成功,還有一些工藝。

工匠將薄層放在事先準備好刨光的薄木板上。上面再壓一塊木板,再去蕩料。一直盪出很多張後,擡上巨大的方條石,放在木板上,這是利用重量,擠壓出薄料大部分的水份。

所有官員都沒有走,衙役送“盒飯”來了。

反正這一帶也沒有什麼人家,地方寬敞。一起蹲下來,將飯菜擱在地上吃。在等候。

不是每一甑竹料都成功的。有一些甑竹料有可能因爲種種原因,都蕩不上來料。不過也沒有關係,已經有好幾甑竹料蕩上來了。現在竹紙肯定有了,薄度有了,就是質量問題了。

培火是用土磚砌成的夾巷,工匠將木柴點燃,看到薄料已經滴不下來水,將方條石擡下去,木板揭開。竹料拿了起來,還有水份,因此顏色依然以透明爲主,只是更薄了,也略略泛出一種好看的白色。

人羣中再一次騷動起來。

戴至德走過去,用手撫摸着,低聲道:“新紙啊。”

很柔軟,摸上去滑滑的。

他心中盤算了一下,成本還是需要的,至於石灰與竹子成本,他已經忽略不計了,這玩藝兒,唐朝可以說大部分地區都有。就是人工與柴火的錢,算來算去,又道:“真的很便宜。”

唉,不要求有益州黃麻那樣的質量,只要能寫字就成了!

工匠看到宰相要看,留下一張,讓他們慢慢觀看,將其餘的,放入夾巷,開始培幹。

其實大太陽很毒的,在戴至德等人手中盤來盤去,也幹了一些。當然,大規模生產,必須要培幹,日曬上哪兒找那麼大片地方?

太陽漸漸西下。

圍觀的人沒有離開,反而越聚越多,其中有一些文人墨客,已經在腦海裡琢磨一些詞語,準備描述這一次盛況。

夾巷打開,工匠將紙拿出來。

“好白!”人羣不由地紛紛向前擠去,將侍衛擠得東倒西歪……

“陛下,自東都起,到汾州、晉州、蒲州、汝州各州縣自入夏以來,都沒有降多少雨水。”武則天道。

“嗯,”李治揉了揉腦袋,這些州縣都是河南與河東兩道州縣,雖然略略有旱情跡象出現,然而都有河流相通,供給倒是方便的,於是問道:“關中呢?”

武則天臉色變了變,道:“關中更甚!”

說完了,看了看李治的神情,不出她意外,李治一張臉立即陰沉下去。

“報,報!”李首成手上拿着幾卷白紙,興沖沖地跑進來。跑得有些急了,一下子絆在門坎上,摔倒在地,也不顧會不會摔得鼻青臉腫了,將手中的紙死死抱着。

李治正在生悶氣,怒斥道:“成何體統。”

李首成有些委屈,奴婢摔倒了,不指望皇上你安慰,也不用斥責奴婢,站了起來,摔得不輕,揉着痛疼的臉道:“竹紙有了,這就是竹紙,用快馬加急送來的。”

“哦,”李治也站了起來。如果竹紙真的成功了,對兒子有好處,對自己,對妻子,都有好處。走過去,將幾捲紙接過來,打開了一卷,道:“皇后,你看,真的很薄。”

“是。”武則天答了一聲,身體卻軟綿綿地癱倒下去,提心吊膽了這麼多時日,根本沒有想到成功的竹紙,居然終於成功了。兒子肯定沒有這個本事的,難道這真是上天給自己一家人的一個機會?

“拿筆來,”李治又囑咐道。

果然很白,很薄,可耐看不行,還得看能不能用。如果涔墨,再好也沒有多大用場。不但這麼薄的紙讓他懷疑涔墨,有的紙張不好,即使很厚,墨水往上一寫,也涔出一大片。

太監匆匆忙忙地磨墨,李治提起筆,在上面寫字。竹紙韌性不強,但着墨很好,下筆後墨色鮮亮,筆鋒都能感到明快。宋朝的竹紙還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可那時候的竹紙就讓蘇東坡與王安石等大家喜愛不止。

單論着墨,這些竹紙並不亞於益州黃麻等名品。

看着自己寫的字,看着墨色,李治說道:“好紙。”

李首成道:“是啊,是好紙,只是很可惜,這必須要用芒種前後的嫩竹,現在雖得其法,卻不能立即推廣。各地的竹子又不相同,需要調製。這樣計算起來,需得後年,才能在全國普及。不過終南山明年就能有大量竹紙出來。”

“後年麼,朕都能等得及的。”

其實何時推廣的神馬,李治現在也不顧得計較,只要竹紙有了,成功了,而且比所有人預想得都要好,大義就有了,也就成了!

“來,拿西域進貢過來的葡萄酒來,朕要喝上一兩杯。”太監剛要下去,李治又將他喚住:“等等,你立即傳朕口旨,讓太子回東都。”

到這時候,纔想起兒子的好處!

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135章 春雷(七)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158章 啓航(四)第137章 春雷(九)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248章 親事(下)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163章 探(一)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91章 象墓(下)第140章 定(二)第248章 親事(下)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99章 圍城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241章 誤會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152章 問鼎(四)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42章 定(四)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74章 微調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3章 大非川第267章 安慰第169章 探(七)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263章 中了第3章 大非川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270章 大手筆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177章 合(五)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444章 簾影動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289章 地下水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77章 公主撒嬌 父母奇招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169章 探(七)第143章 定(五)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83章 曙光(下)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473章 暗滴蛟珠淚(五)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47章 我的國第175章 合(三)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
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135章 春雷(七)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158章 啓航(四)第137章 春雷(九)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248章 親事(下)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163章 探(一)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91章 象墓(下)第140章 定(二)第248章 親事(下)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99章 圍城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241章 誤會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152章 問鼎(四)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42章 定(四)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74章 微調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3章 大非川第267章 安慰第169章 探(七)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263章 中了第3章 大非川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270章 大手筆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177章 合(五)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444章 簾影動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289章 地下水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77章 公主撒嬌 父母奇招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169章 探(七)第143章 定(五)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83章 曙光(下)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473章 暗滴蛟珠淚(五)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47章 我的國第175章 合(三)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