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

南京總統府西邊灰色建築羣中的外交部大樓裡的某間會議室內,外交部部長伍廷芳正在向‘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駐華辦事處的負責人提出了最爲嚴厲的抗議。此時的俄國蘇維埃還不是蘇聯而是蘇俄,現在的蘇俄實行的還是去年頒佈蘇俄憲法,那籌備中的蘇聯憲法還沒有完成呢。

雖然蘇俄實際上和中華共和國處於了敵對關係,中國和其他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都沒有承認蘇俄,更不要說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了,但是不管表面上如何,但是實際上的一些溝通是存在的,加上全年爲了爭奪中國的支持也是向中國派遣了大量的外交人員,由於雙方沒有正式外交關係,所以也就不可能掛出了外交部門的牌子,就以一個俄國公司的名義弄了一個駐華辦事處,處理和中國相關的外交事務,同樣的中國在莫斯科也有着一個駐蘇俄辦事處。

伍廷芳雖然一把年紀了,但是說起話來依舊鏗鏘有力:“我國政府對貴方在卡拉欽斯克中包圍我國駐俄之維和部隊的做法表示嚴重不滿!希望貴方能夠正視問題的現實性與我方一起解決這一事件!”

蘇俄駐華辦事處的負責人是個留着滿臉鬍子的中年人,他同樣是毫不客氣的道:“貴國軍人肆意進入我俄國國境就已經嚴重冒犯了我國主權!在沒有我蘇維埃政府的准許下進入我國即對我國之侵略!”

伍廷芳聽罷沒有任何的表情,而是自顧自的說着:“我國軍方乃是受貴方之合法中央政府俄羅斯臨時政府的邀請才進入貴國境內,並對鐵路沿線進行安全上的保障!”

蘇俄代表人也是立即反駁……

就當這些外交人員進行着毫無意義的扯皮時,中國軍方正在爲了解救被圍困的第1812步兵營和第26偵查聯隊而努力着。

新西伯利亞第十八師指揮部,溫濟忠面色嚴峻道:“總統已經親自發電,要求我師迅速對1812步兵營展開營救工作,儘管我部主力距離卡拉欽斯克有數千裡之遠,但是李總司令已經和俄羅斯國防軍方面進行了溝通,已經準備了足夠的火車皮並保證了沿途一路通暢,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登上火車馳援!”

“現在181團部分的部隊已經提前向卡拉欽斯克趕去,不過他們團部並沒有配屬重火力,當地的俄軍在駐卡拉欽斯克的兩個師被擊敗後,除了鄂木斯克方面已經沒有其他主力部隊,而鄂木斯克方面俄軍竟然多次答應出兵救援,但是他們的正面再一次遭遇了蘇俄軍隊的猛烈反攻,稍有退卻就是全面崩潰的局勢,所以現在指望他們是指望不上的了!”溫濟忠繼續道:“我已近給洪祥志去電,要求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堅守五天,五天內我軍主力必定抵達!到時候除了我十八師外,我軍之第七師也會隨後抵達!”

以遠東鐵路的運力而言,短時間內把這兩個師近三萬人運送到上千公里意外的前線去已經是極限了,爲了調集運力,俄國臨時政府方面可是籌集了大量的火車機頭和車皮,並停運了所有的客運以及貨運列車,俄國臨時政府方面之所以這麼配合自然不是因爲那僅僅被圍困的一千多中國軍隊,更是因爲蘇軍攻佔了卡拉欽斯克後就是徹底切斷了鄂木斯克前線的後勤補給線,雖然俄羅斯國防軍在鄂木斯克也囤積了不少的作戰物資,但是一旦補給線被徹底切斷後失去後勤補給線,那麼在面對敵軍東西兩線夾擊的時候,那些作戰物資也是支撐不了多久的,一個搞不好就得全軍崩潰,如果不是俄軍兵力實在不足的話,也不用花費大力氣把上千公里之外的中國軍隊運送到卡拉欽斯克去了。

受限於俄國遠東地區的人口數量匱乏,俄羅斯國防軍的在遠東地區的兵力總數一直都無法提升上來,最開始只有十幾萬,經過這兩年的擴軍也只有四十來萬而已,而繼承了俄羅斯帝國大部分人口和資源的蘇俄哪怕是把近半人口和資源都割讓給德國,但是所擁有的人口數量也有數千萬之多,而俄羅斯臨時政府在遠東地區所轄的人口數量連六百萬的人口都不到。之所以能夠湊出這四十萬大軍來,還是因爲接受了衆多原俄羅斯時代的潰兵以及這兩年諸多反抗蘇聯的兵力也逐漸東退,並慢慢彙集到了鄂木斯克,不然的話以他們六百萬不到的人口基數,連十萬兵力都難湊出來。

人口上的極大劣勢讓他們幾乎不能承認這四十萬大軍崩潰的局面,一旦失敗了哪怕有着協約國集團的支持,中國有着大量的武器送上來,但是他們也找不出那麼多士兵拿起武器作戰了。

