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國野

且說,在第五倫攻略河北、劉秀運營淮南的這半年時間裡,中原的另一大勢力赤眉軍,也在得到南陽糧食補充後緩了過來。

和過去搶空一地便轉移去下一處不同,這次赤眉在南陽、汝南、潁川停了下來。潁、宛、汝皆是人口大郡,戰前合計六百多萬,經過數年混亂,戶口減半,也有三四百萬之衆。如何統治這麼多的人口,是擺在赤眉面前的一個大問題。

好在還有王莽,他可治理過天下六千萬生民的寶貴經驗!

去年整個秋冬,王莽一直在忙活“分地”事宜。

若按照王莽的理想,一定得是絕對平均的井田制,每個人分到的地一樣多,虧得赤眉軍二號人物徐宣據理力爭。在樊巨人當家的前提下,王莽提出設想,再由徐宣來落實,這讓王莽的理想大打折扣,未能達到絕對平均。

徐宣在每一處細節上與王莽糾纏:“田翁,你說不準有佃農,那赤眉戰士就要自己種地,自己種地,就沒法去外地打仗,就要永遠綁死在南陽。”

最後雙方妥協的結果是,巨人、渠帥們還是分到了大片莊園,赤眉戰士優先得較好的百畝耕地,一向最擅長給事務、地點改名的王莽按照周時稱謂,將他們叫做“國人”,國人都是鐵桿赤眉,要承擔作戰保衛共和的職責。

然後才輪到積極響應赤眉的奴婢,以及庶民小自耕農,一般到手三十畝,土地略貧瘠。王莽將他們稱之爲“野人”,野人除了種自己的地外,還需要在井田上勞作,遇上國人出征,還得幫國人的家庭操持農稼。

且慢,這不還是佃農麼?

“佃農是佃農,野人是野人,聽名就不同,怎會一樣?”王莽卻不這麼看,佃農要交十之六七的田租給地主,但野人不用,只需耕好公田,同時幫國人料理農事,用古之十一稅足矣。

赤眉軍沒人理解這國野是何意,唯獨徐宣手下,知道王莽身份,但一直忍着沒說的大儒鄭經清楚緣由:“王巨君做皇帝時能效仿西周六鄉六遂制度,搞出六尉六隊來,如今再復個國野之別,不足爲怪。”

這套制度總算過了樊巨人和徐宣那關,往下推行了,但赤眉軍中幾乎沒有士人,連度田都是靠俘虜營中的劉姓宗室做的,最後能將事情搞成什麼樣,又會滋生多少不公?沒人清楚。

一切都得到來年夏秋時,赤眉第一次組織收稅,才能見分曉!

但這一番操弄帶來了一個直接結果,既然赤眉規定田過九頃的家庭,得將多餘土地交出來,於是坐擁數百上千頃地的豪強便與赤眉不死不休,南陽邊緣各縣都有負隅頑抗者。

可惜,南陽豪強雖然盤根錯節,但耐不住才被戰爭摧殘過一遍,尚未恢復元氣。而宛城李氏、新野來氏、湖陽樊氏及舂陵劉氏等相繼東奔投靠劉秀,只剩下少數著姓堅守故鄉,以鄧奉爲首,誓要保衛家族世代傳承的財產,每個塢堡都發生了慘烈的戰鬥。

但他們終於擋不住數量龐大的赤眉軍,最後連鄧奉也不得已放棄無險可守的新野,向南撤退到漢水襄陽一線,投靠楚黎王。

消息傳回宛城後,王莽對此頗爲自得,認爲是自己“廢奴”的提議建功了。

“予就說,一旦廢除奴婢,拿下南陽各縣,易如反掌。”

王莽算過一筆賬:爲了控制私奴數量,漢哀帝時,漢家曾下達限奴令,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關內侯、吏民三十人。

而前漢的吏員,自佐史至丞相12萬左右,諸候王二十八人,列侯維持在二三百之數。如此算來,這十多萬“肉食者”,即便嚴格按照限奴令執行,也坐擁奴婢三百餘萬。

南陽的豪人之家,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羣,徒附萬計,加起來,奴婢也有幾十萬。

釋奴令一下,確實有不少昔日的奴隸爲了分到赤眉許諾的土地,背叛主人,和掙扎在赤貧的閭左積極爲赤眉帶路指道,協助攻略各個塢堡,王莽粗略估計,至少有數萬奴婢加入進來,成了赤眉的生力軍。

對此赤眉三老們還犯了愁:“這些奴婢該算作國人還是野人?”

