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安臣只是淡淡笑着,輕輕飲了口酒,彷彿此事跟自己毫無關係。
張六興也不墨跡,直接答應下來,他出了包廂一趟,少頃張安便帶着幾個下人過來,進了包廂,把一大包銀子放在孫阿七面前。
他雖然不得不奉承孫阿七,給他送銀子,但從骨子裡,張六興是不服氣的,所以也是時刻想辦法還擊。八百兩銀子,便是五十斤重,這麼沉重的一大包,讓孫阿七如何拿得回去?
這也是暗暗的擺了孫阿七一道。
孫阿七臉色更黑了,瞧着張六興,只是冷笑。
席間觥籌交錯,談笑炎炎,但談笑的,主要是聞安臣和張六興兩人,兩人都是心機深沉之輩,哪怕是心底裡恨不得殺了對方,面子上也不會表現出來絲毫。兩人推杯換盞,時不時的還爆出一陣笑聲,宛如多年老友。
而孫阿七卻是一直鐵青着個臉,也不說話。
不過沒人理會他的感受。
現在張六興心裡也有底氣了,知道自己既然送了錢,又有聞安臣在,那孫阿七就不敢不辦事。他若是還繼續折騰張少謦,那就是打聞安臣的臉!
而且聞安臣也確實是不希望張少謦死的——至少是不希望他現在四。這案子是過的他的手,若張少謦現在死在秦州城的大獄裡,那麼對外可就說不清楚了。說不得就有人會造謠說是他製造冤案,然後勾結牢子將張少謦殺死。
這種可能,不是不會出現!聞安臣甚至敢斷定,張少謦若真是死了,張家肯定會散佈這樣的謠言。
現在不能死,以後明正典刑就是了。
孫阿七呆着很沒意思,沒多一會兒就告辭了,聞安臣也沒沒留他。
兩人站在窗前,瞧着孫阿七拎着那一大包銀子費力的往家裡走,都是露出一抹笑容。
“聞官人,真有幾分手段吶!”
張六興看了聞安臣一眼,似笑非笑道。
“張員外過獎。”聞安臣笑道:“在下可是沒什麼本事的,不過是運氣好而已。”
“這話,言不由衷了吧?”張六興笑道。
他臉上笑着,心裡卻是暗罵:“誰會相信你的鬼話?現如今秦州城中說你是心有珠璣,智計通神,必
將飛黃騰達的有的是,但說你是隻靠走運才能到這一步的,可一個都沒有!”
“我瞧那孫阿七,似乎是心有不甘吶!聞官人你擒毒蛇於手,卻小心被毒蛇反噬。”張六興做回座位上,一邊喝酒一邊笑道。
他似乎是漫不經心的說,但言中之意,既是盼着聞安臣倒黴,也另有所指。
“張員外放心。”聞安臣嘴角微微一勾:“在下既然拿得住,就不怕被反噬。”
“在下雖說是拿蛇的能手,但卻只拿招惹自己的蛇。”聞安臣盯着張六興笑道:“若是蛇不惹我,我也不會拿它。人走認路,蛇走蛇路,互不相干。”
張六興臉色一變,臉上的笑容也變得有些勉強了。
他如何聽不出來,聞安臣說的是蛇,其實是在說他。言下之意自然是,張家只要是不招惹他,便是相安無事,但若是敢招惹他,那就要做好被收拾的準備了。想想那兇狠毒辣的孫阿七在聞安臣面前忍氣吞聲,一句硬話都不敢說的樣子,張六興忽然心裡一寒,開始懷疑自己暗地裡算計聞安臣這件事,是不是做對了。
於聞安臣和張六興而言,這頓飯吃得其實也不舒坦,從孫阿七走後,兩人便一直在交鋒,話裡話外都是帶着三分刺。
不多時,兩人便也散了。
又過了兩日,聞安臣沒有去上值,而是請了假。
今**要和謝韶韻出城一趟,不爲別的,就是要去看看自家那個莊子。莊子已經是成了他的產業,自然要去看一看,瞧一瞧的。現下家業不大,每一筆收入都很重要,聞安臣也想看看,這莊子能給自己帶來多少收益。
聞安臣讓鞠孝忠幫忙僱一輛馬車。
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自然不用什麼事都自己做,只要吩咐一句,就有人搶着去幹。
比如說這一次給他幫忙的鞠孝忠,就很是讓刑房的其他書吏眼紅。能被司吏老爺叫去做事,那是信任看重的表現
聞安臣昨日吩咐給鞠孝忠的,今兒個一大早,鞠孝忠就帶着馬車來了。
是一輛很輕便的馬車,典型載人用的,車廂不大,也就是夠兩人坐,如果是如聞安臣這般身材高大的人,說不定還會擠。馬車看着很輕便,車身車廂也都
刷洗的很乾淨,連拉車的那匹栗色馬都是毛色順滑,看着就讓人舒服。
車伕四十歲上下,長相憨厚,衣衫不算華貴,但很乾淨整潔。
車廂頂上,插着一個小小的旗子,上面寫着‘趙記’兩個大字。
聞安臣看到這兩個字,神色忽然有些恍惚——趙記大車店,就是前些日子剛被毒殺的秦州判官趙言志家裡的產業。現在趙家徹底的破敗了,趙言志死了,趙長青和衛氏入獄,只剩下一個年紀不大的女兒,還不知道現在是什麼境況。
讓聞安臣沒想到的是,趙記大車店竟讓還在開張做買賣,而且看這車伕的樣子,似乎也沒受到什麼影響。
雖說趙記大車店裡有着聞安臣在來秦州城的官道上碰到的那等渣滓,但絕大部分還是很好的,在秦州城是風評最好的大車行。車伕有禮數守規矩,車也乾淨,價錢也公道,是很受人們歡迎的。
所以鞠孝忠得了聞安臣吩咐之後,立刻就去這家找了車。
聞安臣和那車伕說了自己要去的地點,鞠孝忠已經付了定金了,聞安臣自然不能要他花錢,不過聞安臣給銀子,鞠孝忠也是不肯要的,最後還是聞安臣板着臉應是把銀子塞給了他。
又說了幾句,鞠孝忠便即告辭,聞安臣和謝韶韻鎖了門,上了車。那車伕手中鞭子摔了一個響亮的鞭花,馬車緩緩開動。
出了東門,繼續向東而去。
此時清明剛過,端午未至,春暖花開,正是踏青的大好時節。
這一段官道是屬於秦州通往鞏昌府的一段,維持的很不錯,官道約有一丈四五尺寬,路上車輛行旅時常可見。
雖然是土路,但很是平直,地面上也沒多少坑坑窪窪的,馬車行駛過來,並不怎麼顛簸。路邊還種着楊柳榆樹,掀開簾子往外看去,路邊是一望無際的金黃色麥田。
這裡明顯比秦州城的西邊兒和北邊兒人煙要稠密,放眼所及,視線中被農田塞滿,幾乎沒有閒置的土地。遠遠地,也時不時能瞧見一兩個小村莊。
一陣風來,金黃色的麥浪翻滾,煞是迷人。風中似乎都帶着麥子的清香,馬車疾行,風撫臉面,很是愜意。
此時,已經快要到麥收時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