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

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

現實來講,傳教是需要花錢的。

且需要一堆虔誠的傳教士,憑信仰去辦事。

大部分在大順造成惡劣影響的傳教士,基本都是虔誠無比的,頂着被炮決的風險來傳播的。

但現實是繞不開的,再虔誠也是需要花錢的。

錢,能決定很多事。

比如後世的中東石油,那是一些極端派氾濫的物質基礎。沒錢是辦不成事的。

比如此時在大順的傳教,傳教是要花錢的,沒錢也是辦不成事的。

劉鈺只是想要藉着這個機會,讓羅馬教廷崩盤。

要麼,解散最虔誠的耶穌的人間軍事化組織,如耶穌會等,斷絕教廷財路和軍事化組織的培養體系。

要麼,鼓動西歐各國,一起脫離羅馬教廷,斷其財路。

這既是藉助啓蒙運動興起的機會,也是給啓蒙運動加一把火。相輔相成。

難度,不大。

劉鈺先是在各國使節團面前,複述了一下澳門的歷史問題,最終過度到了澳門的走私問題和鴉片問題。

“曾經的澳門,是有存在價值的。不管是之於歐羅巴各國,還是之於天朝。”

“它的存在,使得地球兩端的貨物,可以貿易;也使得地球兩端的技術,得以交流。”

“但現在,天朝的貿易中心已經轉移到了松江,澳門的意義,對於任何想要進行正常的、正當的、合法的貿易的人而言,已然毫無意義。”

“相反,對於那些走私販子、鴉片販子、試圖以惡毒的貨物毒害天朝百姓的、試圖繞開天朝法律管轄的不法商販而言,澳門纔是有意義的。”

“當初天朝禁教的時候,你們哭喊着說你們的教義是善的、好的。可是,現實就是,澳門現在充斥着罪惡。”

“鴉片、走私、人口貿易、奴隸貿易……”

“當初選擇讓葡萄牙繼續租用澳門、允許基督教繼續在澳門傳播的唯一目的,就是天子在給教廷一個機會、給你們這些所謂的陡斯的使者一個機會,證明你們是善的。”

“然而,現實是,那裡只有一片黑暗。”

“既然這樣,也因爲澳門屢次違背了天朝關於鴉片、走私、傳教的禁令。”

“以及,從物質上、貿易上、交流上,對任何渴望合法貿易的人都已不存在價值。”

“故而,天朝決定,徹底收回澳門的一切土地和管理,設置官吏、並且驅逐一切羅馬教廷的傳教團體,包括且不限於耶穌會、多明我會等。”

“天朝是寬容的。”

“願意接受天朝法律、且接受天朝管轄的人,可以繼續居住。如果不能接受,那麼就必須在今年季風季節之前離開。”

“如果既不接受,又不離開。那麼,天朝將只能採取最爲激進的手段。”

“如果在澳門的葡萄牙士兵,對天朝有任何敵意行爲,將視爲宣戰。”

葡萄牙使節默然無語,其餘國家的使節對此倒是沒什麼意見,畢竟早在大順選擇將貿易中心遷往松江府後,澳門就已經是一座罪惡之城了。

對大順來說,解決澳門問題,則是珠江流域向南洋開拓的必要一步。這一步不解決,珠江流域的過分開放,就會引來無數的走私和鴉片問題。

大順會對澳門進行一場全面的清理,並且會強化珠江口的巡邏,確保走私船無法在珠江口獲得別人的接應。

貿易中心北移問題,招致了珠江口地區的極大的反朝廷的情緒,畢竟導致了很多人失業,很多商人的貿易機會被鬆蘇集團奪走。

積累了太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要在大順征服印度、徹底驅逐英國葡萄牙在南洋的勢力之前,得以解決。

各國使節團在沉默了一陣後,出於宗教因素,法國大使還是詢問道:“公爵大人,天朝直接管轄澳門,也意味着天朝將直接管轄澳門的基督徒。教廷在中國禮儀問題上,是不可能退讓的。”

“那麼,對於不肯退教者,天朝將會採取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呢?天朝是否會再度派出使團前往羅馬,討論禮儀問題?”

