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

七月的北京還處於酷熱乾燥的狀態,南方的暖溼氣流還停留在長江沿海流域,雨季將會隨着時間慢慢地過去而緩慢北上,等七月份結束後雨季就會逐漸北上蘇北山東地區,隨後進入直隸地區,會爲八九月份的直隸地區帶來一年份裡最大的降雨量,稍候雨帶會繼續北上,一直進入到東北地區,給東北地區帶來一年短暫的雨季。稍候雨帶就會緩慢南下,回到直隸,山東,然後再經過長江沿海一帶爲江南地區帶來第二次雨季,最後繼續南下直至徹底退出沿海地區,從而結束一年的雨季循環。

可以說整個六月、七月份持續的雨季也是讓國民軍和北洋軍在蘇南地區繼續保持對持狀態的重要原因,在這種的季節裡雙方的軍事統帥都不想讓自己的部隊跋涉在泥水中進攻準備充分的敵人,糟糕的道路交通情況會讓負責後勤的人想要吞槍自殺的。皖贛戰事中,國民軍進軍皖南的時候就已經遇到過這種糟糕天氣了,部隊的行軍緩慢不說,更悲劇的是後勤運輸出現了極大的麻煩,如果不是面對的黃興蘇軍戰鬥力遠不如國民軍的話,而是換成北洋軍的話,那麼國民軍就很有可能在皖南戰事中遭到一定程度上的失敗。

七月份蘇南地區的雨季還在持續,但是總會有結束的時候,當雨帶開始向北轉移的時候,那麼就是國民軍和北洋軍爆發大戰之時。

“航空隊的已經出發了吧?”酷熱夏季裡,袁世凱穿着清涼的絲綢馬褂,一邊喝着冰鎮蓮子羹一邊隨口問着。

一邊的段祺瑞也是放下了冰鎮蓮子羹的小碗,隨後道:“航空隊昨日已經南下了!總統勿優!”

“這次航空隊到了江北後,應該能夠讓華浦心安不少了!”袁世凱道:“去年戰事中,我們在飛機一事上吃了不小的虧,現在我們也組建了航空隊,也就能夠從空中偵查南邊的國民軍了!”

“我們去年的確是在飛機上頭吃了不小的虧!”段祺瑞對於去年的蘇南戰事還歷歷在目,當初馮國璋的電報裡經常提到國民軍的飛機,稱在國民軍的飛機監視下,部隊的動向完全被國民軍所掌控,而空中情報的單向透明也是當初北洋軍失利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北洋軍的那些高級將領還是袁世凱這個領頭人,對於這些新鮮的武器裝備也是興趣濃厚的,蘇南戰事還在進行中的時候,就已經向法國採購高德隆飛機,隨後又向奧地利採購了鴿式飛機,並蒐羅了僅有的少數幾個航空人才在南苑開設航校。然而現在飛機還是個新鮮事務,北洋自己不懂,就算想要聘請外國航空方面的教官也是沒處請,列強的空軍發展自己也是處於原始狀態,掄起編制和戰術以及訓練等還不如中國呢,排除航空發動機這一快,國民軍的飛機設計製造以及航空部隊的訓練等傲視全球不成問題。哪怕是剛逐漸的北洋航空部隊也是大手筆的分了三次採購,直接用現金支付採購了二十架高德隆飛機,隨後又採購了十二架的鴿式飛機。擁有的飛機數量甚至已經超過了世界上諸多國家,要知道一戰前的英國也不過百架飛機不到,德國也不過兩三百架而已,只是戰爭中飛機凸顯出重要作用之後,幾乎一夜之間,英法德三國上空就是飛滿了各種軍用飛機,爆發速度讓現在的中國這種農業國家是無法比擬的。

外出沒地方學,北洋軍裡的人也不是傻子,外國的學不了那就直接學對手的。於是乎北洋軍的空軍建設幾乎和國民軍的空軍建設如出一轍,從機構設置到航空隊的編制甚至連名稱都懶得換,直接在陸軍部下設空軍處。而且在空軍處的建立過程中,對於人事任命也是極大的突破了北洋軍的舊有體制,幾乎空軍處的人清一色是航空專業人才,空軍處的處長是秦國鏞在法國一起學航空專業的同學劉寶明,在被段祺瑞找來當空軍處的處長之前,劉寶明不過是個北洋軍參謀部裡的一個文職少校,眼見同學秦國鏞和伍世鍾等人在國民軍裡混的風生水起,本來已經是有了心思南下投靠伍世鍾和秦國鏞,憑藉他的航空製造專業知識要出人頭地不難,甚至連信都給伍世鍾寫了一封,可是還不等伍世鍾給他回信呢,段祺瑞就是找上了他。

頭一句就是問他是不是在法國學的航空專業,劉寶明當時就被弄愣了,段祺瑞這種北洋軍的大佬,地位可是僅次於袁世凱之下,何曾見過他親自去找一個小小的少校,而現在,段祺瑞卻是親自的找上了他。劉寶明一邊迷迷糊糊的點頭,然後段祺瑞就是對他說:“現在你就是北洋軍陸軍部下屬空軍處的處長了!”

