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

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

至於算是皇帝身邊小圈子成員的、真正負責或者主持情報工作的,自然是那個女裝大佬,雙性騎士,迪昂·德·鮑萌。

排除掉那些傳奇和話本一樣的濾鏡,這個人依舊很複雜。

93年風暴的時候,即便他作爲貴族,家產和土地被沒收了,但還是寫信給國民議會,希望脫下裙子,穿上他的龍騎兵制服,回國組建一個志願者師,去粉碎神聖圍剿,保衛法國。當然話本傳奇裡說他要回國組建“女子師”。

雖然後世後現代的L、G、B、T羣體的一些人把他視作異裝祖師,但似乎和後現代那羣弱雞真不是一回事。這是個真的提着裙子以68歲高齡靠劍術賭局玩命混飯吃、真提着槍去十三州支援革命結果中途被抓被流放的狠人。

能力很強,之前的俄法同盟,他出了很大的力。

這樣的一個組合,大順這邊的確很難判斷法國的意圖,因爲這就是個可攻可守、可戰可和的外交組合。

不管是真和談,還是抓情報,亦或者搞政變,這個組合都可以,級別也確實夠。

現在大順這邊怕啥呢,主要是怕法國把大順給賣了。比如藉着大順的軍力,和英國私下媾和了,達成一個對法國有利的條件。

雖然說,英國這邊的激進派,是要幹爆法國,防止復仇,拆掉船廠,毀滅漁船;而法國這邊的激進派,是要幹爆英國,扶植詹姆士黨登陸蘇格蘭,讓英國滾開漢諾威神羅的事以後法國說的算。

但是,兩邊都有激進派,兩邊也都有保守派。

按照保守派的看法,無非就是希望英國放棄漢諾威以後別摻和神羅的事、重新界定一下兩邊在北美的邊界——清教徒看着天主教徒噁心、天主教徒看着清教徒膈應,法國是一點沒打算要十三州,因爲管不了——再就是拿到加勒比的小島,完事。

路易十五這種人,劉鈺說他是機會主義,那是一點不錯。機會冒險達不成的時候,很可能膝蓋一軟,就變媾和主義。再一個法國的財政情況,也確實難看,國內再打下去很可能要炸了。

關鍵大順這邊也沒法和法國談一些關鍵的東西,大順這邊的意思,是繼續打,打打看,打一陣,然後再和談。但打,大順又不支持登陸英國的冒險行動。

法國這邊也不是傻子,這邊使勁兒打,大順這邊使勁發展工業,貨物一船船地往這邊賣,肯定心裡也犯嘀咕。

陳青海等着田平把法國這邊的事一說,也把法國使團的人大致說了一下後,便道:“田兄在英國日久,那邊的情況,你覺得這一次直布羅陀之戰,英國的內閣首輔是否能換?換個軟弱點的,不要那麼強硬非要打到最後的?”

田平嘖了一聲,搖頭道:“不好說啊。現在誰是內閣首輔,誰就要背鍋。新王繼位,直接用自己人當內閣首輔,打個大敗仗、籤個紹興和,這……”

“你需知道,這英國和趙宋不同。康王終究是康王,可這英國這邊一直都在嘀咕,這王位得來不正,是德國人,其國內素來多有不滿。是以,趙構可求和,他這邊怕是難。”

“而且,英國最怕的還是法國登陸,雅各布派復辟。是以海峽存亡之際,多半不可能臨陣換帥。”

“你們那邊是什麼意思?”

陳青海也不瞞他,這件事從直布羅陀起航之前,內部的會上,李欗就談過。

“我們這邊的意思,還是恐嚇爲主,其實我們也不希望換個主和派,而是希望繼續是主戰派執掌。”

“若換了主和派,只恐中法西之間各自離心,真就和了。”

“而若主戰派在內閣,便可以繼續打下去。咱們和法國、西班牙不同,咱們一不割地、二不要島,所以再打個兩三年,那是再好不過的。”

“主要我不知道英國這邊的情況。”

“耀武揚威,是能激發英人的抵抗情緒,絕不求和?”

“還是耀武揚威之後,這英人驚慌失措,紛紛要降?”

