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等多時

第一道詔書下到青海時,李威不在。

狄仁傑在信上,怕李威擔心,沒有多說上官婉兒的事。母親將上官婉兒重笞,李威並沒有得知。可是能從信中看出一些,裴行儉都沒有看出的,認爲僅是一個巧合。又不知東宮出事宮殿的環境,想是雍王喪心病狂。

李威並沒有這樣看,任何人能忽視上官婉兒的智慧,他沒有忽視。隱隱猜出,這是上官婉兒設下的圈套。不大好問,但知道父親不久肯定要詔自己回京。

不然,再不詔,自己將此事公佈於三軍,到時候軍情激盪,自己還能強行回京。但這種結果,又是他不願意的。

輕則開了一個不好的頭,重則都能發生內戰。

然後等待消息,做了一些佈置,再次出擊了一次,自己率軍,跨過赤嶺,一直向南,經牛心堆到赤海,再到大非川,不是爲了擄掠的。大非川上經過數次攻擊,成了一片荒蕪,倒是青草長勢很茂盛,說不定幾個月後,能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只是看不到幾個部族。

這次出擊,主要是整合党項軍隊的。

党項人勇敢,可勇敢的是個體,整體缺少配合,因此戰鬥力不強。

回到了鄯州城,讓他回京的詔書才下達。

召集了黑齒常之、李謹行二人到鄯州來議事,二人以後呆在青海,主要宗旨還是爲了戰爭做準備的。可是內部建設同樣更重要。要囑咐一番,裴行儉說道:“殿下,勿留,速回。”

李治慢騰騰地下詔書,劉仁軌信卻提前到了青海,就說了這二字,速回。

李威信上說得很清楚,青海要維持現狀,不損國力,繼續戰鬥時,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又有內宮醜聞發生,然而李治遲疑不決。若是想建青海之功,倒是不怕,就怕皇上內心之處,仍然不想太子回來。

事情一過,更不會召李威回京。說不定過了一段時間,想一想,又能扶持一下老三李顯上位。有的亂。所以說速回,遲擔心有變。

黑齒常之也勸道:“臣心裡面清楚殿下計劃,若做得不好,殿下可以通過書信往來,指出臣的不對之處,臣加以改正就行。殿下,還是回去吧。”

都到了四月初,皇上又到了洛陽,趕到東都,快接近五月。時間拖一拖,皇后力量增加一份,不大好說,但黑齒常之等人心中也急迫。

“那麼黑齒將軍,李將軍,青海交給你們了。”李威說完,與裴行儉立即帶着五百名侍衛,上了路。

党項各部聞聽後,想來相送,可李威已經走了。然後捶胸頓足,大聲嚎叫。黑齒常之只好安慰,知道,大約有可能會捨不得。圈起來,是得到很多好處的,至少不象以前那樣,承受吐蕃人沉重的剝削。甚至許多黨項人,學習中原人的耕作,也開耕了一些田地,種了麥子,種了麻,收成沒有上來,但秋天生活會更加美好。還有的機靈的党項人,利用唐朝對少數部族的優惠政策,與漢人交易,賺了一些小錢。

生活一時半會恢復不過來,可能看到一個美好的前景。

但他們實際內心,還想太子回京的,最好能立即擔任皇帝。只有太子擔任了皇帝,唐朝對党項人的政策纔不會改變。所以這嚎叫聲,有幾份真,幾份假,不大好說。

勸慰了幾句,讓他們散去。

聽到這個消息,莫賀與論贊婆在吐谷渾城長鬆了一口氣。這個殺神終於返回去。一個個部族從山谷裡陸續地走出來,地獄生活要結束了。實際這想法是錯誤的,黑齒常手腕一點也不比太子軟。

黑齒常之一直沒有動,靜觀事態發展。

五百人浩浩蕩蕩地出了青海,一路走,一路百姓歡呼。特別是到了長安城,全城百姓轟動。盼望太子回來,盼望多時了。這一次李威沒有低調做人,偷偷地進入長安城中。大大方方地從咸陽,渡過渭水,進入長安。