緊接着劉寶明連跳兩級,從一個普通的文職少校飆到了少將軍銜,當上了北洋軍的空軍處處長。還沒等劉寶明反應過來怎麼回事的時候,段祺瑞就告訴他,你的任務就是要建一支航空隊,一直不弱於國民軍空軍處的航空隊。

劉寶明隨後還得到了袁世凱的親自接見,袁世凱沉重的對他說:“以後中國的天空就靠你了!”

當袁世凱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讓劉寶明有了種士爲知己者死的衝動,當初的不如意、當初的羨慕伍世鍾和秦國鏞這些同學的心情早已經拋到了腦後,還還不知道劉寶明已經當上北洋空軍處處長的伍世鍾回信說邀請他南下任職時,劉寶明輕笑着就把信撕了個粉碎。南下任職勢必位居秦國鏞和伍世鍾等人之下,而且他知道當初很多留法學航空的人都跑到了國民軍空軍處任職,自己現在去的話,肯定是得蹲着那些同學的下面,那裡有在北洋裡當航空部隊的老大來的爽。

人都是有上進心的,袁世凱和段祺瑞親自邀請他擔任北洋空軍處的處長,加上現在的北洋還是名正言順的中央政府,劉寶明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一個職位。

上任空軍處的處長後,劉寶明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所知道的航空人才發去了邀請信,中國在前清時代就留法學習航空的人才中並不是每個都和秦國鏞和伍世鐘關繫好的,也不過每個人都會去國民軍空軍處任職的,儘管秦國鏞和伍世鍾已經蒐羅了大半部分,但還是給劉寶明剩下了好幾個人,劉寶明就以這少數幾個人爲班底成立了空軍處。

由於沒有其他列強的航空部隊學習對象,袁世凱和段祺瑞等人北洋高級將領可不迂腐,其他的學不到乾脆就直接學國民軍的空軍處,所以這才陸軍部下面弄出了一個空軍處,連空軍處的各個下設機構也和國民軍空軍處一樣,連名字都是一摸一樣的沒有變換。

袁世凱花了大價錢從法國和德國分別採購了二十多家高德隆飛機和十多架鴿式飛機,然而一股腦的把這些飛機交給了劉寶明,要劉寶明在最短時間內培養出足夠的飛行員來,爲此劉寶明在南苑設立了航空學校,從北洋陸軍中挑選合格之精英軍人加於培訓,爲了保證飛行員的質量,段祺瑞特批各部隊不得阻攔軍人報考航空學校,一旦合格入選,原屬部隊必須放人。

劉寶明的本事是有的,沒用兩三個月的功夫就是培訓了出了十幾名的飛行員,並且給袁世凱做了一次飛行表演,對於飛行表演袁世凱相當滿意,當天就是批准成立了第一航空聯隊,先轄一箇中隊。然後袁世凱在劉寶明的建議下,又一次向德國發去了訂單,採購了三十多架的鴿式飛機,用於再組建兩個中隊。

北洋軍雖然還沒有系統的情報機構,但是相關的情報來源還是有的,雖然不知道知道國民軍空軍的詳細情況,但是大體上的編制還是知道的,知道國民軍的一個空軍聯隊足足有四個中隊,而且還分爲了偵查,戰鬥,轟炸中隊,更關鍵的是國民軍並不是只有一個空軍聯隊,而是足足有三個。爲了不太過於落後對手,袁世凱花了大價錢繼續採購飛機。

劉寶明等人通過試飛對比後,認爲鴿式飛機是當今北洋最適合的選擇,事實上除了鴿式和高德隆飛機外北洋空軍也沒有其他選擇了。現今航空界發展還極其原始,真正成熟堪用的飛機型號就那麼幾個,而鴿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德軍中自己也裝備了百多架的鴿式飛機。至於向國民軍空軍中裝備的專門戰鬥以及轟炸機根本就沒有,現在的飛機統一都是偵察機,要空戰的話,鴿式飛機的駕駛員只能用手槍,所以北洋軍就算想要買戰鬥機或者轟炸機也沒出買去,列強們自己都沒有,而國民軍顯然是不會把飛機買個北洋的。

現在的國民軍對飛機還處於一個保密階段,對於戰鬥機和轟炸機保密的很嚴,連在國民軍陸軍部隊中擔任軍事教官的日`本人和美國人都難以摸清楚國民軍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13章 大戰(三)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30章 購軍械(三)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6章 孫府逸事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94章 蔡秘書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233章 喜與憂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211章 大戰(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352章 蔡凝(三)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353章 王麒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744章 f5戰鬥機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39章 關餘貸款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
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13章 大戰(三)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30章 購軍械(三)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6章 孫府逸事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94章 蔡秘書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233章 喜與憂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211章 大戰(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352章 蔡凝(三)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353章 王麒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744章 f5戰鬥機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39章 關餘貸款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