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戰損(二)

克拉克就是其中的一員,五十歲不到的他就成爲了上將,而且還不是穩步晉升的那種,而是屬於後期一下子飆升起來的上將,這指揮能力其實真的很一般,去年他率領第5集團軍登陸意大利,然而在意大利中部和德軍作戰的時候,第5集團軍損失慘重也被能夠突破德軍防線,最後還是中國從巴爾幹地區火速進軍後,德軍爲了避免被中美兩軍聯合包圍,這才主動放棄了意大利中部,如此克拉克才能率領部隊攻佔了羅馬,而後續的意大利北部作戰當中,克拉克實際上也不是主動擊退了德軍,而是德軍主動放棄意大利北部,轉入法國南部以及退回奧地利回到德國本土,這才讓克拉克的第5集團軍不費一槍一彈攻佔了意大利北部地區。

不管儘管戰術指揮能力很一般,不過他身爲軍人自然是無法忍受克查赫被中國人突襲並攻克的,他想要反攻。

但是華盛頓那邊得到了消息後,卻是要求克拉克的部隊保持克制,並且不得擅自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這讓克拉克很不爽,不過不滿也沒有辦法,只能聽從華盛頓那邊的意見:在情況沒有明朗,並且華盛頓在沒有決定對中國全面開戰之前,停止前線的大規模攻勢。

基於此克拉克上將也是在傍晚時分命令第九師停止對克查赫的反攻,就地構築防線,但是部隊的增援卻是沒有停止,第九師的另外一個步兵團第39步兵團也已經抵達,而後續的一個美軍步兵師也派遣了相當部分的部隊靠近,並進行前出部隊,威脅第三師的另外一支主力,也就是第三師甲戰鬥羣的防線。

實際上,在中午一點後,前期的大規模戰鬥就已經結束,雖然下午三點到四點的時候美軍發起了一場反攻,但是由於第三師乙戰鬥羣和奧地利第六師的防禦體系已經構築完畢,美軍見短時間難以拿下後就是停止了進攻,準備等待第60團和第39團以及第767坦克營的主力部隊抵達後再發起反攻。

而到了下午五點後,克查赫方向已經是全面停止了戰鬥,連冷槍都沒有再打了。

這個時候,外交上的扯皮已經開始!

然而戰鬥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克查赫這場在二戰中只能算小規模戰鬥的戰役卻是持續發揮着它巨大的影響力。

外交上進行扯皮的同時,中美兩國的軍方高層們卻是拿着一大堆克查赫的戰報分析着。對於中國來說,這一次克查赫的戰鬥不但是要狠狠的扇美國人一嘴巴子,同時也是希望能夠在實戰中獲知美國陸軍的真實戰鬥力,以及兩國陸軍可能存在的差距。

“根據第三師的彙報,我們已經整理出來了這一次戰鬥的詳細戰報!”南京參謀部裡,作戰部部長、陸軍中將柳徒光正在對着在座的一去陸軍高層解說這也克查赫的戰事。

於此同時,會議室裡的一個克查赫爲中心的地形沙盤也是在一名上校的移動下,根據着柳徒光的解說不斷移動着各個小旗幟。

“當地時間上午十點整,空軍部隊對克查赫以及周邊地區進行了多層次的中高低空偵查,最後確認了美軍的部署後,由趙臨東中校率領的第三師乙戰鬥羣之第332步兵營、第13坦克營前出,乙戰鬥羣的第一個自行火箭炮連、一個自行火炮營也是前出部署到預定地區。上午十一點二十分,空軍部隊的五十八架飛機組成的轟炸機羣抵達克查赫上空,並與十一點三十分進行投彈轟炸。

