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

巢湖東南十餘公里外的東關鎮上,佈滿了衆多的身穿棕綠色軍服的國民軍士兵。此地名爲東關鎮,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乃是一處要緊地方,算得上是巢湖的東南門戶了,也是離開長江沿岸平原後進入巢湖附近丘陵地區內的第一個小鎮,拿下這個小鎮後就能夠沿着裕溪河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推進,直抵巢湖城下,隨後更是能夠進入巢湖(湖泊)內。其軍事價值基本上和裕溪河和長江的交界口裕溪口不相上下,而裕溪口位於長江岸邊,基於南方聯軍掌控了海軍,江邊的裕溪口必然會受到來自海軍方面的猛烈炮擊,所以北洋軍很乾脆的並沒有在裕溪口設立阻礙,只是部署了小股部隊用於監視,。國民軍大舉渡江之後,這些獨立旅的部隊就一股腦的退往巢湖方向了。

按照第二軍司令部內的衆多參謀們預計,北洋軍堅守裕溪口的話必然是自取滅亡,不守也是情理之中,而既然不守裕溪口的話,那麼北洋軍可能就會退守到東關鎮一帶,利用這些的丘陵地形部署方向,作爲阻攔國民軍北上的第一道陣地。

事實上,第二軍指揮部給第九師發去的命令當中,也是儘快北上,攻佔東關鎮,爲大軍取得沿着裕溪河繼續往巢湖前進的橋頭堡,而莊先河也是預計在這裡可能會有一場硬仗,所以纔會極爲謹慎的調遣了主力部隊到達後纔打算攻下東關鎮,並沒有給全軍的先鋒第92步兵團下達類似一定要攻克東關鎮的命令。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是出乎了莊先河的意料之外,前線的第92團甚至連主力都還沒派遣,只是一用了一個營就是拿下了東關鎮的前線大部分陣地,而擔任前鋒營的第一營營長程子賢回報,昨夜在東關鎮防守的北洋軍獨立旅的千餘人已經不見了蹤影,只剩下不到數百安徽省陸軍第三師的老弱殘兵而已,第一營只花費了三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就徹底擊潰這一股安徽省陸軍第三師的部隊,隨即控制了東關鎮。

雖然結果和莊先河乃至第二軍指揮部內的衆多參謀官們預料的不一樣,北洋軍非但沒有在東關鎮進行堅守,反而是放棄了東關鎮,臨戰前選擇了收縮退兵,這讓國民軍上下大爲不解的時候,也沒有影響到第九師的正常進軍步伐,畢竟第九師本來就是要拿下東關鎮的,現在拿下了總是一個好事情,但是莊先河也是極爲謹慎的給第二軍指揮部上報,詳細的彙報了東關鎮一事,並且着重的說明,拿下東關鎮並不是因爲自己戰力兇猛,而是北洋軍的主動退卻。

北洋軍臨時放棄這麼重要的這一個地方,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儘管前線的程子賢乃至後方的莊先河都不知道北洋軍到底爲什麼要這樣做,但是他們知道的是,這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是他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而已。

奪下東關鎮後,身爲前鋒的第一營並沒有停留,當天下午就已經離開東關鎮,隨即繼續向西北方向進軍,而目標乃是林頭鎮,實際上前鋒的第一營剛走,後方的第92步兵團剩下的主力部隊也繼續北進。如果從地圖上來看的話,就可以發現第九師的前進方向是很簡單的,那就是沿着裕溪河進軍。

這一點並不是沒有理由的,而且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後勤運輸的問題。裕溪河雖然不大,但是也足以承擔一部分軍事物資的運輸,而用河道運輸總比用陸軍徒步運輸方便的多,某種程度上,國民軍之所以把蕪湖這裡當成主攻方向,並且把巢湖當成了第一個戰略目標,就是因爲裕溪河的存在。

由於裕溪河連接了長江,那麼國民軍後勤部運輸補給的時候就能夠充分利用這條小河爲前線大軍運輸補給,雖然由於運量的問題不能夠完全的滿足前線大軍的需求,但是也能夠解決相當大的一部分,基於國民軍海軍的存在,只要國民軍能夠控制住裕溪河沿岸,那麼就能夠通過裕溪河進入巢湖(湖泊),然後直抵巢湖北岸的合肥,通過小型運輸船源源不斷的爲合肥方向的大軍提供補給。

這個年代的軍隊作戰,對於後勤運輸線的要求可是極爲的依賴,沒有一條穩固並有效的後勤運輸線,是很難支撐前線大軍進行大規模戰鬥的。而路上徒步運輸的麻煩國民軍已經嘗試過好幾次了,進攻皖南和江西的時候,爲了給前線數萬大軍提供足夠的後勤補給,後勤部可是足足徵集了六七萬的民夫,通過肩挑獨輪車拉等方式翻山越嶺爲前線大軍提供後勤補給,可是讓後勤部吃足了苦頭,而且耗費龐大,單單是這些民夫們的吃喝拉睡就是一批龐大的開銷。

