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折肱

漢武帝前,內黃縣附近是黃河的故道,後來黃河兩次向東南改道,只留下一道水色偏黃的大澤,方數十里,在一些地方依稀可見戰國秦時的河堤。

太平時節,人多地少的魏郡人向水澤中討活路,起廬舍其中。如今世道不太平,流民、甿隸逃進去的就更多了,遂有頭目聚衆數百人爲盜,偶爾零星冒犯內黃,但更多時,常向西跑到更遠的河內郡地界打劫。

有人說這是盜賊不忍傷害故鄉,也有人說,是他們背後有一隻鐵手在操控……

地皇二年(公元21年)九月底時,馬援接替內黃假宰才幾天,黃澤賊卻忽然傾巢而動,離開了湖泊周圍,破天荒地對縣城發起了進攻。

且說馬援拿下前任,奪取縣中大權後,自帶百名刑徒兵駐紮於縣寺,又讓他帶來的張虎、趙尨兩位招募來的魏地輕俠各帶五十人,守備縣城北、南兩門。至於東門和西邊的水門,則封閉起來,不得出入,早就防着一手。

但馬援畢竟上任日子不長,今日,巡視西門的小隊卻被混進城的“盜賊”殺害,隨後西門從裡面被打開,黃澤賊涌入城中,直撲縣寺而去!

聽聞驚變的黃長駭然,雖然一直懷疑前任內黃宰與黃澤盜勾搭,甚至拉糧食養盜,卻沒料到黃澤盜竟膽大到這種程度,頓時膽怯,只勸馬援道:

“馬君,黃澤盜多達數百上千,還是守在縣寺裡抵抗,好等待郡君來援吧!”

馬援只斜瞥做文書工作還算不錯,一遇兵戈就嚇得半死的侏儒:“伯魚將大半人手都交給我帶來,身邊只留百餘人,如何來救?指望聽從李、西門兩氏的郡兵麼?”

“那該如何是好?”黃長面色蒼白,如今外有強敵,裡有內應,他們難道要死在這?

馬援卻已披掛上了自己的甲冑:“只有一個辦法,打出去,乘着黃澤賊倉促而入,一鼓作氣,將他們趕回湖中!”

這讓黃長瞠目,馬援哪來的自信?雖然他武力超羣,在刑徒兵中無人能過其三合,但一人如何與數百賊子相鬥?

“我有四勝,而賊有四敗也。”

“第一,我有序,而彼無序。”刑徒兵練了個把月,雖然只把站陣練明白了,但裡面的士吏、什長、伍長都是豬突豨勇老卒,一個帶五個,足夠了。

“第二,我有甲兵,而彼輩多是魚叉木棍。”第五倫控制郡縣武庫後,對自己手下嫡系,那是各種漢械裝備一股腦往下發,已經到了一個百坐擁一把大黃弩、壯者人人披甲的程度,你說嚇不嚇人。

“第三,賊子人心不一,號稱千人,實則有人慾劫富戶,有人慾凌百姓,真正奔着殺我來的可有一半?而刑徒兵孤軍被困,不戰則死矣,百人能當五百用!”

“第四。”馬援滿是自信:“汝等有馬文淵,而對面沒有。”

這一套一套的,黃長聽愣了,找不出語言勸阻,馬援還令他帶着十來人去安集縣中,聯絡南北、北門的張、趙兩位門下吏,派幾十人繞道西門,要給羣盜來個前後夾擊,甕中捉鱉!

這是打算百來人包圍上千賊子的架勢麼?黃長只喃喃道:“馬君,你佈置如此熟練,莫非過去與盜賊打過仗?”

“我沒剿過盜賊。”

馬援哈哈大笑,持刀帶隊出門而去:“但沒有人比我更懂盜賊!”

……

內黃與鄴城間距離一百五十里,驛站快馬也要跑兩天。

所以第五倫和馬援約好兩日一報信,在九月末時便接到了黃澤賊進攻內黃縣城的消息!

接踵而至的是來自南方的種種傳言:一會說縣城破了,一會說馬援死了。

“當初確實不該讓文淵去內黃冒險。”耿純現在只覺得第五倫託大了,謀取內黃的嘗試太過着急,而他與馬援相處時日尚短,只以爲馬文淵個人武力膽量出衆。

第五倫內心不慌是不可能的,甚至還有一絲的悔,但最後仍是堅持住了。

“我相信文淵!”

馬援在黃河上游是賊,斬汝臣、破盧芳,都展現了優秀的將帥素養。到了黃河下游,是官,如何對付盜賊難道還不清楚麼?

更何況,雖然刑徒兵訓練不過月餘,但依靠豬突豨勇老兵們撐起骨架,戰鬥力絕不是鬆散盜賊能比的。

不過在第五倫心裡,只覺得馬援能守住縣寺就可以了,救是必須救的,可郡兵不可靠,督盜賊李能表現上對第五倫畢恭畢敬,但集結軍隊卻磨磨蹭蹭——這確實就是郡卒的速度了。

第五倫遂點了臧怒,希望他再帶一百刑徒兵南下,卻被臧怒拒絕。

“我是親衛長,決不能離開將軍身邊!”

