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

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

這種情況,體現在大順統治下的爪哇,也非常明顯。

一方面,通過畝稅制、募役法、取締強迫種植貢賦制後,爪哇的農業產值急速上升。

這是肉眼可見的。

棉花、靛草、咖啡、稻米等等的產量,都相較於荷蘭統治時期,有了極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

大順在爪哇的制度,爲大順的資本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小塊土地所有制?資本最喜歡這玩意兒了。

只有是私有得,不是亂七八糟的村社所有之類的,那就好說。你既有,並且擁有地契,也即最終的處置權,那我就有一萬種辦法把你的地契弄到手。

操控價格。

放貸。

欺詐。

等等。

非常容易完成對土地的兼併,而兼併之後,又因爲爪哇的運輸條件、大順工業起步對原材料的需求,使得兼併後的土地,迅速走向了土地經營模式。

這對大順的資本是如此。

而本身,小塊土地所有制的正常發展,又必然是小農內部的兩極的分化、兼併等。

這也促成了爪哇的一些本土新興地主的興起。

他們和大順這邊的利益,又基本是一致的,是反對爪哇原本的貴族階層和封建統治者的。因爲他們的利益,正是建立在大順的統治和大順推行的制度下。

這裡面還有個關鍵的問題,也即是早些年劉鈺在萬丹土改的因素:這裡的舊勢力,在大順,連被統戰的資格都沒有。

在大順內部,土改問題,那真是牽着王八吊着鱉。

而歷史上的改土歸流,則往往當地農奴、僕從、底層等,【久願歸流】、【歡喜鼓舞,願編戶納糧】、【被害男奴紛紛來歸】等等。

的確,用21世紀的眼光,去看傳統王朝,覺得啥玩意兒啊?

但放在18世紀,法國啓蒙運動大書【東方理想國】,那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大順在爪哇的統治,以萬丹土改爲樣板,那真是磨刀霍霍,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底層的支持。

而且,也因爲當初劉鈺的種種舉動,使得大順這邊的實學派在施政手段上,頗爲激進。加之爪哇這地方,舊勢力的軍事力量又不行,不要說爪哇直接轟入京城,就是連大順統治的一些城市都打不動,於是如鋼鐵所言——搞了又不會受到懲罰,爲啥不搞——故而大順在爪哇地區推廣大順熟悉的土地制度和生產方式,很是迅速。

大順不是荷蘭。

不可能在南洋,連他媽的兩萬荷蘭人都找不到,不得不維繫和當地土司的關係、甚至用華人來當中間人挑唆矛盾。

大順是大順。

南洋就在家門口。

官員不缺、軍隊不缺、本族人口也不缺。

大順在江南不能均田,跑到南洋難道還不敢搞土地改革嗎?

廣義上講,即便傳統王朝的改土歸流,是不是一種土地改革?當然是,包括說英國的圈地運動、法國的雅各賓分地,都屬於土地改革,甚至於滿清的逃人爲奴法定人身依附圈地,也是土地改革——正着改是改;倒着改,也是改。

從傳統王朝的角度,這種改革,可以視作歷史慣性、習慣、不想讓當地土司勢力太強、改土歸流就得搞流官就得乾死土豪。

從資本階級的視角,這種改革,爲大順蓬勃發展的工業起步,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也通過這種新的生產方式完成了爪哇的分配改革,創造了更大的市場。

從爪哇封建貴族的視角……這個,他們的視角,大順根本不在乎。

就像大順在西南改土歸流的時候,會在乎當地土司的意見嗎?要麼接受、要麼死,並無第二條路。

尤其是,大順因爲前朝教訓——媽的,邊疆土司、酋長,說不定哪天就做大了——是以,在這種事上,自從軍改之後,尤其是劉鈺以幾千人規模而不是以十萬人會戰爲思路的軍改之後,那是相當激進的。

於是,從下南洋開始的一系列操作,到現在也是大幾十年過去,改革效果顯著。

然後,一切也就朝向大順熟悉的方向而狂奔了。

既是統治方式、稅收、土地制度的熟悉。

也是造反、起義、反抗這些東西的熟悉。

歷史上,英國在印度的一定地區,按照英國的農業方式對印度的土地所有進行了一些改造。

通過土地確定所有權、農業稅、以及土地私有制可以作爲商品交易。

其實,也就是相當於弄成了大順這邊傳統的地契模式。

然後,英國人就懵了。

因爲盤剝、重稅等,導致高利貸橫行。而高利貸,又帶來了土地兼併。同時按照改變後的土地所有制: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你借了高利貸,沒錢還,那伱把你的土地還給債主,不是理所當然的?

於是,在印度大起義前後,大量的貧民土地所有者,既沒有錢交稅,又沒有錢還貸,只能把土地交到放貸者的手裡。當起義來臨時,貧苦農業羣體,紛紛走向反抗殖民者的道路。

並且,在印度大起義前後,就爆發了許多次貧民殺死高利貸者、土地兼併人的情況。

以至於英國的殖民者,有些懵地發現【沒有一個階層,像失地小農一樣反抗我們】、【印度小農逐漸由痛恨放貸者、土地兼併者,演化爲仇恨英國的統治】……

是的。

英國人當時是有些懵的。

而英國人懵的這種情況,若在大順看來,這有什麼可懵的?

