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D5系列

國民軍的空軍發展是極爲迅速的,蘇南戰事後陳敬雲是下了決心,哪怕這些木架子飛機戰鬥機還極弱,轟炸機載彈量太少,導致對地轟炸的時候也只有前面幾次取得了較大成果,蘇南戰事中後續的轟炸行動收效都不大,然而現在飛機的偵查能力卻是不容忽視的,當蘇南戰事中由於國民軍有着空中偵查,幾乎導致了戰場情報的一面倒,讓國民軍獲得了極大的情報優勢。

可以說這樣的空中偵查能力已經能夠影響戰局。

另外現在這時候的飛機也就是前期的設計要難一些,一旦設計定型後造起來就容易多了,最關鍵的部件發動機直接進口,然後自己弄個木架子裝進去就是了,比造個火炮還簡單,這個從兩者的造價就可以了,福州兵工廠造一門七十五毫米的山炮成本價大約在五千到六千之間,而福州飛機制造廠的一架最新型號的d5型單發飛機不過兩千伍佰元,再d5基礎上加裝了由麥德森輕機槍改裝而來航空機槍的戰鬥機型d5a型也不過三千四百元而已,縱然最新定型的雙座雙發b3轟炸機要貴一些,但是也不過五千餘元而已。這些價格比起火炮來要便宜的多。

飛機發展初期,飛機並不貴,唯一要貴一些的就是它的發動機,機身都是木製的,也沒有和後來的那些飛機一樣有着衆多的部件,現在的飛機還處以非常原始的階段,整機的設計和製造都沒有後來飛機那麼難,不會說和後世現代飛機從設計到定型動輒十年計,也不會出現一個國家整個空軍才只能裝備幾百架飛機。在這個私人手工作坊都能設計製造飛機的年代,飛機在某人人眼裡就是一個貴一些的玩具。

這個年代飛機的整機設計和製造不算難,但是飛機的核心部件:發動機那就不是什麼容易的事了,發動機這東西不管是現代還是1913年,都是屬於那些大工業國家才能夠製造的出來,現在的福州飛機制造廠根本就沒有能力自主製造發動機,現在所製造的飛機所用的發動機全都是進口貨,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法國貨比如雷諾v8發動機等,也有少數是從英國、美國進口,不過主要的還是雷諾v8系列發動機,現在的航空界中雷諾v8系列發動機可是世界老大,後來的英國羅爾斯羅伊斯等公司的發動機還是仿製雷諾v8二來,而後面蘇聯和美國方面又都是仿製羅斯的鷹式各型號發動機。

國民軍大量進口雷諾航空發動機也就對雷諾公司形成了依賴,爲了解決發動機問題,陳敬雲早已經讓福州飛機制造廠展開發動機的仿製工作,免的日後受制於人。可是這發動機不是那麼好研製的,讓福州飛機制造廠削幾塊木片,造個飛機還行,但是讓他們弄發動機的話就是難爲人了。這個尷尬情況就像讓馬尾船廠和江南船廠研製出來先進的蒸汽輪機一樣,可以說根本就是專業不對頭,他們也缺乏足夠的技術力量。

福州飛機制造廠對發動機的仿製進度緩慢之下,陳敬雲不得把這個重要任務從福州飛機制造廠獨立出來,然後抽福州兵工廠的各部門中抽調技術專家,成立了航空發動機研究所,並加入到上海動力公司裡面,現在的上海動力公司除了要研製作爲船用動力的蒸汽輪機外,現在又涉及到了航空發動機。除了這兩項重要研究項目外,公司裡的負責人爲了扭轉公司沒有盈利項目,改變一直需要總公司華夏銀行持續投資的局面,自主籌備了另外三個研製項目,分別是工業用蒸汽機,大功率柴油機以及汽油機項目,這三個項目的進展要順利的多,上海動力公司已經相繼拿出了樣品,其中的工業蒸汽機已經得到了不少的訂單,福杭紡織公司一次性就下了十臺大型工業用蒸汽機的訂單用於擴建的繅絲工廠項目。而且汽油機的研製也得到了華夏銀行財務總監陳敬海的支持,鑑於中國國內興起了汽車市場,現在閩浙和上海地區已經有着不少汽車了,所以投資組建了一個小規模的汽車工廠,很多部件也是從國外進口,準備小規模的試生產汽車,當然了這些生產出來的汽車也是自產自銷,國民軍政府裡頭需要大批的公務車,哪怕是生產出來性能要差一些,跑的慢一些也無所謂,只要樣式好看,不要隨便拋錨就成。

