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

“主席,根據行程,大約明天早上九點就能夠到達天津了!”燕井鄺走進了陳敬雲的辦公車廂後,輕聲的說着。

陳敬雲聽罷擡起頭,然後放下了手中的鋼筆:“嗯,時間上也快!”

陳敬雲的這一次全國巡視在時間上還是比較快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停靠在各地方,真正花在路上的時間並不多。這主要得益於鐵路技術的發展。在辛亥年左右,也即使當年陳敬雲第一次從抵達杭州乘坐火車的時候,那時候國內火車可是隻能在白天行駛,講究的是朝發暮至。至於不在夜間行車,主要是因爲但是的鐵路技術還不過關,火車上使用的還是煤油燈,晚間行車得不到安全上的保障,再者國內的一些迷信說法認爲夜間行車容易驚動鬼神。

自從當年的東南宣撫使府接管了寧杭鐵路後,得益於中國的電力工業發展迅速,福樂電氣所製造的電力設備已經可以初步解決火車上的照明問題,加上軍事需求,所以當年的交通部鐵路司就是對主張開始夜間行車,極大的提高了鐵路的運輸量。

而隨着這些年過去後,隨着鐵路技術的提升,鐵路真正的24小時運營已經成爲了現實,而爲了提高繁榮地區的鐵路運營量,國內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對一些重要鐵路進行了複線建設,比如全國範圍裡最繁忙的鐵路長三角鐵路網中的京滬段就是已經在去年完成了雙線建設,以提高客運和貨運的運輸量。

在個京滬鐵路並不是說北京到上海,而是指南京到上海,現今南京作爲中國首都,之前的滬寧鐵路自然也就改稱爲京滬鐵路了,而原來的北京已經是被改名爲北平。

要知道京滬鐵路可是全國最繁忙的鐵路段,不單單是因爲南京是中國現今的首都,更因爲是這條鐵路連接了蕪湖、南京、上海這國內三個最重要的城市。不但客運量極大,貨運量也是龐大無比,隨着京滬鐵路的複線建設完成,來往於南京和上海之間的特快豪華客運列車的可以將兩地的旅程時間縮短到5個小時,最高行車速度高達上百公里以上。

國內的其他鐵路段雖然沒有能夠和京滬線一線做到(ps:後文中凡是帶‘京’一字的皆特指南京,北平爲‘北’字)複線,行車速度也沒有提高到上百公里每小時,不過由於夜間連續行車以及鐵路技術的進步,速度也是不慢的,至少不會出現影視劇裡跑步都能追上火車這種荒唐事。

得益於火車速度的提升,讓全程都坐鐵路進行巡視的陳敬雲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在路上,基本上都是傍晚離開一個城市,然後第二天上午就會到達另外一個城市進行巡視,有時候只是帶一個白天,有時候會待兩天,然後又開始下一站的行程。

陳敬雲的巡視並不是說只去幾個特定的大城市,基本上路過中型城市的時候他都會停一停,甚至是遇過小城市的時候,也會停半個小時一小時,一方面是讓火車進行煤炭以及其他補給,另外一方面也是可以直接在專列上接見當地的官員。陳敬雲的這次巡視,除了通過自己親自去走了解到全國各地的具體情況外,也是利用這一次機會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此外嘛,他也有些小小的私心,也打算利用這一次的機會帶着家人出來遊玩一二。

平時的時候他可沒有時間和機會能夠帶着家人去旅遊之類的,別說國外了就連國內也不方便走。這次有着難得的機會,他就是把林韻、羅漓、蔡凝都帶了出來,本來他也想帶着琳娜和董白氏也出來的,但是琳娜一月份就是懷孕了,而陳敬雲的這一次的形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而是會持續好幾個月的旅程,自然不可能讓她一直陪着自己奔波,加上琳娜真對中國的其他地方沒興趣,在她心裡,中國只有兩個地方可以呆的下去,一個是上海,一個是南京。可以呆在上海是因爲上海很像西方的大城市,讓她有種呆在倫敦家鄉的感覺,而南京,純粹因爲是因爲有陳敬雲在,至於其他地方,琳娜真沒什麼好感,所以也就懶得去了。

董白氏則是因爲擔心家裡的兩個孩子,陳敬雲的幾個女人裡頭,就她生了一對兒女,長子陳華天和此女陳雨琳,陳華天和他的小兄弟陳華俊都因爲進學,雖然一開始跟着陳敬雲在長三角轉了一圈,但是陳敬雲的專列繼續北上的時候他們也就在南京下車回去繼續上學了。董白氏是個傳統的女人,但這自己家裡大人全都走了後家裡那幾個孩子鬧翻天,所以就是留了下來照顧幾個孩子。

除了陳敬雲帶來林韻和羅漓以及蔡凝外,長女陳雨薇和幼子陳華標也是跟着一起來了。

雖然人沒有來齊,但也算是家庭旅行了,如此也算是陳敬雲的一次假公濟私,藉着巡視的名頭帶着一大家子出來玩。

由於沒有時間限制,所以陳敬雲的專列走的是有些隨意,昨天剛在滄州那邊停留了一天,也是參觀了滄州里唯一的一家大型企業,劉氏棉紡公司。之所以去參觀這家劉氏棉紡公司,是因爲這家劉氏棉紡公司也算有些特殊,這家公司並不是那些大型銀行所掌控的企業,而是一家家族中型企業。

