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

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

太子在湖北搞出來了米禁之後,就縮了,這也正常。

而大順的實學派,劉鈺確信,他們中的一些人,是不會縮的。

太子縮的原因,是太子想要政績,但腦子裡沒有一個整體的“道”,或者說一本整體的“經”。

而劉鈺認定大順實學派不會縮的原因……

怎麼說呢,信聖經,那也叫信仰堅定;信聖人之言,也可以叫信仰堅定。

而劉鈺對老馬的學說,要麼逆練、要麼說話只說一半。

在大順,衍化出一部歪的不能再歪的大歪經。

這種情況下,一套完整的“經”,是需要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展望未來”這三個基本要素的。

不管是聖經、六經、古蘭、亦或者其餘的經濟學,都差不多。

缺了“展望未來”這四個字,那麼這經書作爲經書,肯定就是不完整的。

之前說的,不管是劉鈺說的人均糧食的兩條腿、還是工商業理論可以容納更多人口這些,可以算未來,但算不得“終極未來”。

聖經裡,有末日審判、有天國降生。

六經裡,有克己復禮、有大道既行。

這些,纔算是“終極未來”,才能最終捏成一整套完整的“經”。

得,有頭、有尾、有身子。

劉鈺對老馬的學說,在大順這個時代背景下,基本要麼逆練、要麼話只說一半,自然不可能得出一個原版的結論。

但是,劉鈺的這一套東西,在大順這個環境下,是有一套體系的、並且是有一套包含終極未來的體系的。

只不過……

這一整套切割、逆練的東西,可謂是“反動、庸俗、空想”經濟學的大雜燴。

謂之大毒草,是一點不過分的。

反動,是現狀。

庸俗,是目標。

空想,是終極未來。

這三要素,是非常齊全的,以至於自成體系,在此時的生產力、經濟基礎、歷史傳統下,形成了一整套新學問,成爲了實學派的“經”。

反動,指的是之前劉鈺諷刺過的,說大順現在搞得是“馬爾薩斯經濟學”。

庸俗,指的是大順實學派對於“工商業發展”、“工業化”、“生產力”的目標理解,是“李斯特經濟學”。

空想,指的是在“終極未來”這個目標上,大順鑑於其歷史傳統、小農空想等,其目標走向的是“聖西門主義”。

所以,大順實學派學的這一套被劉鈺切割、斷章取義、逆練、只說一半的東西,自成體系後,就是一個標準的“反動、庸俗、空想”三位合體的大毒草。

而劉鈺說的,他給大順布的這個必死之局中,有一個最狡猾、最有能力的封建統治者理論上的破局之道,就蘊含在這這個三位一體的大毒草中。

通俗點講,強化版的拿破崙三世、保守版的北一輝。

說反動的現狀,是馬爾薩斯經濟學。

指的是大順“內外分政”的政策之下,實際上,大順先發地區已經出現了生產的過剩。

這種過剩,不是“在國內統一市場充分發展之後依舊過剩”的過剩。

大順內部支持工商業繼續發展的人,是包含地主、貴族、皇族、高利貸商人、完全的食利者的。

他們支持工商業發展。

但同時他們又必須坐穩自己的屁股,要證明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於是,他們以此時大順已經出現的特殊的生產過剩爲基礎,拿出了當初劉鈺忽悠日本的那套東西,亦算是劉鈺自己砸了自己的腳。

簡單來說:這套反動的經濟學模型中,食利者、地主、貴族等這些只消費、不勞動;只收租、不生產的人,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他們是真正的“有效需求者”。

如果沒有這些只消費、不生產;只收租、不勞動的人,那豈不是會出現生產過剩的“有效需求危機”?

這些支持工商業發展的地主、貴族、皇族、食利者等,他們算是早期大順工商業發展的“同路人”。

他們是同那些反對工商業發展的純純守舊派戰鬥過的,也支持過大順的改革。

但當大順的工商業發展逐漸起步的時候,他們就自然地找到了有利於自己的學說,並且加以鼓吹。

甚至,他們還將這種反動的經濟學,套在了此時大順的對外貿易的現狀中。

在對現狀的解釋後,他們把海外貿易的需求,與國內地主、食利者、貴族、軍棍、生員等“只消費、不生產”的人,畫了個簡陋的等號。

統稱這些人爲“有效需求者”。

畢竟,大順的手工業有點奇葩,在這個手工業時代愣生生打出來了驚人的貿易順差。

從明中期開始,就是個貔貅,只吃不拉。

而白銀,早期作爲一種商品、如今作爲一種貨幣,不免就造成了一種假象:貨幣不是商品。

既然這種假象存在,白銀只是抽象的錢,那麼豈不是就可以說,大順的對外貿易,也是在尋找“有效需求者”,從而解決大順的生產過剩危機?

對外貿易,是現在大順改革的支柱,也是大順轉型的稅收國庫基石。

在此情況下,對外貿易是在尋找“有效需求者”。

那麼,國內的地主、食利者、放貸者、皇族、軍官團、生員等,這不都是些只消費、不生產的“有效需求者”嗎?

沒有海外貿易那些只買卻賣不進的人;沒有國內的只消費不生產的地主食利者皇族軍官團等,大順的工商業,怎麼能發展起來呢?

