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

自從三十年代後期以來,在全球各國眼中,中國所帶的來的威脅是越來越大,這種威脅不單單是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上的增加,更關鍵的是中國那濃厚的民族優越理論以及大亞洲理論讓西方各國,尤其是在亞洲擁有殖民地的英法荷三國對此感觸更加深。

中國在三十年代挑起的一系列亞洲民族獨立事件,扶持亞洲各殖民地的民族進行武裝獨立事業,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中國連續不斷的對英法荷的全球殖民主義發起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德國、日`本都是對中國的這一行動保持了默認甚至是支持的,理由也簡單,因爲其他國家同樣想要讓這些殖民地脫離英法荷,然後投入了全球自由貿易的廣大家庭中,嗯,說白了就是他們和中國一樣需要全球市場。因此可以說,中國在整個三十年代裡所執行的東南亞政策是得到了日德美三國的支持的。

然而這種情況在德國進攻波蘭,由此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有些變化了,德國和英法的戰爭,導致了美國徹底站到了英法兩國之中,而且戰爭中亞洲殖民地對於英法荷的作用非常大,這亞洲殖民地出現問題後對於英法聯軍對抗德國也會出現一定的阻礙。不過這個時間段裡,日`本卻是被中國挑唆的進攻了印度尼西亞,之後等維西法國成立後中國才扶持越南民族獨立武裝進行武裝獨立。

這裡頭由於日`本插足印度尼西亞,維西法國的成立,導致了中國進軍法屬印度支那的事情並沒有遭到英國的強烈反抗,而美國方面也是保持了漠視的態度。

當東南亞五國相繼獨立後,中國入駐印度支那半島已經成爲了定局,之後泰國和越南共和國的擴張企圖引發的東南亞六國戰爭更是讓中國找到千載難逢的機遇,使得中國以維和部隊的名義進軍東南亞六國,並從軍事上徹底控制了這六個國家,並以租借軍事基地的模式獲得了金蘭灣等海軍基地,使得中國的龐大海軍能夠徹底的把南海海域劃入自家後花園,更是讓中國海軍的活動區域擴散到了整個南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區域。

在這個過程中,英國雖然和中國的矛盾不斷深入,但是英國依舊算是保持了一定剋制,而中國也是隻把擴張區域限制在了法屬殖民地上,並沒有去動搖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

然而這種事情在1941年出現了變化,1941年初由中國扶持的緬甸人民軍發動的武裝獨立進一步把中英關係推向了冰點。

而那個時候,美國也是在外交上站在了英國一邊,其根本理由就是,緬甸位於印度東部,一旦讓中國徹底控制了緬甸,那麼印度就等於徹底的暴露在中國的威脅之下了,而這種情況對於英國來說是非常不秒的,一旦失去印度這個英王皇冠上的明珠,英國的實力就會大減,最後影響到盟軍對抗德國的大業,如此情況下美國支持英國也就不意外了。

面對着英美的強烈反對,陳敬雲也並沒有狂妄的直接出兵緬甸,而是保持了一定的低調,甚至大言不慚的說緬甸獨立是緬甸人民自身的偉大事業,中國雖然同情緬甸人民的遭遇和欣賞緬甸人民的行動,但是中國保證沒有插手其中,在對待外國的內政問題時,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保持中立態度。

這裡頭大話說的很好聽,但是另外一邊卻是通過秘密軍事援助貸款賣給了緬甸人民軍一大批的軍事物資,從而讓緬甸人民軍能夠短短數月裡頭攻克曼德勒,並最後攻佔緬甸大部分區域幷包圍仰光。這個時候,中國終於是跳了出來第一個宣佈承認緬甸共和國政府,並建立外交關係,簽訂了中緬鐵路合同,阿恰布軍事基地租界條約,中緬商貿互助條約等一系列的條約。

而如此舉動也是讓中國徹底走上了英國的對立面,那段時間裡雙方的態度堅決,不但體現在外交場合上,雙方的軍事部署更是充分體現瞭如此情況,英國連續兩次向亞洲派遣大規模艦隊,當時的目的可不是用來抵抗日`本海軍的擴張,而是用來抵抗中國海軍的擴張的。

在那幾個月裡,中英關係是處於一種隨時都會爆發大規模戰爭的狀態上,然而隨後的蘇德戰爭爆發又是直接影響了各國和中國的關係,幾乎一夜之間英美兩國都是選擇了緩和和中國的關係,在1941年6月到1941年10月的這四個月裡,不但是中國準備對俄羅斯發動進攻的時間,同時也是全球外交活動最爲激烈的時間段,那個時候,各國外交家們彙集中國南京,試圖拉攏中國加入他們的陣營,哪怕是無法拉攏中國進入他們的陣營,也要讓中國保持中立。

