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

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

在這些流氓秀才再往下,則是專業的負責下黑手的打手。

在松江府的長期鬥爭中,這些資本家乏走狗的專業打手,也在鬥爭中日趨成熟。

過去的許多經驗,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在屢次對僱工罷業的鎮壓中,他們總結出來兩個經驗。

其一:人一多,下手就沒輕重。

所以,打人、打到暫時不死不用吃官司這種專業的活,必須要保證由專業的人來做。

其二:專業的人來做,還必須要有專業的團隊,負責攔阻那些被煽動起來情緒的人。

那麼,這就需要一個大約十個人左右的團隊。

專業下黑手的,三個人。

拿所有殺人費用的50%。

剩下的七個人,則負責團成個圈,保證外面那些被煽動起來的人擠不進去,不會因爲拳打腳踢而當場把人打死。

這七個人,拿殺人費用的剩下50%。

按技術分配。

這內部都是有規矩的。

比如說,金主要求,三個月或者六個月死,這邊只要保證對面在規定時間不死,剩下的費用,金主全包。

日後打官司啊、訛燒埋銀子啊之類的,就和他們沒關係了。

這些人,主要是寧波人,他們被稱作“寧波打郎”。這些人聚集到松江府,和日本關係很大。

前朝抗倭,寧波是前線,大量的武師加入,將武藝傳下來。

倭亂平息,對日貿易的寧波幫崛起,需要和漳州幫、福州幫爭奪對日貿易,當初抗倭的武藝傳承,就成爲了鬥毆專用,要的就是要打死人但又暫時不死,避開那些戰場殺人術的要害。

再往後,大順航海術進步,走松江至長崎的直航線,不走琉球。東洋貿易公司壟斷貿易,股份制瓦解了寧波幫福州幫漳州幫,很多寧波打郎也就來到了松江府討生活。

他們的專業性很快得到了肯定,迅速卷贏了嘉定、崇明等地的老牌名號。如在崇禎年間就成立了地皇會、團圓會等,紛紛退出了專業打手行列,改行去搞仙人跳了。

這些寧波打郎。今日來就是奔着打死人去的。

而他們再往下,則是混入到鹽戶隊伍中的80多人的專業打手。

這些打手,主要是山東人,尤以登州府居多。

基本上,都是退下來的水手。

他們畢竟接受過專業的軍事訓練,有一定的組織性。加之跳幫戰戰鬥,本就是混戰,更需要強調小隊之間的配合。

他們憑藉自己的組織力,也很快卷贏了在前朝就名氣極大、在哭臨事件中一舉成名的東陽、義烏等地的打手。

這些東陽、義烏的打手,在前朝末年的閹黨、復社街鬥中,擊敗了鬆蘇南京的青衣,大放異彩。但終究還是打不過經過專業訓練的、有一定組織度的退役水兵。

這些登州府打手的主要目的,是一旦混戰,迅速衝散對面的打手,使得對面那些有組織的打手潰散。

同時在秀才打手的帶領下,以“義憤”爲名,抓捕對面的打手羣體,迅速控制市井,保證對面無法發出聲音來。

應該說,資本相對於舊時代優秀的資源配置優勢,通過資本的配置能力,發揮其各項優勢,吸引了大量“人才”。

由早就出現的“秀才跪舔大鹽商,詢問昨日府上拜謁您不在家,您家人知道嗎”的被正統書生驚呼乾坤倒轉的時代風氣,資本出錢、秀才出文、從寧波到山東京畿的“流氓界頂尖人才”出力。

經過多年的鬥爭經驗,在鬥爭中不斷成長。

這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說,蘇南地區的僱工階層的組織度,也在不斷提升。

否則的話,作爲對抗僱工罷業齊行叫歇而生的流氓組織,怎麼會有動力成長和進步呢?

