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

巢湖城內的某棟大院內,北洋軍第三師獨立旅的王承斌聽着下屬騎兵營的彙報,然而他卻是越聽面『色』越黑,好半天后才道:“你確定沒錯?”

騎兵營的少校營長面帶肯定道:“絕對沒錯,屬下率隊衝破了敵軍一隊騎兵後,又是疾馳了半日功夫才抵達雍南附近,雖然不敢靠的太緊,但是遠遠的一樣能夠清楚看見他們的大批人馬,而且還發現了國民軍第五師的番號。雍南那邊有那麼多的大炮和輜重,絕對不是一個師能夠擁有的,所以卑職才判斷,這一次渡江的國民軍至少也是兩個師以上,甚至還有可能更多!”

獨立旅的騎兵營在和國民軍第九師的騎兵營發生一陣短兵交接後,以傷亡不足十人的代價殺傷了半數國民軍騎兵,取得了一比五的巨大戰果。國民軍第九師騎兵營不敵而逃後,北洋軍騎兵也沒有持續追擊太久,追了一陣後就是轉向而去,他們的主要任何可不是和敵軍騎兵拼殺,而是要去偵查國民軍的情況。沒有了阻攔,加上這批北洋軍騎兵的運氣也實在不錯,竟然是繞過了國民軍第九師的大批步兵主力,深入到已經被國民軍所佔據的雍南一帶,並在那裡發現了大批剛渡江不久的國民軍主力部隊,尤其是各師的炮兵以及大批輜重部隊。

王承斌面帶疑『惑』:“國民軍第五師,不是在溧水嗎?怎麼會出現在蕪湖這裡?”

此時,一直沒有怎麼說話的安徽省陸軍第三師師長顧琢塘也是開口了:“國民軍那邊前些時候調動那麼大,顯然是提前把第五師也給調過來了!”

王承斌也是點點頭道:“應該是這樣了!只是現在國民軍已經出現兩個師的番號了,我們巢湖這邊怕是要打一場硬仗了!”

這話一出,一邊的顧琢塘也是沉悶了起來,王承斌都沒有信心了,他這個安徽省陸軍第三師師長就更沒有信心了,要知道,此戰的主力可不是他的安徽省陸軍第三師,而是王承斌的獨立旅,他的安徽省陸軍第三師的戰鬥力可沒辦法和中央嫡系第三師的部隊相比,一打起來如果獨立旅不敵的話,他的安徽省陸軍第三師是無論如何也擋不住國民軍的進攻的,這不是貶低自己,而是事實如何。所以他表面上是個師長,王承斌只是個旅長,但實際上這巢湖的戰事是以王承斌爲主,他顧琢塘不過是配合的角『色』罷了。

袁世凱派曹錕率領第三師進入安徽後,把安徽省內的地方部隊收編後,編練了三個安徽省陸軍師。這三個安徽省陸軍師也是有所區別的,比如第一師乃是倪嗣沖的倪軍,原本倪嗣沖的部隊來源有些複雜,去年的時候就悄然進駐了皖北邊緣地區,並被袁世凱任命爲皖北鎮守使,今年年中的時候袁世凱派軍全面進入安徽,他倪嗣沖的倪軍也就跟在河南省第九師之十七旅從北方南下安徽腹地。攻佔安徽後,安徽省內地方軍隊編練三個師,他倪嗣沖的倪軍就趁着這個機會獲取了正式番號,成爲了安徽省陸軍第一師,此時正駐紮在合肥。

而安徽省陸軍第二師、第三師,則是由原來的安徽省陸軍整編而來,大半是胡萬泰和顧琢塘的部屬,所以袁世凱就很乾脆的把這兩人任用爲安徽省陸軍第二師和第三師的師長,分別駐紮懷寧和巢湖,防備來之安慶和蕪湖方向的國民軍。

顧琢塘原本以爲投靠北洋後,會過上好日子,甚至有朝一日飛上枝頭成爲舉足輕重的人,而率部進駐巢湖後,他也的確是過了段好日子,正準備了擴編部隊把巢湖當成自己的地盤好好經營一番的時候,國民軍就已經和北洋軍徹底鬧翻臉了。隨後曹錕派遣獨立旅王承斌部南下進駐巢湖和雍南一帶,並且命令巢湖方向的戰事以王承斌爲主,他顧琢塘爲輔,如此一來,這好日子算是又到頭了。

“王兄,你看是不是給護軍使去電,讓他們再派一部分來增援我們,不然只憑你我兩人的部隊很難守住了!”顧琢塘憂心忡忡的,他可不想在巢湖這裡把自己的部隊拼光,更不想在這裡兵敗身亡。

王承斌也是沉默了會後道:“國民軍真的來兩個師的話,單憑我們兩部固然能守個十天半個月,怕也是不能持久。然而不管如何這巢湖都要守,我家師長已經給我下了死命令,巢湖不能失。所以我準備向師長求援!”

