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友軍

兩面包夾聽上去簡單,實際做起來卻不容易。

若我軍與友軍相距千里之遙,斥候驛騎繞開中間的敵軍往來聯絡,匯合時間一般只能精確到“某月上旬”,因爲雙方組織度不高,每日路程成謎,拿不準究竟哪天能到,只能定一個模糊的時間區間,各自努力。以至於經常出現抵達時,發現友軍屍體都臭了,只能爲其收屍的情況。

而若是經常配合的兄弟部隊,或許能約定“某日會戰”並當真能做到,一方可能上午抵達,友軍可能拖到傍晚才慢吞吞趕到戰場。

至於精確到“某日某時辰會戰”的,那恐怕是後世纔有的天兵,執行力強到驚人。

銅馬和城頭子路的合戰,仍停留在第一階段,路上可能遇到的隨機事件太多:橋斷了,路垮了,找不到渡河的船隻,與敵人斥候分卒遭遇交戰,路過某塢堡想搶糧食久攻不下,士兵疲憊要多睡會不肯再行,你還拿他們沒辦法,彈壓重了直接譁變跑路。

雙方要合拍實在是太難,若有一邊駐定倒是會簡單些,於是銅馬大軍便在信都城郊駐紮——這可不是等死,而是由後勤決定,方便從信都城倉搞到糧食,另一面與馬援對峙拖住他,等城頭子路靠近後,再聯絡議定下一步。

可即將被包夾的馬援可不等他們慢條斯理合戰。

“破兩面包夾之勢的辦法,便是先打垮一路!”

馬援用兵看似大大咧咧,實則外鬆內緊,斥候放出去很遠。他發現,作爲魏軍的老對手,城頭子路那一方很是油滑,利用流寇的優勢,分兵道進,對大會戰不感興趣,反而往馬援大後方清河摸去,看這架勢,是欲先斷他糧道。

流寇似泥鰍,這種治安戰打起來沒完沒了,馬援當機立斷,留下幾個月來投奔他的上萬豪強武裝陪城頭子路慢慢玩耍,自己則帶着主力魏郡、河內兵萬餘,抵達信都!

銅馬成了“大漢王師”後,兵力擴張,已經從流寇變坐寇,信都守軍加銅馬大軍、昌成劉植的武裝,三軍約合4萬。

河北平原一覽無遺,劉植能很清楚地在地平線上看到魏軍陣列,隨着旗幟出現,遠方已經響起了魏軍那標誌性的腰鼓聲:咚咚,咚咚咚!

還有帶頭的腰鼓手,大紅鼓布十分顯眼,如同舞蹈一般敲擊節奏,身後的士卒已經披上了甲,稍事休息後,就跟着鼓手的步伐前進。每走過幾十步,就停下來對齊一次,保持陣列的整備。

按理說經過整夜的長途行軍,魏軍此刻一定筋疲力竭,可看上去卻還精神不錯。

“夜行三十里而不疲不亂,確實是強軍啊。”

劉植心生豔羨,回頭看看銅馬,光出營作戰都略顯雜亂:其實他們更擅長流竄運動,反而是正經排兵佈陣不太習慣,馬援就是看透這點,才主動出擊。

瞧魏軍那速度,會戰還在半個時辰後,這場仗避無可避,銅馬大帥孫登也從最初的慌亂中穩住了心神,派人來請劉植過去商議此戰該怎麼打。

“打出去在村閭中交戰何如?”孫登見己方人多,又覺得馬援主動殺上門來,讓自己很沒面子,想全軍前進,決勝於兩軍之間那大片村閭,夾窄的村中猶如巷戰,於銅馬有利。

劉植看法卻不同,力勸道:“不如勿要主動進攻,擺開大陣,背靠營壘及城池守禦,讓馬援前推,好叫魏軍多走幾里路更加疲敝,一旦進攻數次不能得手,士氣便會跌落。屆時,信都城中李忠帶數千人從北門繞後,擊其側翼,此役可勝也。”

孫登最終同意了劉植的建議,但卻點了他手下的昌成族兵做前鋒,最先與馬援軍接陣。

等劉植回到己家陣列後,聽聞這個安排,族人們頓時頗爲不滿:“銅馬這是故意要消耗我家啊!”