上海動力公司的發展可謂是關係到了未來國民軍的一系列軍工項目的發展,比如軍艦,比如飛機,比如陳敬雲設想中的坦克,甚至就連軍隊的汽車也是得靠他們的發動機。

然而上海動力公司的發展又限於國內基礎材料水平的發展,要設計發動機是容易的,但是設計出來了你得製造出來的,得需要那些高性能的材料來滿足發動機那嚴苛的工作環境啊。而目前,國內負責基礎鋼材研發製造的只有東南鋼鐵一家,但是東南鋼鐵成立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連重型設備和廠房都還沒有建設完畢,研製和生產的重心也是放在了火炮用鋼方面,對於其他特種鋼材的研發還有待時日。

基於這種狀況,上海動力公司也就只能向國外進口這些高質量的原材料了。好在這年頭沒什麼國家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要什麼就能買到什麼,就是價格死貴死貴的。

買到這些昂貴的原材料後,上海動力公司才能夠開展一系列的研製生產工作,蒸汽輪機項目和航空發動機項目正在有條不亂的進行着。

福州飛機制造廠自然不能等上海動力公司慢慢折騰,國產發動機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用上的了,而福州飛機制造廠的生產任務又很重,裝備部的訂單已經堆滿了秦國鏞的案頭,爲了不延誤生產,福州飛機制造廠現在的飛機生產全都是用進口發動機。

福州飛機制造廠目前生產的飛機有兩種,一個是d5單座單發雙翼飛機,一個是b3雙座雙發雙翼飛機。

福州飛機制造廠的飛機研發歷程從1911年底就開始,到現在爲止試驗製造了衆多的飛機型號,前期中主要是試驗爲主的時候生產的飛機型號衆多,從d1、d1a、d1b再到d2的各系列,再到d3的各系列,基本都是一個型號都只有一架或者兩三架,都只是用來試驗居多,一直到一年後才初步定型了d4型飛機,並在這個基礎上改進了偵察型,戰鬥機型,轟炸型。國民軍開始採購的原型機當做教練機用的時候還好,但是之後改裝的各型號比如偵察機d4c和改裝的d4a戰鬥機型以及d4b轟炸型的使用效果很不理想,故障頻發,執行任何或者訓練的時候墜機時有發生,生產出來的各型號飛機到現在竟然差不多已經摔了一半還多,飛行員犧牲了不少。爲此伍世鍾已經要求裝備部重新採購一種性能穩定的飛機,並且提出了要專門研發除專業機種,比如偵察機就是偵察機,戰鬥機就是戰鬥機,轟炸機就是轟炸機,不要只用一種原型機改來改去,最後又不好用。

裝備部爲此給福州飛機制造廠下發了新式飛機型號的研製,並且停止採購老舊型號,如此一來,就逼得福州飛機制造廠不得不集中精力研發出來新型號的飛機。

福州飛機廠在d4型的基礎上重新研發,改進了機體的主要結構,並且採用了更大功率的發動機,進一步提高了飛行性能的同時,也優化了飛機的安全性能,將空軍處提出的安全性放在了首位,最後才設計出了新型號的d5型飛機來,飛機繼承了d4的單座單發雙翼結構,馬力加大到一百一十匹,升限三千米,最大時速爲一百六十公里,續航時間達到了三點五個小時,航程可達五百五十公里左右,作戰半徑達到兩百公里以上。

空軍處的人來試飛過後評價很高,認爲這架飛機容易操作,飛行平穩,安全性比以往的d4型飛機大大提高,而且由於操作簡便了,這訓練飛行員的時候也就更容易一些。並且當時就下了三十多架的訂單,採購d5基本型,除了半數補充進入航空學校用於訓練學員外,剩餘的半數則是補充裝備了第一聯隊的偵查中隊。

沒多久,福州飛機制造廠在d5基本型的基礎上研製了d5a戰鬥機型,加裝了麥德森航空機槍,並且創造性的使用了凸輪的射擊同步協調器,依靠螺旋槳的轉動來控制機槍的射擊,使得可以將航空機槍佈置到機頭位置,並且由駕駛員直接遙控開火,而不是和之前的那些改裝型號的戰鬥機一樣只能佈置在兩側,依靠後座射手來進行手動射擊。如此一來,將極大的加大了d5a的空中作戰能力。

對於好東西,加上陳敬雲又略微偏袒空軍處,所以空軍出的裝備採購經費充足的很,一下子就下達了兩個中隊的訂單,是準備把國民軍現役的其他戰鬥機全部退役處理掉。國民軍的其他現役d4a戰鬥機簡直就是麻煩多多,駕駛員執行任務的時候都得提前寫好遺書,安全性太差了,現在有了代替品之後,伍世鍾就毫不猶豫的把那些殺死自己人比殺死敵人還多的d4飛機全部清理出去。

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22章 明爭暗鬥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129章 夏日情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58章 蔡家崗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394章 蔡秘書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37章 擁袁通電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13章 大戰(三)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211章 大戰(一)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
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22章 明爭暗鬥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129章 夏日情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58章 蔡家崗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394章 蔡秘書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37章 擁袁通電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13章 大戰(三)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211章 大戰(一)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