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

“這不是你管的”,武承嗣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自己這個厲害的姑母再三囑咐過,在這個結骨眼上,武家各人皆不準輕舉妄動,更不準傳出什麼言堊論。但實際上他心中還是擔憂的,這個皇太子,對他印象可是很不好的。敢情到現在他也沒有將李威當作皇帝,依然認爲是一個太子。

走進屋中,坐下喝了一口茶,外面稟報,說武三思求見。

“打開中門,讓他進來。”

見了面,武三思問道:“花奴長大了沒有?”

是指武承溺養的一頭獵豹,唐朝人養的東西很古怪,馬是最常見的,還有貓、鸚鵡、大貓(稽利),以及豹子,自小讓豹奴刃養,然後打獵時牽着打獵的。多以胡人爲多,也有一些達官貴人訓練這個兇悍的動物。

當然,老虎是沒有人敢養的。

小的有鬥雞與蟲。另外就是狗,但有一種狗,一般人家不準飼養,拂林犬,也就是後來的北京犬,只准皇族與頭等誥命人家,才準飼養這種狗。裴雨荷從皇宮抱來一隻,但第一天來東宮印象就不好,在地上阿了一陀不乾淨的事物。裴雨荷愛潔,立即送回皇宮,自此以後東宮,只養一些鳥類。也阿,可它們在殿外,又有宮中僕役打掃,看上去要乾淨。

讓李威嘲笑她是掩耳盜鈴。

武承嗣這頭豹還小,正在由豹奴馴化。

但武三思這時候肯定沒有心思管心這頭小豹子的,詢問一聲,是這頭花豹,武承嗣平時很喜歡,也是一個託詞。

“長大了不少,我帶你去看看。”

帶到豹廝,豹奴正在喂牛肉給這頭小豹子吃,半大,因爲自小由人馴養,特別是武承嗣經常跑來撫摸,看到武承嗣到來,親熱地跑過來,搖頭尾巴撒驕。

武三思還是畏懼,不敢碰,說道:“這纔是通靈性。”

指東宮那些小燕子。

武承嗣笑笑不語,說道:“來,正好吃晚飯,過來陪我喝幾盅酒。

“大兄之請,敢不奉從。”

僕役端上酒菜,武承嗣揮了一下手,讓僕役下去,舉起酒杯,與武三思對碰了一下。

喝完後,武三思說道:“大兄,太子今天終於登基,一登基弄出如此的聲勢,弟擔憂啊。”

“三弟,勿要有這樣想法,看到沒有?從賀蘭敏之到許敬宗、雍王、明崇儼,如今是什麼下場?”

“所以我才更擔心,陛下對我們武家不善啊。”

這一句話說中了武承嗣的內心,鬱悶地喝了一杯酒道:“我們終歸是外威。陛下還多少講一些道理,看一看雍王,是如何看待我們武家的?”

武三思皺了一下眉頭,不大同意,道:“大兄,非是如此,只是陛下手段更高超……”

“即使是,又如何?太上皇已老,再說,你我大人(指父親)當年對太后又不善,能從嶺南遷回來,得享這份魯貴,已是不易喝酒喝酒……”,又喝了一杯。

今天他也在朝堂之上,聽得很仔細。機會還是有的,李威多條建議,比如對科舉進行改革,廣用寒門人士,甚至吞併田地嚴重,都隱隱地隱射了世家豪門。

在唐朝,這些世家代表着是清名,是輿論,是影響力。就是皇帝下詔,五姓七家的各支脈家主們,也未必前來兩京拜見。傲到這種地步,但人家確實有傲的本錢。

就象自己姑母,敢殺蕭淑妃,敢殺王皇后,可敢不敢動蘭陵蕭家與太原王家?更不要說清河博陵二崔、隴西趙州二李、范陽盧與蒙陽鄭。

新皇帝矛頭隱射,倒是一個機會。然而這個新皇帝進退有據,誰能蝙動這些名門世家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皇帝?舉國也沒有一個人能有這個能力。再說對抗的結果,對武家有沒有好處?

“大兄,還是太后啊,你想一想,這一次皇帝即位,有沒有除投過什麼官職?”