對這個問題,劉鈺則立刻矢口否認。

“天朝不會再派人前往羅馬,爭論中國禮儀問題。並且也不會再接受羅馬教廷對天朝基督徒的管轄。”

“實際上,你們以爲,你們的宗教在前朝時候才傳入這裡。實則不然,早在唐朝,你們的宗教已經在這裡進行了傳播。”

“並且,你們應該知道,東方亞述教會的第八十任大公牧首,是山西臨汾人。”

“前朝對於你們宗教的寬容,源於你們的宗教裡,也有善的一些東西、戒條,或許可以有助教化。徐光啓所謂,補益王化、左右儒術爾。”

“在此之前,大唐貞觀十二年,聞耶穌教傳入,唐太宗詔曰: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羣生。大秦國大德阿羅本,遠將經像,來獻上京,詳其教旨,玄妙無爲,觀其元宗,生成立要。詞無繁說,理有忘筌,濟物利人,宜行天下。”

“不管是當初的聶斯托利派,還是你們的天主教、東正教、新教諸宗,天朝的態度是一致的。”

“見其能補益王化、濟物利人,於是才允行於天下。”

“至於你們那些吃發麪餅還是吃死麪餅、聖母到底生的是人還是神、亦或者這個那個的東西,朝廷以及本朝士大夫,素來不以爲然。”

“那些百姓,也不過因是窮困,又或者求其心安、亦或者欲昇天堂、亦或者喜歡集會,我看他們也未必分得清。非是專業的和尚,難道分得清諸多佛教宗派的區別嘛?”

“既如此,他們又不肯退教,那朝廷何不效東方教會故事,自立門庭,不受羅馬之管轄、不受羅馬之封升、不得羅馬之資助。歸於禮政府管轄,與佛、道等,無異。”

“凡爲教士者,皆需度牒。至於牧首之類,則需朝廷冊封,如活佛事。不肯退教之百姓,料來亦分不清其中區別,則可投入此教化之教。”

“如此,澳門、南洋、日本、安南、緬甸等各地教徒,皆歸於此……”

“一切禮儀,皆從天朝傳統,相悖者,改。”

“羅馬教廷之一切教團,耶穌會、多明我會等等,皆可在天朝傳教。”

“所有教堂建設,皆由禮政府批准。”

“所有剃度的教士,皆由禮政府頒發度牒。”

“所有內部升級制度,皆由內定,外人不得插手。”

這一番話說完,在場的各國使節團面面相覷,一時間全都呆住了。

這是要幹啥?

剛剛他們聽說大順要對澳門進行全面直接管轄、包括對澳門的基督徒進行管理之後,設想過很多種可能的情況。

可劉鈺說的這個東西,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

這是……這是要另立教區?

牧首效活佛、奉祀侯、龍虎山故事,得靠朝廷冊封?

這就是個堵不住的情況下,提前挖一條運河,讓水沿着可控的河道走的正常情況。

互相開除教籍,或者互罵異端,是毫無意義的。因爲大順壓根不在乎,只是想要解決南洋的諸多歷史遺留問題。

大多數信教並且不退教的百姓,也壓根分不清楚這裡面有多少區別,無非也就是找個精神寄託、找個天堂幻想、或者找到一點溫暖和尊重。

應該說,大順絕大多數基督徒,包括明末號稱三十萬衆的那些人,基本沒幾個能弄明白髮麪餅和死麪餅到底是咋回事的。

大順那些號稱信佛的,也差毬不多。

大順想要徹底控制南洋,並且把觸手伸向印度,那就不得不解決這個問題。

一味去殺,是不可能的。

爪哇、呂宋、錫蘭、印度,本身就遺留了太多信這玩意的人。與其讓羅馬教廷管轄,還不如直接掀桌子,自己搞一套特色派。

核心區可以控得住,可以管得住,繼續嚴防死守。

而核心區之外的南洋等地,是不可能如核心區那樣嚴防死堵的。

加之,南洋可不只是基督教,還有綠教,佛教、印度教,蘇祿的海盜還動不動對大順發起吉哈得。

與其讓他胡亂傳,不如搞個糞坑,都裝進去,可控。

只不過,這一套東西,着實是有點讓這些使節們大驚失色,是真沒想過還能這麼搞。

劉鈺倒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用一種似是“蓋棺定論”的態度,又談到了耶穌會在明朝進入中國之後的評價。

