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

中國當年有六十個常備步兵師,爲了應對中國威脅,日`本也是先後設立了三十個常備師。值得說明的是這說的常備師並不是戰備師,常備師只是說常年設立一直保持編制,但是和平時期只保持骨幹編制,戰爭爆發後迅速動員補充新兵然而參與作戰,而戰備師的話則是常年保持戰備狀態,齊裝滿員,不需要動員補充就能夠投入戰鬥。

後期日軍想要繼續增援琉球,但卻是被第二機動艦隊攔截,非但沒有能夠抵達琉球,而且還被擊沉了二十餘艘運輸艦,數千官兵和大量物資沉入大海,而這就是奄美海戰了。

奄美海戰後,日`本海軍被重創,日`本海軍的將領們說什麼也不肯主動前往重兵伏擊的琉球、奄美一帶海域了,而沒有海軍的護航,大規模的增援也就成爲了泡影。

因此到開戰之初,琉球羣島方面一共擁有三個師團另加兩個獨立旅團。除了正式陸軍部隊外,還有基地部隊以及日`本從民間徵兆的準軍事力量,變成了一個基地旅團和數個民兵旅團,當然這些輔助兵力戰鬥力極爲有限,在大戰中起不到什麼重要作用。

而這些部隊都是歸屬第三十七軍指揮,由第三十七軍司令牛島滿中將擔任琉球防禦的總司令官。

而牛島滿中將在參考了諸多太平洋島嶼登陸和反登陸作戰,尤其是參考了第二次中日戰爭中的琉球島戰役後,提出由於日本方面的空中和海上優勢盡失,只能被動依靠地面部隊防守的情況下,應該主動放棄灘頭陣地,而把主要防線部署在內陸地區,尤其是岩石遍佈,地形複雜的琉球主要城市首裡爲中心的琉球島南部地區。

實際上也正式牛島滿的這種策略,才使得中國琉球方面軍的登陸行動那麼順利,要不然的話還不知道要死傷多少人呢。

但是登陸階段雖然傷亡不大,但是在隨後的進攻階段卻是出現了大量傷亡的情況!

面對這種情況,趙之科立即就是下令部隊暫緩進攻,然後調用艦炮和飛機進行大規模的轟炸,然後就是要求第五機動艦隊方面配合方面軍,全面封鎖琉球羣島,趙之科看着地圖上的雙方佈防圖,心裡冷哼:“哼,日`本人龜速不出就耗着唄”

趙之科的想法很簡單,反正他又不着急,慢慢耗着,反正他耗得起,而日本人肯定是耗不起的,都不用多久,等上個把月日`本人的彈藥估計就差不多了,兩三個月下去估計連糧食都沒有了,如果圍上半年,估計島上的日本人會全餓死。

趙之科不急,琉球方面軍自然也就不會繼續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了,但是大規模的進攻沒有了,小規模的戰鬥卻是一直在持續着。

琉球羣島那邊雖然地面戰鬥不算激烈,但是在日`本本土上空的轟炸行動卻是已經進入瞭如火如荼的高潮階段。

當初琉球方面軍登陸琉球的時候行動之所以會那麼順利,和空軍的以及海軍航空兵的大力支援分不開,這種支援不僅僅是說對琉球羣島上空的空中掩護和轟炸行動,而是說空軍對日`本本土的各種轟炸行動。

由於琉球距離日`本本土只有數百海里,因此如果中國決定對琉球發起登陸作戰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會遭到日`本航空兵力的攔截,因此就提出了在登陸之前必須確保摧毀日`本本土南部的航空力量。

而這種要求和空軍執行的對日戰略轟炸任務是重疊的,從戰爭剛開始,海軍和陸軍都還沒有參戰的時候,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就已經開始對日`本實施戰略轟炸行動了。同時爲了確保轟炸機羣的後續轟炸安全,當時空軍對日`本的前面數天的空襲中,轟炸目標都是機場、防空設施、雷達設施等之類的目標,以確保突然出擊把日`本本土南部的航空力量消滅在地面上。當前期的這種對防空力量的壓制轟炸後,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才把轟炸目標轉爲各種飛機工廠、坦克工廠和造船廠等,並且用於轟炸的炸彈也從傳統航彈轉爲了燃燒彈

之所以大量改用燃燒彈,主要是轟炸目標的改變,開戰之初的轟炸目標主要是日`本本土的防空基地,以機場爲主,目的是絞殺日`本的本土防空力量,這種轟炸就不能單純的用燃燒彈,必須用傳統的航空炸彈。而現在後續轟炸的話,轟炸目標改爲了日`本的工業力量,甚至是對城市發動無差別轟炸。對歷史上的太平洋戰爭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當初美國人對日本投下了數以萬噸級的燃燒彈,造成的殺傷比核彈都還厲害。本來嘛,這燃燒彈在其他國家都不可能取得太好的效果,但是日`本的房屋結構卻都是木結構居多,這投下一個燃燒彈能夠把日`本整整一個街區都給燒光。

有了這些因素後,這對日進行戰略轟炸不用燃燒彈簡直就是對不住自己啊!

