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

國民軍把北洋軍當成了最大敵人,北洋軍自然的也把國民軍當成了最大的敵人,北洋軍拿下安徽後,在長江沿線已經彙集了衆多兵力,包括蘇南地區中馮國璋第二軍下屬的靳雲鵬第五師、王汝賢第七師、於有福第二混成旅,駐紮清江浦的張勳第八師一個旅。安徽地區的曹錕第三師、第九師之第十七旅申保亨部,以及收編了皖軍衆多部隊並改編爲了三個師,番號分別爲安徽陸軍第一師,安徽陸軍第二師,安徽陸軍第三師;段芝貴所在的湖北,兵力也不少,有個第六師,另外從黎元洪手中接過鄂軍後,段芝貴不用兩個月功夫就把這些鄂軍徹底整編,改爲湖北陸軍第一師、湖北陸軍第二師、湖北陸軍第三師。湖北和安徽那邊一樣,走的是省陸軍師的。

不但是安徽和湖北,北洋軍所統治的其他省份中,那些地方部隊也是走的這個模式,尤其是袁世凱把善後大借款拿到手後,除了大力擴編嫡系的中央陸軍外,還下令各省的地方部隊進行整編,各省原來的部隊,比如河南第一師,河南第二師此類的番號一律撤銷,統一編爲某省陸軍第幾師,或者某省陸軍第幾旅。

這一招除了要精簡各省份地方部隊,提高他們的戰鬥力外,也是想要限制地方部隊的數量,畢竟像之前河南那邊,除了一箇中央陸軍第九師外,還有諸多地方部隊,番號也是亂七八糟,袁世凱要想彙集全部力量和陳敬雲決一死戰,一掃南方諸大軍閥,他也知道想要把內部給理順了。所以,北洋所統治下各省從年初就開始改制,各省編練兩到三個師守備地方。河南、山東、等省都是如此,連閻錫山掌控下的山西也是不得不服從袁世凱的命令,將山西的四個師縮編爲兩個師加兩混成旅,不過這個他裡面的旅可比其他省軍的混成旅要正規多了,比起中央陸軍的混成旅都不弱多少。袁世凱雖然想要整頓地方軍隊,但是基於北洋體系的特殊性,那些地方軍隊連餉銀和槍械都是自己籌備的,根本不可能因爲袁世凱的一個句話就裁撤部隊或者是增加部隊數量,所以各省都是掛了個名頭而已,有的直接部隊番號一改就完事了,裡面的根本動都沒有動過。

所以現在儘管看上去北洋體系下除了中央陸軍各師旅外,還有北方各省的省陸軍,這番號看上去似乎一目瞭然,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部隊還是那些部隊,袁世凱能夠掌控的也就是中央陸軍那些嫡系部隊,那些省軍的地方部隊能不能聽他袁世凱的還是另外一回事,而這些省軍的戰鬥力也是有着極大的差別,比如閻錫山手底下的那兩師兩旅,可是他用着整個山西的財力養起來的,而且由於山西這兩年沒有收到太多的戰爭傷害,所以這武備方面還是不錯的。而河南的三個混成旅就要差的多,連槍支都無法做到配齊。前線的湖北和安徽這兩個省的省軍都是從原有的鄂軍和皖軍改編而來,本來的戰鬥力就不怎麼樣,這一番整編後戰鬥力還能剩多少還是個疑問,不過這兩個省的省軍武備卻是不錯的,原先的黎元洪和柏文蔚等人也不是吃乾飯的,武器還是弄了不少,所以這兩個省的地方部隊武器方面不缺,至少輕武器方面不必北洋正規軍差,重武器甚至還有不少的重機槍和火炮。

如此粗略一算,北洋軍長江北岸已經準備了第六師、第三師、第五師、第七師這四個滿編中央陸軍師,然後還有第二混成旅、第九師之第十七旅、第八師之第十五旅這三個中央陸軍混成旅,這主力部隊的兵力已經將近八萬人。再加上安徽陸軍三個師,湖北陸軍三個兩個省的省軍約五萬餘人,這總兵力達到了十三萬之多。

而這個還能只是前線部隊,在方面津浦線眼下,京漢線沿線,河南,直隸,山東北洋軍還有大量的後備兵力,比如京畿地區以及直隸山東等鐵路沿線上,駐紮着第一師、第十六師、第一混成旅、第九師、第十師、第十一師、第三混成旅。東北地區還有兩個師,河南那邊還有三個省軍旅,閻錫山的部隊現在也還在聽從袁世凱的調令,然後陝西那邊還有毅軍等等。

說起這總兵力來,北洋軍可比國民軍和滇軍這些新生的軍閥部隊要多的多,輕鬆超過三十萬是沒有問題的。

北洋軍兵力那麼龐大,那麼也就可想而知國民軍的壓力有多大了,也就可以理解陳敬云爲什麼現在要拉攏唐繼堯了。

“先前那批還嫌不夠?”陳敬雲皺着眉、

身邊的袁方道:“滇軍那邊的人說,現在他們又新建了兩師,所以槍械還是不去足。”

“又是兩個師?這唐繼堯的手筆還真不小!”陳敬雲略微譏笑着,這個唐繼堯的擴軍速度也是不慢的,而如果根據雲貴兩省的財政情況來看,那麼唐繼堯現在這種規模的擴軍完全是瘋狂了的,他之前有五個師又十個旅,現在又擴編兩個師,那麼總兵力都要接近國民軍了。而國民軍爲了養這麼多的部隊,一年所花掉的軍費中不計算戰爭費用,單單是和平時期的維持和訓練等費用就已經超過五千萬,這麼多錢唐繼堯就算是把整個雲貴兩省翻個底朝天也搜刮不出來。沒錢的唐繼堯爲了擴軍自然就只能壓縮開支了,部隊的武器裝備也就不可能做到和國民軍或者北洋軍一樣,然後部隊的軍餉也拖欠着,總之先把總兵力的人數給拉起來再說,不然沒有個十幾萬兵力在背後撐着,在陳敬雲和袁世凱面前說話都沒底氣。

“既然他還要買,那再給他一批!反正倉庫裡日造步槍和其他步槍還是不少的!”陳敬雲沒有擔心唐繼堯繼續擴軍會威脅到自己,唐繼堯再擴軍那也是有限的。再說了那些雜槍自己存着也沒什麼用處,還不如賣給唐繼堯增加點收入。

此時,袁方道:“陸榮廷的人昨天又來找我了!”

