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六月南京

現在北洋已倒下,南方三大軍閥的同盟實際上已經破裂,南京方面早就停掉了對滇軍和桂軍的後勤彈藥供應,雖然還沒有停止軍械貿易,不過這軍械貿易也是因爲滇軍和桂軍就算不在國民軍這裡買,也會找其他外國列強買,反正國民軍手裡也有大批繳獲的老舊軍械,賣掉了給自己換裝新軍械也是一個辦法。

眼看着陳敬雲就要統一中國了,段芝貴就不信唐繼堯和陸榮廷以及閻錫山一點想法都沒有,說不準到時候他段芝貴和唐繼堯和陸榮廷就能夠新組建一個南方三大軍閥聯盟呢,興許幾年後就能對陳敬雲來一場北伐。

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不是!

正是因爲有着這種心思,所以段芝貴再一次拒絕了陳敬雲提出的招降條件,對於上將軍銜和軍長之位一屑不顧,隨後在率領主力部隊對武漢外圍的國民軍打了一個小反攻後,緊接着就是率領北洋第二師、第六師第十二旅以及其他的湖北省陸軍部隊從武漢撤離,撤離之前他還是比較聰明的把漢陽兵工廠的一些機械設備給搬走了,庫存的子彈和槍炮也拿走了。不過到底是還有良心,沒有把整個漢陽廠給一把火給燒了,一些搬不走的大型機器設備還是給留了下來。

段芝貴的入川計劃也不是臨時決定的,而是早有謀劃,入川的路線和行動方案也是早已經準備好,加上當時武漢外圍的只有國民軍的幾個混成旅,也沒有在武漢西部地區部署部隊,所以在段芝貴西撤入川的時候,國民軍根本無法做到有效的追擊,等國民軍的主力從河南抵達武漢的時候,段芝貴的部隊早已經離開數百里之外了。

雖然李繼民也是派出了部隊去追擊,但是段芝貴手段也是有一些的,派遣了部隊打了回馬槍,導致前往追擊的第四混成旅兵敗,損失過半。如此一來李繼民要想追擊段芝貴的話就有些麻煩了。

加上陳敬雲現在的心思也沒有放在四川上,對於段芝貴放棄湖北入川這種事也沒有感到太大的威脅。在他看來既然湖北已經拿下,那麼國內的戰事就應該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就應該騰出心思來準備應對歐戰局勢以及可能爆發的青島戰爭了。至於四川,暫時就先有唐繼饒和段芝貴以及那些四川小軍閥們鬥着去吧,再說唐繼堯入川后也能夠有效的牽制唐繼饒的兵力,自己也就不用在湖北和湖南地區面臨太大的壓力了。

當然,後續的表面工作是需要進行的,段芝貴主動進入四川后,派遣了使者和陳敬雲談判,說是願意服從中央領導。

儘管知道這只是表面的順從,比起閻錫山的投誠都要來的假,但是陳敬雲現在要的就是一個名義,只要段芝貴表示服從的話,那麼從全國範圍來說,就已經沒有公開反對南京共和政府的軍閥了。如此的話陳敬雲也就順手給了一個第十一軍和第三十一師和第三十二師的番號,至於四川那邊,就先讓段芝貴和唐繼堯去爭奪着吧。

如此一來,南京共和政府就已經從表面上統一了中國,包括陝西、甘肅、新疆這些省份都已經發表了聲明,聽從南京政府的領導。

於是乎在1913年7月1號以後,歷盡接近一年的時間後中國再一次迴歸表面的統一。而國內現在的局勢和去年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唯一不同的就是國民軍吞併北洋軍的地盤,而當初北洋軍所面臨的各地軍閥橫行的問題國民軍依舊面臨着。

形成了這個表面統一的形勢後,國內戰爭告一段落,而陳敬雲也能夠抽調國民軍的大部分力量來應對青島局勢了,國民軍部署在各地的部隊也開戰了新一輪的調動,總體而言就是從集中在湖北周邊的大量部隊調到直隸山東和江蘇以及浙江一線,或者說是沿着津浦線進行部署。

而相對的京漢線以及湖南、廣東一線就是兵力薄弱了一些,不過儘管兵力少了很多,但是隻防守不進攻的話,應對西南局勢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在進行兵力調動部署的時候,津浦線上的彈藥囤積也在持續進行,各部隊也開始進行休整,尤其還在河南和湖北那些剛結束戰鬥的部隊人員和裝備損失都比較大,這些也要一一休整,不過國民軍下屬的部隊數量龐大,一時間要把所有部隊都補充完整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有選擇性的對重點部隊進行部隊,比如山東的第三軍,以及東北方向以及南京周邊的部隊,而其他的就只能先等一等了。

就在陳敬雲全力備戰的時候,南京共和政府內部卻是給他帶來了不少的麻煩,由於段芝貴的臣服,其他西北各省也宣佈歸屬中央所轄,如此一來南京共和政府就是完成了表面上的統一。而一旦統一後,很多人就琢磨着現在的臨時政府狀態應該結束了,應該正式進行國會選舉,然後選舉總統了。

說白了就是很多人看到了統一後,已經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上位了!