臧怒如山一般不動,他雖然不是很聰明,卻也看得出來郡城亦是危機重重,沒有自己等人護着第五倫可不行。

“讓我去罷。”雖然不明白第五倫爲何如此篤定馬援不會敗,作爲朋友,耿純還是願意幫忙。他從鉅鹿帶來的族兵,有五十人的馬隊留在了鄴城,他們耿氏,也是坐擁徒附賓客兩千的豪大家啊。

而耿純耿伯山,可不止是能一日巡五官,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大街上動輒拔劍相向,若不能文能武,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可還不等耿純帶人出城,不等李能在那暗喜自己計成,馬援與第五倫說好的兩日一聯絡,便如期而至。

門下游徼趙尨高舉捷報,大聲傳於鄴城大道上!

“馬縣宰已擊退黃澤盜!斬首兩百,俘獲四百!”

……

經過一場擊賊之戰後,原本還對新縣宰頗多遲疑的內黃城內大小官吏、富戶豪右,在馬援面前,便只敢膝行了。

那是一場匪夷所思的仗,本來靠了內應的助力,九百多黃澤賊已經破開西門而入,但剛進城後,他們就不聽頭目指揮,大半人各自散開去攻擊里閭搶劫富戶,只有四百人沿着大道去圍攻縣寺。

沒想到馬援竟帶着一百刑徒兵直接在大街上擺開陣勢,火把高舉讓人看不出究竟有多少人。

先是一陣準確度感人的弩機亂射,嚇得盜賊不敢前進,接着是就毫無技術性地持戈矛邁步向前,竟就這樣將盜賊一路推回西門。

而張虎、趙尨不愧是馬援看中的人,膽子也大,奉命各帶三十餘人來堵門,讓盜賊以爲自己被優勢官軍包圍,潰亂之下成了無頭蒼蠅,遂大敗。

黃長趕去號召各富戶出動族兵出來擊賊,最初時無人願動,都龜縮在里閭塢院中自保,直到看見馬援以少勝多後,發現官軍要贏了,才忙不迭地出來幫忙。

最終只有三百盜賊逃走,清點人頭,殺了兩百多,大多數是混亂中自相殘殺而亡的,連大頭目也喪命衆人腳下。俘獲四百人,導致栓他們的繩索都不夠用。

盜賊們被拔了衣裳,垂頭喪氣蹲在羊馬牆裡哆嗦,馬援讓投降的小頭目及縣中父老一個個甄別,作惡多端的拉到左邊,作爲修繕被毀大門、裡牆的刑徒,確實是活不下去從賊,還沒來得及幹太多壞事的,則拉到右邊,指着衣裳和熱飯問他。

“可願入伍?”

那可不得說願意嘍,不答應的正好押到另一頭,充苦力。

三天下來,馬援一共收編了三百名黃澤盜,讓統統官升一級的豬突豨勇和刑徒兵老卒們帶着,將他們練上十天後,再將其中表現優秀的人放回澤中,招募更多流民和盜寇出來。

而馬援親自在澤邊豎起五字大旗招兵,體格壯的,管熱飯。

至於體格弱的,爲軍吏縫補衣裳、編織草鞋、在澤邊荒地屯田種點菽豆,總能派上用場。

在回來的人現身說法下,光管飯這一點,就讓被馬援打斷脊樑,如今入冬後衣食沒有着落的黃澤賊殘部心動不已,幾天就出來了百多人。

第五倫已經取消了內黃今年的租賦,不必上繳郡府,糧食直接給馬援練兵用,不夠還能從鄴城給他勻幾千石過來。

女婿就指望好丈人在來年開春時,能從內黃拉起來千把人的隊伍,好叫第五倫的槍桿子硬起來,能戳着豪強後背,如今起碼有五六百了。

此長彼消,曾經號稱千人的黃澤盜,就這樣一戰喪亡,連再度崛起的源頭流民,也被馬援截胡了。

十月初時,內黃的最新消息傳回鄴城時,讓黃澤賊背後的勢力、賊喊捉賊的督盜賊李能又氣又惱,只捂着自己的左手後悔不已。

“本欲折第五倫一臂,如今竟是他先折吾一肱,痛哉!”

