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

在北京待了十天之後,陳敬雲的總統專列開始南返,這一次陳敬雲並沒有在沿途各站做過多的停留,只在濟南停留了一晚並再一次召見了徐離善以及其他幾個部隊將領,和多位將領的密談當談明言要求駐紮山東的第三軍加強訓練,隨時備戰,並且要求第三軍做好武力進攻青島之準備,其中除了部隊加強適應性訓練和加強思想動員等工作外,更要收集山東地區的詳細地形和其他地方情況,要做到了如指掌,另外也要對青島的德軍情況展開前期偵查。

除了陸軍方向外,陳敬雲同樣要求空軍和海軍方面做好前期準備,比如海軍的艦隊到時候要配合陸軍,利用戰艦上的重炮給予陸軍進攻青島及時的支援,而空軍方面也要在山東地區部署更多的兵力,對青島真開全方面的空中偵查,並在戰爭爆發時對陸軍進行支援。

陳敬雲現在是下了決心要在青島打上一場,不管到時候是和德國人打還是和日`本人,他都是要準備打一場,如果到時候陳敬雲的態度有所退讓的話,那就是會危及自己在國內的統治基礎,而這點是陳敬雲絕不允許發生的。

陳敬雲這一次的態度要比上次爲嚴肅,而那些將領們大多也是知道陳敬雲抵達北京後並不單單接見了軍政要員和視察,更是和那些外國的駐華公使們一一進行了交談,而從陳敬雲在濟南所表現的態度上來看,很明顯和各國的談判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要不然陳敬雲是不會明確指出讓山東方面的部隊加強戰備的。

嚴令山東的第三軍加強戰備後,陳敬雲一回到南京後,就是指示華夏銀行的下屬個軍工企業加快搬遷工作,尤其是福州兵工廠。目前國民軍體系當中兵工廠很多,有福州兵工廠,有廣州兵工廠、上海兵工廠、南昌兵工廠、南京輕武器兵工廠、蕪湖重武器兵工廠。其他地區比如安慶、北京乃至東北這些地方雖然也有着一些小型的兵工廠,但是這些地方的產量加起來也沒有多少,主要是維修武器和生產少量的彈藥爲主。

在國民軍所擁有的諸多兵工廠中,南昌兵工廠產量較少,主要也是集中在彈藥生產方面。廣州兵工廠的產量略高一些,和南京兵工廠一樣,也是集中在彈藥上的產量,這兩家並沒有大規模的武器生產線,只具備了武器維修的能力。而上海兵工廠主要傾向於海軍方面,主要生產海軍所用的炮彈,魚雷,艦炮等武器,以前清末時期所擁有的其他一些武器生產設備已經提前轉移到了南京兵工廠,也就是現在的南京輕武器兵工廠。南京輕武器兵工廠乃是陳敬雲最新規劃的超大型兵工廠,設計用途可是用來供應整個國內軍隊的,建造目的就是爲了取代福州兵工廠的,不過目前雖然接受了上海兵工廠的一些設備,再者也從福州兵工廠那邊接受了部分設備和人員,也外購了大量的機器設備,但是目前來說依舊不堪大用,目前的產量依舊有限。

而蕪湖重武器兵工廠完全就是新建的,前期依靠的同樣是福州兵工廠下屬的火炮廠支援的技術設備。

其實南京輕武器兵工廠和蕪湖重武器兵工廠除了後期的投入外,根子上還是從福州兵工廠分拆而來,等這兩個兵工廠建成後,那福州兵工廠基本也就會人去樓空了。

陳敬雲之所以大力打造南京輕武器兵工廠和蕪湖重武器兵工廠,根本目的就是爲了福州兵工廠給福州搬過來,不然將來一旦和敵國爆發戰爭的話,敵國的海軍只要一封鎖福州港,那麼國民軍的數十萬大軍都得沒有槍彈可用了。畢竟單單靠陸路的話可沒有辦法把如此海量的彈藥給運輸出來,至於鐵路,至少一二十年內是別想了,就算在福建鐵路也會修建那種簡單的戰備鐵路。

儘管搬遷福州兵工廠和福州飛機廠、福州鋼鐵廠這些大型軍工廠的難度很大,而且花費也不小,但是爲了日後的戰略安全考慮陳敬雲依舊是要把他們給搬到長江和鐵路沿線上來。

一開始的搬遷只是慢慢來,但是隨着時間越來越緊迫,陳敬雲是不想要等太久,當即是親自給福州兵工廠等數家兵工廠下達了指示,要求他們在三個月內就完成搬遷工作,而搬遷期間的導致軍品產量降低也可以忍受的,現在的國民軍數量雖然多,而且還在河南以及湖北里打着,同時還得準備青島戰爭,但是這會國民軍的軍械供應壓力已經遠遠沒有去年那麼多,繳獲自北洋的大量武器彈藥不少,這大半年來各大兵工廠生產出來的軍械也不少,目前來說國民軍的彈藥儲備還是比較充足的。

陳敬云爲了青島戰爭而進行着準備的時候,國民軍在國內的其他方向進軍也是按照計劃一直在走,第二軍再得到了第七師和第一師的增援後,很快就攻佔了鄭州,北洋軍第九師殘部投降,緊接着大軍繼續南下威逼信陽。

六月十號,曹錕接到了段祺瑞的勸降親筆信,並代表南京共和政府提出了招降條件:保留中將軍銜和一個師的番號。曹錕接到段祺瑞的勸降信後也是不得不陷入了沉思,曹錕對段祺瑞等人投誠於陳敬雲是相當不滿的,甚至他也是懷疑袁世凱就是被段祺瑞給害死的,緊接着段祺瑞的死對頭馮國璋也是從天津租界秘密來到了信陽,然後以北洋繼承人自居,而且竟然還得到了段芝貴以及曹錕的支持以及北洋第九師的支持。

