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狗哨理論,花樣滑冰(34)
登報也不是說想搞就搞的,要雙方團隊提前商量好。
也有些記者會偷襲,不過這樣一來,很難再拿到後續報道。
沈三通搖頭:“北青報只要不扭曲我的言論,我說出來的話,沒有不可以公開的,包括你想刪去的,我用你們行業打的比方。”
他不怕被一些人黑,電影票房不是媒體可以左右的。
沈三通不怕爭議,怕的是沒有爭議。
放炮不是目的,接受北青報專訪不過是一個開始。
後世已經證明,由於發展比較滯後,國內很多領域比國外遲緩很多。
可一旦在某個領域出現堪比國外的東西,會直接成爲“xx之光”,獲得大量支持。
像後來高喊了無數次的國漫崛起,就是這樣。
大家都以最包容的心態,支持了每一個國漫之光。
《大聖歸來》要是細究是有一些問題的。
猴哥的形象、故事情節,甚至包括猴哥人設。
但主創確實也用心,所以觀衆足夠包容,靠着“自來水”引爆票房。
《大聖歸來》的成功,誕生了“自來水”這個網絡名詞。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主創餃子精神狀態就很正常,人物形象不出問題,劇情不擰巴。
雖然哪吒沒有猴哥那麼大的熱度,但依然轟下了五十億票房。
《羅小黑戰記》也是個吃了這紅利的作品,即使以後它吃飯砸鍋。
還有科幻之光,獨苗級別的《流浪地球》。
後來的《黑神話》也是獨苗級別,國產3A遊戲之光。
不過那都是90後成長起來,再加上互聯網發展,普通觀衆話語權迴歸。
在這個時代,沈三通要謹慎點,試探一下。
把一些觀點摻雜在爭議性話題裡面,打出去。
看看是否也能扛起國產電影之光的大旗,主要是看大家吃不吃這套。
沈三通繼續跑宣傳。
8月4日。
週四1027萬!
8月5日。
週五,北青報的採訪報道發行,在青年羣體引發了強烈反響。
沈三通在洞天網上也發表了完整對話版,在網絡也再度引發爭議。
在一些人眼中,他不是自信,是狂傲!
電影票房受制於電影市場?
聽聽,這話簡直狂到沒邊,張一謀都不敢說,你沈三通也配?
最難以忍受的還是沈三通對於西方獎項的解構。
把拍電影變成了賺錢,之前對賈章科也一樣。
別談什麼藝術,沒有藝術,就是生意。
這篇採訪,進一步的解構。
歐洲三大獎、奧斯卡全都是生意。
衝奧是張一謀、陳凱各等人的執念,也不只是他們的執念,也是一些媒體的執念。
沒有米國的認可,中國的電影市場就不算成功!
沈三通全給他媽的解構了!
奧斯卡也不是殿堂,只是生意!
最無法忍受的是沈三通人蔘公雞,“賤不賤啊”。
罵誰賤貨呢!
一時之間,人人喊打。
週五深夜。
沈三通帶着主創殺回北京。
電影上映一週後重回BJ。
上映前的城市對話宣傳第一站是BJ,之後路演去了映前宣傳不到的城市,沒回BJ。
李兵兵趴在盥洗臺上,從鏡子中擔心的看向沈三通:“媒體批評聲音很大,是不是要退一退?”
沈三通首映禮開炮可以理解,宣傳需要。
電影如火如荼繼續開炮,李兵兵忐忑不安。
在她的認知裡面,歐洲三大獎、奧斯卡是藝術殿堂。
像張紫怡今年2月27日成了第77屆奧斯卡頒獎嘉賓,併成爲奧斯卡終身評委。
別說拿獎,就是簡單參加,都能發大量通稿。
半年過去,張紫怡的奧斯卡通稿還在發。
沈三通拿出手機,給她看最新票房消息:“週五票房統計出來了,1870萬!上映一週票房一億三千萬!”
“啊!”
李兵兵大受刺激,滿足沈三通的花樣玩冰需要。
週五拿到一千八百萬,說明鐵定上兩千萬。
李兵兵一直跟着沈三通跑路演,消息靈通,生快槍版在週三的時候就出現了。
還能有這個票房簡直不可以思議。
沈三通繼續道:“明天會補充一批拷貝,大概拷貝數量還會有個提升。到時候票房會破記錄。”
輿論上追着他打,但線下院線賺麻了。
第二批拷貝是影院預定,承擔先期費用。
隨着掀起觀影潮,製作發行方,和院線方影院方主客顛倒。
膠片拷貝有使用壽命,放映到了一定次數,影像質量就會下降。
補充拷貝既是淘汰一批報廢的膠片拷貝,也是繼續擴大放映。
《瘋狂的超市》場景單一,哪怕掀起觀影潮,票房潛力也存在上限。
《生日快樂》不一樣,場景夠多,喜劇色彩濃郁,價值還很普世。
從第一週票房就能看出來,潛力遠遠大過超市。
沈三通釋放了多餘精力,凝望夜空。
趁着思維最清晰的時候,梳理接下來的宣傳計劃,做到萬無一失。
專訪爭議很大,但效果也很好,說明他的策略是有效的。
這個策略,有一個專有政治學名詞,狗哨理論。
狗哨理論,dog——whistle politics。
來自澳大利亞英語,dog——whistle(狗哨)是澳大利亞牧羊人呼喚牧羊犬使用的一種高頻口哨。
其聲音人聽不到,只有牧羊犬能夠聽到。
大約1997年前後,dog——whistle politics開始在澳大利亞政界流行,比喻政客們表面說一套,背後的真實含義只有少數目標人羣才能領會。
沈三通認爲《生日快樂》營銷“國產電影之光”的土壤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