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

姚元崇也會意。對太子的位置,他想法與李威兩樣的,李威一直畏懼母親,他不知。可知道沒有這個厲害的母親,做太子會還很艱難的。因此有的皇帝之前壓制得太厲害,登基後開始胡作非爲。比如楊文,比如高洋。與武則天並無半點關係。

在他心中,注意的都是皇帝本人。不是自污,是低調做人,讓皇帝看重,又不能讓皇帝感到危脅。這纔是做太子的唯一選擇道路。實際太子做得也很好了,連那個什麼棉‘花’的主動讓給了母親,或者竹紙是一家三口分的功勞。可這個高梁,出忽所有人意料之外,自己想都沒有想過,太子也沒有想到。是很麻煩的,也不是沒有好處,能爭來更多大臣的心,也能造福於許多百姓。只是太子以後要更小心了。但太監站在一旁,沒有敢說。

只說了一句:“殿下,此是百姓福音。”

李威沒有作聲。作福百姓,也想的,不然他不可能在這裡“變廢爲寶”,可自己卻更重要。人不爲己,天誅地滅,說得誇張了,自己都保不住了,如何造福百姓。好象腦海裡還一些先進的知識,沒有發揮出來。一一實施下去,對唐朝還是有些幫助的,儘管這些知識在後世不算什麼,畢竟比唐朝領先了一千多年。

但自己得活下去

上了馬車,胡思‘亂’想着,怎麼產量就這麼高呢?這倒是他疏忽了,有可能種子是落後了些,可他前世小時候的家中,種的地,能有皇莊裡的人‘精’心伺候?或者‘肥’料,就是有了化‘肥’,能有農家‘肥’好?論地力本身,也不及長安城外那片地。慢慢地將此節想通,嘆了一口氣,疏忽了,早知如此,如果‘操’作好,還是能將功勞讓給父母的。讓給他們了,也就不會生氣。

想到這裡,他突然靈機一動。

其實這個父親,不算太壞的。當然也別要指望他捨不得殺兒子。照殺不誤的,已經殺了一個。就算母親主意,沒有父親同意,李忠能死麼?好象現在主要權利繼續在父親手裡抓住,並沒有放下來。對自己忌憚了。可是自己‘弄’出一些新事物,如是母親呢?兒子在‘弄’妖蛾子,妻子在‘弄’妖蛾子,怎麼辦?

想母親‘弄’妖蛾子,還是很好辦的。有可能因爲自己這個小翅膀扇了一下,母親現在處境與自己差不多。有可能因爲災情,歷史上這段時間母親處境就十分困難。‘弄’不清楚,自己送大義,送正名給母親,母親還是很高興的。

其實到了這地步,已隱隱地察覺到母親現在並沒有做‘女’皇的打算,當然,對權利她還是很留戀的。暴厲也有,這幾年爲了上位,死在她手上的人不計其數。不過給她一些親情,一些溫暖,也許多少會轉變一些。大不了,我讓你做宋朝的劉太后(劉蛾)。可想想母親的‘性’格,即使是太后,母親武則天也未必會是劉太后,十有八九是呂太后(呂雉)與慈禧。

心中舉棋不定。

可這條主意,卻是十分邪惡。李治‘弄’三國平衡,說到底是捨不得放權,作爲一個帝王,很正常的表現,不但家裡,在朝堂上爲了控制大臣,有時候也會‘弄’一個平衡之術。可兒子與妻子不停地整出什麼大義,什麼祥瑞,會非常非常的難受……

………

“看看奏摺吧。”李治道。

“是,”打開奏摺看了一遍,不喜。反正這個產量出來了,高興的人很多,可這父子二人皆似不大喜歡。但事實上受益的卻是這個父子二人,百姓有飯吃了,皇室纔會穩固。

“說說。”

“是,這要從籍田祭說起來。與戴相公兒臣還‘交’談過,說過了,一畝地能產二石糧食,比漢朝的好。可是有的百姓因地少,除了租庸調製,每年度日的糧食都難維持。於是凶年一來,只有逃亡的一條路。”

“太子所言極是,”郝處俊說道。這是唐朝的弊端,也是每一個朝代的弊端。但都沒有辦法解決。

李威又說道:“兒臣又想到父皇爲了國家,都熬出病了。別的皇后只是悠閒地管理後宮,母后爲了國家爲了百姓,也不得不協助父皇,日夜‘操’勞。兒臣快及冠之年,卻不能爲父皇母后分擔,心中十分慚愧。”

拍了一個大大的馬屁,不過這幾個月,或冷或熱,李治與武則天都不怎麼受用。當然,拍比不拍好。繼續說道:“於是想辦法。就找了一些農書看,看完了,又在寒食節,去了一下農田。發現與書上所寫的多不一樣,詢問了許多百姓,或者說不清楚。”

此事可以查詢的,正是那天出的事。這爲下面忽悠鋪墊的。又說道:“兒臣一直在想,莊稼長不好,‘肥’料是關健。可上哪兒‘弄’這麼多‘肥’料來,有的農民是許多戶才合夥養一頭大牲口的,有的都沒有,用人拉耒,於是輪耕。這個‘浪’費很大。如沒有輪耕會是如何?又翻了一下農書,上面清楚地寫了,不需要輪耕,種豆不但不耗地力,反而能‘肥’地力,是養地。”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讓在場的人心中全部掀起驚濤駭‘浪’,天下輪耕的地一年會有多少,都無法統計。就算收成差些,總比不種強。這些地種上豆子,一年會爲唐朝增加多少糧食?