在百姓的夾道相觀下,進入城中的。然後來到後宮,去找老二李賢。

這也不符合制度,可是太子挾威而來,內侍皆不敢阻攔。來到大明宮一個偏靜清冷的宮殿,見到了李賢。

關了一個多月,又遭到重大的打擊,面容憔悴,已經看不到當初風度翩翩美少年的樣子。

不知是厭惡,還是同情,或是痛恨,或者憐憫,心情很複雜,問道:“爲什麼要這樣做?”

到了這時候,什麼妄想也沒有了,李賢很老實地回答:“大哥,我看到上官婉兒是雲英之身,又是才情橫溢,於是又同情,又愛憐,生了愛慕之心。”

李威沒有痛斥,記得不多,可是歷史上,李賢就曾愛慕過上官婉兒。但後來上官婉兒做得同樣不大好,親自書寫了處罰他的詔書。說明老二有情,上官婉兒對他卻一直沒有多少情義。

歷史走向改變,更休想上官婉兒爲他動情。只不過是不是處子之身,爲什麼有的人一眼就能認出來,自己卻沒那本事?當然,有人能認出來,自己也不能問。你是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學什麼辨認處子的法門,做什麼?

繼續聽他往下說。

“我找到了段夫慶,”默認了,李治離開長安後,帶了三四個蕃子,不過段夫慶行事低調,認識的人不多,只有一個蕃將認了出來。但已經足夠。自己是瞎了眼睛,居然使用吐蕃大論手下重要謀臣,爲自己謀臣,豈不是找死?繼續往下說去:“他讓我指使張大安提議,讓上官婉兒進入內宮執掌詔命。上官婉兒對我半推半就,不然那一天,我在內宮之中,也不會做出這種膽大的事。後來她就喊人……”

我有責任,也是上了你那個小妾的當。

“就算你此次情有可願,我再問你,使用一個心腹,難道你想不起來,查一查他的底細?知道沒有,吐蕃人已經開始在紫山口提前築了一卡。”

“所以我不及你,輸了。”

說得很光棍,反正心灰意冷。

“就算你不會用人,爲什麼收買張桂東,幾萬條人命。若不是我運氣好,這一次青海全軍會因爲你導致潰敗,你知不知道?”但說完了,搖了搖頭,站起來要走。

對於自己,對於青海三軍來說,是運氣好。對自己這個二弟,卻是運氣不好。這個道理沒有法子說得通。

“大哥,且慢。”

“你要說什麼?”

“大哥,我輸了,也錯了,可我有一句話要說,不管我對不對起你,可是你要防備母親。”

“我知,”到現在你才知道啊。剛要走,房氏又說道:“殿下,且慢走。”

李威只好站住。

房氏忽然跪了下來,哭泣道:“大哥,這一次雍王殿下有錯。但原來你們兄弟關係和睦,只是陛下一心想扶持雍王,對你掣肘,又有許多羣小藉機想上位,一再蠱惑。雍王才做出這些悖逆的事。還望你看到,往日兄弟情份上,饒恕雍王的過錯。”

若沒有意外,太子登基成爲必然。自己丈夫生死,全在太子一念之間。

“我也不知道。”李威直接說出來。就算自己能寬恕他,青海諸將也會不服。也爲以後唐朝的未來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留下一個隱患。又說道:“再說,如何最終處理二弟,目前也不是我說的算。”

說完,回到東宮。

新近升遷的劉司閨見到他,立即伏下說道:“殿下,你回來真太好了,救一救良媛吧。”

狄蕙與狄仁傑在路上的交談不知道,只是臨走時,東宮得到的消息,說法不一,有好有壞,不知道真假,但上官婉兒被武則天重笞後,一直關在後宮,東宮中連一個人影也沒有看到。

李威這才知道上官婉兒被打的事,默然良久,最後說道:“孤知道了,會立即去東都。”

