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胡陳之爭

餘額不足

對於福建國民軍突然出現在潮州,廣州方面的胡漢民在一看到電報後就苦思冥想了很久,然後才一邊走向地圖一邊問:“國民軍現在在那裡?”

當即就有人回答:“按照潮州那邊傳過來的電報,國民軍沒有繼續西進,而是駐紮在潮州,打得是援粵軍的旗號!”

“援粵?開什麼玩笑,我們那裡需要援助了!”當即旁邊的一個參謀就是露出不滿神色道:“我看他陳敬雲是不安好心!”

可是胡漢民卻是不這麼想!

現在的廣東局勢很複雜,表面上看廣州這邊的軍政府掌控了全省政權,但是這個軍政府卻是多方勢力妥協而來,有民軍,廣州原有守軍,還有同盟會。這三方初步構成了軍政府。但從軍政府各要職的人選來看,彷佛是同盟會掌控了權力,但是實際裡同盟會卻是最弱的一家!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軍權。民軍的各個頭領加起來掌控了數萬土匪流民,廣州守軍爲兩部,一部是水師提督李準的水師兵丁,這部分人數不多,總體來說影響不了局勢,而另外一部則是龍濟光的第二十五鎮。

說起這第二十五鎮就有點複雜,原本按照清廷陸軍部的章程廣東先是編練成了第二十六鎮,但是因爲第二十六鎮中有官兵起義,所以被清廷所遣散,把剩餘的小部分人編成第四十九協,然後又把廣西還沒有編成的第二十五鎮調來廣東。到幸亥革命前理論上廣東是有一個滿編的第二十五鎮,擁有第四十九協、第五十協、炮兵二十五標,以及其他相關兵種。

但是第四十九協、炮標的兩個營都是原廣東新軍,被同盟會的人滲透的太厲害,龍濟光根本就不信任這兩部分的人馬,所以早早的就把四十九協和兩個炮營分散到廣東各處,名爲剿匪,實爲防備!以至於這兩部分新軍現在還分散在廣東各地,根本就沒有在廣東光復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所以說,這好幾個勢力共同組成了廣州方面的軍政府!

而軍政府成立後的數天裡最鬱悶的是誰呢?那就是廣東名義上的最高軍政領導人胡漢民了!

自從前幾天張鳴岐主動宣佈光復後,胡漢民就被大家推舉爲都督,但是他這個都督當起來卻是憋屈的很!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民軍在廣州光復後陸續進城,可是這些民軍可不是什麼正規革命隊伍,而是土匪流民的集合體,他們參加革命除了反對朝廷之外,更多的則是抱着打家劫舍,趁着亂世狠狠撈一把的心思!

這樣相互沒有統屬的六七支民軍相繼入城後,把廣州城鬧的那叫一個天翻地覆,民不聊生,大白天的連四五十歲的婦人鬥因爲害怕被色眯了眼的民軍侵犯而不敢出門,這還不算,天天都有一大羣人來都督府前鬧響,幾個民軍的將領開口閉口就是以革命功臣自居,隨口一說就是要幾十上百萬的軍費。

偏生城內的另外一股主要軍事力量第二十五鎮卻是按兵不動,龍濟光雖然是最後關頭時不得已才倒向革命的,但是反正之時他原本是對革命有點期望的,只是沒想到這些革命黨沒幾天功夫就把廣州城鬧翻了天,這讓龍濟光原本對革命黨少數的一點好感徹底消失。

這幾天功夫他算是看明白了,這年頭已經亂了,北邊的朝廷不是好貨色,但是革命黨也不是什麼好鳥,自己手中有兵纔有權,其他的都是王八蛋不管用。爲了手中繼續掌控兵權,爲了加大手中的力量,他對城內的亂軍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他在等!

“他在等!”胡漢民滿臉的怒色:“別以爲我不明白他在想什麼,不就是等着我去求他嘛!一開始我就知道,這人絕對不是心向革命的,而是投機分子!這樣的人就應該徹底打倒!”

前幾天胡漢民還在報紙上公開宣傳龍濟光和李準的反正行爲乃是廣東光復之最大功臣呢!

“可是現在城內那麼亂,一些商人和士紳們已經聯名致信軍政府,讓我們肅清城內亂軍!”旁邊的副都督陳炯明也是一臉的無奈,對於城內的混亂他也很明白,更明白龍濟光之所以會按兵不動是因爲當初軍政府組建會議上,自己一方的同盟會人大力反對他擔任軍務部總長一職。

廣州的軍政府體系原本是打算仿照武漢那邊的,可是後來覺得福建那邊的軍政府構架更合理和簡單,所以就仿照了福建的政府構架。當時組建軍政府的時候廣州同盟會方面缺乏高級將領,無人能擔任軍務總長這一要職,一方面則是爲了平衡龍濟光考慮,所以胡漢民決定以都督身份兼任軍務總長。

“要不我們先把軍務總長這個名頭給他,讓他先派兵把城內肅清了!”陳炯明憂心忡忡道:“前幾天我們攻城的時候民軍一共才四萬多人,現在才幾天功夫就至少增加到了十萬人,這麼多人在廣州亂着可不是個事啊!”