三十五分,趙臨東中校率領部隊抵達克查赫外圍,並指揮部隊向前進攻,同時炮兵部隊對克查赫發起了大規模炮擊,於此同時奧地利國防軍也在三公里外進行急行軍增援克查赫。

隨後的三十分鐘裡,第332步兵營和第13坦克和克查赫的美軍一個步兵營和一個坦克連進行了激烈交戰,十二點零八分,第13坦克營發現自東南方向增援而來的敵軍坦克部隊,戰後確認爲敵軍之第751坦克營所屬,隨即第13坦克營和敵軍之第751坦克營進行了激烈的坦克,併成功將第751坦克營阻攔在克查赫鎮外,約十二點三十分,第332步兵營驅除了克查赫鎮內的美軍部隊,迫使殘餘美軍從東方撤退。隨後我軍之第334步兵營和第13坦克營在奧地利國防軍第17步兵圖的配合下,抵禦了敵軍之第47步兵團以及敵軍之第60步兵營和第767坦克營的反攻。

到當地時間傍晚五點後,雙方大規模的戰鬥已經結束,目前已經進入僵持階段。”

簡述了克查赫戰役的進程後,柳徒光中將繼續道:“此戰中,我第三師一共陣亡士兵三十七人,傷兩百四十人,傷亡人數佔據參戰部隊的百分之十。被徹底擊毀坦克十三輛,步兵戰車四輛、自行突擊炮一輛,其他裝甲車輛二十七輛,輕武器損壞、遺失約四百件。協同作戰的奧地利第六師部隊傷亡人數在兩百人左右,裝甲車輛損失十五輛,輕武器損失約三百件。”

這是中國自身的損失,其中的人員傷亡中,陣亡人數雖然不算多,但是傷員卻是非常多,這裡頭主要是因爲中國陸軍的前線救護還算高效,很多重傷的士兵都被挽救了回來。另外的裝甲車輛損失也比較大,這是因爲克查赫的戰鬥實際上就是雙方坦克的對決,戰鬥主力是中國陸軍的第13坦克營和美軍陸軍的第751坦克營。這打起來雙方的坦克損失都比較大。

說完自己的,自然還得說一說美國人的!

“由於美軍的撤出並帶走了大量傷員和屍體,我們對美軍的人員傷亡統計難以確定,但是根據第三師乙戰鬥羣自身的估計,他們至少殺傷了美軍四百人以上!”這個數據並不準確,而且也含有一定的水分。

“裝甲車輛和重武器方面,我們可以確認的戰果有,擊毀或俘虜敵軍坦克二十七輛,其中六輛爲M26重型坦克,剩餘的是M4中型坦克。擊毀或俘虜敵軍自行反坦克炮、自行突擊炮、自行火炮等全履帶式裝甲車輛十二輛。擊毀或俘虜敵軍牽引火炮、迫擊炮、無後坐力炮工十九門。擊毀或俘虜敵軍輪式、半履帶式車輛二十七輛。”

從重武器的損失對比來說,中國的損失比美軍要小的多,其中最爲主要的坦克戰損比之所以差距比較大,主要是因爲美軍第751坦克營裡裝備的四個坦克連中,三個坦克連都是M4坦克,只有一個坦克連是M26重型坦克,而且那個M26坦克連一直到戰鬥爆發後許久才趕到,這也就造成了戰鬥前期裡,美軍只能依靠M4坦克抵達箇中國的T18坦克和T14輕型坦克,如此也就造成了美軍M4坦克的巨大損失。這種巨大的損失一直到美軍的十多輛M26坦克抵達後,纔是稍微挽回了頹勢,並擊毀了十三輛的T18坦克。這損失的十三輛T18坦克中,有九輛都是被M26在中距離上正面擊穿車體正面裝甲而被擊毀,只有三輛是被美軍的M4坦克從側後擊毀。要知道,美國參戰的坦克中,M4坦克和M26坦克的數量對比可是達到了三比一,然而戰果對比卻是變成了一比三。於此可見,二戰中前期各國的主力坦克比如德國的四號,蘇軍的T34,中國的T9\12,美國的M4,對比各國二戰後期服役的主力坦克,比如中國T18、美國的M26,蘇軍的T44-100,IS-2等戰鬥力的差距已經變得不可跨越。