只會覺得:噫!好!這個我熟,對此我有豐富的經驗。

所以,這其實是個普遍問題,也即老馬說的小農土地所有制的普遍問題。

因爲是小農土地所有制的普遍問題。

而大順又把小農土地所有制強加給了統治地區。

於是這個普遍問題,也就演化爲了普遍的、類似的反抗。

這種反抗,又因爲大順這邊的殖民觀,而被加強。

因爲小塊土地私有制,本身就是有利於大順資本的。

私有制,方便交易。

小塊,方便破產和放貸。

這爲兼併大開方便之門——法革前的法國,你兼併都沒法兼,因爲地是誰的都弄不清楚,各種封建權利加在土地上,資本買地都買不明白。圈地運動則是屬於,既然小塊土地私有制早晚得兼併成大土地所有制,那還脫褲子放屁幹啥?直接強行把村社集體土地,私有化。只要我先完成了兼併,那麼我就不必考慮小塊土地私有制下兼併過程中的反抗——反抗鎮壓掉,剩下的要麼去工場做工、要麼去北美種植園當契約奴。

所以,大順殖民是爲了啥?

當然是爲了新興階層的利益。

要是爲了舊地主、士紳的利益,殖啥民啊。

於是這又繞回來了。

新興階層的利益,不管是工業的、還是商業的,都要求大順在殖民地搞和大順相近的土地制度。

對工業資本而言,需要市場、需要原材料。

wωω ¤ттκan ¤¢ O

對商業資本而言,小塊土地私有制,又是和盤剝、放貸、兼併。

同時,因爲生產力的進步、技術的發展、以及豆餅南美硝石等肥料的運用,又使得大土地所有制,能提供更多的原材料。

而這種大土地所有制的生產模式,大順這邊的資產階級,自然是更傾向於使用大順這邊下南洋的人。

一方面,朝廷這邊的政策支持。

本身人地矛盾就嚴重,能下南洋趕緊下。

加之這種新的“邊疆”區,自然是本族人口越多越好。

另一方面,就工作效率、宗教、勞作等因素而言。

大順這邊在那邊兼併土地種棉花靛草的,也確實更喜歡用大順這邊的下南洋人口。

性價比高。

爪哇人,總的來說,就勞作效率而言,和大順這邊種了兩三千年地的人口而言,差不少呢。

於是蛋疼的局面就出現了:

在過去,爪哇地區是封閉的經濟,一個個村社,幾乎是半獨立的狀態。他們和封建主的聯繫,並不深。而村社制度還未解體,也使得爪哇地區的人,很難具備一個朦朧的民族的意識。

只具備分散的、區域性的、血緣或者村族的小意識。

而現在。

大順推廣了大順的土地制度,打破了爪哇的封閉村社經濟,畝稅貨幣化又促使商品交易,使得在經濟上爪哇地區的聯繫逐漸緊密。

然後,大順這邊的模式,又是“先小塊土地私有制,然後商業資本兼併土地、大順移民來到被兼併的土地做工”……

加之殖民政策、民族、宗教等等問題。

爪哇這邊,也逐漸產生了朦朧的民族的意識。

這種意識,源於大順在爪哇的改革,確定了小塊土地所有制,打破了爪哇的封閉經濟,呈現出類似於法國那邊那種“重農學派的改革,打破了法國的區域性經濟,但也使得法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全國性的糧食混亂——於是,法蘭西終於具備了成爲一個國家的基礎”。

發展於小塊土地所有制下必然出現的放貸、兼併等問題。

又因爲大順移民、宗教、習慣等,被放大。

本身,小農土地所有制,就對資本主義具有天然的反抗性:他們反封,但也反資。

而大順作爲殖民者,又被抽象爲資本的化身。

當然,現在情況還不嚴重,只不過,問題也已經埋下。

大順實學派,在大順這邊關於經濟的討論,又爲爪哇這邊提供了理論基礎。

(本章完)

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965章 扣帽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024章 割裂(二)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167章 論跡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791章 新矛盾(上)第197章 活路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55章 說服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331章 雷罰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080章 爭功(五)第1028章 割裂(六)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345章 畫餅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781章 談定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547章 惡龍第1436章 分歧(二)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493章 盜火 護火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572章 藍狗子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929章 覺醒(一)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929章 覺醒(一)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95章 過時了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935章 綁定(上)第737章 機遇(下)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707章 海戰(五)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153章 鎖國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
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965章 扣帽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024章 割裂(二)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167章 論跡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791章 新矛盾(上)第197章 活路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55章 說服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331章 雷罰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080章 爭功(五)第1028章 割裂(六)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345章 畫餅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781章 談定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547章 惡龍第1436章 分歧(二)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493章 盜火 護火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572章 藍狗子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929章 覺醒(一)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929章 覺醒(一)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95章 過時了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935章 綁定(上)第737章 機遇(下)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707章 海戰(五)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153章 鎖國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