和顧琢塘不同,他王承斌可是和國民軍打過的,去年蘇南戰事的時候,他在第三師第六旅任職第十一團團長,授上校銜。蘇南一戰中,第三師打的極爲艱苦,但是也着實打出了第三師的強悍戰鬥力,不但出了唐天喜這個在蘇南戰事中崛起的將領,下面幾個團長也是因功升遷的不少,比如炮兵團團長吳佩孚就是接任了唐天喜的第五旅旅長之位,授了少將銜。第十一團團長王承斌也在曹錕擴編獨立旅的時候被提起來任職旅長,授少將銜。蘇南戰爭中,不管是國民軍還是北洋軍,都涌現出了不少的優秀將領,這些人出現後被上司看重然後在那些苦熬資歷的軍官的羨慕下快速崛起,所謂將星升起說的就是如此了,只是這些將星們能夠閃耀多久卻是不知道其他人所能夠知道的了。

王承斌是在蘇南和國民軍實實在在的硬拼過的,對於國民軍的戰鬥力自然是清楚的,顧琢塘這些雖然也知道國民軍能打,但是卻都是道聽途說而已,遠不如王承斌這些的切身感受那麼深刻。

在蘇南和皖南的諸多北洋軍高級將領大多已經是有了一個不會說出口的共同認識,那就是北洋軍和國民軍的戰鬥力已經是半徑八兩,誰也不必誰弱多少了,要想取勝就要把國民軍當成真正的對手來對待,而不是向那些普通地方軍隊來對待。

這次如果來的國民黨軍只有一個師的話,王承斌依靠自己的獨立旅爲核心,再輔以安徽省陸軍第三師配合的話,加上還有地形和事先修築好的工事,要擋下來應該是問題不大的。但是如果來的是兩個師,敵軍兵力翻倍的話,單憑自己一個獨立旅和一個安徽省陸軍第三師怕是要很難抵擋的了。甚至可能一些很搞笑的情況,比如敵軍兩個師的炮兵團一起炮擊,那種數十門火炮一起進行炮擊的猛烈舉動可能就會把沒有經歷過激烈戰事的安徽省陸軍第三師給嚇跑了。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當初第三師進攻安徽的時候,就已經試過只進行大規模炮擊那些安徽省陸軍就奔潰逃跑了。

王承斌並沒有太多的猶豫和延遲,當今就是給曹錕發去了電報,聲稱發現了國民軍第五師的蹤跡,巢湖即將面臨敵軍兩個師的部隊進攻,希望給予增援。

曹錕接到電報後,沉思了許久:“巢湖兩個師,安慶那邊兩個師。國民軍這次可是下了大本錢了,足足四個師來打安徽!”

一邊的吳佩孚道:“國民軍此次乃是有備而來的,一次『性』出動四個師,就算是國民軍兵力衆多,怕也是把預備兵力抽調一空了!師長,現在已經算是確定了,這次國民軍就是衝着合肥來的,你看從安慶和蕪湖兩地出兵,然後這兩邊一路沿着合肥而來就能夠在合肥城對我部形成圍攻。事不宜遲,既然已經確定了他們的主攻方向,我們不動的話恐怕就晚了!”

曹錕何嘗不知道國民軍的目標是對着他的合肥而來,然而要主動出擊的話怎麼主動,他已經連續給馮國璋發去了多封電報,要他派遣援軍支援自己,可是他依舊嚴令滁州和蚌埠的部隊按兵不動,他這是要見死不救嗎?

曹錕此時也不得不懷疑馮國璋是不是有其他想法了,說實話,現在國民軍已經出現了四個師的番號,他曹錕加上三個安徽省陸軍師的幫忙,要守的話也不是不能守住,但是萬一國民軍要是知道馮國璋不派援軍的話,要是再派遣一支部分繼續進入安徽,到時候他曹錕就算手段通天只怕也是受不住合肥啊。

曹錕還真冤枉馮國璋了,馮國璋並不是對曹錕見死不救,而是覺得還沒有需要去救的地步。每一個人所站的地位不同,那麼所考慮的方向都是不一樣的,曹錕地處安徽,考慮的自然是安徽的安危和他自身第三師的安危。然而馮國璋坐鎮津浦線,指揮第二軍衆多北洋軍精銳部隊,他要的是整個津浦線的安危,所考慮的可不是安徽一地。在馮國璋看來,哪怕是合肥丟了也影響不了大局,只要江北、滁州、蚌埠這些軍事重鎮不丟,那麼北洋軍在津浦線就穩如泰山,甚至還能夠派出兵力包圍深入安徽境內的國民軍。

馮國璋考慮的是津浦線戰事,而袁世凱所考慮的就是整個中國局勢了,對於袁世凱來說,津浦線戰事也不過是諸多戰事的一環而已,只能說是比較重要的一環,除了津浦線外他還要關注其他方向,比如湖南、四川和湖北。

當國民軍大舉在安慶和蕪湖渡江的時候,袁世凱就已經命令段芝貴派遣兵力東進,試圖謀取九江,接下來可以攻佔南昌,也可以繼續東進攻佔安慶等地。

當那些大人物們考慮着所謂的整體局勢的時候,在巢湖前線,雙方的底層軍官和士兵們卻已經短兵相接,子彈在夜空中飛馳而過,拽光彈劃過夜空如同流星一樣一閃而逝,伴隨着槍聲和爆炸聲,鮮血灑遍了整條戰線。

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369章 十九號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97章 陰謀(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47章 復古風情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408章 煉油廠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858章 秦海濤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511章 F1戰鬥機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599章 鎮壓(二)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476章 不孝子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456章 北巡(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1040章 秋熱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207章 空襲(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
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369章 十九號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97章 陰謀(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47章 復古風情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408章 煉油廠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858章 秦海濤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511章 F1戰鬥機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599章 鎮壓(二)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476章 不孝子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456章 北巡(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1040章 秋熱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207章 空襲(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