……

進入十月份後,第五倫這邊是喜訊連連,先是南方馬援大勝黃澤賊,招兵買馬的計劃也完成了一半。

這場仗是第五公武力的體現,讓殺雞儆猴的效果更加顯著,各縣宰忙不迭地將秋收賬簿連同今年的租賦送至鄴城。

賦,第五倫沒當回事,新朝貨幣在關東更賤,哪怕大布黃千廢除,依然無法遏制貶值,一些大城市,已經到了一石米能換兩千錢的程度了。

至於出了城,民間已經恢復到了以物易物,布匹和糧食成了硬通貨。

最關鍵的是糧食,第五倫過去在第五里,只能依靠做生意,種田辛辛苦苦積攢,可現在,靠着郡尹的權力——這還是大新的官已經所剩無幾的權啊,一道政令下去,幾萬石糧食,卻來得輕輕鬆鬆。

“果然,還是當官來得快。”第五倫看着倉中一點點積滿的糧,感到了無比安全。

接下來就是分配問題了,理論上這是公糧,可和皇家經常公私不分一樣,郡君也能這麼玩,分的時候,當然是老實人優先、嫡系優先啦!

但也不盡是好消息,耿純告知第五倫:“武安、涉縣、武始三縣送出來合計六千石糧食,在途經欽口山時,被山賊劫了!”

這真是跟黃澤盜圍攻縣城一樣震驚的事。

六千石意味着什麼?足夠上千人吃六個月!

第五倫那個心疼啊,但隱忍不發,回到已經郡府中,纔對耿純道:“武安、涉縣、武始三縣地處魏成西北部,背靠太行山,都算是武安李氏的地盤。”

“李能做了這麼多年督盜賊,勢力強大,他弟弟則是鐵官,據說發兵剿了欽口山不下三次,耗費官府錢糧無數,時至今日,居然還沒擊滅!”

“這究竟是李能無能,還是他太有能耐?”

根據馬援俘獲黃澤盜賊頭目,審問後得到沒有實質證據的招供,黃澤賊大頭目背後,是有豪大家支持鐵兵器的,並通過前任內黃令轉交給黃澤賊。

嗨,你別說,跟自己在新秦中時跟馬援、萬脩玩的那一套,還真是像極,看來是遇上心有靈犀的同行了:沒有人比第五倫更懂官匪一家——他跟馬援是真成一家人了。

再有黃長打聽來的小道消息、郡中傳聞,加上種種事情後,第五倫自己的邏輯推斷。有盤踞郡中的大豪,在暗暗針對自己,通過各種小動作,不願讓自己掌控魏成的計劃順利實施。

“如此看來,黃澤賊、欽口盜背後,那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朋友。”

第五倫冷冷道:“大概,姓李吧!”

第323章 豆粥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51章 三辭第295章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第520章 煞幣第28章 季布一諾第187章 難民第687章 流星第431章 不作安安餓殍第65章 皇漢第345章 突騎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252章 國家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第484章 防不勝防啊第603章 堅持守住第234章 把腿接上第557章 還鄉第379章 嘗新第514章 鐐銬第514章 鐐銬第237章 革命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577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144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313章 運動第386章 亡國第543章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第248章 讓我很爲難啊第515章 犧牲第94章 千里馳援第84章 起飛第638章 精銳第83章 砰!第479章 一生第34章 大學城第306章 高屋建瓴第135章 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278章 另起爐竈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506章 應龍第467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60章 牛頭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418章 遊擊第327章 離譜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61章 名單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475章 鉤直餌鹹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537章 暴力第567章 告急第471章 改革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621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301章 退婚第417章 友軍第140章 該死第260章 不中第122章 老王第576章 斷蛇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82章 竇融第592章 優勢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512章 脊樑第432章 開掛第122章 老王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127章 你攤上大事了第30章 新朝雅政第115章 三顧第443章 故事第50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91章 官匪一家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470章 周率第342章守戶之犬第105章 刈麥第543章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第267章 我爲王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17章 草率了第297章 第五漢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109章 黃河謠第530章 破防第628章 喪家之犬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121章 入宮
第323章 豆粥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51章 三辭第295章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第520章 煞幣第28章 季布一諾第187章 難民第687章 流星第431章 不作安安餓殍第65章 皇漢第345章 突騎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252章 國家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第484章 防不勝防啊第603章 堅持守住第234章 把腿接上第557章 還鄉第379章 嘗新第514章 鐐銬第514章 鐐銬第237章 革命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577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144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313章 運動第386章 亡國第543章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第248章 讓我很爲難啊第515章 犧牲第94章 千里馳援第84章 起飛第638章 精銳第83章 砰!第479章 一生第34章 大學城第306章 高屋建瓴第135章 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278章 另起爐竈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506章 應龍第467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60章 牛頭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418章 遊擊第327章 離譜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61章 名單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475章 鉤直餌鹹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537章 暴力第567章 告急第471章 改革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621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301章 退婚第417章 友軍第140章 該死第260章 不中第122章 老王第576章 斷蛇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82章 竇融第592章 優勢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512章 脊樑第432章 開掛第122章 老王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127章 你攤上大事了第30章 新朝雅政第115章 三顧第443章 故事第50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91章 官匪一家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470章 周率第342章守戶之犬第105章 刈麥第543章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第267章 我爲王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17章 草率了第297章 第五漢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109章 黃河謠第530章 破防第628章 喪家之犬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121章 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