“從人員損失以及裝備損失的情況來看,美軍比我們原先估計的還要強一些!”柳徒光這話可是實話,實際上整個二戰期間,中國陸軍一直都是相當自傲的,基本上都認爲其他各參戰國的陸軍部隊都是二流部隊,而實戰中,中國陸軍也基本上是和各國部隊都打過仗,在東南亞戰爭裡,和英美兩國的軍隊都發生過小規模的戰鬥,而1940年中蘇軍事衝突中,也是和蘇軍幹過,1944年又把日`本給幹趴下了,而今年上半年又是和德軍在巴爾幹半島打了一場,以上的諸多例子中,基本上中國陸軍都能夠獲得勝利,如此自然也就生出了驕兵心理。

但是在場克查赫衝突中,中國陸軍引以爲傲的火力優勢被抵消了,中國陸軍雖然火炮多,坦克多,但是人家美國人也不少,而火力優勢這東西如果差距不是很大的話,一般都無法發揮太大的作用。火力優勢沒有了,裝備的性能優勢實際上也不大,雖然1944年式自動步槍,1944年式衝鋒槍和1943年式通用機槍的組合讓中國的步兵班火力非常強大,但是人家美國人也不差,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M1卡賓槍,然後一大堆的輕機槍重機槍,這打起來雖然趙臨東指揮的第332、334步兵營還能佔據一定的步兵武器性能優勢,但是這僅僅是一個片面而已。

因爲先進的1944年式自動步槍、1944年式衝鋒槍並沒有完全的裝備整個規模龐大的中國陸軍,而只是裝備了一部分而已,以上兩款自動步槍都是去年纔開始大規模生產並服役,現在一共也只生產了一百多萬支而已,然而這點數量實際上是根本沒有辦法完全代替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和1936年式系列衝鋒槍的,目前1944年式自動步槍系列也只是裝備了駐紮歐洲的部隊而已,而國內以及東南亞、日`本地區和中亞、西伯利亞等地區的部隊都還大規模裝備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和1936年式系列衝鋒槍,而且要短時間內完全取代他們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這裡頭不但涉及到產量問題,更加涉及到一個成本問題,那些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也沒有裝備幾年呢,很多二線部隊也就是這兩年才換裝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的,而且從性能上來說,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並不落後,哪怕是放在美國陸軍裡頭那也絕對是主力步槍,因此短時間內完全用全自動步槍全面替換半自動步槍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現在的自動步槍只是裝備駐紮歐洲的部隊而已。

也就是說一旦爆發中美的全面戰爭,從常規戰爭裡所用的武器而言,中國陸軍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性能上,實際上都佔不到什麼太大的便宜,這比起來都是半斤八兩。

至於說士兵的素質和軍官的素質,人家美國人的高級將領雖然說經驗不多,但是美國陸軍好歹也是連續打了三四年的大規模戰爭了,澳大利亞、北非戰爭、意大利戰爭和法國戰場上都讓美國陸軍得到了極爲寶貴的大規模戰役經驗,而這些卻是中國陸軍所欠缺的。

也就是說,縱然中國陸軍的軍官團在素質上超過美國陸軍的軍官團,但是在部隊的作戰經驗上,卻是不如美國陸軍,尤其是部隊裡的普通士兵和士官的戰爭經驗更是欠缺的非常多。

當柳徒光持續解說着克查赫的戰鬥時,就讓在座的大一票陸軍大佬們皺起了眉宇。

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454章 狐狸精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35章 h1直升機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394章 蔡秘書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314章 D5系列第859章 生和死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40章 亨利歸來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230章 問與答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208章 空襲(二)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8章 購軍械(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302章 遷移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575章 伏擊戰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40章 酷熱難擋
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454章 狐狸精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35章 h1直升機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394章 蔡秘書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314章 D5系列第859章 生和死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40章 亨利歸來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230章 問與答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208章 空襲(二)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8章 購軍械(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302章 遷移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575章 伏擊戰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40章 酷熱難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