陳敬雲聽罷道:“還是老一套?”

袁方道:“沒錯,其他不說,就一個勁的想要找我們買軍火!”

陳敬雲道:“不用管他們,要槍炮就得拿出誠意來,不是說買就買的!”

現在南方三大軍閥中,唐繼堯已經和陳敬雲走的很親密,也公開發表過電報支持陳敬雲,而且兩者基於地緣政治,算得上是天然的盟友,所以關係要好一些。而剩下的陸榮廷卻是被夾在這兩者中間,他是不敢和國民軍對抗,但是又不想就和國民軍聯合被吞併,所以就想保持現狀,這讓陳敬雲相當不滿意。所以就乾脆停掉了對桂軍的軍火交易,雖然軍火商那裡都有,但是在中國向那些洋人進口軍火的價格和從國民軍手中購買二手槍支的價格可是天差地別,桂軍根本就沒那麼多的財力來靠進口擴大部隊的規模,這也算是陳敬雲的一個小手段了。

袁方道:“屬下明白!”

等袁方出去後,陳敬雲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秘書處的於世峰就是走了進來:“司令,嘉樂恆先生已經過來了!”

陳敬雲聽到是美國駐華公使嘉樂恆過來,當即道:“哦,快請進來!”

很快,嘉樂恆就是身穿着外交家的那身標準服裝燕尾服,手中拿着圓頂黑帽,還帶着手杖進來了。

“公使先生!快進來,請坐!”陳敬雲上前了兩步迎了上去,面帶微笑說着。

嘉樂恆的表情也是不錯,只聽他道:“將軍閣下,你這裡的規模可是一天比一天大了,記得上次我去福州見你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多人!”

“哈哈,國民軍有現在這個氣象,全賴美國友人的援助!”陳敬雲隨口就是一定高帽給送了上去。

嘉樂恆聽罷也是臉上帶着微笑:“爲了貴國的民`主和自由,我國貢獻必要的微薄力量也是理所當然的!”

陳敬雲道:“敬雲就‘代表’中國四億人民多謝美國人民的幫助了!”說到這的時候,陳敬雲略微一停,然後道:“上一次的海軍合作計劃和陸軍援助計劃讓我國民軍受益匪淺,因此我國的民`主和自由進程也極大的加速前行了一大步,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最後關頭,不知道我們的第二次援助計劃貴國那邊討論的如何了?”

隨着中美海軍合作計劃以及陸軍援助計劃的進行,美國和陳敬雲的聯繫密切加深了,而隨着國民軍的擴大,美國方面也在中國獲得了極大的利益,那些軍火貿易不說了,美國的資本已經在上海、杭州、福州三個經濟開發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投資總額已經超過五千萬美元,而且這還是一年多的時間而已,投資金額還在一天一天快速膨脹着,美國甚至在和國民軍方面展開談判,準備向美國貸款並利用美國技術修築一條鐵路,浙江杭州到江西南昌的杭南線,可以連接滬杭線接通滬寧線,渡江後連接津浦線。而且已經規劃將來還會繼續向西修築,貫穿湖南長沙、貴州貴陽,一直抵達雲南昆明,力圖修築一條貫穿南方中國東西的鐵路大動脈,這條南方鐵路將會和北方的隴海鐵路一起,成爲中國的兩條東西大動脈。不管是鐵路,還是其他工業產品的市場都已經讓美國方面無法忽視和放棄中國市場,也就無法放棄支持陳敬雲。

國民軍已經發展的越來越龐大,並且已經在和袁世凱爲代表的北洋軍集團開始爭奪中央權力,嘉樂恆認爲美國的遠東政策已經取得了極大的成效,並且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如果美國方面支持的陳敬雲能夠統治中國,那麼帶給美國的利益是不可想象的!那句一個人買一美元,那麼就是四億美元的話讓那些美國財團們興奮不已,這點和後世中國改革開放一樣,n多外資企業一股腦的涌了進來,有的發了大財,有個折羽而歸。機遇和風險永遠是並存的,中國的潛在市場的確是大,但是還需要開發,而且現階段的政治環境也不穩定,陳敬雲要是倒了臺的話,那麼美國人的錢就得打水漂了。

不管如何,美國方面還是展開了第二輪的援助計劃,和上次的計劃一樣,分爲陸軍和海軍兩部分。

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961章 低估(二)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502章 大會戰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6章 孫府逸事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457章 北巡(二)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57章 長樂號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章 花巷所聞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969章 北非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37章 擁袁通電第40章 亨利歸來第859章 生和死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33章 喜與憂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67章 關餘貸款第621章 陸小曼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454章 狐狸精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58章 繼承人(四)
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961章 低估(二)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502章 大會戰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6章 孫府逸事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457章 北巡(二)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57章 長樂號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章 花巷所聞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969章 北非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37章 擁袁通電第40章 亨利歸來第859章 生和死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33章 喜與憂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67章 關餘貸款第621章 陸小曼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454章 狐狸精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58章 繼承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