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

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

這個理由,直接擊穿了路易十五最後的一點戒心。

若是這麼說,那大順的一切舉動,似乎也就特別合理了。

和俄國,都是君主制國家,所以可以和解。

與荷蘭,既有議會制和絕對君主制的意識形態爭端,也有東南亞的利益之爭。

而英國,則是非絕對君主制裡最能打的那個,大順天子想來當然非常討厭。

這也就可以解釋,爲什麼傳聞中,劉鈺在廣州,因爲一件小事,對英國的喬治·安森大發雷霆。

路易十五有一種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的感覺。

心想,是啊,劉鈺是個貴族啊,而且還是大順那種集權狀態的貴族,天然是和絕對君權站在一起的。

喃喃唸叨了一下“神聖同盟”這個詞,越發覺得這個詞妙不可言。

歐洲有過一次神聖同盟。

1538年,異教的土耳其開始攻打醫院騎士團,擊敗了教皇的聯合艦隊。基督教國家組織了神聖同盟,對異教徒宣戰。

那是聖戰。

有趣的是,那一次,法國的百合花和奧斯曼的綠新月,站在了一起,被稱作瀆聖同盟。

伴隨着三十年宗教戰爭,宗教的神聖性大減。

“神聖同盟”這個詞,已經許久沒人提起了。

路易十五真的沒想到,瀆聖同盟之後,法國居然再一次和異教徒站在了一起。

而且這一次,法國身處的陣營,並不是被人羞辱爲“瀆聖同盟”,而是名正言順的“神聖同盟”。

傳聞中,路易十五有句名言。

“我死之後、洪水滔天”。

這句話,有不同的解釋,只需要在中間加上幾個字。

原文類似於漢語的文言文,缺了白話的一些語法結構,於是便可自由發揮。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我死之後,將會洪水滔天。”

和“民可使由之”差不多,不在於話本身,而在於怎麼解釋,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死之後,哪怕洪水滔天”。若這麼理解,路易十五就是個楊廣。

可若是“我死之後,將會洪水滔天”,這樣理解,便是路易十五已經看出來了,布爾喬亞階層很可能讓要讓波旁王室洪水滔天。

劉鈺的“神聖同盟”,確實是戳中了路易十五最擔憂的地方。

因爲法國的貴族圈子、上層圈子裡,對於“神聖”二字的批判,已經到了壓制不住的地步了。

路易十五肯定是知道伏爾泰的。

伏爾泰是整天吹英國和大順的。

在明知道英國“英國大地上完全沒有自由,在英國有權有勢的投機商和騙子佔了統治地位”的情況下,依舊用英國作爲“理想國”,虛構了一個完美的英國,讓他臆造出來的英國的政治制度和風俗習慣,極大地吸引着法國的資產階級和人民羣衆。

在明知道大順這邊是封建王朝的巔峰的情況下,依舊用大順作爲“理想國”,虛構了一個完美的大順,讓他臆造出來的大順的政治制度和風俗習慣,極大地吸引着法國的資產階級和人民羣衆。

所謂,出發點是好的,爲了啓蒙,事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啓蒙、覺醒。

理想國反正你們聽說過、沒見過,大部分人又沒出過國,編就是了,也沒人會拆穿。

現在劉鈺主動提起來神聖同盟的事,路易十五也不得不詢問一些他長久以來的疑惑。

“侯爵先生,我對您說的神聖同盟的說法,很感興趣,也非常贊同。”

“我非常好奇貴國到底是如何做到君權神授、朕即國家的?”

他從小會議室的書櫃裡,拿出一本小冊子。

這本小冊子是伏爾泰寫的,通過某個貴族的沙龍,傳到宮廷內的。

路易十五翻到了某一頁,疑惑地詢問着劉鈺。

“伏爾泰說:中國的報紙,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最有用的報紙。沒有之一。報紙上,詳細記錄了民衆的訴求,官員會去聽取民衆的訴求、希望、對國家的願景,並且登記下來,刊印在報紙上。”

“伏爾泰說:1728年,貴國戰爭了俄國,皇后賜賑全國年逾70的貧苦婦女。單單廣東一省,受賜的年逾70的貧苦婦女,就有98220人。年逾80的,有40893人。百歲以上的,有3453人。”

“伏爾泰說:中國可以統計到每個人口,包括他們的年收入、支出、年紀、家庭人口數量。他們對國家的訴求、對政府的期待、對官員的控訴……”

“我很想知道,連一個省的70以上人口都能統計到個位數、連每個民衆的訴求都能滿足的情況下,貴國是如何做到‘朕即國家’的?”

路易十五不是故意羞辱劉鈺,也不是讓劉鈺難堪,他是真的信了伏爾泰的話。

覺得大順簡直不可戰勝,每個省的人口數量、年齡結構,都能統計到個位數;順帶着,報紙還能將民衆的訴求、期待都詳細地統計出來。

而這樣的國度,居然還能朕即國家、君權無限。

這……這就算是耶穌親自來當國王,也就這樣吧?

