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

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

人販子無奈道:“這人要是死了,也沒後代,債問誰要去?都這樣了,若不下南洋,有幾個活的?”

縣令卻道:“這不是朝廷準備了六十萬石米,準備救濟嗎?也沒那麼容易餓死。好死不如賴活着,但凡有條活路,誰肯死呢?”

“要不,你回去和國公說說?我估計,也非是本縣這般,其餘地方也是如此。”

縣令是打定了主意,這事他可不做這個保人。

反正是這個縣就這樣了,自己這個縣令一不怎麼貪、二也算是還有點前途,在這種災禍頻發的縣做官,只要做的四平八穩,那就可以考評得上。

現在災民吃的也不是他的米,甚至不是縣裡義倉的米。暫時吃的縣裡的米,朝廷截留下的漕米,明年就給補上了。

他反正是不着急。

這事,誰推動的,推給誰。

要不,朝廷出個明文:下南洋的,債務全免。那也行。

人販子見縣令這邊不鬆口,知道這件事沒這麼簡單。也信,這事肯定不是一個縣特有的,保不準各處都有這樣的事。

想了想,只好道:“那我這章程也交給大人了,大人這些天給這些災民說說。先把要去的統計出來,另分出來。等我過來挑選便是。”

“那我先回一趟松江府,國公正在那呢,我先回去說說?”

縣令點頭道:“這你放心。本官也知下南洋乃救窮之舉,自要上心去辦。國公或去找州牧、或去找府尹、亦或直接找節度使,總歸有個條文,我這邊也好辦。”

人販子無可奈何,知道這麼靠下去不是辦法,再三拜託了縣令,匆匆回了一片繁華的松江府。

數百里之隔,一個繁榮錦繡,一個災民若鬼,饒是這些人販子都上過戰場,一時間也有些不太適應。

人販子求見劉鈺的時候,劉鈺正忙着在商討制定關於銀行的事,聽了大致一說,也只罵了句他媽的,只能先把手裡的事放下。

遷民移民不是個簡單幾句話,說南洋好,便一下子人都游過去這麼簡單。

今年江蘇的災,比往前要大一些,這把人從各個縣收來、沿途保障吃的、送到港口、集中清洗、種上牛痘。

然後還要將不同縣、不同村的人都打散了,儘量避免同村同姓抱團。

這些都需要提前佈置。

這事又是前所未有的“商賈賑災”,他這個國公,還得憑着自己官方的身份,和各處打好招呼。

又得三天兩頭處理朝廷的事,忙明年漕米的收購準備,別明年正式廢漕,結果第一年米就出事。

本來心情就煩躁,一聽的本來覺得挺簡單的事,結果在這上面卡住了,心情頓時燥到了極點。

從蘇北……或者也算是蘇南迴來的一衆人販子,就沒有一個順利的。

總歸就是一句話。

朝廷改了人頭稅,官員肯定無所謂。

但是,朝廷也就假裝是管着所有百姓,實際上大部分的百姓還是屬於一種特殊的“分封”制,根本沒法動。

今年的確有大災。

也的確人死了,債就算沒了。

可偏偏朝廷大張旗鼓地救災、蠲免,皇帝更是直接先蠲免三年。

一時半時,人死不了,蠲免之後又大有賺頭。

恰恰最願意走的那些人,一個個肯定是窮的叮噹響,早被債務綁住了。但凡能活下去的,不欠債的,也不願意去未知的他鄉。

大順開國時候倒是搞過減租減息,但這些年過去,又恢復到了日本搞公四民六的封建主都羨慕的地租水平了。

聽完各路人販子給出的問題,劉鈺心裡煩躁,也只能在他們面前先壓下火氣,只道:“此事是我少慮了。”

“這樣,你們先回去,先統計。欠債的也好、田裡糾紛的也罷,只要願意去,只要合格,通通先登記。”

“剩下的事,我去辦。“

“時間不等人,十一月風正好,到明年三月就不行了。你們也都是海軍出來的,知道四月份,南洋就到雨季了。現在毛都沒有了,便是那裡熱,也得有個遮風擋雨的屋子建起來纔是啊。年底之前,必須先把人送過去。這事拖不得。”

“你們先去辦吧。但也不要……呃……不要硬頂。畢竟你們海軍出身,到時候再好幾個縣的士紳聯名,告我跋扈、縱容你們跋扈,我又得一大堆麻煩。”

這些各種原因退下來的軍官,官職都不算高,屬於營連級的軍官。說是海軍,更多的還是陸戰隊的,大部分都是災民堆裡挑出來的。

一個個脾氣其實都不怎麼好,而且大部分都是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缺胳膊少腿纔給安排的這麼個活。

劉鈺只能仔細叮囑他們,別到時候一言不合,拿出戰場上那套風氣,掏出槍就給兩下子,到時候又是一堆破事。

幾個人販子聽劉鈺這麼叮囑,忍不住嘀咕道:“還是南洋好。那邊的事,辦起來就簡單。要麼拿槍辦,要麼拿刀辦……”

劉鈺撇撇嘴,心道這不是廢話嗎?要不我爲啥非要往外頭搞?萬丹這種地方能土改,國內卻動一下就一堆麻煩。

我要是能把國內的問題解決了,我有毛病啊,非要往外走?只要國內問題解決了,單單這體量,這內部市場,還用得着琢磨擔心這個擔心那個?