在這麼專業的流氓組織下,松江府的踹匠聯合會依舊罷業成功,可見也在不斷進步。

今日這些流氓界的“百戰之師”,要來對抗那些從大順鼎定、穩定下來後,百年都沒有啥大進步的舊打行,自然是信心滿滿。

而至於說這一次真正利益攸關的鹽戶們,很難說,他們這場鬥爭的主角。

實際上,不管是這些單獨的、希望墾荒廢鹽的掩護;還是那些不希望墾荒廢鹽、或者說被劉鈺坑了一把很可能一分錢補償都拿不到的鹽戶。

他們的存在,和前朝江南很多奇幻的高覺悟的市民反抗故事裡的“民”,是一樣的。

而真正有力量的“奴變”,不是民,在讀書人的記錄中,是“匪”、“賊”。

這些支持墾荒的鹽戶,是非常容易組織起來,前往縣城伸冤的。

因爲,墾荒公司只需要做個綁定,即可把這些人都煽動起來。

廢鹽墾荒。

圈地種棉。

這是兩件事。

廢鹽墾荒,是圈地種棉的基礎。

但是,廢鹽墾荒,是否一定要圈地種棉?

鹽戶根本無法從正常渠道得知朝廷的政策。

所以,墾荒公司只需要將“廢鹽墾荒”與“圈地種棉”強行綁定在一起,這些鹽戶自然會羣情激奮。

理論上,如果是朝廷出臺了廢鹽墾荒的政策,那麼這個大政策,是要管着小政策的。

這裡面的所有權、使用權問題,朝廷模棱兩可。解釋權在劉鈺手裡。

如果只是廢鹽墾荒,那麼,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我自己墾荒行不行”?

爲什麼我一定要把草蕩賣給墾荒公司?去當墾荒公司的下轄佃農,或者也可以叫次級土地承包者。

顯然,朝廷並沒有說明白這個問題。

也沒有明確表示,廢鹽墾荒令,意味着,草蕩的所有權,由朝廷贈與了鹽戶。

實際上,朝廷這麼模棱兩可,或者說劉鈺故意不出政策解釋,爲的就是讓墾荒公司降低成本。

一旦出了政策解釋,明確草蕩所有權歸鹽戶,那麼大量的掩護會選擇拒接賣草蕩,自己墾荒。

劉鈺不出政策解釋,但也沒出政策說草蕩一定不給鹽戶。

這就給了墾荒公司鑽空子的機會。

他們派人去告訴這些已經談妥的鹽戶:契和完課票,還給你們;答應給你的補償款,也作廢了;這地,我們不圈了,你們繼續煮鹽吧。

因爲有人不准我們墾荒。

這裡面,巧妙地將圈地和墾荒綁定,彷彿只有圈地才能墾荒。這種綁定的敘事,非常有效。

世界上最殘忍的事,不是從出生開始就永墮黑暗。

而是給人以希望,然後再讓希望破滅。

這就像是一個盲人,有人拿來了藥治好了盲人的眼睛,盲人才看了片刻的光明、看到了七彩的世界,送藥的那人卻說:有人說,你們應該一直瞎下去。對不起了。

然後送藥的再把那人的眼睛刺瞎。

從頭至尾,墾荒公司的決策層,職業經理人,就很清楚他們的策略。

也很清楚,他們的目的就是將來讓這些轉爲小農的鹽戶破產,收走他們的土地。

因爲這不是清末,投資者和主持者不存在“實業救國、發展農商、開展教育”的那點科舉狀元的傳統情懷。

這是大順中期,如日中天、烈火烹油的時候,投資者只存在“利潤”這個情懷

但這些鹽戶並不知道這裡面的陷阱,只知道他們要擺脫煮鹽的命運了。

鹽戶並不怕辛苦,只是辛苦並不能帶來錢財,勞動也根本無法致富,真的是窮的叮叮噹噹。

理論上,他們也可以去割“無主”地的草蕩蘆葦,熬煮私鹽,改善生活。

但基層基本崩潰、皇權不下縣的狀態下,有“無主”的土地嗎?

法律上的無主,不代表現實裡無主。

窮人去山上砍柴、割草,被人打一頓說那山是他家的,後世很難理解,覺得好像是假的。

因爲後世真的能落實山是國家的、集體的,不是個人的。

一個後世普及了幾十年的新三觀,山區百姓仍舊不能理解爲什麼隨意開荒、上山砍樹不對?