而相對應的,蘇俄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百萬人,而且不少還是部署在烏克蘭、波蘭邊境以及芬蘭地區和當地的叛軍作戰,要知道蘇俄的最大敵人是俄羅斯國防軍,但是他們的敵人並不止俄羅斯國防軍一家,還有着其他七八股叛軍勢力呢,現在的俄國境內到處都是硝煙沖天。

俄羅斯國防軍自身兵力不足,於是就把反攻卡拉欽斯克重新打通到鄂木斯克補給線的希望放在了中國上面。

實際上現今這個局面已經是超出了中國和當初整個協約國集團的協議,當初的協議是中國出兵幫助俄羅斯臨時政府鎮壓局勢和維護穩定,可沒有說讓中國出兵直接和蘇俄交戰。儘管衆多的中國人已經認定爲了那一百五十萬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蘇俄打一仗也是值得的,但是這畢竟不在陳敬雲的考慮之內。

要想中國軍隊在冰天雪地裡和蘇俄軍隊硬幹一場,沒有實際上的利益陳敬雲是很難打贏的。

所以在陳敬雲的授意下,軍方駐俄部隊除了迅速展開營救工作外,陳敬雲也是緊急會見了中國的兩個老朋友,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和美國駐華大使道爾清。

“諸位都是知道的,現在俄國那邊的形勢很不好,而一旦我軍也投入到對俄作戰,勢必會牽引到我國的大部分精力,到時候我國的民生經濟如何保障?犧牲的將士家屬的生活如何保障?”陳敬雲泛泛而談着。

而朱爾典依舊保持着他職業外交家的表情和形象,等陳敬雲說完了後他纔開口道:“對於貴國爲了世界民`主與和平所做出的貢獻,大英帝國是不會忘記的。儘管現在的俄國局勢有點超過了當時的諸國協議,不過也是可以把這些協議再修改修改以便更適合現今局勢的!”

道爾清也是不含糊道:“我已經得到了授權,可以爲貴國再出兵俄國一事上,再原協議的基礎上再增援三千萬美元的軍事援助!”

“這是一場英法美出錢,中國出人的干涉戰爭,邪惡的協約國帝國`主義集團妄圖把我偉大之蘇維埃扼殺在搖籃當中!偉大的列寧同志號召在召喚所有的社工黨同志們,爲了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拿起你們的槍支戰鬥吧!”這是莫斯科方面得知中國正式進行大規模動員,並且決定向俄國增派一個軍高達四個師兵力後,其官方喉舌真理報發表了和以往所有的報道一樣措辭嚴厲的報道!

中國和英法美三國迅速達成了秘密協議,而日`本和蘇聯一樣對這場協議嚴重不滿,或者說是日`本陸軍對這個協議嚴重不滿,1917年末的時候日`本和中國同時出兵俄國,中國從陸上出兵海參崴以及貝爾加湖方向,而日`本除了派遣一個旅團登陸海參崴外,還派兵佔領了庫頁島全部,而由於中俄南京條約中俄國表示歸還中國的領土中也包括了庫頁島北部,因爲這個庫頁島北部中國和日`本已經是發生了數次的外交爭端,但是陳敬雲也沒指望着現在就能夠從日`本手中拿回庫頁島來,發出這些抗議的聲音不外乎就是證明他陳敬雲並沒有放棄這些地方。

而這一次中國和英法美三國達成協議之時把日`本給排除掉了,這讓一直想要北上的日`本陸軍大爲不滿,不過這種不滿抗議也就抗議了,這年頭的外交抗議如果沒有大軍在後面列着隨時準備進攻,那麼這些外交抗議就跟放屁一樣沒丁點作用,而現在中日兩國都沒有對彼此發動戰爭的跡象,所以不管是中國抗議日`本還是日本抗議中國,都是面子上的功夫,並不會實際影響什麼。

英法美提供的大量軍費下,中國部隊迅速開始動員並準備再派遣一個軍進入俄國。

而此時在鄂木斯克以東的卡拉欽斯克內,洪祥志沉着臉色看着遠方不斷傳來的爆炸火光。

“原本還以爲那些俄國人好歹能守住了,但是沒想到他們這些窩囊,一整個團兩千多人竟然連一個火車站都守不住!”旁邊的中國陸軍上尉罵罵咧咧着,他的手中已經摻着紗布,顯然是已經受了傷。

洪祥志道:“敵軍的總兵力少說也有三萬多,分到進攻火車站那邊的至少有三五千人,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守不住也是正常的!”

旁邊的上尉道:“營長,現在那些俄國人估計是指望不上了,而突圍又衝不出去,到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8章 山東亂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91章 福州冬日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586章 毒氣彈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35章 岑春煊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350章 蔡凝(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
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8章 山東亂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91章 福州冬日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586章 毒氣彈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35章 岑春煊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350章 蔡凝(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