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毀約又燃戰火
宋高宗剝奪主戰派的兵權,殺害了岳飛,簽訂了屈辱的紹興和議,表明他已經完全沒有了收復中原的志向和打算,只想偏安一隅,保住江南半壁河山。
紹興和議簽訂以後,宋高宗長出了一口氣,覺得大功告成,此後不用再擔心打仗了。他加封秦檜爲太師,封爲魏國公,賜給他豪華住宅,並親筆題寫了“一德格天”的匾額,以示褒獎。
從《宋史》記載來看,宋高宗並不是一個驕奢淫逸、迷戀聲色的皇帝,還是比較節儉和勤政的。局勢穩定之後,宋高宗開始認真治理江南。他推行經界法,規範土地,安置流民,鼓勵農耕,減免租賦,自己還親自下田耕作,雖然是裝裝樣子,但也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宋高宗還努力發展輕工業、金融業,擴大對外貿易。南宋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社會也趨於穩定。
宋高宗本質上是個文人,他精通詩詞和音樂,擅長書法、繪畫,在藝術方面造詣很深。在他的帶動下,南宋掀起書法熱,文化氛圍很濃。宋高宗熱心文化建設,組織一批文人撰寫國史,收集圖書,興辦學校,推進了南宋文化繁榮。
《宋史》對宋高宗的評價有褒有貶。一方面,說他恭肅節儉,仁愛寬厚,繼承國統,延續了宋朝,算得上是中興之主;另一方面,說他迫害主戰派,冤殺岳飛,忍辱偷生,忘記了國恨家仇,不能恢復祖上基業,終被後人恥笑。
不僅宋高宗忘記了國難,一些王公大臣和貴族也習慣了偏安一隅。都城杭州日漸繁榮,山明水秀,貴族們遊山玩水,聽歌觀舞,過着悠閒自在、紙醉金迷的生活。
南宋詩人林升,寫下了著名的《題林安邸》一詩,表現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人們的心態。詩曰:“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在南宋偏安一隅的時候,金國政局又發生了重大變化。公元1150年,金國宗室完顏亮發動政變,弒君篡位。完顏亮殘暴不仁,生性嗜殺,但他文韜武略,能力很強。完顏亮加強皇權,推行漢化,發展經濟,使金國國力更加強盛。
完顏亮胸懷大志,企圖統一天下。他稱帝三年之後,把都城由黑龍江阿城南遷到燕京,還意圖進一步遷到開封,以利於控制天下。與此同時,完顏亮加強武備,擴充軍隊,訓練士卒,準備南下滅宋。
對完顏亮的企圖,南宋有些官員看得很清楚,紛紛向朝廷進言,建議早做準備。尤其是主戰派大臣張浚等人,上書陳述利害,極力主張整軍備戰。宋高宗擔心這樣做,會引起金國不滿,破壞和議,將張浚罷官流放,同時向完顏亮獻媚,繼續稱臣納貢。這個張浚,與陷害岳飛的張俊,不是同一個人。
公元1161年秋,完顏亮做好了一切準備,便撕毀紹興和議,悍然發動了對南宋的大規模戰爭。完顏亮調集了六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兵分四路,水陸並進,旌旗蔽日,聲勢浩大,企圖一口吞掉南宋政權。
聽說金國百萬大軍來犯,宋高宗心驚膽戰,手足無措,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這個時候,朝中主戰派官員幾乎被清除乾淨,軍隊將領中也缺乏能征善戰之人,宋高宗一籌莫展。朝中大臣們多數主張放棄杭州,南逃保命。宋高宗知道,一旦南逃,朝廷就完了,因而猶豫不決。
在這危難關頭,宋高宗的養子趙眘挺身而出,請求率軍抵禦金兵。宋高宗沒有兒子,從小撫養趙眘,認作養子,打算讓他接班。趙眘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時年三十五歲,他具有宋太祖的英雄氣概,決心抗金報國。
可是,趙眘的老師史浩卻對他說:“皇子不宜領兵,恐遭皇帝猜忌,您不見唐肅宗靈武之事嗎?”趙眘頓時醒悟,立即又上一道奏書,請求宋高宗御駕親征,他願意隨駕保護,以表孝心。宋高宗看了奏章,心裡很舒服,但他沒有御駕親征的勇氣和膽量。
金軍兵多將廣,氣焰囂張,西從陝西的大散關,東到沿海,四路出兵,向南宋發起了全面進攻。
金軍準備已久,兵精糧足,而宋軍武備鬆弛,士氣低落,難以抵禦,節節敗退。金軍士氣旺盛,勢如破竹,很快攻佔歸化、信陽、盱眙、揚州等地,江北大片土地淪陷。金軍一鼓作氣,抵達長江,如果沒有長江阻隔,南宋恐怕就完了。
金國皇帝完顏亮,親自率領金軍主力,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很快抵達長江北岸,來到採石渡口。趙眘則帶領南宋軍隊,加強長江防禦,打算依託長江天險,做拼死抵抗。
完顏亮十分狂傲,到了採石以後,在戰船不多、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命令大軍渡江。可是,南宋的水軍比較強,戰船也大,施放霹靂炮,煙霧和石灰瀰漫江面。金軍不習水戰,在船上站立不穩,嘔吐不止,影響了戰鬥力,只好敗回北岸。
完顏亮惱羞成怒,沿江搶掠了大批民船,做好各種準備,打算再渡長江。完顏亮惡狠狠地向全軍下達了死命令,嚴令在三天之內,必須全部渡過長江,否則一律處死。南宋眼看就要在劫難逃了。
不料,天不滅宋,就在南宋即將亡國的危急時刻,金國內部又發生了政變。完顏亮的堂弟完顏雍,利用金國後方空虛之際,聯絡朝中大臣,宣佈廢黜完顏亮,自己登基稱帝,被稱爲金世宗。
完顏亮平時對待將士苛刻殘暴,不得人心。於是,討伐南宋的金軍將領全都擁護完顏雍爲帝,準備殺掉完顏亮。將領們率兵包圍了完顏亮的大帳,令士兵們一齊射箭,頓時萬箭齊發。
完顏亮聽到喊殺聲,見亂箭射來,還以爲是宋軍打來了,可拾起地上的箭頭一看,卻是自己軍中的兵器,感到十分驚愕。完顏亮還沒有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就已經身中數箭,倒在了地上。土兵們蜂擁而入,他們都很仇視完顏亮,有的用刀砍,有的用槍扎。完顏亮登時斃命,終年四十歲。
金國經此鉅變,局勢大亂,只好停止了對南宋的進攻,軍隊返回了北方。宋高宗擦了一把頭上的冷汗,對天叩拜,感謝老天爺相助。
宋高宗此時五十五歲,已經登基稱帝三十多年了,他心力交瘁,又經過這次驚嚇,於是不想再當皇帝了。
公元1162年6月,宋高宗把皇位讓給養子趙眘,自己當了太上皇。從此,宋高宗很少過問朝政,專心寫字繪畫,盡情享樂,過了二十五年輕鬆自在的生活,八十一歲壽終正寢,成爲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
趙眘繼承了皇位,被稱爲宋孝宗。宋孝宗年富力強,胸懷大志,不甘心受金國欺辱,稱帝后隨即向金國展開反攻,立志收復失地,振興宋朝。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隆興北伐開始了,中原大地上,又燃起了熊熊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