七月份陳敬雲宣佈要北伐後,國民軍從粵北和江西的數個方向向湖南進攻,依靠的大半也是路上徒步補給,讓後勤部苦不堪言。所以在制定皖南渡江作戰計劃的時候,孫廣亮就是很嚴肅的告訴那些打仗平時不懂得節省子彈炮彈,沒了炮彈子彈就只會找後勤部要的陸軍將領們:如果在皖南地區發動大規模的渡江作戰,渡江作戰的部隊超過六個師,並且距離超過長江沿岸三百公里之後,後勤部就無法保證前線部隊的物資供應,哪怕是後方的數個兵工廠有着源源不斷的彈藥生產出來,後勤部也沒有足夠的運力把他們運輸到前線去。

國民軍的運輸補給線中,軍糧運輸較爲簡單,國民軍除了在控制區內收穫的大批賦稅糧食外,還大量從東南亞進口糧食,這些糧食按就近原則,由後勤部調配給各部隊。而軍服、軍鞋、乃至子彈炮彈槍支軍械等需要工業生產的軍事物資中,這些生產軍事物資的工廠一般都是沿海城市,比如福州,浙江,乃至上海等地,而向外調運的時候也是通過海運爲主,並且集中運輸到廣州、上海、南京等地進行囤積,爲此後勤部在上海、南京、廣州都建立了大型的後勤物資調配中心。隨後從這些調配中心中通過各種交通手段向各部隊配發物資,而皖南乃至江西和進軍湖南的部隊所需的後勤物資運輸都是以長江河道運輸爲主力,經常都是一兩艘炮艦護送一大批的運輸船往蕪湖,安慶,乃至九江地區運輸後勤物資。比如江西和湖南方向的物資運輸是船隊從上海或者南京出發,然後在海軍炮艦的護送下抵達九江,上了九江後通過鐵路運輸到南昌,較爲小型的運輸船也會直接輸入潘陽湖後抵達南昌,然後再從南昌運輸到前線各部隊中。

實際上海軍駐紮長江內的衆多海軍戰艦除了偶爾對陸軍進行火力支援外,其他大多數的任務都是爲後勤部運輸物資進行護航。

某種程度上來說,國民軍現在的後勤運輸體系是建立在海運和河運之上的,而北洋軍的後勤運輸則是建立在鐵路之上的。

基於後勤運輸嚴重依賴海運和河運,國民軍除了自身大量製造和訂購各種運輸船隻外,也積極的向民間船隻委託運輸業務,而這個民間船隻嘛自然也就是華夏銀行所屬的太平洋航運公司了。基本上國民軍的後勤運輸當中的海上運輸,尤其是福州到上海到廣州這一段,全都是被太平洋航運公司所包攬。爲此太平洋航運公司向外界收購了大量的現成的運輸船,並且向國內的兩家船廠馬尾船廠和江南船廠下了諸多運輸船的訂單。

太平洋航運公司和國內其他的航運公司不同,運載旅客的業務只是其很小的一個部分,也只是開通了爲數極少的幾條國內航線,比如上海到福州到廣州。太平洋航運的主要業務是貨物運輸,不但有軍事物資運輸,也有部分民間物資的運輸,比如華夏銀行下屬的諸多企業當中,諸多的貨物運輸業務基本都是給太平洋航運公司接手。

可以說現在困擾太平洋航運公司的不是沒有業務,而是運力不足,哪怕是花費了大價錢不斷收購了諸多運輸船,以及連續下國內的兩家船廠下了十餘艘船的訂單,依舊無法滿足太平洋航運公司的極大運力缺口,不得不把部分民間貨物運輸業務外包給其他幾家航運公司,。

儘管海運的大頭是有着太平洋航運公司撐着,但是內河運輸的話太平洋航運公司由於缺乏衆多的小型船隻就無法滿足,只能是靠後勤部自己解決,依靠徵集部分民間的小型船隻,同時訂購一批百噸、數百噸的運輸船,大體上也是能夠滿足長江流域的後勤運輸的。

由於國民軍的後勤部意見,所以統帥部制定渡江作戰計劃的時候,就把裕溪河、巢湖(湖泊)作爲重點考慮了進去。甚至海軍還改裝了一批數十噸的小型船隻,加裝了重機槍後用於出入裕溪河和巢湖。

由此可見裕溪河的重要性,理解了裕溪河的重要性也就知道了第九師爲什麼要沿着裕溪河向巢湖進攻,爲什麼要知道第一個作戰目標就是要拿下巢湖。

然而莊先河不能理解的是,自己知道裕溪河的重要性,難道北洋軍就沒人知道?

這肯定是不可能的,那麼又怎麼解釋北洋軍棄東關鎮不守呢?

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143章 飛鴻號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9章 密議(一)第91章 福州冬日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334章 上海事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998章 陰謀(二)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1040章 秋熱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833章 直升機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97章 陰謀(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586章 毒氣彈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
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143章 飛鴻號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9章 密議(一)第91章 福州冬日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334章 上海事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998章 陰謀(二)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1040章 秋熱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833章 直升機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97章 陰謀(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586章 毒氣彈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