……

李治也得到兒子回來的消息。

在這之前,唐朝迎來了幾個好消息。先是三門渠如願以償地竣工,前後花費巨大,終於將這道難纏的漕運啃了下來。竣工那天,李治有可能因爲心中想的事多,有可能是因爲明崇儼給的藥吃得太多,身體不大好。還是率領了文武羣臣前去觀看。

幾條水道一分,水流不再象以前那樣湍急,當然,還是很急,畢竟這一段河面本來很窄,又不是將兩島全部挖走,就是挖走,深度也不夠。三門河以及三條新開河,河水還是掀起一道道白浪。因此岸上還需要縴夫拉縴,但比原來那種艱驗,要好得多。會繼續出事,可出事率會大幅度下降。

接着丹水渠又引來一些河水,有一些小的船舶,能直接駛到商州。這要分成兩步的,秋後還要開工引水,然後開鑿鄭當渠,打通鄭當渠與丹水渠,至少還要三年才能竣工。

不過也算一個好消息。

接着胡應率各國使者來到洛陽,看到長安,又看到洛陽,終於知道爲什麼說唐朝是一個黃金國度,一個個看花了眼睛。然後對李治膜拜。對此,李威很不看重的,虛名要之無益。可是這時候官員卻十分看重。

一系列的好消息,使唐朝如同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一般。

李治立即封賞了胡應一個候爵。

可到了後宮之中,心中卻不是滋味,雖然史官會將這些功績記於他的執政名下,但實際上心裡面清楚,所有這一切,包括青海的勝利,都是小五帶來的。

然後就聽到了小五在萬民歡呼聲中,向東都趕來。

“陛下,弘兒就要回來了,爲什麼不開心?”武則天問道。

“沒有啊。”

“有一件事,臣妾一直想稟報陛下,可是不敢。”

“什麼事?”

“是郝處俊……”

“郝卿,他怎麼啦?”李治問道。郝處俊雖然倒向小王,可爲人敢言,又有才華,是李治一手提撥上來,將他視爲自己的魏徵。李治對他十分看重,聽到妻子將矛頭指向了郝處俊,眉頭不由地皺了起來。

武則天將那天發生的事說了一下,又道:“也沒有什麼,他只記掛着弘兒,算是忠心,臣妾多嘴了。”

十分機警,見好立即就收,停下不說。但只是簡單的幾句話,起到了作用……

ps:白天有事,晚上兩更全部補上。明天繼續小爆。

第191章 節奏第87章 前夕(五)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264章 天下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165章 探(三)第276章 煮青蛙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264章 曲江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146章 定(八)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253章 背水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274章 無人聽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97章 等(上)第136章 春雷(八)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147章 定(九)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288章 名門動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260章 大婚(中)第134章 春雷(六)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266章 爭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254章 陳事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191章 節奏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147章 定(九)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44章 脫變第84章 前夕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103章 會戰(四)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130章 春雷(二)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419章 簫聲斷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151章 問鼎(三)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9章 她是誰?第42章 成嘆息(一)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177章 合(五)第254章 陳事第252章 決心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76章 試驗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191章 節奏
第191章 節奏第87章 前夕(五)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264章 天下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165章 探(三)第276章 煮青蛙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264章 曲江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146章 定(八)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253章 背水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274章 無人聽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97章 等(上)第136章 春雷(八)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147章 定(九)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288章 名門動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260章 大婚(中)第134章 春雷(六)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266章 爭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254章 陳事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191章 節奏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147章 定(九)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44章 脫變第84章 前夕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103章 會戰(四)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130章 春雷(二)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419章 簫聲斷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151章 問鼎(三)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9章 她是誰?第42章 成嘆息(一)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177章 合(五)第254章 陳事第252章 決心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76章 試驗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191章 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