那幾個月裡,一會說中德要結盟,一會說中日要結盟,一會說中國又會加入英國聯盟,更有消息說中美會結成邪惡聯盟,準備推翻全球其他的所有國家,包括英法德俄蘇日意等國。

中美聯盟爲什麼會被稱之爲邪惡聯盟呢,因爲當全球最強悍的這兩個國家聯合起來,他們擁有超過世界百分之七十五的工業產能,可以武裝出超過三四千萬以上並裝備這個星球上最先進武器的軍隊,橫掃全球不在話下,如此聯盟已經是超出了強大的範圍,稱之爲邪惡也就不爲過了。

當然了,中美聯盟是不太可能出現的,中美兩國關係最爲密切的時候,是中國建國初期,一直到1923年中日戰爭後,這一段時間算得上是中美蜜月期了,那個時候美國爲中國提供了大量了工業技術設備,可以說是手把手幫助中國建立了一套初步工業體系,幫着中國重建了現代海軍,甚至爲中國建造了兩艘當時最爲強大的炎帝級戰列艦,要知道這兩艘戰列艦下水服役的時候,可是世界最爲強大的戰列艦,哪怕是後來的條約時期,中國的這兩艘炎帝級戰列艦也和日`本加賀級、美國的南達科他級,英國的N4並列世界最大戰艦之一。而炎帝級上的主炮和南達科他級上的主炮是同一款,是當時世界上最爲強大的戰列艦主炮。

當時的國際市場上雖然也可以買到戰列艦,但是最先進,戰鬥力最強悍的戰列艦沒有特殊關係還是買不到手的,至少日`本就不會賣一艘加賀級給中國。由此可見華盛頓海軍條約之前,中美的關係有多麼密切了。

然而即便是當時,中美也沒有達成任何的軍事同盟關係,頂多算是準同盟而已。

到了後來,隨着中國的崛起,海軍的越來越強大,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就越來越淡薄,等1931年中國再一次戰勝了日`本之後,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最大潛在敵人已經從日`本變成了中國。

除非出現一個比英美都更強大的國家,不然中美兩國是沒有任何的可能性達成真正的軍事同盟,因爲這個地球養不起兩個超級大國。

中美邪惡聯盟這種事情不可能出現,而中德聯盟也不可能出現,到了最後的選擇中國超乎了所有國家的預料之外,中國沒有和任何和英美達成聯盟,也沒有和德國達成聯盟,更沒有和日`本達成聯盟,到了最後竟然是和全球公敵蘇俄達成了合作關係,最後背叛了自己的盟友,把刀子捅向了俄羅斯共和國,並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就徹底擊潰了俄羅斯共和國,然後吞併俄羅斯共和國全境之餘還從蘇俄手中得到了廣大中亞地區。

當然對於中國來說,俄羅斯共和國擅自進攻蘇俄,就是對中國的背叛。

而更退一步來說,在陳敬雲心中俄羅斯共和國從來都不是盟友,而是自己扶持起來的一個棋子,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分裂俄國,保障中國漫長的北方邊境線安全,並把防線推向西伯利亞和中亞一線,俄羅斯共和國擅自進攻蘇俄則是違背了這一點。

當然了,當初中國的這種選擇卻是再一次受到了英美兩國的默認甚至歡迎,因爲中國進攻俄羅斯共和國也就是代表着,中國站在了蘇俄一邊,而蘇俄則是對抗德國的主力存在,所以蘇俄的存在對於英美來說非常重要。

中國吞併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後,由於需要時間來消化這些新領土,加上當時日`本已經向英美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使得中國暫時停止了向外擴張的步伐,爲此和英國簽訂了一系列的協議,緩解了中英兩國自從三十年代後就一直保持着和的緊張關係。

而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和英美兩國的關係緩和並持續升溫。

不過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問題始終讓中國和英美的關係迴歸到正常化,更別說達成聯盟關係了,那就是中日貿易。

中日貿易讓日`本得到了幾乎無限量的資源供應,讓日`本的軍工生產不會停止下來,而這些飛機坦克就是對抗英美的根本。

可以說,中國一天不停止對日`本的供應,那麼這場戰爭就一天停不下來。

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57章 北京初雪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33章 羅漓心思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502章 大會戰第314章 D5系列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319章 南北,戰!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36章 軍服肩章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22章 明爭暗鬥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83章 軍制改革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358章 蔡家崗第207章 空襲(一)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941章 終戰令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
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57章 北京初雪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33章 羅漓心思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502章 大會戰第314章 D5系列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319章 南北,戰!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36章 軍服肩章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22章 明爭暗鬥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83章 軍制改革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358章 蔡家崗第207章 空襲(一)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941章 終戰令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