“野人罷,徐公說了,赤眉之中也得有國野區分,說青、徐、兗州話的赤眉是國人,說宛汝及其他話的還是野人。”

且王莽卻沒算,在富戶中產之家,也普遍蓄奴,這道法令將他們徹底得罪了,虧得因爲難以落實,出了宛城,就是一份空文,徐宣也叮囑奉命執行的三老、從事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了,於是南陽上下,一冬之內,奴婢就不叫奴婢,而稱之爲“家人,家婦,養子養女”。

共和、廢奴、分田,王莽的這三板斧給赤眉帶來了一些改變,創造了新的可能,也埋下了許多隱患。但他依舊無法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多了赤眉幾十萬人吃嚼後,南陽的糧食消耗極快,冬天將結束的時候,徐宣便向樊崇稟告了這個事實。

最後一個塢堡是在上個月打下的,但未能抄出多少糧秣來——赤眉規定,攻克塢堡的營可以將一半糧食自留,另一半歸公,稱之爲“交公糧”,但各營私留可不少。

可就算如數交公,倉庫也快見底了。

“戰亂數年,豪強家也沒有餘糧啊,更何況,如今南陽、汝南、潁川已幾無大姓可打。”

將三個郡的豪強橫掃一空,如此瘋狂的事,連第五倫都沒決心幹,也只有樊崇和王莽的組合,能夠辦到。

樊崇頷首,別家主公聽說沒糧了,只怕要愁得睡不着,但赤眉卻從不會如此,每每遇到這種情形,樊巨人就會說:

“該挪窩了!”

……

赤眉信奉樹挪死人挪活的樸素道理,但和過去動則全體離開做流寇不同,這一回,樊崇決定保住宛、潁、汝的底盤,而派軍出征——否則地不就白分了麼!

但在往哪打的問題上,赤眉內部產生了爭執。

“應該往南打!”

徐宣如是說:“南陽往南就是江夏、南郡,聽說是富庶之地,可食江漢之糧,且因距南陽近,西邊有三峽之險,南限大江,東邊是大別小別山,奪下就能守住。”

“不然,應該往北打!”

王莽卻與徐宣唱了反調,他可沒忘記,當初是誰背刺了自己,如今第五倫已經快一統北方,是時候讓他付出代價了。

但因爲王莽不太懂軍爭,便示意也在赤眉軍裡混上”軍師“的崔發說細節。

崔發應諾,一出口就是驚人之言:“自南陽入武關取關中,這是漢高滅秦故徑,赤眉何不效仿?”

徐宣道:“勿要欺我不讀書,你只說了漢高成功之道,爲何不說楚懷王入武關,被秦軍大敗於藍田之事?更何況,那魏將岑彭將武關守得密不透風,吾等打得進去麼?”

岑彭成了第五倫安排在南方的方面之將,守着武關,赤眉派出西征軍嘗試了幾次,別說武關城牆,連丹水都沒過去就被岑彭攆回來了。

但他也沒急着往南陽發展,而是在商於六百里之地慢慢屯田。

崔發反駁:“那徐公所言的南下也不妥,南征軍也打到襄陽附近,卻被楚黎王及鄧奉擊敗撤回。”

“就算不攻武關,也該自潁川向北,過嵩高上洛!”

“洛陽天下之中,只有奪取河洛,才能震懾天下。”

可這一路也不容易,第五倫留了竇融鎮洛陽,鄭統守在河洛南部的伊闕等關口,赤眉北征軍也沒討到便宜。

還是樊崇敲了敲桌子,叫停了這沒有營養的爭論:“現在缺的是米糧!赤眉戰士空着肚子可沒法強攻險關。”

樊巨人講了他的想法:“依我看,倒不如往東打!”

“從潁川、汝南出擊,拿下淮陽、陳留,最後打到樑地去!”

和南、西、北不同,東邊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除了幾條河流外,沒有任何山河之固能阻擋赤眉橫掃豫州!

但赤眉不是不走回頭路麼?

樊崇的想法卻與過去略有不同:“吾等在中原繞了一大圈,在兗州、豫州丟下了不少兄弟姊妹,如今在宛、汝才落了腳,分田地有好日子過,但各地赤眉,卻被劉姓利用,渠帥做了王侯將相,士卒則爲他們爭城奪地,冒矢石,流血汗,卻什麼都得不到。”

他指的就是一起在成昌痛擊新莽大軍的董憲!如今已成了劉永的鷹犬,手下數萬赤眉皆成樑兵。

“我對解救天下人沒興趣。”

“但對昔日兄弟姊妹,卻不能拋下不管!”

徐宣沉吟後,贊同了樊崇的計劃,東部各郡不但能讓赤眉分流就食,若能將落在樑地的赤眉再度收攏回來,他們的勢力將更加龐大,屆時四面出擊,橫掃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我也贊同先擊樑地。”王莽亦改變了態度:”既然赤眉要廢帝制,而劉永稱了漢帝,是該將其先行擊滅,以儆效尤!”