因此,李威這個太子身份做起事,比較尷尬的,可不是一無是處。有什麼事物,能迅速引起人注意,也容易推廣。真出自一個百姓之手,試試看。

“後面是兒臣自己逐磨的,綠‘肥’‘肥’田農書記載了,不過記載得不細,也看到農民用了一些野草漚爛做‘肥’料。所以想到飛廉,也就是紫雲英,別的不能種的,畢竟根部深,不容易漚爛,反而有可能在田裡復發,影響莊稼。可那時種來不及,就讓莊上的佃農,抱了許多豆杆與紫雲英漚着看,試試結果。這是‘肥’料的事。再就是移載,也是兒臣琢磨的。象這天災人禍,國家正常運轉,一是父皇與羣臣的治理,二是有江準之糧,所以得以渡過。如是南北朝時會是如何?地也一樣,一個坑裡撒上幾株高梁未必收成會好。本來地力不足,況且幾株來分。但用一株,也如國家一樣,國家大一統固是好事,但君王殘暴,百姓會更苦。兒臣又想出營養鉢。”

這樣就解釋清楚了。這也很關健的,千萬不能‘弄’一個天降祥瑞,太子夢中所得,固然名聲好了,可父親心中疙瘩更多了。氮磷鉀更不能說,從何學來的

又說道:“這個產量,兒臣萬萬沒有想到,還與幾個弟弟說了此事,有可能會有三四石,兒臣就十分滿足了。之所以如此,兒臣想恐怕是皇莊的佃農因兒臣的身份,集全莊之力,伺候這十幾畝地,本來地是好地,又不缺水,‘肥’料足了,‘精’心地伺候,於是出了這個高產。可不能以這個產量,當作以後推向他處的產量。只是有地輪耕時,秋後不必輪耕,可以種飛廉,‘春’天漚爛,然後種上豆子。要麼可取的是營養鉢育苗。也不是所有莊稼都能用這方法的。麥子肯定不行,是密種的。甚至油菜都不行,它的根部不大,不能將根系向下發展,用營養鉢只是‘浪’費,耽擱人工。”

營養鉢可用的還是很多的,比如棉‘花’,或者一些瓜類。主要要求莊稼根系發達。不解釋清楚,到時候什麼都用營養鉢,麻煩大了。又說道:“但一些大的莊稼,比如油菜,可以單株移載,這個農書上也特地說過。就包括稻子,現在用的是撒種,如果移載,是不是產量會更高一些,又便於耨草。”

“其實兒臣愚笨的很,只是翻看了《齊民要術》等書籍。從上面學來的,或者受上面記載的啓發。只是這本書出來很久,都沒有人注意。否則五石田不行,不可能那樣伺‘弄’,但三石田四石田將會彼彼皆是。”使勁的推功勞,將功勞推到皇莊的佃農身上,推到賈思勰身上,小心地說完了,看着李治,等着他“訓話”。

“你有了這麼心,總算不錯,”打了一個官腔,也不知是真不錯,還是假不錯,又問道:“這些天,你經常到洛水那個皇莊做什麼?”

“這也是兒臣一些想法,看能不能從山上,或者從水裡,‘弄’出一些收成出來,爲百姓增加一份糧食來源。”答完了,想着心事,這個莊子‘弄’出來,收益也是十分驚人。看來自己不能吃下這份“獨食”,最好將母親也拉下水,將大部份功勞分給母親。然後讓母親在枕邊敲打自己這個多疑的老子。不過母親也‘挺’麻煩的,不見他。

想到這裡,不由地看了那一幕珠簾。

“改天朕也去看看吧。”

“是,父皇前去教導最好,兒臣畢竟渾不知事,有些事終是考慮不周全的。”但心中在想,難不成,父親也想來分食?分就分吧,如果父親能下水才叫真正的最好。

也許因爲這一番對答,李威十分低調,有那麼一種會做人的感覺,李治臉‘色’鬆了一些,對邊上的一個太監說道:“太子做得不錯,去拿一百匹絹賞賜太子。”

“兒臣謝過父皇,”但心中很佩服父親的大方。一百匹絹能做什麼,恐怕接下來,蓋‘雞’棚子都不夠。可當真李治不知道,國庫裡空‘蕩’‘蕩’的,賞了一些,沒有向他要錢就算不錯了。

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165章 探(三)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211章 渡(上)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119章 問琴(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85章 前夕(二)第164章 探(二)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76章 報應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263章 中了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152章 問鼎(四)第178章 合(六)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76章 東都洛陽 初見父母第178章 合(六)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73章 刺激第154章 問鼎(六)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65章 甜(上)第54章 進宮(上)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271章 江談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03章 會戰(四)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89章 一年第177章 合(五)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419章 簫聲斷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145章 定(七)第76章 試驗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271章 江談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46章 輕重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43章 成嘆息(二)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288章 名門動第419章 簫聲斷第251章 砥柱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72章 探(十)
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165章 探(三)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211章 渡(上)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119章 問琴(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85章 前夕(二)第164章 探(二)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76章 報應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263章 中了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152章 問鼎(四)第178章 合(六)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76章 東都洛陽 初見父母第178章 合(六)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73章 刺激第154章 問鼎(六)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65章 甜(上)第54章 進宮(上)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271章 江談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03章 會戰(四)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89章 一年第177章 合(五)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419章 簫聲斷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145章 定(七)第76章 試驗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271章 江談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46章 輕重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43章 成嘆息(二)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288章 名門動第419章 簫聲斷第251章 砥柱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72章 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