在對長崎等日`本西南部城市進行了實驗性質的燃燒彈轟炸後,七月六號,陳敬雲親自對空軍元帥伍世鍾做出批示:要求空軍進行一次規模龐大的,能夠威脅國內外敵人的,展現華夏赫赫軍威的轟炸行動。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伍世鍾就知道陳敬雲這是要讓空軍對東京進行轟炸了!

空軍雖然對日`本的戰略轟炸已經持續了小一個月,但是轟炸主要還是擊中在日`本的西南部地區,另外還有對日`本中部的一些重要工業區進行轟炸,至於東京雖然也轟炸過幾次,但是由於政治敏感性比較大,空軍那邊也一直不敢擅自決定,一直在等着陳敬雲下令呢。

七月十一號,海參崴的某個空軍基地裡,機場上一排一排巨大的B16轟炸機排着,這些轟炸機已經裝滿了彈藥,加好了油料,就等着命令起飛了。

數十分鐘後,當第二十七聯隊接到了正式作戰命令後就是陸續起飛,一架一架的B11轟炸機陸續起飛,隨後在機場上空編隊後這高達九十多架的B16轟炸機就是匯成了編隊向東南方向的海面飛去。

於此同時,在朝鮮北部的數個機場,大量的B16轟炸機也是陸續起飛,然後和海參崴空軍基地裡起飛的其他B16轟炸一起,彙集起了前後兩波,加起來總數超過四百架的轟炸戰略轟炸機羣。

由於東京距離中國新東省和朝鮮的距離都比較遠,從海參崴空軍基地出發直接空軍距離就超過了一千公里,而從朝鮮中北部出發的,空中距離大約也需要一千公里左右。由於距離太遠,所以空軍也就沒有派遣B11轟炸機參與這一次的行動。

B11轟炸機的最遠航程雖然也能夠高達三千五百公里,雖然以它的航程也能夠做到轟炸東京,但是最大航程下它的載彈量並不多,而且留空時間比較短。此外空軍在制定轟炸東京的空中路線時,爲了躲避日本防空火力密集的西南部地區,是準備直接從日`本本州島中北部進入,爲了躲避日本防空火力的攔截也是需要繞圈飛行,如此一來空中航程又是加長了不少。

而此外,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也不只有東京等日`本本州島中北部地區,對九州島和本州島西南部地區的戰略轟炸也正在進行,考慮到航程因素所以空軍是把大量B11轟炸機部署在朝鮮地區,然後執行對九州島和本州島西南部地區的轟炸任務,而距離更遠的本州島中部和北部地區,則是由B16轟炸機來承擔。

畢竟相對於B11轟炸機來說,B16轟炸機航程更遠,最大航程高達五千五百公里,轟炸一個東京對於B16轟炸機來說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還能夠有富裕起飛重量來搭載更多的炸彈。

轟炸機的航程和載彈量是成正比,比如B16轟炸機號稱最大航程達到五千五百公里,最大載彈量達到八噸之巨。但這並不是說能夠搭載八噸的炸彈飛行五千五百公里了,這兩個數據是成反比的,航程越遠載彈量就越低,而載彈量越大航程也就越低,因爲這涉及到了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和載荷油耗問題。B16轟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爲五十七噸,而它自身的空重就有三十一噸,扣掉了空重後多出來的載荷重量就得由燃油和載彈來分配了,一個多了,另外一個自然就少了。

以轟炸東京爲例子的話,空軍設定的載彈量遠不到最大載彈量,而是隻限定搭載六噸的炸彈,再搭載六噸炸彈的情況下,B16轟炸機能夠做到四千公里的航程。

相對於而言,中國的B16轟炸機在性能上還不如美國人的B29,大體上是位於B24以及B29之間。

不過話又說回來,美國人的B29和還處於絕密狀態的中國B19轟炸機比起來又什麼都不是了,嗯,最大的差別就是造價了,1944年的最新B19採購價是四百萬華元。而同時代的中國B16轟炸機是八十萬元左右,而和B16同一個檔次但是略微性能高一些的美國B29是六十萬美元。

戰爭時期匯率換算比較麻煩,但是用實物比較的話那就是一架B19可以換五架B16,而B16和B29是同一個檔次,中美兩國爲了製造這兩款轟炸機所花費的資源都是相當的,因此也就可以說一架B19可以換五架B29了。

而這僅僅是購買的邏輯的單價,實際上B19貴不僅僅是因爲採購單價貴,它的維護費用同樣高昂無比,中國空軍爲了維持現有現有的五十多架B19戰略轟炸機的花費大約等同於維護兩個B16轟炸機聯隊的花費。

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599章 鎮壓(二)第46章 丫頭換裝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2章 明爭暗鬥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87章 洪府娶親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67章 關餘貸款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575章 伏擊戰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18章 整編行賞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12章 大戰(二)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87章 洪府娶親第31章 財政困境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209章 衝鋒(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209章 衝鋒(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7章 復古風情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58章 中秋軍議
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599章 鎮壓(二)第46章 丫頭換裝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2章 明爭暗鬥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87章 洪府娶親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67章 關餘貸款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575章 伏擊戰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18章 整編行賞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12章 大戰(二)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87章 洪府娶親第31章 財政困境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209章 衝鋒(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209章 衝鋒(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7章 復古風情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58章 中秋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