沒有“有效的需求”,怎麼發展工商業?

這裡面,不只是曾經的同路人、如今的反動派這麼想。

實際上,大順實學派的一部分人,其思路也是類似的。

只不過,他們把所謂的“有效需求”,擴大到了“均田”的概念上。

大順實學派中的激進派中的一部分人——當然不是全部,而是現如今大順遇到的是千年未有之變局,以至於各種思潮百花齊放——實學激進派中的一部分人,對理想社會的構建,也是以均田後的自耕農經濟爲基礎的。

即,把“有效需求”者,根據大順這邊的耕者有其田的千年夢想、社會現實、傳統訴求,從地主、食利者、軍官團等,擴大到將來均田後更廣大的自耕農。

這種思潮的基礎,潛意識裡,仍舊是“農、工、商”分開的。

即通過均田,擴大自耕農的數量。而自耕農,只農,不工商。

由此,自耕農可以作爲“工商生產”的“有效需求者”。

自耕農買鐵器、買布匹、買糖、買酒等等,因爲10000兩白銀一個人花、和10000兩白銀100個人花,其“有效需求”是不同的。

是以,這部分激進派的“均田”訴求,至少,在現在這種現狀下,也是建立在這種反動的經濟學的基礎上的,是以馬爾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推出的結論。

這,就是反動、庸俗、空想這三位一體中的“反動”的經濟學,在大順此時現狀下的體現。

這種社會意識,其思想源頭,源於劉鈺把老馬的學說斷章取義到極致,只說“資本主義是怎麼來的”,避而不談其內在矛盾,或者說認爲大順現在還沒有資格談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

其社會基礎,源於大順的工商業發展、改革、對外貿易、發展工商等,不是依靠資產階級自己。相反,是依靠大順的皇權、貴族、一部分地主等的支持,以一種類似洋務運動的方式發展起來的。

這些人,屁股坐在那,自然會尋找符合他們利益;證明他們在新時代中不但不是累贅,反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此,奠定了劉鈺所謂的“這一整套歪經”的第一個基礎,反動的經濟學。

而“這一整套歪經”的第二個基礎,就是李斯特經濟學。

按照某種定義,可以視作專有名詞的【庸俗經濟學】中的一種。

這裡,不談李斯特經濟學的“窮者關稅保護、達則貿易自由”這些表象的東西。

只談李斯特經濟學中的“工業化”問題。

也即大順實學派所認爲的目標,工業化,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以及驅動大順實學派認爲必須發展工商業、達成工業化的思潮,算是大順實學派這種【庸俗】的【工業黨】的基石——生產力問題。

李斯特經濟學,是談生產力的。

不但談,而且大談、特談。

但,李斯特經濟學的“生產力”,並不是老馬學說裡的“生產力”。

相反,李斯特經濟學中的生產力,則更像是“經濟基礎”+“上層建築”+“歷史傳統”+“制度”+“民族性”之類的玩意兒的一個大雜燴。

比如,李斯特認爲的生產力的發展,是【一夫一妻制、奴隸和封建領地的取消,王位的繼承穩固、印刷、報紙、郵政、貨幣、計量、曆法、鐘錶、警察等等,制度的發明,自由保有不動產原則的實行,交通工具的採用……國民和官員獲得一定程度的精神力量、自由、地方自治】等等,這些,都是生產力的發展。

他將這些東西,雜燴在一起,抽象成“生產力”的要素。

也即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如何保證這些東西呢?

於是,推出,這需要一個東西。

這個東西,它是一個團體的集合體,有強大的力量,能保護和促進這種雜燴抽象的“生產力”的發展,保證安全,保證制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或者說作爲一種工具,來實現他所定義的“包羅萬象的、從制度到法規到民族性到傳統無所不包的”生產力的發展。

這個東西,是爲了保護“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政策信條”的一個工具。

或者說,需要一個實體,來讓這些政策信條落地。

這個東西是啥?

啥玩意,才能更好地充當這個工具?

啥玩意,此時纔能有這樣的強力?

自然,此時可以非常容易得出結論。

國家。

(本章完)

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042章 國運(下)第252章 特許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420章 奇襲第249章 暫借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849章 威望(下)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234章 打小抄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045章 平衡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76章 恍然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199章 報捷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162章 備戰(一)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251章 壓力第351章 舊相識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1001章 缺陷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807章 閹黨(上)第1030章 氛圍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972章 割袍(下)第153章 鎖國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63章 軍歌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81章 監獄船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970章 給錢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251章 壓力第1436章 分歧(二)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1054章 站臺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735章 咱們(下)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934章 覺醒(六)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1223章 開戰(二)
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042章 國運(下)第252章 特許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420章 奇襲第249章 暫借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849章 威望(下)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234章 打小抄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045章 平衡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76章 恍然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199章 報捷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162章 備戰(一)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251章 壓力第351章 舊相識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1001章 缺陷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807章 閹黨(上)第1030章 氛圍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972章 割袍(下)第153章 鎖國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63章 軍歌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81章 監獄船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970章 給錢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251章 壓力第1436章 分歧(二)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1054章 站臺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735章 咱們(下)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934章 覺醒(六)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1223章 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