而這背後,就是之前千餘年隱藏的民間產權的潛規則意識——沒有公田、沒有公共山林、沒有集團產權或者國有產權,只有我的和別人的。

這種舊時代,只看法律去反推底層生活的邏輯,是扯淡的。

法律說,不交草蕩折色的、且沒有官府蓋章的草蕩,是不可以動的。

但結果就是淮南私鹽氾濫,淮南既沒有煤礦、也不是曬鹽法,那這些鹽是怎麼加熱結晶的?

這些單獨的小鹽戶,敢去“無主”的地割草,能被人打個半死。

即便自己煮了私鹽,還有鹽霸欺壓。

即便這裡的鹽霸都是好人不欺負本地人,都是俠義心腸,還有災荒之後的借債度日。

朝廷,甚至皇帝的內帑,都借出去過支持鹽業。

但是,一定會選擇借給商人。

因爲,商人能還錢。而借給小鹽戶、小農,是還不起錢的。

宋代的青苗貸,理論上還可以靠牽牛、賣地之類的催債。

但小鹽戶呢?草蕩都不是他們的,竈臺、灰坑都不是他們的,而是朝廷的,吊毛都沒,借給他們靠什麼還錢?

現實就是朝廷控制的、招募的鹽戶,經常是招來1000,幾年後跑路脫籍只剩下一半在苦苦支撐。

現在來到縣城的這些鹽戶,和幾天前來到縣城的鹽戶,都是鹽戶,但很不一樣。

現在這些鹽戶手裡,是有草蕩使用權的、是自己完課的。

也就是,是能拿到墾荒公司的補償,和所許諾的土地的。

墾荒公司給了他們一個看似美好的希望,又在短短几天之後,把這希望變成絕望。

這些鹽戶,自然就很容易地被煽動起來,組織起來,來到縣城討說法。

之前,他們是討不贏說法的,因爲之前他們只能靠自己和鹽霸、場商鬥。

而現在,站在他們背後的,是一個新興的資本集團。這個新興集團有錢,有底層的流氓。

還有一個在朝中給他們站臺的勳貴,以及一連串的支持改革的官員。

他們別無選擇,只能來到縣城,伸冤。

一副美妙斑斕的畫卷,似乎最無用的,是那張承載筆鋒色彩的白紙。

但若沒有這張最尋常的白紙,再優美的線條也無處落筆。

這些鹽戶,就是這張白紙。

反對鹽改墾荒的,並不在乎這些鹽戶的生存。因爲這些鹽戶不是今天才苦的,苦了數百年了,從不見惻隱之心輩真正試圖改變鹽戶的生存狀況。

支持鹽改的,甚至就是準備讓這些鹽戶數年內破產收地當僱工的。因爲他們壓根就不是爲了改善鹽戶生活來墾荒的,是爲了“海外市場急需棉布,棉花今年內價格必大漲”這句話來投資墾荒的。

兩邊只是藉着這些鹽戶,達成各自的目的。

白紙已經就位,只看最終誰贏,誰落筆,來按照他們的需求塗抹、改造。

(本章完)

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264章 金刀計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238章 敲定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84章 請別死第54章 全員賭棍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986章 止步(上)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91章 提點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8章 罵人揭短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91章 預想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1437章 分歧(三)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422章 突入第312章 偶然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1438章 分歧(四)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847章 雙贏(下)第936章 綁定(下)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165章 備戰(四)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548章 配合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541章 人性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795章 南巡意第439章 回援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969章 舊怨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82章 賣第1394章 優勢第597章 下西洋第5章 落後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
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264章 金刀計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238章 敲定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84章 請別死第54章 全員賭棍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986章 止步(上)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91章 提點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8章 罵人揭短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91章 預想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1437章 分歧(三)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422章 突入第312章 偶然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1438章 分歧(四)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847章 雙贏(下)第936章 綁定(下)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165章 備戰(四)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548章 配合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541章 人性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795章 南巡意第439章 回援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969章 舊怨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82章 賣第1394章 優勢第597章 下西洋第5章 落後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