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

近朱者朱,近墨者墨。

儘管一看這個小宮女手上這本書,是用紙張,還是工整的繩頭小楷抄寫的,肯定來路不明,都沒有責備,反而因爲她搞怪的話,一個個樂了起來。

全部在笑,小宮女膽子就稍稍大了,一對烏黑的大眼睛,悄悄打量諸人。

李威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多大啦?”

“奴婢叫上官婉兒,今年八歲,”俏生生地回答。

上官婉兒?李威怔了一下,前世也許知道裴行儉的人不少,可不知道上官婉兒的人真沒有幾個,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加上眼前這個上官婉兒,中國古代的四大才女。

還以爲李威又遺忘了什麼,碧兒在李威耳朵邊低聲提醒道:“殿下,她是前宰相上官儀的孫女,因爲上官儀忤逆皇后,與其子被殺,籍沒其家。因爲她的母親鄭氏是太常少卿鄭休遠之姊,母女才得免死,被配入皇宮內庭。”

此事李威倒是知道的,這件案子遠比賀蘭敏之的案子轟動得多,不但上官儀全家,前太子李忠因此賜死,右相劉祥道、太常伯鄭欽泰等大臣名士或罷或流,牽連的人不計其數。

不過計算了一下時間,也就是說上官婉兒入宮時,也纔剛剛出生不久,家中就遭此大變了。

知道他們在說祖父的事,不過小姑娘就是什麼星下凡的,那時才幾個月,除了母親外,其他人的事都記不得了,本來就小,什麼仇啊恨的,根本就不存在。繼續用一對大眼睛滴溜溜地看着衆人,手中卻在搞着小動作,想將書藏起來,但往哪裡藏?

但衆人覺得小姑娘更好玩。

李威坐了下來,前世對她很敬仰的,但看到她的年齡,委實敬仰不起來。看着她,大約因爲長得嬌小的緣故,比李令月太了一歲,可看起來差不多大。

說道:“想不想每天撿很多書?”

“想,”毫不猶豫答道。

衆人又是一笑。

“那麼跟孤到東宮去,在孤哪裡有很多書籍的,想撿到多少就有多少,願不願意?”

碧兒拽了一下李威的胳膊肘兒。

李威卻搖了搖頭,碧兒心意他是知道的。本來就因爲兩位公主的事,鬧得母親不開心了。但這是不同的。母親是皇后,**之母,兩位公主這麼大沒有下嫁,是失職,是刻薄。卻讓兒子揭發出來,更掌了臉。

但上官一家已經是浮雲了,一個小宮女罷了。如果母親連這個肚量都沒有的話,她在歷史上後來也不可能執掌天下。

“你是太子殿下?”

“嗯。”

上官婉兒雖然小,可也聽說了,太子仁愛,人好,眼出驚喜起來,倒不害怕了。所以呢,人善被人欺的,如果這一次不是李威,繼續是原太子,連太子妃都被人上了,都不吭一聲,這樣的太子,也許喜愛,可未必全是好事。

“東宮中是不是有一對通靈的燕子?”

倒底是孩子,並不知道調到東宮服侍太子的意義,卻關心起那對燕子來。

“嗯……哼……”李威不置與否,通靈,換誰家的燕子,每天都有幾十人捉蟲子給它們吃,或喂糧食,都會“通靈”的。不過這事兒傳得都快,傳到掖庭宮來了。

“那你願不願意過去呢?”

“願意。”

“那你去與母親道個別吧。”

這也是很仁義的做法,象他從皇宮中調一名最低下的宮女,直接調走就是。鄭氏與上官婉兒現在是何地位,說句不好聽,只比教坊裡的宮妓強上那麼一點點。根本無需向鄭氏打招呼的。

上官婉兒高興地離開了。

碧兒又低聲說:“殿下……”

“小宮女罷了,不用想得那麼恐怖。”真這麼恐怖,還是那句話,別爭了,早點跑路吧。也是惜才,纔多點大小姑娘,自覺地勤奮如此,難怪後來成爲大唐有名的才女。如果調、教那麼一下,以後豈不更有出息?

當然了,此調、教非彼調、教也。

漸漸也接受唐朝早婚的事實,可對這個八歲的小蘿莉,還沒有這個罪惡心的。

一會兒一箇中年美婦走了過來,遠遠地就施禮。

“不用了,既然你同意了,上官婉兒以後就是孤的宮女了。”

“謝過殿下,”鄭氏可知道其中的意義,驚喜若狂,看着他們一行離開,還站在哪裡,不知想什麼。

“婉兒,你的書從哪裡撿到的?”

