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1914式野炮

去年琳娜母‘女’來到了中國後,受陳敬雲的邀請去南京住了一段時間,不過也沒有住太久。南京那邊雖然也是個城市,但是對於琳娜這樣的外國人來說始終缺乏了一種氛圍,所以在南京住了一段時間後就離開南京到了上海,相對於南京而言,上海尤其是上海租界地區更像一個西方城市,外國人在這裡生活起來就跟在其他的西方城市沒有太大的區別。

當時陳敬雲雖然心裡不捨,但是卻也知道自己不好強留琳娜留在南京的。

對於琳娜來說,如果住在南京的話,理由也就只剩下一個,那就是爲了陳敬雲。可是陳敬雲註定是給不了她任何除了感情意外的東西,更不可能爲了她而離婚,甚至陳敬雲都不能光明正大的和這個金髮‘女’子在一起,更別說娶她了,以至於琳娜待在陳敬雲身邊地位比董白氏要尷尬的多,時間久了自然也就鬱悶起來了。

加上一旁的伯爵夫人時不時的嘮叨着,提醒着琳娜陳敬雲是一國總統,不可能爲了她而離婚的。琳娜可不是什麼中國傳統‘女’人,會接受什麼一夫多妻制,就算心裡頭偶爾想過要當他情‘婦’之類的,但是她到底還是個懷着夢想的少‘女’,心裡是接受不了這種事實的。

所以就離開了南京到了上海,原本在上海待一段時間後就回國的,但是歐洲那邊局勢緊張,傳言要爆發戰爭之類的,加上儘管離開了南京,但是琳娜還是希望待在中國,留在中國至少還能經常看見陳敬雲不是,所以也就在上海住了下來。

這陳敬雲到了上海,也就見到了數月未見的琳娜。身穿白‘色’晚禮服的琳娜和陳敬雲第一次看見她的時候一樣漂亮,嗯,不過彷佛略微長高了些,臉龐看上去也更爲成熟一些了。

“你好像長高了點!”陳敬雲說話的時候還伸出手略微比劃了下。

琳娜微笑:“嗯,長高了些,現在是五尺五寸了!”說罷也是伸出手比劃着陳敬雲的身高,然後道:“也許到過幾年我就能比你高了!”

陳敬雲道:“不用幾年,如果繼續長高的話,明年你穿上高跟鞋就得超過我了!”

陳敬雲的身高不算太高,只有一米七五而已,在現今中國裡面算是比較高的了,不過西方人向來身材高大一些,哪怕是隻有十八歲的琳娜現在也有五尺五寸了,也就是一米六五,如果明年再長高几釐米的話,穿上高跟鞋看起來比陳敬雲略高也是正常的,‘女’孩子穿上高跟鞋總是要顯得比普通男人高挑一些。

兩人就站在窗邊一邊說着話一邊看向窗外的夜‘色’,窗外的外灘兩道樹立着數不清的路燈,這些剛在上海興起沒有幾年的電燈很快就已經普及了上海,尤其是福樂電氣大力投資興建的發電廠使得了上海得到了充足的電力供應,而和美方合資建設的燈泡廠以及電線廠等工廠投產後,使得這些電力相關設備的價格慢慢降低,使得電燈已經慢慢進入中產家庭。

“其實我不怎麼喜歡電燈,總覺得太亮了!”琳娜並沒有和陳敬雲一樣對電燈這種東西抱有好感。對於她來說,舞會大廳裡應該是用無數蠟燭點亮的,窗外的路燈也應該是用煤油燈的,她喜歡那種昏暗的夜‘色’。

陳敬雲道:“其他人倒是喜歡!不覺得充滿燈光的上海才更像一個大都市嗎?”

“也許吧!”琳娜有時候是很固執的:“不過我還是不喜歡!”

琳娜並不會因爲年輕就對所有的新鮮事務保持興趣,相反出身貴族家庭的她還是相當的保守,不單不喜歡電燈,她對汽車也是相當反感,出行的時候她喜歡坐四輪馬車而不是汽車。不過這些保守只侷限於這些工業品上,而對於服飾之類的創新她倒是和其他的新式‘女’‘性’一樣有着極大的興趣,身上的穿着已經不是和她的母親伯爵夫人一樣那麼繁雜,而是一身輕便簡潔的白‘色’長裙,‘露’出了小‘腿’,腳上是一雙小高跟鞋。

兩人就這麼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所說的大多是一些生活瑣事!陳敬雲喜歡這種談話,這種談話並不會涉及到任何的現實事務,哪怕是說起軍事政治這些,也只是不經意的說起,然而這兩人卻是不會對這些事情有着過深的談話。

陳敬雲一直很喜歡和琳娜之間的相處,在她面前陳敬雲似乎感到了一種平等感!