“這是爲了平衡。”武承嗣想都沒有想,就答道。

皇帝在朝中影響力不小,再升遷親信進入朝堂,不說太后,就是太上皇也不大放心,也會升遷一批大臣進入朝堂掣肘。況且他們手握中三品以上官員的除授。

“不是啊,大兄,再想一想,有一些人沒有授啊。”

“你指魏元忠他們?這些人遲早陛下會授的,但此時不宜,要過一段時間,一授,還有一些交易。”

這個交易用得很粗俗,但確實是這個理兒。嗯撥魏元忠他們回來,李威必須讓出一部分利益給父母。

“不是他們。”

“是誰?”

“東宮啊。”

“東宮也不好授,太上皇還在人間,皇宮多有嬪妃,若置皇后貴妃,後宮嬪妃如何自處?”

“不是她們,是太子妃與兩位良姊的兄長。”

韋月有兩個哥哥,父親正是壯年時候,裴雨荷有父親,還有四個哥哥,就是楊敏父親過世,還有一個哥哥在世間,立授皇宮,不會。可至少太子登基,新的外戚又有了,這些外戚要授一些官勳,嚴格來說,不僅是這三人,包括徐儷與江碧兒的親人,也要授了些薄爵與薄職,上官婉兒與秋惹秋好,那就算了,成了孤家寡人,不大好授。野辭明月同樣不好授,畢竟是一個党項人,登基這一天授會有爭議。

可一個不授,也是不對的。

“是啊,你是說太后對皇帝還有猜疑?”

論資質,武承嗣比武三思要笨得多,而且十分矯躁自大,實際上這一條,李威與秋仁杰他們早反應過來。但是不急,地位還沒有穩定下來,一旦穩定,幾年後再授不遲。

“肯定是的。”

“可那又如何,難道你不知道,這一次太后讓陛下登基,正是吃了陛下的虧,才妥協的。”

“大兄,你低估了太后,請聽我扣……”附在他耳邊說了很久。

武承嗣聽完後遲疑地道:“倒是好主意,我還是很擔心。真不行,那一天,我抽空看看太后的意思。”

“請示太后可以,這也走向陛下問好,大兄何必猶豫不決?”

“不急,不急,吃酒口……”

但武承嗣已經意動。

李威下朝後回到東宮,很忙際。

首先下令遣散宮娥,在洛陽讓她們家人來接回去。這個倒不用他親手處理,動一下嘴皮子就可以了。然後又將自己帶來的五百侍衛解散,不是真解散,是打散了,整編到羽林軍中。不然就是母親也不大放心。

然後政事堂與門下省將奏摺就送過來了。

奏摺也分成兩部分的,一部分是中書的決策,門下省審覈通過,遞到皇帝手中終審。

這些決策來自三省,皆是大的朝政。不過讓裴炎分了一分,門下省首號長官郝處俊罷政,他是二號長官,門下省的事務由他來主持了。將大的決策,遞到上陽宮,稍小的決策遞到東宮。

這是人家的職權所在,而且李威現在經驗也欠缺了。必須有一個磨合期,劉仁軌並沒有表示反對。

第二個就是各地呈上來的奏摺,有的事務六部九寺官員直接處理,有的還需遞到政事堂。比如死刑犯,古代對死刑十分慎重的,犯人判處死刑,必須皇帝過目。也未必真看……個人那有這麼多的精力?但得用筆勾一下,然後官員再做一個樣子,三請寬情,最後才真正判決。這也屬於大刑獄,暫時李威插手不了。

還有其他的一些事務,比如重大的,或者複雜的,或者難以解決的,政事堂再處理一批,剩下的,交給皇帝批閱,或者再付政堂協商處決。

裴炎也沒有刻意刁難,這種明眼的活,他也不屑去做。也分了輕重不等,重大的交給上陽宮,繼續讓皇后頭痛。輕一點的,交付東宮。

看着大半人高的奏摺,李威很是傷神。

做一個昏皇帝容易,可做一個好皇帝不容易的。

正準備批閱,怎麼辦呢,這是皇帝必須要做的事務。

外面傳報,說香黛公主求見。

這個歐洲公主又來做什麼?但他心中有一個直覺,這個公主會有很大用,於是讓她進來。

東宮的幾個女子好奇地看。不是相貌,唐朝兩京外國人多,也有一些歐洲人種,黃髮碧眼,當然,還是很少的,但是有不少非洲人,後來唐朝出土了許多黑人的唐三彩,也正是因爲現在唐朝許多人家用非洲人爲奴的結果。