胡漢民冷道:“他龍濟光是想要軍權,想要奪取革命勝利的果實,我胡漢民是絕不會允許他這麼做的!”

隨後他又是看了看廣東的地圖:“這幾天四十九協怎麼樣了,什麼時候才能全部集中起來!”

陳炯明道:“很難,四十九協被分散又打亂了編制,現在是一個隊、甚至一個排的分散各地,要集合起來至少也要半個月時間,如果集合好後調來廣州恐怕要一個月之後了!還有……”

見陳炯明支支吾吾,胡漢民忙問:“還有什麼?”

“我們接到消息說,四十九協的多數部隊並沒有聽令向廣州集中,而是繼續盤橫在各地!另外有消息說有部分已經和龍濟光接觸!”陳炯明繼續道:“畢竟龍濟光是第二十五鎮的統制,他要召集舊部我們也沒辦法說什麼!”

事實上就算能說什麼也不管用,龍濟光這幾天誰都不見,一心練兵的同時召集四十九協各部,企圖恢復第二十五鎮建制。

胡漢民咬了咬牙:“他龍濟光逼人太甚!”

說完這一句後,胡漢民和目光投在了潮州,然後視線慢慢上移落在了福州的方位上!沉思的了半晌後才道:“聯繫福州陳敬雲!”

陳炯明一聽,臉色略變:“找福建那邊?這不太好吧!”

“福建的陳敬雲是我們同盟會的,而且他手下的第三旅正好在潮州,來廣州不過是幾天功夫。等他們到了廣州後,我看龍濟光還敢說什麼!”

陳炯明卻是道:“此事恐怕不妥!原本閩軍盤踞潮州就已經犯我省境,不考慮把他們給趕回去反而想要把他們邀來廣州,日後如何保我省之自治!”

胡漢民聽到這裡卻是看了陳炯明一眼,心裡慢慢的想起來了陳炯明平日的一些言論!這個陳炯明是革命黨不假,但是他信奉的是聯省自治的那一套,滿腦子都是美國聯邦,也不想想‘王相將侯寧有種乎’和‘大統一思想’已經深深烙在每一箇中國人的骨髓裡頭。

凡是在提倡聯省自治的同時手中又握有兵權的人基本都有着獨立爲王的心思,嗯,還有兩個字可以更好的表達:造反!

胡漢民看來,造反和革命是兩碼事!同盟會諸君中有的是家境優越的富家公子,有的是新婚燕爾的丈夫,有的是未及冠禮的青少年,有的是孩子的父親,可是他們都義無反顧的投身到革命事業來,爲之犧牲,爲之流血,爲的是什麼?是爲了整個國家和民族。

而造反,那單純是個人的權利薰心而已。

不過胡漢民卻並不認爲陳炯明是想要造反,他知道這人同樣是革命黨人,只是一些政治信念上和自己等人不同,他想的只是單純的美國式的聯省自治。以前雖然不覺得有什麼,但是今天聽來卻是刺耳的很。

當即就是揚了揚手:“革命未成,談何省治!”

他並不願意和陳炯明過多的談論雙方的政治觀點,因爲他知道不可能達成一致。還不如不說這個!

“如果不請閩軍來廣州,那麼竟存可有方法解決這廣州的十餘萬亂軍?”胡漢民並沒有直接堅持要找援軍,而是問陳炯明如何解決目前的困局。

但是陳炯明也不過一書生爾,說起聯省自治來那是一套一套,但是談起軍事,要他想辦法解決目前的廣州困局可就難爲他了!他人也不笨,自然明白鬍漢民此舉的含義,當即就是臉漲的通紅,憋了半天后深深地呼了口氣:“如果展堂已意決,明自不會反對的!”

“好,既然如此我們即刻發電到福州,和陳敬雲商討關於借軍一事!”胡漢民早有預料到陳炯明會有這種反應,臉上露出喜色後伸出手拉住了陳炯明:“走、我讓廚房做幾個菜,我們一邊吃一邊斟酌!”

可是陳炯明心裡難受,那裡有心情啊,當即就是辭別了胡漢民。

出了都督府後,陳炯明心裡越想越難受,大有一種被胡漢民甚至整個同盟會背叛了的感覺。走至半路,他剛好看見前方有一人騎着高頭大馬在一羣衛隊的護送下緩緩前行,陳炯明走了些後才認出來他是龍濟光。

而後他牙一咬心裡暗道:“爲了廣東之自治,又何須執着於同盟會!”

隨即他就是帶着人快步朝着龍濟光走了過去!

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230章 問與答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461章 方大山第157章 長樂號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章 花巷所聞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865章 慘烈(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533章 59號戰艦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918章 F5對P51(二)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034章 變化第133章 籌餉處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28章 購軍械(一)第30章 購軍械(三)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5章 光復餉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556章 中日宣戰
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230章 問與答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461章 方大山第157章 長樂號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章 花巷所聞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865章 慘烈(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533章 59號戰艦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918章 F5對P51(二)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034章 變化第133章 籌餉處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28章 購軍械(一)第30章 購軍械(三)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5章 光復餉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556章 中日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