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

“參謀部根據各部隊的上報已經做出了大體上的簡報,司令請過目!”袁方拿着報告讓陳敬雲看,陳敬雲接過來後一邊打開隨手翻看起來。此時袁方也低聲解釋着:“我軍部署在浙北和蘇南地區一共有六個師、三個地方守備團、一個一百零五毫米榴炮團、一個航空聯隊以及海軍風方面的福州艦隊。

其中部署在金華一帶的第六師主要用於警戒浙北西部方向並未參戰,三個地方守備團主要擔負杭州、寧波等地的守備任務也沒有參戰。參與蘇南戰事的有我軍警衛師、第一師、第二師、第四師、第七師以及航空聯隊和榴炮團和我軍海軍部隊。”

“根據報告,各部隊的累積傷亡認爲分別爲,第一師陣亡兩千六百人,傷四千人;第二師陣亡九百人,傷兩千三百人;第四師陣亡一千五百人,傷兩千五百人;第七師陣亡九百人,傷一千人;警衛師陣亡三千五百人,傷兩千五百人;海軍陣亡五十人、傷百人。航空聯隊陣亡十人,傷三人。總陣亡人數爲九千六百人,傷一萬三千人。”袁方念着這傷亡報告時,聲音也是帶着絲絲的顫音,這輕飄飄的幾句就已經代表着上萬生命的流逝,上萬人的傷殘,數萬個家庭的破滅。

陳敬雲看着手中的報告,心中感觸也是良多,爲了所謂的中國統一,爲了所謂的華夏復興,諸多的年輕人或者熱血的主動迎向子彈,或者是被督戰隊的機槍威脅下瑟瑟發抖的端着槍衝上了陣地,然後無一例外地倒在同胞射出的子彈之下。這一切到底是對是錯陳敬雲已經無法分辨,而現在陳敬雲唯一所知道的是,要當一個政治家,要當一個軍閥那心腸必須硬的和堅石一樣,把那些活生生的生命全都當成一個數字,對待敵人冷血,對待自己人要更冷血。

如果說那些將軍們都是冷血的劊子手,把敵人或者自己的士兵都當成數字的話,那麼發動戰爭的政治家就是惡魔。

心中的感慨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流露出來,陳敬雲問着:“怎麼陣亡的比例這麼大?”

陳敬雲對國民軍的陣亡大體數字也是有所瞭解的,知道前後作戰兩個月來前線部隊少說也傷亡了差不多兩萬人,畢竟補充的新兵都過萬了,這傷亡人數怎麼也是小不了的。但是他沒有想到陣亡的比例會這麼大,竟然差不多達到了近萬人,這讓陳敬雲有些無法理解。

袁方解釋到:“這個數字暫時還是估算數字,陣亡的比例大是因爲戰爭前期我軍第一師撤退時無法帶走傷員,警衛師從南京撤退時也無法帶走重傷員,參謀部就將這部分人判定爲陣亡。另外由於醫療條件的落後很多重傷員無法得到治療,大批傷員死亡。”

國民軍現在的醫療體系還極其薄弱,在前線作戰的時候根本無法有效的爲受傷的士兵們提供戰場治療,很多士兵受傷後只能痛苦的等死,就連一些低級受傷軍官也有時候因爲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而死亡,而在機動作戰的時候,受傷和陣亡沒什麼區別了,至少警衛師從南京泰山鎮撤退的時候,就沒能夠帶走大多數的傷員,留下來的不是被殺就是被俘。就算受傷士兵有幸得到了戰場上的臨時治療,甚至被轉運到了後方戰地醫院中,部分也會因爲受到感染,一旦受了感染後,截肢是小事,有些則是無法撐過去而死亡,真正能夠從傷兵營裡平安無事重新出來的重傷員屈指可數。

事實上,醫療體系的落後並不限於國民軍當中,中國的其他軍隊大多如此,甚至外國的列強軍隊也好不到那裡去,重傷和死亡沒什麼區別。這個不是說什麼訓練啊水平上面的,而是受限於醫學的發展,只要抗生素沒有被髮明出來,戰場受到感染後就無法治療,那麼陣亡和截肢的比例就不會降低,這一點不管是中國軍隊還是外國列強軍隊都是同樣如此。

另外,這還和國民軍計算陣亡和受傷的方式有關,現在國民軍對於陣亡的判定很簡單,那就是死亡,不管是當場戰死還是受傷後死亡又或者因爲事故死亡等,甚至連生病都算進去了,現在的國民軍可沒那麼多功夫來做那些詳細的判定,所以只要是死亡的一律算陣亡。至於受傷的一般也是要進了戰地醫院登記過後纔會計算在內,那些在前線作戰中只受了小傷簡單包紮後繼續作戰的輕傷戰士並沒有計算入內。不像後世美軍裡對陣亡的限定極其嚴格,只要不是當場死亡一律不算陣亡,哪怕是中彈後還有一口氣那就受傷,哪怕是被被擡下陣地立刻就掛了都不算陣亡。

“根據我們的估計,我軍和北洋軍的傷亡比例大概保持二比三。不過敵我雙方的火炮以及其他武器裝備的損失差距較大,我軍的重武器損失主要集中在第一師和警衛師部隊,其餘部隊損失不大,但是反觀北洋軍,渡江作戰的三個師重武器裝備幾乎損失殆盡,我軍各部隊已經繳獲俘虜各型火炮五十餘門,其中部分雖然已經遭到破壞,但是裝備部已經組織技術人員進行修復,由於火炮型號和我軍的火炮型號相差不大,目前參謀部已經計劃把這批火炮按照型號補充到各部隊當中,彌補前期的作戰損失。”

袁方繼續說着:“另外海軍方面也已經彙報,目前爲止包括海容號和海籌號在內一共有六艘軍艦受傷,一艘炮艇擱淺沉沒,目前海軍處已經打撈和對受傷艦艇進行修復。”

陳敬雲一邊聽着一邊道:“航空部隊那邊呢,飛機損失大不大?”