是好奇歐洲國家的公主,這個身份的。

李威也不吭聲,問道:“公主殿下,這麼晚前來何事?”

“我恭喜太子做了皇帝。”也不知道他這個皇帝與真正皇帝的區別,認爲做了皇帝,也象原來的皇帝那樣,是這個強大國度第一人了。

“謝過。”

“還有,我問一聲,爲什麼貴國容忍那麼多異端?”

“什麼異端?”

“那個景教。”

景教也是基督教的一支,又叫東方亞述教會。但與西方的基督教有很大的不同,不承認瑪利亞爲天主之母,不用偶像,只保留十字架。不承認羅馬教派的死後滌罪說,只崇拜祖先,反對化體說,吃素,教務人員不吃肉。教務總管不是上層任用,而是選舉產生。

這個教派是貞觀九年,波斯大德阿羅本帶着經書前來長安,又進獻了許多奇技珍玩,進貢給了李世民,於是獲李世民準,在長安興建寺廟傳播的。但中間名字多有變動,初稱波斯寺,後來又出現羅馬景教寺,大秦寺,因爲李世民與李治皆表示支持,傳播很快。但究竟大秦、羅馬有何區別,沒有幾個唐朝人清楚了。

可因爲理論不同,百姓很難接受,於是教義也在漸漸融合了一些佛道的理論進去,到這時候,長安與洛陽的景教,已經與波斯的景教開始有一些細微的區別。因此,李威看到過景教寺,根本就沒有想到它也是基督教。

羅馬認爲這種基督教是異端,甚至幾百年後,馬丁路德明確將它定性爲異端。

這一大羣歐洲人與西亞人來到洛陽很久,同樣一開始沒有發覺,直到很久後,才知道這個景教就是羅馬教廷所反對的基督教聶斯脫裡派。

香黛解釋了大半天,李威才弄明白。

也沒有汗顏,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但是有些不悅,說道:“我朝博大包容,給予宗教傳播自堊由,不僅是景教,還有佛教、道教、襖教、摩尼教。甚至極少數大食人帶過來的伊斯蘭教。只要它是勸人向善的,我們皆會支持。但如果想你們一家爲大,自己有本事,讓你們神靈顯靈,使百姓相信去口不要指望我們會幫助,也不更允許你們相互攻擊,影響社會穩定。”

“那麼陛下,如果我不惜主會懲罰我,嫁給你,你會不會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親大的動力。)

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164章 探(二)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171章 探(九)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103章 會戰(四)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286章 哭好啊第43章 成嘆息(二)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461章 等多時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73章 刺激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474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一)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61章 和親(上)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191章 象墓(下)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99章 圍城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215章 烏龜第164章 探(二)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248章 親事(下)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119章 問琴(下)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111章 馮太后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66章 圖窮(上)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66章 圖窮(上)第426章 甚輦路(一)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256章 圈地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274章 無人聽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70章 大手筆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55章 進宮(下)第441章 還轉盼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102章 會戰(三)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278章 種惡因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48章 定(十)
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164章 探(二)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171章 探(九)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103章 會戰(四)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286章 哭好啊第43章 成嘆息(二)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461章 等多時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73章 刺激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474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一)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61章 和親(上)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191章 象墓(下)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99章 圍城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215章 烏龜第164章 探(二)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248章 親事(下)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119章 問琴(下)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111章 馮太后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66章 圖窮(上)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66章 圖窮(上)第426章 甚輦路(一)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256章 圈地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274章 無人聽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70章 大手筆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55章 進宮(下)第441章 還轉盼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102章 會戰(三)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278章 種惡因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48章 定(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