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擁袁通電

餘額不足

時間進入十一月後,南北的氣氛已經越來越緊張,南方各省相繼響應革命,或以省或以地相繼光復,清廷在南方的統治已經陷入徹底崩潰階段,甚至很多清廷的地方大員也乾脆把衙門的牌子一換也投身到了共和事業中。就連北方也不平靜,北洋軍第六鎮統制吳祿貞找到了一羣支持革命的高級軍官發動了灤州兵諫,急情況下清廷被迫答應了大部分條件。

可惜的是,吳祿貞這羣革命黨人雖然身處高級軍官的位置,但是他們卻沒想到北洋軍的衆多軍官都是北洋自身培養出來的,對北洋這個體系以及袁世凱個人的認同不是他所能想象的!吳祿貞等少數幾個將領根本就無力掌控全局。

而北洋六鎮可是袁世凱的命`根`子,哪裡容得他吳祿貞亂來,結果剛安撫了吳祿貞爲山西巡撫後,袁世凱就給吳祿貞的部下軍官發去了電報,下令殺死吳祿貞。結果是很顯然的,這些北洋體系出來的軍官們毫不猶豫的執行了袁世凱的命令,在七號凌晨就把數顆子彈送進了吳祿貞的身體裡。其餘的發動兵諫的軍官們不是被殺就是被撤職!

袁世凱用事實再一次證明了他對北洋軍的強力掌控能力!陳敬雲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對老袁佩服無比,這等手段,這等魄力,非梟雄不可爲。

袁世凱用強力的手腕牢牢的掌控住北中國的時候,對南中國的局勢卻是無能爲力,廣西,貴州,安徽,江西,江蘇,浙江,上海,湖南,湖北,山西等南方省份相繼光復

外面的世界熱鬧紛呈,可是陳敬雲並沒有什麼心情關注,他依舊一門心思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福建內部來,一方面是整理民政,財政,另外一方面則是時刻注意着建寧和漳州、泉州等方向的軍事行動。

十一月九號,陳敬雲剛吃完早飯,馮勤就帶着滿臉喜色走進了都督府,人還沒到就已經喊道:“都督,袁方發來電報,昨夜第三旅夜襲泉州,目前已經攻克,曹春發部大部投降,小部分逃亡漳州!”

聽到這個好消息陳敬雲也是笑出來,自從起義以來,國民軍的軍事行動就比較順利,自從在城外和三十七標打了一場硬仗後,接下來基本就沒怎麼打過硬仗,多數清軍不是一擊即潰就是主動投誠,按照這樣下去,福建全省光復有望。

運氣繼續眷顧着陳敬雲,第二天盤踞漳州的巡防營範慶生和汀州的劉尉發報宣佈歸順軍政府,陳敬雲命第四團團長徐離善派人接受汀州,命令袁方派部隊接管漳州府各地。如此,目前除了建寧府等北部地區還在徐鏡清的掌控中外,其他的都已經統屬在軍政府轄下。

同時,眼見南方各省共和已成定局,原本被槍逼着當都督的黎元洪發出了一道通電,邀請各省會議代表到湖北會議,準備籌建臨時政府。黃興給袁世凱去了一封信建議他“同時以拿破倫、華盛頓之資格,出而建拿破倫、華盛頓之事功。直搗黃龍,滅此朝食”。並保證,南北各省人民都“拱手聽命”。

接到通電後,鄭祖蔭和林文英等人軍政府要員齊坐一堂,討論着此事的得失。

“黎元洪此舉無非就是爲了名義,只要會議到湖北那邊開,他的湖北軍政府就變成了正統!”鄭祖蔭說着。

“那我們是去還是不去?”洪子泰道:“按照道理說,湖北爲首義之地,去湖北開會也是情理之中!”

林文英卻道:“不可,現在是籌辦臨時政府,但如果在武漢三鎮開會的話,那麼將來的首都就極有可能建在武漢,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我覺得還是在等等,等他們怎麼說!”安華林的意見最爲保守。

陳敬雲贊同安華林的意見的,畢竟現在南方各省別看已經一片共和了,但是各省各派之間的爭權奪利纔剛剛開始,其中革命黨人和立憲派之間的爭奪纔剛開始呢。

決定暫時擱置湖北那邊的會議通電後,鄭祖蔭又說起了關於黃興給袁世凱的那封信。

“黃興他們這是要求和!”

林文英對此也十分不滿:“就是,現在革命事業正如火如潮,怎麼能求和,按照我說就該堅決打,打到北京去!”

“如果說不用打也能把滿清朝廷推翻豈不是更好,現在全國烽火遍地,,民衆流離失所,早一日停刀兵早一日把力量投入到建設中來不是更好?”林長明心中對林文英這種只知道喊打喊殺的革命黨人是不屑的。

陳敬雲則道:“他們是不得不求和!雖然湖北那邊天天說大勝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北洋軍已經壓得湖北民軍喘不過氣來,前幾天第九鎮進攻南京又被擊退,這兩方面一再失利難保他們不生出求和的想法!”

陳敬雲說了這點後,衆人也是輕微點頭,湖北和江蘇那邊的戰事的確對革命黨很不利。

“而且,我覺得這袁世凱也是不想和我們打的,不然馮國璋早就把湖北踏平了,也不用等黃興去求和了!”