路易十五是真心的詢問,內心充滿了羨慕,以及作爲“圈內同行”,對大順天子的無盡敬仰和敬佩。

真要是做到如小冊子中寫的那樣,實在是超出了路易十五那不算可悲的想象力。一個絕對君主制的國家,到底是怎麼做到這種程度的?

難道說,大順的天子,真的如那些貴族沙龍裡所說的,每個天子都必須是“哲人王”?

劉鈺聽完路易十五的話,卻覺得路易十五這是沒事找事,在抽自己的大嘴巴,在諷刺自己,在噁心自己,在羞辱大順。

他倒是沒有臉紅,大順是封建帝制的巔峰,劉鈺心知肚明。就算諷刺,也諷刺不到他的身上,他根本就不覺得自己是個大順人,身上披着大順勳貴的皮,整天想的是怎麼終結李家王朝。

但是這種談判的時候,路易十五說這番話,就讓劉鈺很是鬱悶了。

心道你要諷刺的話,就直接說便是。神聖同盟的說辭,我算是急中生智忽悠你的,但你也不能這麼噁心我吧?

大順有這水平?大順有這水平,不說別的,早特麼歲入兩億了——他不知道的,是伏爾泰認爲,中國國庫的財政收入,就是每年兩億兩庫平銀。

這得是什麼樣的基層組織能力?

就傳說中的“暴秦”,最多也就是在八百里秦川能有這樣的基層組織能力。離開八百里秦川,能讓項梁這樣的抓住肯定車裂的選手和會稽太守談笑風生,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順更是差得遠了,能對作爲基本盤的當年老陝、河南的老兵、列侯後裔良家子做到詳細統計,就算是不錯了。

一個是真心求問。

一個是覺得對面陰陽怪氣、極盡諷刺。

兩人即便不說是話不投機,那也是讓劉鈺覺得路易十五對這個“神聖同盟”的建議當成玩笑。

劉鈺心說這不太對啊,那說自己說到布爾喬亞的問題,作爲封建統治者和法國集權受益者的路易十五,應該同樣充滿警惕纔是。

難不成自己說的這個意識形態之爭,在路易十五看來,並不足以說明自己爲什麼反英?

雖說自己反英的原因,是因爲英國的工業資本的勢力和殖民地市場,和所謂權利法案之類的事一點關係都沒有——哪怕大順也是君主立憲制了,和英國的意識形態差毬不多,英國的工業資本也絕對反對大順的貨物進入英國和北美殖民地。

但是,路易十五怎麼可能會有這種世界觀?怎麼可能明白各國工業資本之間的矛盾?怎麼可能明白大順現在急需硬通貨和貴金屬,依靠通貨膨脹來促進富集資本朝工業而非土地和地窖集中?

難不成這路易十五還高人不露相?

當一個人把真心的恭維聽成諷刺的時候,這本身就是一種諷刺。

好在路易十五在劉鈺一陣疑惑中,又問道:“侯爵先生,伏爾泰先生對中國的介紹,到底有多少是真的?”

路易十五自己也不相信這些話全都是真的。

劉鈺緩緩擡頭,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後世人們評價伏爾泰的歷史水平,稱其爲“作爲一種比較個人化的理解,他甚至沒有特意去參考大量書籍以弄清細節,而是試圖對世界提供一個輪廓的認識。”

這說法情商挺高的。

換成情商低的說法,就是“他寫的歷史,沒有參考書籍、沒有弄清細節,全都是編的”。

後世的不提,同時代的孟德斯鳩,說伏爾泰是“他寫作歷史的用意是推廣自己的宗派,即宣傳他非宗教的宗教”。

理想國不是地上天國,不是天堂,所以不是宗教。但他宣傳的方式,帶着一股濃濃的宗教味兒,那不是理想國,那是天堂,所以叫非宗教的宗教。

劉鈺很尊重伏爾泰,但很反感這種編瞎話的“啓蒙”方式。這時候路易十五讓劉鈺做點評價,劉鈺也真沒法評價。

尷尬之後,劉鈺也只好灰溜溜地說了一句話。

“國王殿下,如果那是真的,那麼中法之間就不會存在神聖同盟。”

“哲人王作爲君主,不需要額外的、非理性的神聖化。”

“因爲不夠神聖,所以要組建神聖同盟。”

“至於他對中國的介紹……您相信亞特蘭蒂斯嗎?”

(本章完)

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597章 下西洋第1227章 開戰(六)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967章 轉正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452章 “帝”(四)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339章 取義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38章 扣個人質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411章 出奇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450章 “帝”(二)第674章 歸國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312章 偶然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863章 妄想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225章 開戰(四)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209章 變臉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509章 回報率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188章 對策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51章 小小批評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97章 活路第712章 反擊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95章 任俠士第421章 混亂
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597章 下西洋第1227章 開戰(六)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967章 轉正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452章 “帝”(四)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339章 取義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38章 扣個人質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411章 出奇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450章 “帝”(二)第674章 歸國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312章 偶然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863章 妄想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225章 開戰(四)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209章 變臉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509章 回報率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188章 對策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51章 小小批評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97章 活路第712章 反擊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95章 任俠士第421章 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