是的,這是一種平等的感覺,琳娜沒有把陳敬雲當成了中國總統,沒有把陳敬雲當成了手握無數人‘性’命的大軍閥,她只是把陳敬雲當成了一個普通男人,她所喜歡的男人。而這種心態使得琳娜幾乎可以向陳敬雲說所有事情,向他埋怨昨天的早餐很難吃,前些時候‘女’僕打翻了她最喜歡的那瓶從巴黎帶來的香水,甚至直接說她不喜歡陳敬雲身邊的那個和跟屁蟲一樣的隨行秘書燕井鄺,更不喜歡陳敬雲和她見面的時候身上總是穿着軍服。

所有的一切,她幾乎都是可以對着陳敬雲說出來。

而這種感覺,是其他人所不能帶給陳敬雲的,林韻把他當成了丈夫,董白氏把他當成了可以依靠的男人,蔡凝把他當成了總統,只有琳娜才把他當成了喜歡的男人。

在上海的短暫停留後,陳敬雲返回了南京!

陳敬雲要處理的事情非常多,不管是政務還是軍事方面,都有着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來抉擇,剛返回南京,蕪湖重武器兵工廠那邊就是給陳敬雲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經過長時間的研製,第一款七十五毫米長身管野炮終於正式定型了,陳敬雲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喜過望,直接吩咐自己要觀看這款火炮的試‘射’!

對諸多事情當中,陳敬雲最爲關心的自然是軍隊,而關心軍隊自然也就關心武器的研發和生產,福州兵工廠很早就開始了對火炮的研製,而防德的七十五毫米十四倍口徑火炮較早的就已經設計定型並大量生產,但是對於長身管火炮福州兵工廠一直都沒能生產出來,而根本原本就是東南鋼鐵廠那邊不能提供合格的炮管,這個問題一直等到東南鋼鐵廠投資的上海鋼鐵廠建設完成後,才解決了炮管問題。

隨後福州兵工廠方面才真正的定型了七十五毫米三十一倍口徑的火炮,不過由於陳敬雲親自下令要把福州兵工廠搬遷到南京和蕪湖,分別成立南京輕武器兵工廠和蕪湖重武器兵工廠,就使得新型火炮的定型時間延後了許多。

直到現在的七月份下旬,福州兵工廠完成了搬遷後,雖然蕪湖重武器兵工廠還沒有完全的發揮出設計產能,但是各種工作也已經進入了正軌,而新型火炮的定型也才正式確定下來。

國家軍事委員會下屬裝備部對蕪湖重武器兵工廠提供的七十五毫米三十一倍口徑火炮進行了大量實驗後,隨即給予了正式編號爲1914式75毫米火炮,而之前已經大量生產的十四倍七十五毫米火炮則是1912式75毫米火炮。之所以不採用民x式,是因爲陳敬雲建立的可不是中華民國,而是中華共和國,中華民國只存在了兩年時間就已經宣告消失了!

聞之陳敬雲要親自觀看新型火炮的試‘射’,裝備部的人迅速行動了起來,不但準備了1914式75毫米火炮的試‘射’,而且還拉出來了其他一些新研發的武器,這完全是趁着這個機會給陳敬雲上演一場新式武器的展覽會,而且很多武器都是還沒有完成正式定型,只有少數樣品。

陳敬雲對下面人的這些安排也是默認了,畢竟他也沒有什麼時間天天去看武器實驗,更不可能親自到蕪湖那邊去觀看,所以讓他們這一次‘性’把新式武器‘弄’過來看完了事。

七月二十六號,裝備部和參謀部以及後勤部聯合組織的陸軍新式武器試‘射’就在南京城郊警衛師的駐地裡進行了。

“這就是我們最新定型的1914年式75毫米火炮,參考了德國克虜伯m19051908各型野炮,另外參考了我軍大量裝備的日造火炮以及美造火炮,考慮我國的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歷盡衆多軍工人員的日夜奮鬥,終於設計出這一款火炮!”

負責解說的是一名裝備部的上校,很明顯這個帶着眼睛,技術出身的上校並沒有和國民軍其他軍官一樣的匪氣,而是略顯得斯文,說話的時候明顯有些緊張,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和琳娜一樣,視陳敬雲背後的權勢爲無物的,在絕大多數人心裡陳敬雲是高不可及,而能夠在今天的試‘射’當中擔任陳敬雲的解說,讓這名裝備部的上校軍官顯得緊張也是正常的。

陳敬雲聽罷後點了點頭,然後給這名上校投去了一個讚許的眼光,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此人暗暗的深吸了口氣,這才繼續解說着:“此款火炮口徑爲七十五毫米,身管長爲三十一倍口徑,放列全重九百五十公斤,高低‘射’界爲負八度到正十六點五度,左右‘射’界爲各三點五度,採用標準榴炮彈彈丸重六點四一公斤,炮彈初速爲五百一十米,最大‘射’程可達八千二百米。”

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358章 蔡家崗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31章 財政困境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369章 十九號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210章 衝鋒(二)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476章 不孝子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596章 爆發(一)第6章 孫府逸事第1040章 秋熱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056章 分析(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67章 關餘貸款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476章 不孝子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
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358章 蔡家崗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31章 財政困境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369章 十九號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210章 衝鋒(二)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476章 不孝子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596章 爆發(一)第6章 孫府逸事第1040章 秋熱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056章 分析(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67章 關餘貸款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476章 不孝子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