面對這種情況,陳敬雲雖然心有不滿,但是也不是指示軍事調查局一番清洗就能解決的,此事還得用其他手段來解決。

爲了不招致工商階層的反對,爲了獲取民心,同時也是爲了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來佈局,他宣佈目前統一大業已經初見成效,目前各省也應該展開省議會的選舉,並定於明年年初進行正式的國會選舉,國會選舉後就進行正式總統選舉。

臨時政府和臨時總統這種模式雖然很不錯,但是總不能長久的用下去,正式政府和總統選舉總歸是要舉行的,而陳敬雲要做的就是要把控住局勢,讓事情的發展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前進。

目前的選舉雖然國社黨而言並不可怕,以國社黨的控制區而言,國會第一大黨是板上釘釘的,而掌控了國會後要通過各種議案也是輕而易舉的,陳敬雲已經打定了主意等國會選舉完成後,所修訂的正式憲法裡頭取消對總統連任的限制,如果這點實在取消不了的話,那麼自己就走後世俄羅斯普京的路子,當了總統當總理,當了總理再當總統。而另外,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國社黨主席這兩個職位可沒有期限限制,他陳敬雲完全可以一直做到死的那天爲止,而只要自己牢牢的坐穩了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這個位置,只要自己始終是國社黨的主席,那麼自己的權勢就不失!

對於這個路子,陳敬雲可是參考了多個獨裁寡頭的模式而設定的,比如這個國家軍事委員會很大程度上就是參考光頭所掌控的軍事委員會以及天朝中央軍事委員會,爲的就是讓自己始終掌控軍權,只要掌控了軍權,再輔以總統和總理的輪流模式,那麼他有把握繼續把控權力。

雖然當終生大總統、皇帝這些事情不敢興趣,但是他卻始終抱着獨裁的心思,而一旦這種模式無法通過的話,那些人死活要藉着民主這個詞彙謀圖上位的話,陳敬雲就會毫不猶豫的發動清洗。

爲了權力,他不介意讓政治對手的鮮血灑滿南京城!

爲了權力,哪怕讓整個文官集團臨時癱瘓,導致國家陷入混亂他也毫無所惜。

他從來就不自認爲是什麼聖人,從來也沒有統一中國後就隱居逍遙于山水間的心思,當掌控了一個國家的權力,當嚐到了控制整個國家在自己的意志下運轉的那種滋味後,陳敬雲是絕不願意再放下!

南京內部爆發的這一場小小關於選舉的爭論很快就平息下去,而隨之而來的是各省開始名義上的選舉,不過這一次的選舉依舊是精英化的選舉,而不是什麼普選。女性、平民階層依舊沒有選舉權,想要擁有選舉權的話,要麼擁有初等小學以上學歷,要麼連續納稅三元達到三年以上,要麼有着五佰元以上的資產。而這三條的條件只要達到了任何一條就能夠自動擁有選舉權,然而絕大部分的民衆都是無法達到這三者之一。能夠獲得選舉權的都是名副其實的社會中堅和精英階層,一戰前的各國哪怕是各個都叫嚷着共和,其實清一色的精英政治,普通人根本就沒有插足的餘地,哪怕是那些帶頭抗議舉行遊行的所謂平民政治家、革命家,其實也不是什麼普通人了,都戴上了政治家的頭銜了還好意思自稱普通民衆嗎?那些爲窮人,爲普通人爭取福利和權利的政治家那也是精英政治家,可不是鄉巴佬、工廠裡的工人!

而這場波及全國,甚至包括雲貴廣西以及四川、甘肅、陝西、新疆都會進行選舉的省議會選舉熱熱鬧鬧的展開了,然而在南京共和政府內部除了極少數認不清現實,腦袋還有些發熱的那些人興匆匆的去弄選舉外,實際上絕大部分軍政要員對此的態度有些漠視。

這些人都很實際,也都明白所謂的選舉其實就是一場做給民衆看的遊戲而已!甚至在國會選舉還沒有開始,他們都已經知道了結果,毫無疑問到時候會是國社黨一手把控國會,而到時候的總統選舉時陳敬雲也會毫無懸念的當選,這些人就算有所謀圖,那也是謀圖數年以後,他們謀圖的時等陳敬雲這兩屆總統任期過去以後再謀圖上位。

至於現在就和陳敬雲去爭奪,他們沒有那個能力,沒有那個膽量,他們現在所祈求的就是在明年的第一屆正式內閣中,能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內閣成員誰能入選,那基本就是陳敬雲一句話的事情,所以不管是國社黨的人還是同盟黨又或者是國民進步會的人,大多是沒把希望放在國會選舉上,而是放在了自己的表現能夠讓陳敬雲看重,以期能夠在明年的第一屆內閣中擔任要職!

這羣現實的文官要員現在一個個都是忙碌無比,忙着在陳敬雲身前表現,而軍方的高層將領也是因爲陳敬雲要應對青島局勢,這些將領們雖然知道實情的沒有幾個,但是大範圍的各種調動依舊讓他們忙碌無比!

六月的南京,就在這種忙碌而緊張的氣氛下度過了!

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533章 59號戰艦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941章 終戰令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90章 蔡鍔心思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34章 上海事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33章 籌餉處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27章 袁氏復出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334章 上海事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0章 亨利歸來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57章 長樂號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858章 秦海濤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380章 衡陽戰役
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533章 59號戰艦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941章 終戰令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90章 蔡鍔心思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34章 上海事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33章 籌餉處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27章 袁氏復出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334章 上海事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0章 亨利歸來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57章 長樂號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858章 秦海濤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380章 衡陽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