信都、昌成、銅馬,雖然都在劉子輿旗號下,然互不統屬,散裝的軍隊罷了。

但爲了漢家社稷,爲了大局,劉植還是忍了這口氣:“我家族兵甲兵最利,鉅鹿王以吾等作爲中堅,情有可原。”

在族人的低聲抱怨中,陣列最整的昌成兵兩千餘移至中陣,他們甲兵是莊園自產,披甲率達到了驚人的三成,和魏軍相差無幾,與旁邊披甲不到一成的銅馬“精銳”對比鮮明。

然而,魏軍的鼓點卻停了,漫山遍野的黃巾抵達城東的大片里閭村莊後,就留在了那,銅馬的斥候散兵被趕了出來,馬援以村閭作爲自己的指揮所。

一刻過去了,魏軍環里閭而陣,竟未曾再挪動半步,因爲起得倉促,銅馬沒吃飯,士卒站了許久肚餓煩躁,孫登的耐心也在慢慢流逝,又派人來將劉植喚過去:“敵軍在休憩?”

劉植說出了自己的猜測:“或是在等日光。”

銅馬大營背靠城池,坐西面東,馬援選擇一大早自東面來進攻,佔了陽光的便宜,待會交戰,銅馬軍中本就不多的弓手得迎着日頭射箭。

孫登將信將疑,少頃後,卻又看到魏軍大營內燃起了煙火,本以爲是炊煙,但隨着它在無風的清晨冉冉上升,劉植眉頭大皺:“平白無故狼煙高懸,馬援莫非是在與什麼人聯絡傳訊?”

他請求孫登將斥候往西、北、南三面都放遠些,提防馬援遣兵卒繞道,也給他們來個“兩面夾擊”。

然而方圓數十里內只有馬援一軍,正在劉植疑慮之際,族人忽然大喊。

“煙,城內也起了煙!”

“什麼!”

劉植大驚,回首卻見信都城中,亦有三道煙柱高升,頓時想到了最壞的可能。

“莫非是李忠叛漢了?”

而馬援的斥候騎隊更欺身靠近到城北一里開外,朝着城內高聲呼喊道:“馬援已至,還望李仲都應約出兵,與我兩面夾擊銅馬!”

……

“不好,中計了!”

李忠一早就披掛甲冑,帶郡兵上了城牆,邳彤的一番長篇大論沒能說動他,李忠還是打算履行自己“丞相”的職責,試試看能否協助銅馬擊退馬援。

可當城內燃煙響應馬援時,李忠才發覺,事情沒那麼簡單。

“誰放的煙!”

他心中大驚,立刻令人去徹查,得到回報說乃是城內大姓馬寵等人所爲。

“馬氏聯合十多家豪姓,帶着千餘人在城中,裹黃巾作亂!”

馬家是信都僅次於邳氏的豪強,據說也是馬服君之後,只不過是趙括的後代。銅馬肆虐河北後,將宗族搬到了城內避難,李忠接納了他們,其家裡兄弟幾人在郡府做着官吏,李忠對他家頗爲信任,豈料竟被馬援策反了!

而伴隨着馬援派人在城北的那聲大喊,聽在衆人耳中,李忠更是黃泥落褲襠,說不清了。

城外的銅馬一陣騷亂,很快就有數千兵從營壘分出,朝信都城趕來,大概是要來接管城池的。

連李忠的親信都又驚又喜地看着明公,暗道:“本以爲李公帶吾等上城,要擊的是‘魏賊’,沒想到卻是‘銅馬賊’啊!這一語之別,實在是高明!”

李忠惱羞成怒,立刻讓人將邳彤帶來,斥道:“本以爲偉君只是一個因間說客,沒想到,竟是死間。你口口聲聲說馬援信義豪傑。豈料卻行此卑鄙伎倆,當真要逼我烹了你麼?”

邳彤也哭笑不得,他現在明白馬援出兵的時機,爲何非要選在自己入信都遊說之際了。自己臨行前還跟馬援提及,說信都大姓馬寵,也是馬服君的後代,或可敘一敘宗族親戚關係,將他拉到魏軍這邊來,以爲內應。

馬援當時還裝得興致寥寥,沒想到人家都不需要邳彤做介紹,早就勾搭在一塊了!

邳彤又想起,入信都時,陪同他來的那個年輕侍從潛入城內後就沒了蹤跡,他不知道,那人正是繡衣都尉張魚,被第五倫派來協助馬援,早就滲透進了信都城。

金餅攻勢、官爵許諾、同爲豪族的對方將領敘舊拉攏,親不親階級分,如李忠般不爲所動的人,畢竟是少數。

張魚和城中內應接頭後,等到馬援燃起狼煙,便同時發動,到處放火製造混亂。銅馬軍急派了幾千人衝入東門,朝內城涌來,李忠的部分僚屬搞不清楚狀況,已經和銅馬交戰,信都亂成一團……

邳彤暗道:“原來這纔是‘抉目’的意思啊,如今銅馬已是失了眼睛的魚,在渾濁水中茫然不知所措,搞不懂信都究竟是敵軍,還是友軍!”