“行了,如今不是在南洋了,也不是在日本。天朝自有國情在此,莫要說這個說那個。”

“你們這就先去吧,時間緊,我也不留你們了。”

“萬事開頭難。開了這個頭,日後就好說了。雖說你們現在也不是軍官了,就是拿錢給人幹活的人販子,但你們也得知道,辦這件事往私裡說是行大仁義善舉;往公里說,是天朝拓土南洋你們也出了份力。”

“去吧,去吧。”

一衆人販子都起身拜謝而出,也不敢耽誤正事,又都紛紛回到原本安排的“片區”。

等這些人一走,劉鈺揹着手在屋裡轉了幾圈,忍不住搖搖頭。

的確,是自己想簡單了。

後世包身工制度,能盛行,源於包工頭出錢把,把人包了。日後包身工的工資給包工頭,而且大部分招女工,屬於是“養在家裡的賠錢貨”,還不如賣幾個錢呢。

現在下南洋,招的都是青壯勞力。這一走,基本就是把一家子弄走。真正在鄉村統治的那些人,肯定不會放人的。

大順的基本單位是家庭,包括債務等,都是如此。

而且就算沒有債務,或者自己把欠債問題給解決了,估計少不得鬧出來父母投河自殺不給兒女做拖累、母親摔死嬰兒確保有上船資格逃離苦海的事。

眼下這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最簡單的辦法,還是大順體制的特殊性。

雖然說地方官和當地士紳有聯繫,而且是圈內人。但因爲對上負責的制度,只要上面有話,下面就好說。官員就不會管什麼所謂交情了,畢竟不是封建主,而是流官,幹幾年走了,誰特麼認得誰啊?

自己想把這件事粗暴解決,直接找上級官員就行。上級官員一句話,下面就壓住了。

不過,真要論起來,這事本質上就是大順的資產階級和大順的地主階級的第一次交鋒。

這錢,該誰出?

論理,應該是誰僱人,誰來出這筆錢。既是新興階層僱人去南洋搞開發,提前把債給結算了,也不是不能讓人幹活還債。

這是一種理。

還有一種理,則是欠的這些錢根本就不合理。糧食是你種的嗎?麥子是你割的嗎?你都不勞動,憑啥無償佔有勞動果實?直接不用還、燒了借據,了事。

但這個理,這時候劉鈺肯定不敢說。

既不敢說,那就得按照現有的理來論。

現有的理這麼一論,這官司打到哪去,也是新興階級該把這筆錢給出了,然後多幹幾年還債就是了。

但問題是下南洋的死亡率高,這一點他們心裡也清楚。

巴達維亞當年建城的時候,年死亡率幾乎是百分之六十,一批批的人來、一批批的人死。直到把城建起來、沼澤弄好了、城市體系建起來了,死亡率才降下來。

現在從頭開拓種植園,死亡率必然高到離譜,尤其還是一些從黃淮區,算是北方的人去的南洋。

這就導致新興階級根本不可能接受這種看似合理的條件:替僱工先把債還了,僱工要多幹十年,看上去新興階級賺了。

結果人剛到,嘎一下染了瘧疾、登革熱、熱病、出血熱、霍亂、麻疹、風疹、痢疾等,就死了,這不賠了嗎?

他們不接受,就可以繼續拖。

這不是如同搞西洋貿易公司那樣的、看上去就知道賺錢、去晚了就沒機會的事。

而是機會就在那擺着,很多人巴不得先看看別人是賺是賠再跟進了。

劉鈺好容易用各種手段,搞出了這麼個熱潮,總得維持住。

現在出現鬥爭了。

理所當然,劉鈺現在肯定是站在新興階級的那一邊。

甭管有沒有理。

他得做出個樣子、至少做出個姿態:有爭端,不要怕,我向着你們。我罩着你們。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大一些。

這個姿態都沒有,日後的事就更難辦了:各新興階級一看,哦,看來還是買地囤地轉科舉傳家,更穩妥啊。

兩邊的鬥爭,現在纔剛剛開始。

假如日後工業發展了,包身工制度,兩邊是沒有鬥爭的;這種開發南洋要走青壯勞力、解體舊鄉間體系的事,兩邊纔會出現鬥爭。

這事,既要耍無賴解決、讓新興階級看到自己站在他們那邊,那就只剩下一個辦法了。

“來人,準備車馬。我要去一趟金陵,拜會節度使。”

(本章完)

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451章 “帝”(三)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426章 錯覺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477章 四凶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57章 開戰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525章 不敢殺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574章 領導權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986章 止步(上)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215章 海軍部第8章 罵人揭短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87章 開戰第14章 江湖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636章 雞肋第470章 試錯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023章 割裂(一)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239章 教改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049章 坐莊(上)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1440章 分歧(六)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28章 初來乍到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1449章 “帝”(一)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464章 立碑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224章 開戰(三)第1437章 分歧(三)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419章 絕望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682章 打印
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451章 “帝”(三)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426章 錯覺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477章 四凶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57章 開戰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525章 不敢殺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574章 領導權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986章 止步(上)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215章 海軍部第8章 罵人揭短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87章 開戰第14章 江湖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636章 雞肋第470章 試錯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023章 割裂(一)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239章 教改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049章 坐莊(上)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1440章 分歧(六)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28章 初來乍到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1449章 “帝”(一)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464章 立碑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224章 開戰(三)第1437章 分歧(三)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419章 絕望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682章 打印