儘管這幾個人心思詭異,然而有着馮國璋劇中聯絡的時候也是拒絕了國民軍的招降,並一直抵擋到現在,然而隨着鄭州的陷落,眼看着國民軍的大軍就要從鄭州一路壓下來,固守信陽的曹錕第三師以及段芝貴派遣的那個旅到時候肯定是守不住的。他們現在面的國民軍在信陽方向的第六師和第十九混成旅就已經有着相當大的壓力了,如果國民軍第二軍的那幾萬大軍再來的話,曹錕可沒有信心守住。

就當曹錕認真考慮着要不要投降的話,和他並肩作戰的北洋第六師第十二旅吳鴻昌卻是先一步接受了南京方面的招降投降,和招降其他北洋軍將領一樣,陳敬雲大方的開出了保留少將軍銜,其所部第十二旅則給予第二十六混成旅的番號,有着段祺瑞、徐樹錚這樣人的前例在,加上信陽是真的守不住,所以吳鴻昌是毫不猶豫的就接受了這個條件。

並且很快就調轉了槍口在信陽發動了兵變,曹錕在如此局勢下一咬牙也是接受了段祺瑞的招降。

曹錕和吳鴻昌接受了投降後,陳敬雲立馬就是給他們頒發了第二十六混成旅以及第三十師的番號,並讓這兩個部隊加入第八軍所轄。

第八軍軍長李繼民可沒有其他什麼顧忌,立即就是下令這兩支部隊掉頭南下湖北,而在這兩支部隊的後頭則是第八軍的第六師和第十九混成旅,更後頭則是第二軍的主力部隊。

不管曹錕和吳鴻昌願不願意,他們既然已經是投在了國民軍裡頭,而且後面還是國民軍主力尾隨而來,也就不得不出力了,剛進入湖北境內就是出了大力氣攻克了多個城市,然後猶如破竹之勢一路南下。

而這個時候,湖北武漢的段芝貴看着馮國璋面色深沉!

“馮兄,當初你可是拍着胸口保證河南那邊不會出問題的,可是現在!”段芝貴臉色有些不善,而一邊的馮國璋也是嘆着氣:“是到如今說再多也是枉然的了,現在河南沒有守住,日`本那邊就更不會拿出什麼真金白銀來支持了!”

段芝貴道:“日`本人那邊我向來就沒有指望過!不過馮兄,事到如今,你說我們到底該如何?難道就這麼降了嗎?”

馮國璋此時站起來道:“投降,如果段兄你想要頭銜的話恐怕早就投降了吧,也不用苦苦支撐到現在!不過在武漢這裡硬撐肯定也是不行的,等河南那邊的國民軍主力一到,到時候我們這點部隊肯定是擋不住的。”

段芝貴深吸了口氣道:“看來現在只剩下入川這一條路可走了!”

馮國璋道:“四川那邊的局勢複雜,不但有着唐繼堯在,而且四川內部也是軍頭繁多,到時候過去了怕也是壓不住局勢!”

段芝貴卻是搖頭道:“現在重慶馬繼增是我的舊部,他手下的第七混成旅還算可以,現在控制了重慶那邊的局勢。”

他口中的馬繼增和第七混成旅指着的是原先第六師第十一旅,去年上半年他就派了馬繼增率領第十一旅進駐重慶,隨後馬繼增和聯合其他四川軍閥部隊,把唐繼堯壓制住了,甚至奪回了一部分川東地區。目前的四川的兩大地區重慶和成都都還控制了北洋以及四川軍閥手中,唐繼堯的滇軍雖然控制了四川不少地區,但是卻始終沒能攻克這兩個大城市。

馮國璋聽到段芝貴如此說,知道段芝貴已經是心中打定了入川的心思,他也就不再打算繼續勸了。但是心理面卻是清楚,段芝貴如果能夠在湖北擋住還好,如果擋不住哪怕是投降的話至少也能夠撈到一個軍長的職位,然而段芝貴是不敢居於人下一心想要保住手下的這點軍隊和權勢,甚至不惜入川。而他一旦入川的話,就算以他手下第二師以及第六師殘部的強勢,怕也是壓不住四川的衆多地頭蛇,更不用說還有唐繼堯在那裡了。

未來的結局頂天了也就是控制四川而已,而反觀國民軍呢,現在已經手握大半個中國,假如再奪取湖北的話,那麼國民軍幾乎是掌控了整個中國命脈了,到時候要掃平西南諸軍閥的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可是段芝貴不是這樣想,在他看來奪取四川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到時候控制了四川后自己的實力將不會低於唐繼堯,到時候再來和陳敬雲講條件,至少也要保住一個省自治的權力。而且到時候陳敬雲如果要來強的話,唐繼堯和陸榮廷以及閻錫山他們豈能眼睜睜的看着陳敬雲進軍四川?

第233章 喜與憂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1003章 兄弟(二)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1章 午夜暗香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209章 衝鋒(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73章 白雪紅梅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502章 大會戰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7章 林家有女第457章 北巡(二)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457章 北巡(二)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1章 午夜暗香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350章 蔡凝(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315章 B3轟炸機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208章 空襲(二)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
第233章 喜與憂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1003章 兄弟(二)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1章 午夜暗香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209章 衝鋒(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73章 白雪紅梅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502章 大會戰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7章 林家有女第457章 北巡(二)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457章 北巡(二)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1章 午夜暗香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350章 蔡凝(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315章 B3轟炸機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208章 空襲(二)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