“弘文館,”剛答完了,將嘴立即捂了起來。

衆人又是呵呵一樂,但李威卻會意了。她們住在掖庭宮,可白天卻要到太極宮,甚至弘文館做雜事的。特別是一些髒亂的活,都是這些犯罪官員家屬女子去做的。

上官婉兒不會去那麼遠,倒是鄭氏可以,看到女兒喜歡讀書了,倒底是身上掉下來的肉,於是從弘文館或者其他地方偷書來讓女兒讀,讀完了再歸還。她本身又出官宦世家出身的,認識不少字,從旁指導。有可能弘文館學士發現了,但礙於鄭休遠的面子,也不去揭發。如果沒有自己出現,後來驚豔天下的才華,一大半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學來的。

讓一個太監將這本《大雅》歸還弘文館,憐惜地摸着她的頭髮,說道:“東宮裡的書很多,想讀就讀,以後可不許再‘借’了。”

“嗯。”

見到了義陽與宣城兩位公主。因爲要出嫁了,心中有些喜悅,氣色漸漸好了,便越發地美麗。

特別是她們年齡,都在二十來歲,放在這時代大齡青年,可在李威眼中,卻是女子一生最美好的時光,就象花兒一樣,全部在綻放,可卻沒有凋謝。不但她們,香雪與畫柳亦是如此。楊敏嘛,美則美矣,可是太小了。

再說蕭淑妃的女兒嘛,想差也差不到哪裡去的。其實蕭淑妃也是宮女出身,與碧兒相似,不過是官宦世家,以後爲太子良娣,隨後做了淑妃,卻穩穩地因爲才氣與相貌力壓了王皇后一頭,於是王皇后請來母親,引虎驅狼,結果嘛……

對李威倒也客氣,吩咐人上茶。

但卻出了一個小麻煩,義陽公主卻不願意搬到太極宮了,道:“何必假惺惺地做樣子,掖庭宮也很好。”

肯定是不好的,這是宮女與內侍的所在,母親武則天才到皇宮,也是住在掖庭宮的。與東宮與太極宮相比,就如後世的貧民窟一樣。之所以挪到掖庭宮,也是母親恨屋及烏,將她們強行遷過來的。

不然這麼大的閨女,在太極宮晃悠,父親李治眼睛不大好,可不是瞎子,能看得過去麼?

既然出嫁了,不能皇帝的親生女兒從掖庭宮出嫁。因此得重新遷往太極宮,實際上住不了幾天,是走一個過場。

這個姐姐性子倒烈,可是她們又不象自己打算隨時跑路,就是你們下嫁了,還是呆在大唐這片土地上,這麼激烈的性子……李威搖了搖頭委婉地說:“承恩也是一種美德。”

“殿下,我們承恩,也是承殿下的恩。”

“義陽姐姐,此言大錯了,如果不是父皇與皇后開恩,我能做什麼主?”李威差一點說,你在說什麼渾話!

“姐姐,不要讓太子爲難了。”宣城立即阻止道,拼命地使眼色。

“殿下,剛纔是我錯了,”義陽立即反應過來。有可能是要出嫁,又搬回太極宮,心神激盪,說了這句犯渾的話。

但兩人的態度,有可能就決定了她們兩人以後的命運。可自己卻是管不了的。李威又想到了一句話:可憐生在帝王家。

…………

大婚一天天臨近了,總之,準備得很隆重。這也是武則天親自下的旨意。那怕國庫再緊張,不能讓兩位公主委屈了。

但正是這樣,李威才越感到驚心。不知道大婚過後,母親會不會又記起了這個“舊仇”。婚期漸漸要到來了,自己到洛陽的時候也快要到來了。還有那個三國……卻不知道太原狄仁傑,有沒有想出一個好主意,來化解。

正在這時候,外面稟報,說姚元崇二人求見。

“讓他們進來,”李威高興地說道。

第82章 曙光(上)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61章 和親(上)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360章 射日墜(二)第261章 大婚(下)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240章 貴妃第175章 合(三)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76章 報應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3章 大非川第157章 啓航(三)第191章 象墓(下)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56章 啓航(二)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282章 背棘去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62章 和親(中)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277章 十萬貫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263章 中了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161章 啓航(七)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211章 渡(上)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172章 探(十)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240章 立志第85章 前夕(二)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36章 東園岑寂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35章 時叩窗隔(三)第56章 莫愁樂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66章 圖窮(上)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190章 象墓(上)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18章 問琴(中)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66章 探(四)第106章 奇兵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261章 大婚(下)第279章 分相權第224章 羣臣諫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71章 探(九)第101章 會戰(二)第249章 亮劍
第82章 曙光(上)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61章 和親(上)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360章 射日墜(二)第261章 大婚(下)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240章 貴妃第175章 合(三)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76章 報應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3章 大非川第157章 啓航(三)第191章 象墓(下)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56章 啓航(二)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282章 背棘去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62章 和親(中)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277章 十萬貫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263章 中了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161章 啓航(七)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211章 渡(上)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172章 探(十)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240章 立志第85章 前夕(二)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36章 東園岑寂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35章 時叩窗隔(三)第56章 莫愁樂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66章 圖窮(上)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190章 象墓(上)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18章 問琴(中)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66章 探(四)第106章 奇兵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261章 大婚(下)第279章 分相權第224章 羣臣諫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71章 探(九)第101章 會戰(二)第249章 亮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