袁方道:“航空部隊的損失到目前爲止一共有一架偵察機被擊落,三架偵察機因爲其餘故障而墜毀。四架轟炸機被擊落,兩架因爲機械故障墜毀。戰鬥機暫無損失報告!”

陳敬雲此時也是合上了報告書,國民軍的損失尚在他的預計之內,對於兩萬人的傷亡結果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事實上能夠在戰損比上甚至勝過了北洋軍,這已經讓陳敬雲極爲欣慰。

國民軍作爲一支成立不到一年多的部隊,老底子只是第十鎮而已,而這一年的緊急擴張後就和成軍多年號稱國內第一軍的北洋軍交戰竟然能夠和北洋軍打個平手,甚至還一定程度上佔據了優勢,這讓陳敬雲自己也是覺得有些意外的。從戰前的忐忑不安到後來的慢慢心定,這樣的一個過程已經讓陳敬雲覺得極爲順利,事實上國民軍的發揮已經超乎了陳敬雲的預期。

而陳敬雲也明白,國民軍之所以能夠很北洋軍打成平手,除了武器訓練這些因素外,和國社黨在國民軍中的推行以及福州軍校也大有關係,這兩個月戰事當中他已經聽到了太多關於國社黨黨員的事蹟,比如杜雲鵬就是其中一個典型。那些加入了國社黨的基層年輕軍官們,他們以國社黨員的身份自豪,更視爲國社黨主席陳敬云爲精神領袖,用着最熱血的方式帶領部隊作戰。同時,福州軍校在短短一年內爲國民軍提供了大量的基層軍官,之前的一月期速成班和三月期的正式班爲國民軍提供了大量的合格基層軍官,也許他們的軍事素養還不如那些國民軍的中高層軍官們,但是歷盡一年戰事後,這些年輕軍官中已經涌現了一大批人才,晉升爲校官的福州軍校畢業生更是大有人在。而現在福州軍校已經停辦速成班,用擴大規模的三月期正式班爲代替,同時設立了半年期的高級班,主要用於中級軍官的進修培養。而福州軍校和國社黨是相互成型的,因爲幾乎所有的福州軍校畢業生都是國社黨的黨員。

陳敬雲覺得自己似乎已經看到了一支有着信仰的軍隊正在慢慢成長,不管這支軍隊的信仰是什麼都已經不重要,哪怕它信仰的是撒旦魔鬼,只要能夠提供軍隊的戰鬥力,陳敬雲都會毫不猶豫拿來用,更不要說那些被後人視爲猛獸的民族主義了。

鑑於國社黨在國民軍中的積極作用,黨部需加大對推行力度,吸收更多的軍官和優秀士兵加入國社黨當中來!這是陳敬雲對國社黨委員會秘術長錢翰朗提出的新一輪指示。

國民軍在蘇南戰事中損失很大,不過人員和武器方面的補充一直都在進行,所以目前蘇南前線的各師都還保留着主要戰鬥力,這和北洋軍是很大的不同。北洋軍裡頭袁世凱可不會把訓練了兩三個月新兵後補充到各師當中,曹錕和靳雲鵬要恢復部隊的兵力就只能自己招兵,袁世凱是隻給編制和部分經費裝備,人員以及所欠裝備經費是下屬各將領自己解決。

而這也就造成了蘇南戰事當中,北洋軍各部隊損失慘重,但是得不到新兵的補充,只能拉一些壯丁,要增援的話袁世凱也只能成建制的抽調主力部隊前來。而國民軍的話,則是一直可以持續不斷的得到新兵的補充,這些訓練好的新兵雖然戰鬥力和老兵無法比較,不過幾場仗打下來後如果還沒死,那麼也就成老兵了。

這樣的一加一減,也是後期北洋軍曹錕第三師和第五師以及張勳的部隊在南京失利的重要原因。因爲他們北洋軍是越打越少,而對面對的國民軍番號沒變,部隊的兵力也可以一直得到補充,長久以往雙方的差距就大了。

不過不管怎麼樣,這讓雙方都損失慘重的蘇南戰事已經是進入尾聲了,南京之戰已經結束,北洋軍和國民軍圍繞着南京進行的蘇南戰事也就結束了主要的戰鬥,儘管揚州方面還有着戰事但是已經不影響大局。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駐上海領事法磊爵士提出的議和方案也就送到了陳敬雲面前。

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83章 軍制改革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75章 演講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33章 籌餉處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03章 兄弟(二)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57章 長樂號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72章 牽手賞梅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22章 明爭暗鬥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350章 蔡凝(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
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83章 軍制改革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75章 演講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33章 籌餉處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03章 兄弟(二)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57章 長樂號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72章 牽手賞梅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22章 明爭暗鬥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350章 蔡凝(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