“他按兵不動?”鄭祖蔭問道:“那他想要做什麼?”

陳敬雲喝了口茶道:“大總統之位!”

北京袁府。

袁世凱拿着黃興的那封信看了許久,隨後叫來了徐世昌和楊度,一邊把信給他們看一邊道:“你們對此事怎麼看?”

和袁世凱幾十年朋友的徐世昌自然明白這位老朋友的心思,如果說之前只是爲了出山而磨磨蹭蹭的話,那麼這幾天北洋軍之所以在湖北前線按兵不動則是因爲袁世凱聽到了一個消息:南方的黨人說只要他贊同共和,那麼就擁他袁某人爲大總統。

“黃興這人在那些黨人的心中份量不輕,說的話和宋教仁、孫文是一樣有份量的,既然他敢公開說這話,那怕是假不了!”徐世昌斟酌着道:“可就怕那些黨人是因爲現在前線吃緊故意以和談拖延時間!”

楊度也是點頭道:“如果前線不吃緊的話他們是決計不會說什麼求和的,說不準都組織聯軍北上了!”

袁世凱道:“如此看來,怕是南邊的拖延之計了!”

然而就在這時候,門口走進來一個軍官,手中拿着一份電報:“大人,南邊陳敬雲的剛發的通電!”

“哦!陳敬雲的通電?”袁世凱自然知道陳敬雲就是那個繼武昌起義後第二個率衆起義的人,可是近段時間內福建那邊除了開始發了個光復通電後就再無消息了,如果不注意的話彷佛都讓人忘記福建是第二個光復的省份了。

“他說的什麼?”袁世凱對陳敬雲有些好奇,一方面是因爲陳敬雲不想其他都督一樣三天兩頭就發一封通電,天天唱着各種口號,在外界看來陳敬雲實在是低調的很。而另外一方面,他通過福州使館區也得到了近期內福州的一些情況,知道陳敬雲正在大力編練軍隊,同時還弄了個稅制改革,更讓人驚人的是他手下的三個旅分三路進發福建各地,目前已經是拿下了福建大半地區。要知道現在雖然南方各省份雖然都名義上共和了,但是多數都是隻拿下了一個省城和重要城市,其他的廣大地區依舊處於真空地帶,甚至很多省份出現了多個軍政府,誰也不聽誰的,比如武漢三鎮以前都有武昌軍政府,漢口軍政府,江西有九江、南昌各地軍政府,真正能夠像福建這樣短時間內就基本掌控全省的一個都沒有。

眼下不聲不響的他發了封通電?

接過電報一看,袁世凱卻是露出了明顯的笑意:“這個陳敬雲,說的倒是好聽!”

楊度接過電報一看,很快略過了大段無用之段落,最後把目光放在了電文的最下面:“雲願擁袁公爲大總統!”

看到最後這一句時他還有些不信,反覆從頭又看了幾遍還是有些懷疑:“這個陳敬雲,他真的原意擁護大人爲總統?”

徐世昌看過後也是覺得陳敬雲的舉動有些不可思議:“南邊的革命黨人不都是說要擁護孫文當這個大總統嗎,怎麼他陳敬雲就跳出來擁護大人?”

袁世凱則是道:“哪有那麼容易,前邊的你沒看嗎,他讓我廢帝,他這是要逼我當曹操!”

黃興的信如果說只是遮遮掩掩說以後原意擁戴袁世凱爲大總統的話,那麼陳敬雲就是擺明了立場要支持袁世凱,說只要袁世凱擁護共和,他就擁護袁世凱當大總統。

當然了,對黃興和陳敬雲這兩個人先後勸袁世凱廢帝后當大總統的話有反對的,也有支持,反對派旗幟鮮明的認爲現今革命事業正在高峰時期,整個應該集合整個南方的力量一舉北伐,把溥儀從寶座上拉下來,保持這種觀點的多是一些激進的年輕人和革命黨,然而多數年紀較大的人以及立憲派的士紳們卻認爲如果能夠一和平的方式實現共和,那麼和談甚至讓袁世凱當大總統也是可行的。

再說了,如果不讓袁世凱當大總統的話,北方這麼多省份和北洋怎麼可能答應和談!這個時候的袁世凱已經不是他一個人,而是代表了整個北洋體系,北洋體系除了龐大的北洋軍外,還有衆多的軍政要人,工商業人士等等,幾乎涵括了整個北中國的政治經濟力量。

所以說,如果南方軍隊無法北上徹底擊潰北洋軍的話,那麼雙方的和談中南方就不可能佔據主動地位。

一時間,關於是否應該和談,是否應該讓袁世凱當這個大總統的討論波及整個中國,而隨着這場討論,陳敬雲的名字繼發佈光復通電後再一次登上了各版頭條!

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3章 白雪紅梅第5章 光復餉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91章 福州冬日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95章 北京兵變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8章 航空部隊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3章 收攏軍心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8章 山東亂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40章 亨利歸來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917章 F5對P51(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17章 沈綱之見
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3章 白雪紅梅第5章 光復餉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91章 福州冬日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95章 北京兵變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8章 航空部隊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3章 收攏軍心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8章 山東亂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40章 亨利歸來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917章 F5對P51(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17章 沈綱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