爲此,王莽還爲赤眉軍找了一個口號:

“赤伏符,共和興!”

這所謂的赤伏符,乃是當世在天下流傳甚廣的讖緯,但大多數人只聞其名,不知其內容。

王莽當初說,赤伏符就是赤帝子漢高皇帝要傳位給他的預言,藉此令人獻赤符金匱而取代了漢家。

然而到新莽末年,赤伏符卻被決心反莽復漢的劉歆加入了新的內容:“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爲主!”

“這是劉子駿爲了他改名爲‘劉秀’,而編造的謀逆之言,不足爲信。”

直到如今,王莽對這條讖緯是拒不承認的,只是偶爾想起那個在昆陽戰勝他三十萬大軍的另一位“劉秀”,心裡有些小膈應。

可如今王莽明白了。

“所謂赤伏符,便是赤眉降服天下之符啊!讖緯誤予,也誤了劉歆啊。”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王莽信了。

至於“除帝制,太平現”,則更是王莽單純的願望了,好在樊崇同意了這些口號。

正月初,在赤眉十萬東征軍喊着這句話開拔後,王莽在寸步不離身邊的巨毋霸護送下,回到他在宛城居住的簡陋廬舍,卻遇上了意想不到的人。

“田翁。”

快半年了,鄭興終於逮到徐宣隨東征軍開拔的機會,藉故稱病滯留,想方設法跑來見了王莽。

鄭興只是劉歆諸多學生中的一員,小小太學博士,儘管好幾次覲見過王莽,但都是夾在人羣裡,王莽也好,崔發也罷,都沒認出他來。

但鄭興卻認識王莽,竟赫然下拜,行了君臣之禮,一時間竟淚水盈眶:“陛下!”

……

PS:有事晚了些。

明天的更新在13:00和18:00。

第131章 如玉第285章 王侯將相第97章 大意了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516章 野獸第637章 河湟隔斷異鄉春第132章 黃泥第424章 君王死社稷!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228章 清君側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293章 武德第154章 折肱第2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306章 高屋建瓴第140章 該死第229章 董忠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76章 巨無霸第491章 立國第176章 加戲第468章 祁山第517章 再見第623章 山高第168章 股東第305章 橫跳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61章 名單第393章 上洛第191章 安排上了第296章 跳舞第125章 五殺!第257章 安民第530章 破防第79章 遇事不決第95章 那沒事了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212章 努力第562章 委屈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221章 託孤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517章 再見第527章 相異第622章 吾愛吾師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195章 將軍第467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40章 倫秀(上)第575章 繩結第611章 攜民渡淮第431章 不作安安餓殍第358章 好消息第224章 入關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576章 斷蛇第460章 牛頭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88章 刁民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153章 馬殺雞第159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第133章 蜂蠆之毒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95章 那沒事了第584章 大進軍第608章 養蠱第525章 畫圓第49章 父慈子孝第245章 義在東軍第501章 優勢在我第386章 亡國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57章 安民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128章 護官符第22章 貧富差距第436章 軟柿子第399章 周公營洛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426章 就算是五萬頭豬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175章 大腿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11章 九世之仇第524章 老友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10章 鴿了第327章 離譜第620章 五人第289章 天兵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667章 蜀中無大將第347章 衝就完事了第494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106章 吞胡第615章 神化
第131章 如玉第285章 王侯將相第97章 大意了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516章 野獸第637章 河湟隔斷異鄉春第132章 黃泥第424章 君王死社稷!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228章 清君側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293章 武德第154章 折肱第2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306章 高屋建瓴第140章 該死第229章 董忠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76章 巨無霸第491章 立國第176章 加戲第468章 祁山第517章 再見第623章 山高第168章 股東第305章 橫跳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61章 名單第393章 上洛第191章 安排上了第296章 跳舞第125章 五殺!第257章 安民第530章 破防第79章 遇事不決第95章 那沒事了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212章 努力第562章 委屈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221章 託孤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517章 再見第527章 相異第622章 吾愛吾師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195章 將軍第467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40章 倫秀(上)第575章 繩結第611章 攜民渡淮第431章 不作安安餓殍第358章 好消息第224章 入關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576章 斷蛇第460章 牛頭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88章 刁民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153章 馬殺雞第159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第133章 蜂蠆之毒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95章 那沒事了第584章 大進軍第608章 養蠱第525章 畫圓第49章 父慈子孝第245章 義在東軍第501章 優勢在我第386章 亡國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57章 安民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128章 護官符第22章 貧富差距第436章 軟柿子第399章 周公營洛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426章 就算是五萬頭豬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175章 大腿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11章 九世之仇第524章 老友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10章 鴿了第327章 離譜第620章 五人第289章 天兵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667章 蜀中無大將第347章 衝就完事了第494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106章 吞胡第615章 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