既然是蓋棺定論,那就自然是要客觀一點。

而這個時代,一旦客觀,物質,那就是要出大問題的。

在誇了誇耶穌會對東西方交流、數學發展等的貢獻後,劉鈺話鋒一轉又道:“然而,利瑪竇也是藏了私心了。他以幾何原本爲餌,通過壟斷知識,引誘士大夫信教。”

“客觀上,他促進了幾何原本在天朝的傳播。”

“但,需要知道,對於天朝來說,對他的評價,也正是客觀上幾何原本等一系列書籍的翻譯傳播而稱之爲利子的,並不是因爲他的宗教傳播和傳教。”

“一百年前,我要說,耶穌會是進步的。不管是他們的教學方式、還是他們開創的大學教育體系,以及他們對數學、天文學的掌握,都使得他們是進步的、有利於濟世的。”

“但現在,他們的存在,則是反動的、阻礙人類謀求幸福生活的。甚至,他們在政治上的野心,更應該引起各國的警惕。”

“在葡萄牙,他們依舊壟斷着教育,至今爲止,牛頓的力學,依舊是耶穌會的禁書,任何在葡萄牙閱讀此類書籍的,皆要被審判。”

“在南美洲,他們試圖建立拉加瓜人的地上天國,並阻斷一切進步,死守過去的教條。”

“在法國,他們控制着朝政,並且不斷地干涉法王,多次試圖審判。”

“一百年前,他們依靠着幾何原本和他們的數學知識,以及他們的大學教育體系,可以在天朝得到尊重。”

“而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閃電不過是雲所帶的電,雷劈是可以通過一些手段避免的,他們卻還在宣稱這是所謂的陡斯的警示。”

“我們已經知道,不久之後,將有一顆彗星劃過天空。他們卻還宣稱,這是災厄的象徵。”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天地之間,自有去運行的規律。風雨雷電,皆有道理可循。”

“甚至,地震、海嘯、狂風之類的災難,也只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的自然運轉。而耶穌會卻仍舊宣稱,地震、海嘯、狂風,是所謂的陡斯對罪惡的懲罰。”

“他們的學問,已經不再能夠濟世利民,反而開始阻礙濟世利民的。這,就是天朝要徹底驅逐他們的第一個原因。”

“你們有句話,陡斯的歸陡斯、凱撒的歸凱撒。巴拉圭神國的事,前朝末年的選擇,以及歐羅巴諸國耶穌會插手政治甚至刺殺國王,也觸犯了天朝最大的忌諱。僧侶道徒,莫問政事。參與政事,即爲邪教。佛道尚可滅,況基督乎?”

“由是,天朝正式宣告,天朝及藩屬諸國之基督徒,皆不受羅馬教廷之管轄,天朝禮政府自立牧首管之。”

(本章完)

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929章 覺醒(一)第255章 兩制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1222章 開戰(一)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443章 誘降第181章 監獄船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255章 兩制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929章 覺醒(一)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162章 備戰(一)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358章 實封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8章 罵人揭短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994章 鹹餌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717章 臀與腦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024章 割裂(二)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565章 制禮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685章 試試看第148章 魚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990章 拍馬屁(下)
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929章 覺醒(一)第255章 兩制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1222章 開戰(一)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443章 誘降第181章 監獄船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255章 兩制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929章 覺醒(一)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162章 備戰(一)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358章 實封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8章 罵人揭短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994章 鹹餌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717章 臀與腦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024章 割裂(二)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565章 制禮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685章 試試看第148章 魚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990章 拍馬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