事情到了這一步,就算邳彤真是茫然不知,純被馬援當工具人用,李忠也不會信他的冤枉,也只能趕鴨子上架道:“兵不厭詐,成王敗寇,事到如今,仲都欲如何?束手就擒,被銅馬渠帥族滅麼?”

這時候,李忠就算下令手下郡兵放下武器不加抵抗,命令也沒法立刻傳遍城池每個角落。信都大亂已是註定,而經此一遭後,城外銅馬大軍也人心慌亂,不管他選哪邊,馬援想要的“亂敵”效果,都已經達到了!

李忠看向城北不斷高呼要求他作爲“友軍”相助的魏軍斥候,又看看要來捕斬自己的銅馬兵,只仰天長嘆:“如此反覆,愧對嗣興皇帝,往後我要被世人,叫成李不忠了!”

他咬着牙下令:“速去東門擋住賊人。”

“什麼賊?”這次屬下得問清楚了。

“銅馬賊!”

……

馬援只燒了一股狼煙,就攪得信都大亂,銅馬慌張,仗還沒開打,士氣和心理上就贏了先機,屬下皆以爲神。

馬將軍站在村閭中一間屋子頂上,遠遠看着這一幕,遂笑道:“李忠不能以言說降,只能逼降,魏王錦囊裡的這毒計確實絕妙,不愧是世上最懂如何利用友軍的人啊。”

當然,利用邳彤這黑鍋,還是會被算到馬援身上,馬文淵也無所謂。

反觀劉子輿,雖然膽大妄爲,玩弄騙術確實厲害,但在打仗上卻一竅不通。他居然將銅馬、昌成、信都三方互不信任的勢力捏合在一起作戰,第五倫只需要一點離間手段,就能讓其三軍狐疑。

“再擊鼓,進兵城下!”

信都的變數只是小伎倆,他不需要友軍配合——多年的經歷告訴馬援,有時候友軍越多,失敗概率越大,還不如獨自打拼可靠。

“馬援一軍,便能打出兩軍的效用來!”

……

PS:第二章在23:00。

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537章 暴力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403章 易姓第652章 漢奸第437章 五頭鮑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631章 竟敢弒主!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97章 大意了第671章 借荊州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280章 破竹第322章 起龍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592章 優勢第445章 陳倉第434章 國野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380章 軍糧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392章 銜環第515章 犧牲第493章 預判第567章 告急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638章 精銳第680章 衝舟第376章 比爛第575章 繩結第177章 武安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342章守戶之犬第571章 天要下雨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訂!)第377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新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693章 齊卸甲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219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漢第450章 捉襟見肘第50章 你爲什麼這麼熟練第448章 山海情第552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113章 故事第285章 王侯將相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33章 你也配叫劉秀?第153章 馬殺雞第127章 你攤上大事了第5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634章 要多想第571章 天要下雨第35章 家裡有礦第34章 大學城第347章 衝就完事了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454章 怎麼是你第239章 二五第141章 三窟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395章 大公第303章 摸尾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39章 用愛發電第649章 兄弟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681章 百川第166章 前浪後浪第45章 諸君!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695章 十二年之夢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388章 巨人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580章 午時已到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493章 預判第283章 借劍第88章 刁民第39章 用愛發電第33章 你也配叫劉秀?第535章 鼎足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187章 難民第376章 比爛第417章 友軍第123章 你的名字
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537章 暴力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403章 易姓第652章 漢奸第437章 五頭鮑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631章 竟敢弒主!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97章 大意了第671章 借荊州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280章 破竹第322章 起龍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592章 優勢第445章 陳倉第434章 國野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380章 軍糧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392章 銜環第515章 犧牲第493章 預判第567章 告急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638章 精銳第680章 衝舟第376章 比爛第575章 繩結第177章 武安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342章守戶之犬第571章 天要下雨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訂!)第377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新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693章 齊卸甲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219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漢第450章 捉襟見肘第50章 你爲什麼這麼熟練第448章 山海情第552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113章 故事第285章 王侯將相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33章 你也配叫劉秀?第153章 馬殺雞第127章 你攤上大事了第5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634章 要多想第571章 天要下雨第35章 家裡有礦第34章 大學城第347章 衝就完事了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454章 怎麼是你第239章 二五第141章 三窟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395章 大公第303章 摸尾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39章 用愛發電第649章 兄弟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681章 百川第166章 前浪後浪第45章 諸君!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695章 十二年之夢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388章 巨人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580章 午時已到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493章 預判第283章 借劍第88章 刁民第39章 用愛發電第33章 你也配叫劉秀?第535章 鼎足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187章 難民第376章 比爛第417章 友軍第123章 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