劉氏家主在1916年創辦的這家棉紡企業,竟然能夠在國內衆多財團大鱷的排擠下殺出一條血路來,從十餘萬的資本擴張到四百餘萬的資本,在國內競爭激烈的紡織業中取得立足之地,就足以說明這個劉氏棉紡公司不簡單。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當地的滄州官員會安排陳敬雲去觀察這家棉紡企業了。

參觀完了這劉氏棉紡企業後,陳敬雲並沒有在滄州停留太久,很快就是專列北上並直奔天津而去。

“到了天津,也就離北平很近了吧!”一想到到了北平後,自己就能夠把那個林琳送下火車,就是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當初在青島的時候,林耀光帶着這一對兒女來見陳敬雲,見完了後他自己回去威海繼續工作,而那個林漢方則是拿着數封推薦書去了南京,希望能夠在地質部裡謀取一份差事,憑藉他的學歷和手中的好幾份推薦書,要在地質部裡謀取一個職位並非難事,畢竟當初陳敬雲組建這個地質部的目的就一個,那就是爲了尋扎國內的各種礦產,畢竟尋找礦產這種事單單靠那些企業自身是比較困難的,以國家爲主導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尋礦要相對容易一些。這種官方學術機構是很適合這種技術出身,又希望進入仕途的人就職。

然後林耀光回去了威海,林漢方去了南京,林琳卻是坐上了陳敬雲的這輛專列要回北平。因爲林琳現在還在北平女子大學讀書,原本只是和兄長一起去威海看望父親的,這看完了自然是要回去上學的。

得知她要回北平,身爲堂姐的林韻就是邀請她一同坐專列北上,說是還可以路上給她作伴。林韻這心思也是挺簡單的,對北平的孃家生氣了那麼多年,如今也算是平淡了,而沒有親姐妹的她對這林琳這個堂妹也是感到親切,有她陪着的話心情也好一些。

別看專列裡還有好多女人,但是另外幾個就是羅漓和蔡凝了,林韻表面上雖然對她們也和言和氣,但是真正放下心思裡說說笑笑那是不可能的,而還有幾個女人則是隨行權貴的妻女,比如陳彩的妻子、燕井鄺的妻子。這些人說到底還是地位矮上了那麼一截,讓林韻生不出來親近感。

如今有個堂妹陪着,可是要好的多,所以這才邀請了林琳一同北上。

而林韻的這個舉動讓陳敬雲卻是相當鬱悶,以至於讓陳敬雲連續好幾天在列車上都是躲着那些個女人。

至於爲什麼要躲着她,這是連燕井鄺也猜不到的,理由也簡單,這個林琳有些像他前世認識的一個朋友,尤其是那雙眼睛,陳敬雲看着她那雙眼睛的時候,彷佛有那麼一瞬間就認爲那女子又是出現在自己面前了,塵封了許久的記憶就是開始連續不斷的出現在腦海裡,這幾天裡陳敬雲總是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失去了自己這個兒子後,老年喪子的他們能不能承受得住那種傷疼。

也是想起了前世裡的那幾個糾纏不清的女人,直到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天,他都是沒能理清和那幾個女人的複雜關係,笑過,哭過,罵過,然後最終都沒能解決這些問題。陳敬雲一直都是知道對不起她們的,前世裡避着躲着不願意解決這些問題,到了這個世界後,他就更是把這些悲痛的記憶給封掉了,可是他沒想到現在那些記憶又是浮現了出來,這讓他很無奈。

說起來,林琳並不是想和他糾纏不清的女人,而是另外一個普通的女性朋友,一個可以一起看完電影后一起去泡吧喝到大醉後各回各家的朋友。不過男女之間是不可能出現單純的友誼的,陳敬雲很清楚當年兩人間彼此是有些情意的,不過喜歡歸喜歡,但是感情問題已經夠麻煩的陳敬雲和身邊也有着一大羣男友追在屁股後頭的她始終都是保持了難得的朋友關係,也算極爲難得了。

這一起喝醉的時候多了,說話就多了,兩人間幾乎什麼話題都說過,而這些話題大多都塵封到了陳敬雲的記憶裡。而如今見到了林琳,讓他再一次看到那雙眼睛之後,就彷佛一個小小的引子一樣掀出了陳敬雲封塵已久的記憶。

不想見林琳,只因爲不想看見她那雙眼睛,不想從她的眼睛裡想起那些原本該埋葬的記憶,已經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十幾年的他有着成功事業,有着一個大家庭,還有着前世裡沒有的兒女,他可不願意繼續回憶起前世裡的種種。

所以這幾天陳敬雲一直都是躲着這個女人,可是火車上就這麼大,兩人相見的機會總是有的,而每當看見她的時候,兩人目光對視的時候,總是讓陳敬雲感覺到很不自在。

就和現在這種,當陳敬雲看向她的時候,林琳剛好也是擡起頭,然後望向了陳敬雲,目光雖然只是一閃而過,但是陳敬雲依舊看見了她眼神中的那絲羞澀。

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章 密議(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89章 政治聚會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235章 岑春煊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5章 光復餉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7章 林家有女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63章 所謂漂亮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394章 蔡秘書第157章 長樂號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75章 伏擊戰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961章 低估(二)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
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章 密議(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89章 政治聚會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235章 岑春煊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5章 光復餉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7章 林家有女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63章 所謂漂亮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394章 蔡秘書第157章 長樂號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75章 伏擊戰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961章 低估(二)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