田平恍然大悟,琢磨了一下,笑道:“這還是要看伱們這邊的情況了。有句話講,遲則生變,只要不生變,那自然無甚問題。”

陳青海道:“這你放心,殿下那邊和英人交手一次,雖讚許有加,認爲比荷蘭人強不少。但只要不在海峽決戰,哪怕是外海決戰,這邊也有六七成把握大勝。”

“但若海峽決戰,那就難說。一來水文風向,皆是英人天時;二來波浪翻滾,可依海岸而守,皆英人地利;三來英人同仇敵愾,保衛家國,皆英人天時。又有英人商船助陣、小船與縱火船無數,在海峽決戰,勝負難料。”

“不過除海峽決戰之外,我們軍隊這邊可以保證,絕不會輸。”

聽完之後,田平心裡也有底了,便道:“我雖讀書不多,卻也混過幾年武德宮,《孫子兵法》還是學過的。”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這英國人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的,還是法國登陸,復辟舊王。”

“你若真想讓主戰派繼續執掌朝政,耀武揚威,聲稱要取倫敦云云,那定然效果拔羣。”

“屆時,英人必將人人奮勇,求戰保其國、其教。”

“而法國這邊,亦可有些交代。或可欺詐之,說天朝欲再增兵,屆時決戰於海峽。”

“若真如此,則巴黎那邊,只需多談一個事後條件,以假設增兵決戰、登陸蘇格蘭爲基礎的事後條件,非要獅子大開口,叫法國人討價還價。”

“外交之事,自來如此。你要價越多,他便以爲這是真的。但……這事兒,便要做好先和英國、後逼法國的準備。”

“事後保英人之核心利益,與英人和。而後迫法國就範,戰爭就此終結。”

“不過這事兒也有風險,英人素來狡詐,之前坎伯蘭公爵在漢諾威籤的協定,翻臉就不認。風險便是,萬一到時候英國翻臉,抓住中法之間罅隙之機,各個擊破,則前功盡棄。”

“戰後局勢到底該如何,是做天子,還是分方伯各管一攤,這事兒還是得看朝廷的意思。還是得朝廷定。”

“我估計朝廷那邊也是定了戰爭再打幾年的意思,至少我這邊沒得什麼旨意命令,看來還是要看看再說。如今來往通信,動輒兩年,我估計到夏天多半就有消息了吧?”

這事也着實麻煩,陳青海想了一下,覺得確實如此。

這裡面的麻煩事,其實大順朝廷內部也是有分歧的,這個分歧就在於“歐洲的金融中心是否還要放在荷蘭”。

如果繼續放在阿姆斯特丹,那麼實際上大順就要爲荷蘭作保,並且要做到能夠威懾英法,兩家誰也別打荷蘭的主意。

換言之,大樹與荷蘭之間的合作,還要繼續深化繼續,讓荷蘭徹徹底底地充當整個歐洲的“買辦”,即以大順主導的“自由貿易”。

這樣,依靠荷蘭的中立保證、大順對荷蘭的承諾保護,使得阿姆斯特丹成爲歐洲最安全的地方,憑藉其傳統,自然成爲歐洲的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自由貿易和自由的港口。

但這個保證,意味着大順就不能縮回去了,必須要繼續保持一支強大的海軍,必須要保持對外開拓,也就意味着大順是不能關門的,而且新學一派和海軍系的人在朝堂的力量越來越強。

否則的話,連保障其中立都做不到,那麼荷蘭肯定是要完的。

英國暴打一頓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中心就跑倫敦去了;法國暴打一頓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中心,也會跑,但肯定不往法國跑。

除此之外,要達成這個戰略目的,也就意味着還必須要維繫北美的均衡、承認英國對十三州的統治。

唯有如此,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中心地位就越穩固,因爲北美的附屬地位,決定了英國也希望金融中心離英國越近越好。

總之,這是一個需要大順做好“一直開拓、不可退回、長期維繫一直可以干涉歐洲的海軍”的準備。

而朝堂內的聲音,並不一致。這種世界新的“假自由貿易”的秩序,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的。

也有很多人,是支持重新均衡,各管一攤,大順和各國賣貨,拿到各國東印度公司的利潤就行。

這裡面涉及到大順內部的各派力量、皇權態度,是以大順這邊也是難辦。

(本章完)

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422章 突入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009章 親不親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052章 定性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1030章 氛圍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346章 埋雷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91章 提點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312章 偶然第1439章 分歧(五)第552章 理想國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470章 試錯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051章 坐莊(下)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1046章 破綻第930章 覺醒(二)第245章 垂釣第862章 好事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23章 扎心的話第1230章 開戰(九)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572章 藍狗子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282章 放鬆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643章 反對重商主義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337章 見過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541章 人性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
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422章 突入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009章 親不親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052章 定性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1030章 氛圍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346章 埋雷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91章 提點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312章 偶然第1439章 分歧(五)第552章 理想國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470章 試錯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051章 坐莊(下)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1046章 破綻第930章 覺醒(二)第245章 垂釣第862章 好事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23章 扎心的話第1230章 開戰(九)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572章 藍狗子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282章 放鬆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643章 反對重商主義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337章 見過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541章 人性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